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三指禅 -- 卷二

体肥脉虚中症论

书名:《三指禅》  作者:周学霆

气为阳,血为阴,阴阳配偶不参差,五脏调和脉斯正。惟是体格丰隆,一线之微阳,不足以敌硕肤之阴躯。

居恒服温补性味,殊觉相宜。寒凉性味,一滴逆口,由是气虚,是以脉虚耳。盖尝论之,气,无形者也,血,有形者也。有形者,全赖无形者为之运用,而后足得以行,手得以握,耳得以聪,目得以明,鼻得以闻其香臭,口得以知其五味。虽然,尤有进无形者,能运有形,而不知更有无形者,为之主宰,无形者,方得宣布于四肢,充塞于五脏六腑。无形者何?真气是也(以其所运而言,曰真气;以其所居而言,曰谷神。《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元牝;元牝之门,是为天地之根。”手足耳目口鼻,皆根窍于元牝。元窍一闭,耳非不孔窍玲珑,而不能听;目非不黑白分明,而不能视;鼻非不呼吸出入,而不闻香臭;口非不咀嚼珍蔬,而不知五味;手足非不血光红润,而不握不行)。今为阴血所压,无形者馁矣;”无形者馁,则有形者亦馁矣。古今卒中之症,大半患于体肥之人,职是故耳。方书所载中症,许多言说,徒事喧哗。

一言以蔽之曰∶“气脱。”其卒然而毙者,真气脱也;其毙复苏者,真气犹存。凡气一时不足以胜形体之任,其手足不用不仁者,元窍闭也元窍闭,调治得宜(脉虚、脉芤脉迟经验方∶黄 、人参、焦术、附片、秦归、抚芎、苡米、姜枣引。脉洪、脉数、脉细经验方∶熟地、人参、枸杞、秦归、苡米、丹皮、麦冬、五味。如初中半身不遂,不省人事,筋急拘挛,口角 斜,语言蹇涩,脉弦而数,则以风论,小续命汤∶防风一钱二分、桂枝、麻黄、杏仁、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黄芩、防己八分、附片),轻者亦有全愈,重者或苟延岁月。

调治失宜,真气亦不能久留,知几之士见其体肥脉虚,时常培养元阳(经验方∶附片、干姜、人参、黄 、焦术、肉桂、秦归、炙草、姜枣引。鹿茸桂附丸∶附片、肉桂、鹿茸、熟地、淮药、丹皮、枣皮、泽泻、茯苓),庶有裨焉。有形四大皆假合(潜确《内书》,四大,地、水、火、风也。地无坚性,水性不住,风性无碍,火假缘生。《释典》∶骨肉为地,涕唾津液为水, 气为火,骨节转运为风。达者谓之幻身。古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无形中有主人翁(《性命圭旨》∶主人翁,姓金,号元晶,自虚无中来,居杳冥之乡)。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也;二曰风痱,身无疼痛,四肢不收;三曰风 ,奄忽不知人也;四曰风痹,诸痹类风状也。”夫曰风痹,真风也。所谓偏枯、风痱、风 者,以其舌强口喑,卒倒无知,形似乎风,因以风名。详究其义,实与风毫不相涉。就其症而言之,手撒,脾气绝矣;口开,心气绝矣;鼻鼾,肺气绝矣;目闭,肝气绝矣;遗溺,肾气绝矣。汗出如珠,发直如麻,面赤如妆,真阳鼓散于外矣。抉其精而穷其奥,总归宿于肾元。

盖肾为性命之根,如止见一二经,尚未伤及于肾,急相其肾之水亏、火亏,培之补之,而受伤之脏,自复其初。朱丹溪以为痰则生火,火则生风,固属捕风捉影;李东垣以为本气自病,将风字涂抹,其于是症,亦似有得,究未窥其底蕴;河间以为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而着地黄引子(熟地、枣皮、巴戟、附片、肉桂、苁蓉、茯苓、麦冬、五味、石斛、菖蒲、远志),可谓抉出疾源矣。顾肾水火同宫,有痰涎上涌,水不足者;有面赤烦渴,火不足者。地黄引子仅足补其火,赵养葵又补明水不足者,用地黄汤滋其水。庶岐伯不言之蕴,得以阐明于世。治是症者,慎勿存一风字于胸中,斯得之矣。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三指禅 总目录
卷一
冲阳太冲太溪解
卷二
男女尺脉异论
痨症脉数论
噎膈反胃脉缓论
体肥脉虚中症论 (当前页面)
气鼓脉弦数论
血症有不必诊脉、有必须诊脉论
咳嗽脉论
泄症脉论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腰痛脉论
  2. 风痹脉论
  3. 伤寒脉论
  4. 濡与牢对
  5. 膻中解
  6. 冲阳太冲太溪解
  7. 微与细对
  8. 丹田解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