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痰火点雪 -- 卷二

火病泄泻

书名:《痰火点雪》  作者:龚居中

泄泻之证有五,脾、胃、大肠、小肠、大瘕是也。然溯其源,大概脾病湿渍所致,约其治,无乃健脾渗湿为先。若夫痰火病,此则属脾肾两虚,何也?盖肾衰不能摄,脾弱不能运,脾气虚,则阑门之气亦虚,是以不能泌别清浊,致水液渣滓,混入大肠。故或溏而或泄也。法当君以实土,臣以益水,佐以清金,使以兜涩。所谓实土,土者,白术、白芍、山药也。所谓益水者,故纸、五味是也。所谓清金者,五味、二冬、沙参是也。所谓兜涩者,诃子、肉蔻、莲肉、芡实是也。盖肾气实则自能摄,脾气实则自能运,金气清肃,自能施化矣。虽有外寒内热,饮食积滞,但宜解散消导,不可妄攻。盖攻邪则妨正,恐触滑滑之热,即未易遏。

愚谓泄泻一症,为亡阴脱液之肇端,痰火病此,犹败叶经霜,鲜不凋坠,何也?以阴虚故动火,而复以亡其阴,则清阳之气益陷,相火之焰益炎,下而窘迫,上而咽痛,诸证蜂起矣。当此之际,欲实土则妨肺,欲清金则碍脾,医者能不掣其肘乎?姑以敦土清金之品,末之为丸,徐徐缓服,此无伐天和之意,班固曰∶有病不医得中工,正此谓耳。

 

泄泻主方

治痰火诸症悉具,倏而大便或溏或泄,此脾肾之气两虚,不能统摄营运,或由饮食内伤,风寒外袭,冲动其势,宜以此方主之。

山药(微炒,一钱) 人参(高丽者,五分) 黄 (蜜炒,一钱) 白术(土炒,一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 陈皮(留白,八分) 熟地黄(一钱) 白芍(煨,一钱) 甘草(炙,五分)五味子(二十粒) 贝母(一钱) 麦门冬(去心,一钱)

上十二味,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浓煎,趁热徐徐缓服,不宜骤下。

若果伤谷食,但加炒麦芽少许,以消导之,然麦芽亦能软便,不可过多。

若伤肉食,少加山楂。

若伤面食,少加神曲。

若因风寒直犯太阴,腹痛泄泻,本剂减地黄、麦门冬,加炒干姜一二分热服,外用炒盐帛裹熨之,更宜少饮汤水。

凡痰火之证,最宜便实,一见便溏,即当警省,用药亦须提防。如本剂有知母,味苦性寒,润下沉降,便软便溏者,宜去之。不得已而用者,亦须姜汁熟炒。当归味虽甘温,然亦下利便,用须减半。生熟地黄性寒滞泥,亦须姜汁蒸过。天门冬性味苦寒润利,便溏者亦须去之。其栀、连、芩、柏,并属苦寒,脾肾虚者,大所忌也。按∶魏氏曰∶凡泄泻宜用丸药,盖土恶湿而喜燥,即用汤剂,亦须浓煎少服,盖汤者荡也。脾虚者所忌,以服下即行,不久驻胃中故尔。

 

附∶诸方

泄泻丸 治火病,便溏或泻,或下迫窘痛,或脾泄肾泄,并可主之。

白术(土炒,四两) 橘红(留白,二两) 白芍(煨,二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莲肉(去皮、心,二两) 芡实(取生肉,二两) 腹痛后重,加木香二钱。久泻加肉蔻面裹煨熟去油五钱,诃子面煨取肉五钱。若每清晨溏泻一二次,名肾泻,加破故纸炒五钱。若食不消化,加麦芽炒取末五钱,无上诸症者不用。

上俱为细末,用淮山药六两,另末,以荷叶煮水为糊,丸如梧子大,每百丸或五七十丸,食远或清晨,清米汤、滚白汤俱可下。

二神丸 治清晨溏泻一二次,名肾泄,或久泄脉沉无力。

破故纸(炒) 肉豆蔻(面煨,去油,各一两) 末之,枣肉丸如梧子大,每二三十丸,临卧淡盐汤下,或空心米饮下。

当归浓朴汤 治肝经受寒,面色青惨,卧而泄利。

当归(酒洗,二两) 浓朴(制过,二两) 官桂(二两) 良姜(三两)

上每三钱,水煎,食前服。

家莲散 治泄泻经久不止。

莲肉(水泡,去皮、心,微火焙干,四两) 川浓朴(去皮,姜汁浸炒,一两) 干姜(炒黑色,一两)

上三味为末,每服米饮调下二三匙,日三服。

养元散 治久泄饮食少进。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滤干,慢火炒令极熟,为细末,入淮山药、芡实肉、莲肉各三两,胡椒末一钱,和匀,每日清晨用半盏,再入砂糖二匙,滚汤调服。

诃子散 治久泄腹痛。

诃子(一两,半生,半面裹煨) 木香(五钱) 甘草(二钱) 黄连(三钱)

上四味为末,每服二钱,以白术、白芍汤调下,如泄止痛不已,加浓朴一两,泄其邪气

海上奇方 治脾泄,即经年者无不愈。

用半大脚鱼数枚,煮半熟,择出净肉,炭火上焙干为末,如脚鱼绞肉二升,用粘糯米粉各半

用三两,同为末,醋糊为丸,每空心米汤下七十丸,神效。

 

附∶捷方

五更溏泄 用五味子二两,吴茱萸五钱,二味炒香为末,每陈米汤下三钱。

水泄 用神曲炒香六两,茴香五钱,生姜三两为末,米糊丸,每服五七十丸。

痰积泄泻 用海石、青黛、黄芩姜汁炒、神曲干炒为丸,每服三五十丸。

暴水泄不止 用肉豆蔻三个,面裹煨熟,为细末,只作一服,食前陈米汤下。

脾胃中风温滑泻 用川芎、神曲、炒白术、附子泡各等分。

上为末,曲糊丸,米汤下

 

附∶名医治验

一人之水谷不化,腹作雷鸣,自五月至六月不愈,诸医以并圣散子豆蔻丸,虽止一二日,药力尽复作,戴至而笑曰∶经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有水谷直过而不化。又云∶水谷不化,热气在下,久风入中,中者,脾胃也。风属甲乙,脾属戊己,甲乙虽克戊,肠中有风,故鸣。经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诊两手脉皆浮数,为病在表也。可汗,直断曰∶风随汗出。以火二盆,暗置床下,不令病患见,诒之入室,更服麻黄涌剂,乃闭其户,从外锁之,汗出如洗,待一时开户减火,须臾而汗止,泄亦止,风非汗不出,故宜汗之而愈。若脾虚泄泻,又不可以此类而论也。

 

tags: 泄泻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痰火点雪 总目录
卷二
火病寒热
痰火潮热
痰火骨蒸
火病失音
火病泄泻 (当前页面)
传尸鬼疰
痰火诸方补遗
卷三
六味丸方论
大造丸方论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自汗盗汗
  2. 痰火杂症补遗
  3. 火病胁痛
  4. 痰火骨蒸
  5. 慎起居
  6. 肝若嘘兮自睁睛
  7. 痰火玄解
  8. 惊悸怔忡健忘
  9. 火病咽痛
  10. 痰火潮热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