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经络全书 -- 前编/分野

五十六、〔腹〕

书名:《经络全书》  作者:沈子禄、徐师曾撰

(俗谓之肚,中脘穴分,即中焦也)

统属足太阴脾经(《灵枢》曰∶足太阴之脉,循膝股内前廉入腹。是动则病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又曰∶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又曰∶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又曰∶腹胀满,食不化,腹响响然不能大使,取足太阴。《素问》曰∶阴中之至阴,脾也。腹者,至阴之所居。又曰∶脾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又曰∶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厥气在腹中。厥气,名曰疝厥,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又曰∶中气不足,谓之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又曰∶伤寒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又曰∶太阴之厥,则腹满 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又曰∶脾疟者,令人寒则腹中痛,热则肠中鸣,已汗出。

李东垣曰∶中脘痛者,太阴也,理中汤或建中汤,及草豆蔻丸之类主之)。又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所生病者,大腹水肿。《素问》曰∶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膈也。又曰∶胃疟者,令人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杨上善曰∶足阳明脉,从鼻起,下咽,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纲维于身)。兼属手太阳小肠经、少阳三焦经之会。(《素问》曰∶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注∶胃募,中脘穴也,居蔽骨与脐之中,手太阳小肠、足阳明脉所生也)。又属足少阴肾经、厥阴肝经(《灵枢》曰∶腹满,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渴渴然,取足少阴。又曰∶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素问》曰∶肾病者,腹大胫肿,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又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又属冲脉、任脉之会(《灵枢》曰∶冲脉、任脉之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又曰∶任脉之别,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瘙痒,取之所别也。《素问》曰∶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冲脉为病,则逆气里急也。沈承之曰∶腹分四行,中行脐上五寸,名上脘穴,属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之会。脐上四寸,名中脘穴,又谓之上纪,属手太阳小肠经、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之会。脐上二寸,名下脘穴,属足太阴脾经、任脉之会。第二行去中行左右各开五分,属足少阴肾经、冲脉之会。第三行去中行左右各开二寸,属足阳明胃经。第四行去中行左右各开三寸五分,属足太阴脾经、阴维脉之会)。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经络全书 总目录
前编/分野
四十九、〔胂〕
五十、〔胸〕
五十一、〔膻中)
五十二、〔?〕
五十六、〔腹〕 (当前页面)
五十七、〔胁肋〕
五十八、〔季胁〕
五十九、〔?〕
六十、〔腰〕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五十五、〔腋〕
  2. 二、〔头〕
  3. 六十三、〔少腹〕
  4. 三十八、〔臂〕
  5. 五十九、〔?〕
  6. 五十七、〔胁肋〕
  7. 四十八、〔脊)
  8. 三十五、〔?〕
  9. 五十三、〔乳〕
  10. 客感篇第十三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