瘥后四肢浮肿,因大病脾土受伤,脾虚不能制水,饮食骤进,气血滋荣,流于四肢,夜则如常,日则浮肿。脾健自愈,误用温补,反添蛇足。 瘥后饮食渐增,而大便或十日、半月不下,亦不觉其苦。此因热病肠胃干燥,血不能润,气不能送。 误用通利,死不终朝矣。 毒火最重之症,气血被其煎熬。瘥后饮食渐进,气血滋生,串皮肤而灌百骸,或痛或痒,宛如虫行,最是佳境,不过两三日,气血流通而自愈矣。 疫症失治于前,热流下部,滞于经络,以致腰膝疼痛,甚者起不能立,卧不能动。误作痿治,必成废人。(经验) 瘥后不欲饮食,纵食亦不化,此乃脾胃虚弱,宜健脾养胃。 瘥后血虚,肝失其养,胆无所恃,怯而惊悸。 病后水衰火旺,心肾不交,故躁动不宁。 瘥后有声不能言,此水亏不能上接于阳也。 郑声者,声战无力,语不接续,乃气虚也。 瘥后喜唾不能自止者,胃中有寒也,宜温之。热病愈后吐津不止,虽属胃虚,犹有余热,不宜温之,只用梅枣丸噙之立愈。 言者心之声也。病中谵妄,乃胃热乘心;瘥后多言者,犹有余热也。譬如灭火,其火已息,尚有余烟。 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肾。瘥后心肾气虚,不能管摄,故遗。 瘥后触事易惊,梦寐不宁,乃有余热;热极生痰,痰与气搏,故恐惧。 终日昏昏不醒,或错语呻吟,此因邪热未尽,伏于心胞络所致。 心之所藏,在内为血,在外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症未有不从心、肾而得者。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阴虚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 瘥后心血亏损,心失其养,以致心神不安。 瘥后气血两虚,神不守舍,故烦而不寐。 大病瘥后,早犯女色而病者,为女劳复。女犯者为男劳复。其症头重不能举,目中生花,腰背疼痛。四肢无力,憎寒发热,阴火上冲,头面烘热,心胸烦闷。《活人书》以 鼠屎汤主之,有热者竹皮汤、烧 散主之。《千金》以赤衣散,虚弱者以人参三白汤调赤衣散最妙。脉沉细,逆冷,小腹急痛者,以当归四逆散加附子、吴萸,调赤衣散救之。更以吴萸一升酒拌炒熨小腹最妙。凡男卵缩入腹,女乳缩,脉离经者,死不可救。余治劳复,用麦冬汤每每取效。 瘥后余热未尽,肠胃虚弱,不能食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复。 男子病后,元气未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者,名曰阳易;女人病后,元气未复,而男子与之交接得病者,名曰阴易。其状男子则阴肿入腹,绞痛难忍;妇人则乳抽里急,腰胯痛引,腹内热攻胸膈,头重难抬,仰卧不安,动摇不得,最危之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