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总病论 -- 卷第一

厥阴证

书名:《伤寒总病论》  作者:庞安石

尺寸俱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微缓者,囊必不缩。若外证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候,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也。若尺寸俱沉短者,囊必缩,宜承气汤下之,方在可下证中。)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乌梅丸主之。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者,此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烦也,此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即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治久痢。(脏厥宜四逆辈,极冷服之。)

乌梅(一百五十个) 干姜(五两) 黄连(八两) 当归(二两) 川椒 桂枝 附子 人参 黄柏 细辛(各三两)

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二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再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食物等。

厥阴中风,脉微浮者为欲愈,不浮者为未愈。

脉迟,反以黄芩汤得彻其热,腹中应冷,当不得食,今反能食,此为除中,必死。

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其利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庞曰∶热少厥微,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自如,此热除也。宜干姜甘草汤。(方在太阳证中。)

庞曰∶手足逆冷,皆属厥阴,不可下,亦不可汗。有须下证者,谓手足虽逆冷,或有温时,手足虽逆冷而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也,故可消息汗下也。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发厥者,后必发热,厥甚热亦甚,厥微热亦微。厥不过五日,六日不厥者必愈。若六日厥者,必发热愈甚,仍下利也。

庞曰∶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者,当用绵衣包手足,令温暖,必大汗而解也。有不因大汗下,而两手忽无脉,谓之双伏;或一手无脉,谓之单伏。或利止,如此必有正汗,急用四逆辈温之,时有汗便安。脉终不出者,死。

下利,先厥后发热,利必自止。不尔,咽中痛,或喉痹;若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厥而下利者,当不能食;反能食者,为除中,必死。能食反发热,脉数者,必发痈脓;厥而呕,胸胁烦满,后必便脓血。

病者手足冷,小腹按之痛,此结冷在膀胱关元也。(当关元灸之。)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胃中,心下满而烦,不能饮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凡病可吐者皆宜此方。

瓜蒂 赤小豆(等分)

细末,别以香豉一合,热汤三盏,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温温顿服。不吐者,少少加药再服,得吐快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服。(有用丁香者吐之,多霍燥人。)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次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

茯苓 桂(各一两) 生姜(一两半) 甘草(半两)

细锉,水二升,煎一升,温饮一盏,悸止为度。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宜麻黄升麻汤。(有不因下而自利加衄血者,亦宜此方。)

麻黄(一两) 升麻 当归(各半两) 知母 黄芩 葳蕤(各三钱) 芍药 天门冬 桂枝 茯苓 甘草 石膏 白术 干姜(各一钱半)

细锉,水二升半,先煮麻黄一二沸,去沫,内诸药,煮一升二合,去滓,温服一盏,如人行七八里久,进一服,以汗出即住服。

本自寒,医复吐下之,寒格愈逆,食入口即吐,宜干姜黄芩汤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一两半)

细锉,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一盏。

下利,微热而渴,脉弱者自愈。脉数汗出亦然,紧为未解,发热而厥,七日下利,为难治。

凡厥,通用四逆汤,方在四逆证中。谓其脉浮迟,或微,或细,或沉,皆属里有寒也。

厥而脉滑者,为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知母 石膏(八两) 甘草(半两) 粳米(三合)

以水五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盏,日三服,有渴加人参半两。

庞曰∶三阳皆有合病。凡合病者,有十四证,唯三阴无合病。

 

tags: 厥阴证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伤寒总病论 总目录
卷第一
阳明证
少阳证
太阴证
少阴证
厥阴证 (当前页面)
卷第二
不可发汗证
四逆证
和表证
可下证(血证附)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时行寒疫论
  2. 题宋刻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后
  3. 阳明证
  4. 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
  5. 卷第三
  6. 卷第二
  7. 不可发汗证
  8. 卷第一
  9. 可温证
  10. 伤寒劳复证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