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云∶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天柱穴在足太阳经。)又云∶癫痫螈,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阴。(洁古云∶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各二七壮。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申脉穴也。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照海穴也。) □ 按《内经》言癫而不言痫,古方以癫痫并言,误也。或言风癫,或言风痫,或言癫狂,所指不一。盖痫证归于五脏,癫病属之于心,故今以风痫另立一门,癫狂又别合一门也。 □ 痫病与 病略相类,而实不同。其病发身软时醒者,谓之痫也,身强直,反张如弓,不时醒者,谓之也。 痫病随其痰之潮作,故有时而醒; 病比痫为甚,而有挟虚者,故因其昏冒而遂至亡者多矣。 □ 《三因》云∶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或在胎中受惊,或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腑而成。或忤气得之外,惊恐得之内,饮食属不内外。三因不同,忤气则一。 □ 《千金方》云∶水儿痫疾有三,曰风痫、惊痫、食痫。盖风痫缘衣暖汗出,风因入也。 初时先屈指如数,乃作痫也。惊痫起于惊怖大啼,乃作痫也。食痫先不哺乳,吐而变热,后发痫也。然风痫、惊痫,时时有之,千个之中,未有一二。凡是先寒后热者,皆食痫也。惊痫皆按图灸之,风痫当与猪心汤,食痫当下乃愈,紫霜丸之属是也。 □ 《别录》有五痫之证。一曰马痫,作马嘶鸣,以马属午,手少阴君火主之,故其病生于心。二曰羊痫,作羊叫声,以羊属未,足太阴湿土主之,应乎脾。三曰鸡痫,作鸡叫声,以鸡属酉,足阳明燥金主之,应乎胃。四曰猪痫,作猪叫声,以猪属亥,厥阴心包主之,应乎右肾。五曰牛痫,作牛吼声,以牛属丑,手太阴湿土主之,应乎肺。此五痫应乎五畜,五畜应乎五脏也。发则旋晕颠倒,口眼相引,目睛上视,手足搐搦,背脊强直,食顷乃苏。各随所感,施以治法。凡五痫证,重者多死,病作后甚者,亦多死。惟轻者,用五色丸主之。 □ 《千金方》云∶病先身热掣 ,惊啼叫唤,后后发痫,脉浮者,为阳痫,病在六腑,外在肌肉,犹易治也。病先身冷,不惊掣,不啼呼,而发病时脉沉者,为阴痫,病在五脏,内在骨髓,为难治也。 □ 《原病武》云∶风痫之发作者,由热甚而生风痰,而风燥为其兼化,涎溢胸膈而气瘀,昏冒僵仆也。 子和云∶夫痫病不至于目瞪如愚者,用三圣投之。更用火盆于暖室中,令汗吐下三法并行。次服通圣散,百日则愈矣。至于目瞪愚者不可治。经曰∶神不得守,谓神乱也。 □ 大凡痫病,多是肝经风火之胜,痰郁膈间,故先吐之、汗之,次服泻青丸下之,再次服东垣安神丸、守真龙荟丸之类,不独防风通圣散、泻青丸而已。 □ 《难知》云∶治洪长伏三脉,风痫惊痫发狂,恶人与火,灸第三、第九椎,服《局方》妙香丸,以针投眼子透,冷水内浸少时服之,如本方法。治弦细缓三脉,诸痫似狂,服李和南五生丸。 痫证多本风热,而谓有阴阳寒热之殊,盖由病之远近,故有虚实寒热之分。病之近者,可以凉剂,吐利之治也;病之久者,先是凉药之过,不免有虚实寒者,当审之。 而可以施温平补胃之剂。而去病之根端,不外吐痰之大法耳。 □ 大率行痰为主,用芩、连、南星、半夏、栝蒌,寻火寻痰,分多分少治之,无不愈者。分痰与热,有热,以凉剂清其心;有痰必用吐法,吐后平肝,用青黛、柴胡、川芎之类,龙荟丸并宜治之。 浮者为阳痫,在六腑;沉者为阴痫,在五脏。微细为虚,其治多难;滑大者为实,其治易。 (杨氏)五痫神应丹 治痫证发作,不问新久,并宜治之。 南星 半夏(各炮,二两) 乌蛇肉(一两,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用) 蜈蚣(半条,炙,去头足) 全蝎(二钱,炒,去足) 生白矾(二两) 白僵蚕(半两,炒,去丝)朱砂 雄黄(各另研,一钱) 麝香(五分,另研) 白附子(半两,炒) 皂角(四钱,捶碎,水半升浸汁,与白矾一同熬干研) 上为末,姜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龙脑安神丸 治男子、妇人五痫,无问远近,发作无时。 茯神 人参 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 甘草(各二两) 桑白皮 犀角末(各一两)马牙硝(二钱,另研) 龙脑 牛黄 朱砂(各一钱) 麝香(五分)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金箔三十五片为衣。冬月温水化下,夏月凉水化下。大人日进二服,小儿一丸,作二服,亦治虚痨发热。 续命汤 治痫作顿闷无知,口出涎,四肢反张,目上视,口噤不言。 竹沥(一升二合) 生地黄汁 防己 附子(各一两) 防风 升麻(各二两) 龙齿(三钱) 生姜(二两) 石膏 官桂(各五钱) 上十味,水一斗煮至三升。分二服,有气加紫苏、陈皮。 参苏丸 治痫病大有神效。 人参 蛤粉 朱砂(各等分) 上为末,将猪心血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金银汤下。 (《宝鉴》)琥珀寿星丸 天南星(一斤,地下挖坑,用火 烧,坑红出炭火净,入好酒一升,泼入火坑中,乘热放南星于内,盖穴,以泥土壅之,勿令通气,一宿取出南星焙干为末)琥珀(二两) 朱砂(一两,以半为衣) 上为末,猪心血、姜汁糊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参汤送下,日三服。 (钱氏)五色丸 治五痫神效。 朱砂(五钱,研) 水银(一钱) 雄黄(七钱) 珍珠末(一两) 黑铅(二两) 上为极细末,炼蜜丸,麻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薄荷汤送下。 (《三因》)六珍丹 治风痫欲死,或作五畜声,掣 吐沫,久而方苏。 丹砂(五钱) 水银(三钱) 黑铅(一两,炒末) 雄黄 雌黄 珍珠(各二钱。无孔者) 上各研极细末,和匀,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枣汤送下。须捣二万杵方可丸。 归神丹 治五痫诸风痰壅,惊悸神不守舍。 人参 当归 白茯苓 酸枣仁(各二两) 朱砂(大块的) 琥珀 远志(姜制)龙齿(各一两) 金箔 银箔(各二十片) 上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麦门冬汤下。 郁金丹 治五痫。 川芎 防己 郁金 猪牙皂角 明矾(各一两) 蜈蚣(二条,炙去头足) 上为末,蒸饼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茶下。 神应丹 治诸痫证。 辰砂(不拘多少,研末,以猪心血和之,外以蒸饼裹之,再蒸熟,取出就丸如梧桐子大。临卧时人参汤送下一丸) (季氏)五生丸 治风痫,脉弦细而缓者。 南星 半夏 川乌 白附子 大豆(去皮。各一两) 上为末,滴水丸。每服三、五丸至七丸,姜汤下。 朱砂滚涎丸 治五痫。 朱砂 明矾 赤石脂 硝石(各等分) 上为细末、研蒜汁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荆芥汤下。 祛痰丸 治诸痫风证。 防风 天麻 白僵蚕 白附子(炮。各一两) 全蝎(炒,去足) 木香(五钱)朱砂 猪牙皂角(一两,炒) 白矾(五钱) 半夏(汤泡七次,研为末,称六两作二份,一份生姜汁作面、一份皂角洗浆作面) 南星(三两,一半水泡,白矾浸一半,皂角浆浸一宿) 上为末,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远姜汤下。 (东垣)安神丸 黄连(一钱五分,酒洗) 朱砂(飞) 生地黄(酒浸) 当归身(酒洗) 甘草(炙,五分) 上除朱砂水飞外,四味为末,汤化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下,食后或临卧各一服。 宁神丹 治痫证,清热养血,不时潮作者,可服之。 天麻 人参 陈皮 白术 茯神 荆芥穗 僵蚕(炒) 当归身 独活 远志(去心) 犀角(镑) 麦门冬(去心) 辰砂(各五钱,另研) 南星 半夏(炮七次) 石膏(各一两) 甘草(炙) 川芎 郁金 白附子 生地黄 黄连(各五钱) 牛黄 珍珠(各三钱) 酸枣仁(炒,五钱) 上为末,酒糊丸,金箔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下。 □ 胜金丸 治风痫,不时旋晕,忽然卒倒,潮搐吐沫,不省人事。 南星 僵蚕 细辛 乌蛇(生用) 川乌(生) 皂角(炙黄) 白矾 桔梗 川芎 草乌何首乌 荆芥穗 威灵仙(各一两) 上为末,酒糊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 (《元戎》)小灵宝丹 附子(炮,一个) 天麻 全蝎 白僵蚕(炒) 南星(炮) 藿香叶 白附子(麸包煨,各五钱) 上为末,酒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 □ 虎睛丸 治痫痰发无时,恍惚搐搦。 虎睛(一对,炙) 犀角(镑) 大黄(各一两) 栀子仁(炒) 远志(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绿豆大。食后酒下二十丸。 控涎散 治诸痫,久不愈,顽涎聚结,发作无时。 川乌(生) 半夏 僵蚕(锉,姜汁浸。各五钱) 全蝎(七枚) 铁粉(三钱) 甘遂(三钱半) 上为细末,姜汁糊丸,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食后姜汤下。忌甘草。 (《拔萃》)妙香丸 治五痫时热,积热风痰,及小儿一切惊热病。 辰砂(四两半) 龙脑 麝香(各三钱) 牛黄(二钱) 金箔(四十五片) 巴豆(一百五十粒,去油) 上合研匀,炼蜜去蜡净,又入白砂蜜五七钱,同炼匀为丸,每两作三十九。米饮调下一丸。 泻青丸(方见火门)。专治痫风惊搐。 滚痰丸(方见痰门)。治痫下痰。 (《三因》)控涎丹(方见痰门)。治五痫痰饮,秘积而作。 钱氏白饼子(方见痰饮门)。治同上。 当归龙荟丸、龙胆汤(二方并见火门)。并治邪自肝经风火为患。 □ (《仲景》)瓜蒂散专治五痫风痰有效。稀涎散(二方见中风门。) (子和)三圣散 治痫证痰壅中风等疾。 瓜蒂(炒微黄,研粗末) 防风(各一两) 藜芦(去苗,去心,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以齑汤三茶盏,先用二盏煎三五沸,去齑汁,次入一盏煎三沸,却将原二盏同一处又煎三沸,去渣,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不必尽剂,以吐为度。 (《千金》)瓜蒂散 瓜蒂(炒黄、另研末) 赤小豆(各等分) 上为细末,和匀,每服一钱,用豆豉煎汤顿服。不吐再加,得吐乃止。投温齑汤亦可助吐,吐过后可饮凉水解。 碧霞丹 治五痫痰壅,牙关紧急、目睛上视,时作搐搦。 石绿(飞,七次,一两) 蝎梢(七枚) 附子尖(七个) 乌头尖(七个) 上为末,入石绿和匀糊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便饮酒半盏,须臾吐出痰涎,后随证牙关紧者灌之。 (《元戎》)胜金丸 治五痫痰壅,非此不能除根。 薄荷叶 瓜蒂末(各四两) 藜芦末(五钱) 朱砂(三钱,另研) 猪牙皂角(一两) 上将牙皂捶碎,水半升,与薄荷叶一处,揉取汁熬成膏,将三味研细和匀,入膏子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温酒化下二丸,以吐为度。得吐而省人事者愈,不省人事者不可救。 □ 逐痰丸∶天南星九蒸九晒,为末,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人参汤、麦冬汤任下。 一方∶治痫证不拘远近,皆可治。蓖麻子(一两) 黄连(一两),锉同入砂锅内,水一碗,煮二三两夜,水干添水,煮日足为度。只用蓖麻子仁,阴干不见日,用竹刀切,每粒切四段。每服五粒,作二十段。食后用荆芥汤吞下,日二服,终身勿食豆,若犯之则腹胀而死。 一方∶代赭石(一两) 明矾(二两)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水下。 古三痫丸∶荆芥(一两) 明矾(一两) 为末糊丸,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神庭(穴在鼻梁上,发际中,灸三壮。治风痫吐舌,角弓反张。) 少冲(穴在两手小指内 之侧,去爪甲一韭叶灸二壮。) 前顶(穴在囟会后一寸陷中,灸三壮。治小儿一切惊痫证。) 天井(二穴,在外肘大骨之后一寸两筋间陷中,屈肘得之。) 少海(二穴,在肘大骨外,肘端五分陷中,屈肘得之,灸五壮。) 长强(一穴,在脊骨端中,灸七壮,治诸惊痫。) 两手大姆指(缚紧用艾炷安甲肉四着处,灸三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