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灵枢悬解 -- 卷三 经络

经别二十一

书名:《灵枢悬解》  作者:黄元御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味、五时、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时、十二经水、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六律建阴阳诸经,以六律建立阴阳十二经也。上,上工。过,忽而过之。息,谓止而究之也。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此足太阳之经别入者。

足少阴之正,至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阴与足太阳为表里,足少阴之正,至中而合太阳,此为一合也。诸阳经之正,成以诸阴之别道相合,皆为正脉,非支络也。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

此足少阳之经别入者。

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足厥阴与足少阳为表里,足厥阴之正,至毛际而合少阳,此为二合也。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出页),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

此足阳明之经别入者。

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足太阴与足阳明为表里,至髀上而合阳明,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此手太阳之经别入者。指地者,在外而内行也。

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阴与手太阳为表里,至内眦而合太阳,此为四合也。渊腋,穴名。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

此手少阳之经别入者。指天,在内而外行也。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心主与手少阳为表里,至完骨而合少阳,此为五合也。完骨,耳后骨。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此手阳明之经别入者。

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于阳明,此为六合也。

手太阴与手阳明为表里,至喉咙而合阳明,此为六合也。渊腋,足少阳穴。少阴,手少阴经。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列缺,穴名,在经渠后,手太阴自此别走于阳明,并太阴之经,太阴之正经也。手阳明起于手指,故实则手锐掌热。锐掌,掌之尽处。欠(去欠),伸腰开口,以舒郁闷也。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之穴,即列缺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通里,穴名,在阴郄后,手少阴自此别走手太阳。支膈,膈上偏支作满,金被火刑,肺气不降也。不能言,心主言也。《难经》:肺主声,入心为言。掌后一寸,别走太阳,即通里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内关,穴名,手心主自此别走手少阳。取之两筋间,即内关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偏历,穴名。手阳明自此别走手太阴。偏齿,半边之齿也。合于宗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龋,齿病也。痹隔,经络痹塞不通也。取之所别,即偏历也。后仿此。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疣,音尤。

支正,穴名,手太阳自此别走手少阴。疣,赘瘤也。小者如指痂疥,如指上所生之疥粒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外关,穴名,手少阳自此别走手心主。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丰隆,穴名,足阳明自此别走足太阴。瘁,憔瘁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飞阳,穴名,足太阳自此别走足少阴。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光明,穴名,足少阳自此别走足厥阴。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公孙,穴名,足太阴自此别走足阳明。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大钟,穴名,足少阴自此别走足太阳。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睾,音高。

蠡沟,穴名,足厥阴自此别走足少阳。睾,丸,阴囊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尾翳,穴名,任脉自此别走冲、督。鸠尾,蔽心骨,穴名。详尾翳,当是中庭别名,中庭在鸠尾之上,故曰下鸠尾,散于腹。旧注谓为会阴,非。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长强,穴名,督脉自此别走任、冲。下当肩胛左右,又别走大阳。高摇之,头之高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大包,穴名,脾为五脏之长,故另有大络罗列也。此脉所部,若有络血罗列可见者,皆取之大包。

《素问・玉机真脏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脾胃皆有大络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自手太阴之别以下十六段,旧误在经脉。

诸经之别,皆络脉也,共十五络。实则必见于外,虚则必下,不可见也。视之而不见,当求之上下之间,盖以人经虚实不同,络脉异于其所别走之处故也。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灵枢悬解 总目录
卷二 刺法
师传十七
外揣十八
禁服十九
卷三 经络
经脉二十
经别二十一 (当前页面)
经水二十三
阴阳清浊二十四
卷四
本输二十五
根结二十六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四时气三十
  2. 寒热七十八
  3. 五味论四十五
  4. 癫狂七十六
  5. 邪气脏腑病形六十五
  6. 寿夭刚柔五十一
  7. 五阅五使四十八
  8. 根结二十六
  9. 大惑论五十九
  10. 胀论七十一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