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医门补要 -- 卷上

外症用刀针法

书名:《医门补要》  作者:赵濂

针灸为医门一科,须得名师传授,遇病始能按穴刺灸,立起沉 。奈其人罕观,余曾得异传,用银丝长五寸,锉尖两头,每逢痞块, 瘕,腹痛,阴疽,风寒湿痹,周身串疼等症,非针不效。患者肉浓可刺寸许,肉薄者约刺四五分。次以纸叠折寸半浓,中锥一孔,套入针内,又以生姜浓片,亦中锥一孔,套加纸上,安艾绒灸之。虽经时久不觉疼痛,且易愈病。出针后按症贴膏药,并进汤药。

阳痈 肿,有日渐觉抽痛,以右食指遍捺患上,有一点软陷处,内脓已成。用右食指与大指,掐住披刀(响铜打的披刀)之口,向上轻轻斜刺患上,肉浓者刺深,肉薄者刺浅,捺尽脓水,插药纸捻于孔内,贴以膏药。倘痈势延大,脓孔兜住难出,待数日后,皮肉穿薄,顺其下流处,再开一口,泄净脓毒,方易收功。果脓未熟,门开过早,有翻花肿凸之害。若肌肉太浓,刀不能透,以火针在灯火上烧红,一烙孔口,插药捻,外贴膏药。背与腹用火针,要斜刺方不伤内膜害人,惟手足针可直入。凡头面,及疔疮,对口,搭背等症,俱不可用火针,闭毒助火生变。

阴疽多坚肿,骤难成脓,不易消退。惟烙以细火针,以回其阳。其针数多寡,量病形之大小,外敷温散药,过四日一换。如胸背生症,用针斜刺为要。验脓熟之诀,以右食指,捺有软处,须粗火针烙之。(阴疽附骨・披刀不能透。)孔内插药捻,随贴膏药。倘脓兜塞,数日后,顺下流处再烙,则脓易净。若针处肉浓烙口不张,以骨针穿透其口,即插药捻贴膏药,过二三日,方能见脓。若患口内脓多壅塞难出,果然皮肉薄者,随插拔脓管,钓动脓势,自从管中涌出。管式另详。背部与胸膺,刺艾针当以左食指与大指,捏起患处浓皮,然后量意针入二三分。因脏腑皆系于背,而胸前为心之宫城,肌肉浇薄,恐有伤犯。惟腹肚内空,可刺寸许。其余之处临针时,均宜用大指掐紧穴道,让过大筋再刺,遂不知疼,亦无所碍。

凡用刀针时,令患者口内先含桂元肉八枚,以接补元气,方不晕脱。若老人幼孩,及病久虚体者,皆难忍痛,不可草率动手,猝有昏脱之变。

喉内舌下两边,生起累累疙瘩,吞吐不快,名曰甸气。或舌根当中,生肉球如樱桃,此为梅核,皆肝气所致。用烙铁,在灯火上烧红,以左手执,捺舌,捺开口,右手持烙铁,轻轻烙之,以烙平为度。内进逍遥散,外吹冰硼散,半月平复。

烙铁,用铁打成,烙头如半粒小蚕豆大,烙柄以棉线绕紧,烧红时,方不烫手。若以铜烙烧红多熔化入喉,伤入性命,决不可用。

大火针阴疽放脓,所用先以笔杆竹长二寸为柄,次用粗铁丝三寸,插入竹内,外余一寸,锉尖竹杆两头,用细铁丝塞牢,方不脱落。若发散阴疽,用细火针,但以细铁丝,仿上做法,亦在灯火烧红,看疽势大小。(量意用针几下。切不可用铜火,针见火,易熔化,误人不浅。

艾针,用细银丝寸许,或二寸长者,一头锉尖,一头绕铜丝作柄。每遇寒湿,侵入经络肢体,走串酸痛,安艾炷灸之。

喉内诸症,不可轻漫用刀刺,恐日后易于复发。果肿处脓熟,必起软小点,或生小白头,方可用刀,刺出脓血,立时能见松快。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医门补要 总目录
自序一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二
卷上
外症用刀针法 (当前页面)
治筋缩法
治足筋缩法
浮皮兜脓须剪开
升药所忌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治筋缩法
  2. 囊痈自烂卵落可治
  3. 脉诀纂要
  4. 医案
  5. 伏毒梅疮
  6. 赤游丹
  7. 注痰块
  8. 湿邪困脾
  9. 五运六气全图要诀
  10. 眼中生翳舐法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