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幼幼新书 -- 卷第二十八(泄泻羸肿) 凡十五门

洞泄第七

书名:《幼幼新书》  作者:刘昉

《巢氏病源》小儿洞泄下利候∶春伤于风,夏为洞泄。小儿有春时解脱衣服,为风冷所伤,藏在肌肉,至夏因饮食居处不调,又被风冷,入于肠胃,先后重沓,为风邪所乘,则下利也。其冷气盛,利为洞泄,洞泄不止为注下也。凡注下不止者,多变惊痫,所以然者,本挟风邪,因利脏虚,风邪乘之故也。亦变眼痛生障,下焦癖冷,热结上焦,热熏于肝故也。

《五关贯真珠囊》小儿洞泄候∶洞泄者,凡风冷入肠,则下利洞泄,肛门脱,小儿则肿也。

《千金》治少小洞注下痢方。

上用蒺藜子二升,捣汁,温服,以瘥为度。

《千金》又方

上用木瓜取汁,饮之。

《千金》又方

上炒仓米末,饮服之。

《千金》又方

上用酸石榴,烧灰末,服半钱匕,日三服。

《千金》又方

上用狗头骨灰,水和服之。

《千金》又方

羊骨灰 鹿骨灰

上二味,并水和服之,随得一事,即用之。

《千金》又方

上炒豉令焦,水淋汁服之,神验。冷则酒淋服。

《千金》又方

上用五月五日百草末,吹下部。

《外台》刘氏疗小儿洞泄,水利不止方。

浓朴(炙) 黄连(各一两)

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分服。杂痢,此方并治之。

《子母秘录》治小儿洞下利方。

上用羊角中骨烧末,饮服方寸匕。

《子母秘录》又方

上烧虾蟆末,饮调方寸匕,服之。

《圣惠》治小儿脾胃气不和,洞泄,下利不止,羸瘦,食少,浓朴散方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参(去芦头) 诃黎勒(煨,用皮) 白术 黄连(去须,微炒) 地榆(微炙,锉。各一分) 甘草(炙微赤) 干姜(炮裂,锉。各半分) 肉豆蔻(一枚,去壳)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洞泄,下利不止,渐至羸困,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 黄丹 定粉 白矾(各一两)

上件药以新瓷瓶盛,用纸筋泥固济,以文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入龙骨末一两,同研令细。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洞泄下利,羸困,三圣散方

地榆(半两,微炙,锉) 浓朴(三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诃黎勒(煨,用皮,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圣惠》又方

没石子(微煨) 诃黎勒(煨,用皮。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圣惠》治小儿洞泄,下痢不瘥,乳食全少,宜服如圣散方

黄连(三分,去须,微炒) 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黄)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

楮叶(半两) 诃黎勒(煨,用皮,一分) 橡实(七枚,微炒)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洞泄,下利不止,黄连丸方

黄连(一两,去须,锉,微炒) 女萎(半两,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热水化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

上用牛角 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婴孺》治小儿注利,肠 下重,附子丸方

附子 干姜(各炮) 前胡(炒) 芎(炒。各四分)

上为末,蜜丸大豆大。两丸,饮下,日三夜一。大人亦可服。

《婴孺》治小儿洞利,昼夜不止方。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分)

上为末,蜜丸如大豆大。每服三丸,饮下,日进三服。

张涣浓朴散 治洞泄注下方。

浓朴 生姜汁(制) 诃黎勒(炮,取皮) 肉豆蔻(各一两) 白术 干姜(各半两。炮)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粟米各少许,煎五分,去滓温服。

《万全方》治小儿冷热不调,时有洞泄,下利不止,龙骨丸

龙骨 黄连 白石脂 白矾(烧令汁尽) 干姜(炮) 木香(以上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刘氏家传》小儿水泻注下方。

黄连 石莲(等分,炒黄色)

上末之,每半钱。水泻,新汲水调下;白泻,粟米饮下。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幼幼新书 总目录
卷第二十八(泄泻羸肿) 凡十五门
积泻第二
惊泻第三
伤泻第四
冷泻第五
洞泄第七 (当前页面)
曩泻第十
利久不止第十一
利渴不止第十二
下利腹痛第十三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中风痉第四
  2. 蛔虫第二
  3. 缠喉风第十七
  4. 疟疾第九
  5. 燕口疮第四
  6. 痰实第一
  7. 大便青第十一
  8. 初生有重重龈第九
  9. 天火丹第十三
  10. 鼻干无涕第二十三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