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类证治裁 -- 卷之三

呃逆论治

书名:《类证治裁》  作者:林佩琴

呃逆症,气逆于下,直冲于上,作呃忒声,由肺胃气不主降,肝肾气不主吸故也。《内经》谓之哕。《内经》治哕之法,以草刺鼻嚏而已,无息而疾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今谓之呃,其症因寒火痰食,以及伤寒、吐利、病后、产后多有之。举其纲,则寒呃、热呃、虚脱呃,三者括之而已。寒呃宜温宜散,寒去而气自舒;热呃宜降宜清,火静而气自平;古方用柿蒂,取其苦温降逆。

济生加丁香、生姜,取其开郁散痰,乃从治之法。虚脱呃则非大补真元,必难镇摄也。其寒滞为呃者,阴凝浊逆。丁香散、二陈汤、橘皮干姜汤。其肺痹为呃者,咽阻胸闷。枇杷叶、川贝母、郁金、白通草、杏仁、淡豆豉。其胃火为呃者,脉实便坚。安胃饮。其胃虚为呃者,虚阳上逆。橘皮竹茹汤、旋复代赭汤。其怒动肝火者,胁痛吐酸。佐金汤加白芍、山栀、金器。金器取镇逆以平肝,其气逆作呃者,肝邪乘胃。旋复代赭汤加降香。其痰滞为呃者,饮停气阻。丁香二陈汤。其食滞为呃者,腹痛嗳腐。养胃汤去蔻、附、肉果,或大和中饮去干姜、泽泻。伤寒少阳症哕逆者,半表半里,气为邪抑。小柴胡汤,或柴陈煎。寒加丁香,火加黄芩。

伤寒阳明症失下内热,三焦干格,阴道不行,气冲作呃者,宜去火,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加减;去闭,承气汤。

逆气降,哕自止。其吐利后,胃虚膈热而呃者,橘皮竹茹汤加川贝。其病后发呃者,察其中虚,必补脾;察其阴虚,必补肾。大补元煎,右归饮。其中焦脾胃虚寒,气滞为呃者,丁香柿蒂散,或理中汤、温胃饮,俱加丁香。其下焦虚寒,肝肾不能畅达,或虚人元阳无力,易为遏抑而致呃者,归气饮,或理阴煎加丁香。

丹溪谓呃逆因肝肾阴虚,气从脐下直冲于口,由相火挟冲气上逆者。用大补阴丸,峻补真阴,承制相火。

东垣谓阴火上冲,吸气不得入,胃脉反逆,阴中伏阳,即为呃。用滋肾丸,壮水制火,引以归源,以泻阴中伏热。此阳虚阴虚之辨,所当详审施治者也。产后呃逆,最危,四逆汤加人参,羌活附子汤,或桂心五钱,姜汁三合水煎。急灸期门左穴,艾柱如豆大。《医通》曰∶平人饮热汤,及食椒姜即呃者,此胃有寒痰死血也。

死血,用韭汁、童便、下越鞠丸。虚人,用理中汤加蓬术、桃仁,痰加茯苓、半夏。盖呃逆皆是寒热错杂,二气相搏,故治之亦多寒热相兼之剂,如丁香柿蒂并投之类。试观平人冷呃,令其思想则止,思则脾火气乘而胃和矣。

 

呃逆脉候

呃逆,如身强气盛,脉见滑实者,多宜清降。若声小气微,脉见微弱者,多宜温补。

 

附方

〔寒滞〕丁香散 丁香 柿蒂(各一钱) 青皮 陈皮 炙草 良姜(各五分)

〔消痰〕二陈汤 夏 陈 苓 草 姜 加丁香,名丁香二陈汤。

〔寒呃〕橘皮干姜汤 橘皮 通草(各钱半) 参 桂(各一钱) 干姜 炙草(各五分)

〔火呃〕安胃饮 见本卷脾胃。

〔热呃〕橘皮竹茹汤 见本卷呕吐。

〔气逆〕旋复代赭汤 见本卷呕吐。

〔肝火〕左金汤 黄连 吴萸

〔食滞〕养胃汤 藿 朴 苓 夏(各一钱半)肉果 人参 白术 陈皮(各一钱) 丁香 砂仁 蔻仁沉香(各七分) 麦芽 神曲 甘草(各一钱) 川附(三分)

〔消食〕大和中饮 见本卷饮食。

〔少阳〕小柴胡汤 见一卷温。

〔少阳〕柴陈煎 即二陈汤加柴胡。

〔阳明〕白虎汤 见一卷中风。

〔胃火〕竹叶石膏汤 见一卷伤风。

〔补脾〕大补元煎 见一卷中风。

〔补肾〕右归饮 见二卷虚损。

〔气滞〕丁香柿蒂散 丁香 柿蒂 良姜 参 夏 陈 苓 草

〔虚寒〕理中汤 见一卷中风。

〔胃寒〕温胃饮 见一卷中风。

〔阳虚〕归气饮 熟地(三钱) 茯苓 扁豆(各三钱) 藿香(钱半) 炮姜 丁香 陈皮(各一钱)

炙草(八分)

〔阴阳〕理阴煎 见二卷咳嗽。

〔阴虚〕大补阴丸 见一卷火。

〔泻热〕滋肾丸 见一卷火。

〔产后〕四逆汤 附子 干姜 甘草

〔感寒〕羌活附子汤 羌活 附子 炮姜(各一钱) 茴香(八分) 丁香(五分)

〔死血〕越鞠丸 见本卷诸气。

 

呃脉案

潘 呃逆连声,日夜不止。医用丁香柿蒂散加白蔻、木香、刀豆荚之属,随止随发,闷绝而苏,坐不能卧。

诊其脉虚浮而疾,逆气自丹田上升,直犯清道,此肝邪犯胃也。丁、蒂、蔻、香,辛温助火,何济于事。用重以镇逆法,旋复代赭汤去人参,加石决明(醋 )、刺蒺藜(醋炒)以泻肝,半夏(青盐制)以降痰,沉香(磨汁)以下气,一啜逆气镇定,神安熟寐。梦一老妪,引小儿以手捋其左胁曰∶愈矣。醒而呃逆大减,再剂若失。问所梦何人,予曰此镇肝而心脾之神得安也。盖脾之神黄婆,心之神婴儿云。

薛 痰火呃逆,身热咳嗽,脉浮数。此肺受火灼,膈上痰结,遂失整肃下降之权。治用苦辛降逆。橘皮竹茹汤去参、草,加山栀、杏仁、前胡、贝母、栝蒌、豆豉、郁金汁,再剂悉平。

潘 冬初寒热自利,烦渴不寐,呕吐浊痰,右脉小数模糊,左关弦而微劲。是协热下利,胃虚木欲乘土,必作哕逆。治先表里清解,仿景岳柴陈煎。柴胡、黄芩、半夏曲、茯苓、陈皮、栝蒌、枳壳、姜,寒热退,烦渴解,而呃果作。此系浊痰不降,木气上升,宜降痰兼镇逆。用苏子、杏仁(俱炒研)、橘红、竹茹、茯苓、赭石、石决明(醋 研)、姜汁。一服左关脉平,再服呃逆亦定。惟右关虚,乃商镇补中宫法,所谓胃虚则呃也。用山药、扁豆、薏仁(俱炒)、炙草、半夏、陈皮、茯苓、沉香汁,呃平。但宵分少寐,上脘略闷,则痰沫随气上泛,呃仍间作。治用通摄,佐以运脾,所谓脾能为胃行其津液也。蒌仁、煨姜、薏米(生)、茯神、橘白、砂仁、半夏、莲子。气平呃止思食,前方去蒌仁,加潞参、山药、枣仁,健饭如初。

包 呃逆呕沫,食后为剧,是肝胃病。据述阴疟愈后,夏秋浴池,兼啖生冷,遂致呕呃,不时寒懔。

夫肺主皮毛,水寒外袭,感病在经,胃主通纳,生冷伤阳,气随浊逆,怯寒乃肺卫虚,非在经客邪。仲景以呕涎沫为肝病,肝病必犯阳明胃腑。先用温通泄浊,吴茱萸汤加半夏、椒目,呕逆止。再用旋复代赭汤而呃平。

桂 病后脉虚疾,左关尺尤 ,胃虚呃逆,必肝肾之气上奔,而阳明当其冲,因作呃也。化痰利气,是开其道矣。有年体虚,法当镇摄。牡蛎(醋 ,三钱)、石决明( 研,二钱)、赭石(钱半)、竹茹(二钱)、潞参、降香末(各三钱)。一服呃止。再剂去决明、赭石,加茯神、枣仁、远志、山药。服,脉亦和。

 

tags: 呃逆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类证治裁 总目录
卷之三
关格论治
诸气论治
肝气肝火肝风论治
郁症论治
呃逆论治 (当前页面)
嗳气论治
痞满论治
肿胀论治
积聚论治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痿症论治
  2. 阳痿论治
  3. 重锓本跋
  4. 二便不通论治
  5. 燥症论治
  6. 身痛论治
  7. 脾胃论治
  8. 心痛论治
  9. 自序
  10. 头风论治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