皮肤深度烧伤后的植皮对患者来说可谓“拆东墙补西墙”,即便如此也难以完全恢复原有的皮肤外观和功能。但是,记者从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丝绸会议获悉,这类传统的自体皮移植方式有可能被可爱的蚕宝宝分泌的丝蛋白来取代,具体说,就是蚕丝中的丝素和丝胶将通过科学家的妙手“变出”皮肤、骨骼、血管。
据介绍,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十多年来在蚕丝蛋白的生物医用研究领域屡有突破:被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的丝蛋白人工皮肤已于去年下半年研制成功,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种丝蛋白人工皮肤是采用组织工程这一高新科技原理、以天然蚕丝丝素蛋白为主要原料研制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用于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保护。
在继续深入开展丝素蛋白医用研究的同时,该学院生物材料课题组又把研究对象瞄准了神奇的丝胶。丝胶是由18种氨基酸组成的天然水溶性球蛋白。在丝绸生产中,丝胶以往一直被当作废物排放,这不仅是巨大的资源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科研人员却在研究中发现丝胶的生物可降解性更优于丝素,也就是说,当丝胶成为细胞增殖和组织再生的载体并完成任务后,更易被人体组织吸收。这一新材料的开发不仅可以拓宽蚕丝的用途,推进人工组织、人工器官的研究,更是将丝胶变废为宝的妙招。
目前,该课题组已成功制备出多孔丝胶蛋白材料,正着手进行相关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