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按】 身运而重,当是「头运而身重」,冒而肿胀,当是「冒风而肿胀」,始与文义相合,此必传写之□可知。 【注】 肺主气,外合皮毛,肺中风邪,风伤气则津结不行,故口燥;风伤肺则气逆上壅,故喘咳。头运而身重者,气伤而力乏也;冒风而肿胀者,皮伤风水也。 【集注】 李□曰:肺主气,风邪中之,则气壅而津液不行,故口燥气逆而呼吸不利,故气喘也。 □ 肺中寒,吐浊涕。 【注】 肺中寒邪,胸中之阳气不治,则津液聚而不行,故吐浊涎如涕也。 【集注】 李□曰:五液入肺为涕,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寒邪从皮毛而入于肺,则肺窍不利而鼻塞涕唾,浊涎壅遏不通,吐出于口也。 □ 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注】 肺中风寒之邪,脉若见浮之极虚,按之弱如葱叶之空下无根者,乃肺藏之死脉也。以下五藏俱言浮者,是明外中之邪,应得之脉也。 【集注】 程林曰:真肺脉至,如以毛羽中人肤,非浮之虚乎?葱叶中空,按之弱如葱叶下又无根,则浮毛虚弱是无胃气也。此真藏已见,故死。 □ 肝中风者,头目□,两□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注】 肝主风,外合于筋,肝中风邪,风胜则动,故头目□动也。两□肝之部,肝受病故两□痛也。风伤筋,故行常伛偻也。肝苦急欲甘缓之,故令人嗜甘也。 【集注】 徐彬曰: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风性动摇,故头目□动,肝脉上贯膈,今□肋有邪故痛。肝主筋,风胜则筋急故伛。人以脾胃为主,木邪甚而土负,甘益脾,嗜甘所以自救也。 □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按】 两臂不举,舌本燥二句,「而汗出」三字,文义不属,必是错简,不释。 【注】 肝性条达,气行于胸侧,肝中寒邪,故有气抑不伸,喜太息,气滞不行,痛不得转侧也、食则吐,亦寒邪上逆也。 □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注】 肝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极弱,按之不弦,是失其肝之本脉也。今按之如索不来,曲如蛇行而去,夫索曲蛇行,去而不来,非皆肝藏之死脉乎! 【集注】 周扬俊曰:按之如索,则弦紧俱见,脉有来去,乃阴阳往复之理。今曰:不来但去,是无胃气也。否则真气将散,出入强勉,有委而不前,屈且难伸之状,故曲如蛇行也。 □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按】 「旋覆花汤主之」六字,与肝着之病不合,当是衍文。 【注】 肝着者,为肝气着而不行,致胸痞塞不快也。故其人常欲按摩其胸,以疏通其气也。 其先未曾痞塞苦时,但欲饮热者,乃寒气为病也。 【集注】 李□曰:肝主□泄,着则气郁不伸,常欲人蹈其胸上,以舒其气,又以寒气固结于中,欲饮热以胜其寒也。 □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按】 翕翕发深,中风之本证也。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文义不属,必是错简,不释。 □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注】 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谓辛辣刺心之状也。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谓心背相应而痛也。譬如蛊注,谓似虫之往来不已而痛也。此皆心中寒邪之证。若其脉浮,是心得本脉,为寒邪上越之候,故自吐则邪去乃愈也。 【集注】 徐彬曰:寒则为阴邪,外束之则火内郁,故如啖蒜状,其似辣而非痛也。剧则邪盛,故外攻背痛,内攻心痛,彻者相应也,譬如蛊注状,其绵绵不息。若脉浮,是邪未结,故自吐而愈。 □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 【按】 其脉弦之「弦」字,当「沉」字,沉为肾脉,文义相属,必是传写之□。 【注】 心伤者,谓心伤病之人也。因其人劳倦则扰其心,心之阳盛于上,故头面赤也,上盛则下虚,故下重而无力也。心中痛,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沉,肾乘心伤之所致也。 【集注】 尤怡曰: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盖心虚者,其阳易浮,上盛者,其下必虚也。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者,心虚失养而热动于中也。当脐跳者,心虚于上,而肾动于下也。 □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按】 阴气衰者为癫之「癫」字,当是「狂」字;阳气衰者为狂之「狂」字,当是「癫」字。『内经』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必是传写之□。 【注】 邪哭,谓心伤之人无故而哭也。邪哭则使人魂魄不安,心之血气少也。血气少而心虚,则令人畏,合目欲眠则梦远行,此是精神离散,魂魄妄行也。心之血阴也,阴过衰则阳盛,阳盛则为病狂也;心之气阳也,阳过衰则阴盛,阴盛则病癫也。 □ 心死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注】 心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极实,如丸豆之状,按之益劲躁疾乱动者,乃心藏死脉也。 【集注】 李□曰:『难经』云:心脉浮大而散,若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则真藏脉见,胃气全无故死。『内经』云: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寻薏苡子,累累然,即如麻豆,意可与此同参。 □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 【按】 脾缺中寒之文。必是简脱。 【注】 脾中风邪,翕翕发热,中风之本证也。形如醉人,亦风热攘乱于中,应有之证也。腹中不快而烦,身体懈惰而重,皮目□□,动而气短,皆脾经证也。 【集注】 李□曰:风属阳邪而气疏泄,形如醉人。言其面赤而四肢软也。风气内扰,故腹中烦重。皮目,上下眼胞也。 □ 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注】 脾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大坚,失其和缓,按之状如覆杯,高章明洁,有力如摇,乃脾藏之死脉也。 【集注】 李□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浮之大坚,则胃气绝,真藏脉见矣。覆杯则内空,洁洁者,空而无有之象也。状如摇者,脉躁疾不宁,气将散也,故死。 □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按】 此条当在『腹满篇』中便难之下,必是错简在此。 【注】 趺阳胃脉也,若脉涩而不浮,脾阴虚也,则胃气亦不强,不堪下矣。今脉浮而涩,胃阳实也,则为胃气强,脾阴亦虚也。脾阴虚不能为胃上输精气,水独下行,故小便数也;胃气强,约束其脾,不化津液,故大便难也。以麻仁丸主之,养液润燥,清热通幽,不敢恣行承气者,盖因脉涩终是虚邪也。 【集注】 徐彬曰:脾约病用丸不作汤者,取其缓以开结,不敢骤伤元气也。要知人至脾约,皆因元气不充,津液不到所致耳。 李□曰:趺阳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浮为阳脉,故胃气强而能食,小便数则津液亡,故脉涩。盖脾主为胃行津液,此以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坚也。麻子仁丸通幽润燥。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筋枳实一筋大黄一筋厚朴一尺杏仁一升 右六味,末之;炼蜜为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干姜苓术汤主之。 【按】 肾缺中风、中寒二条,必是简脱。 【注】 肾着者,谓肾为寒湿所伤,□而不行之为病也。肾受寒湿,故体重腰冷,如坐水中,虽形如水肿之状。反不渴而小便自利,非水也,乃湿也。饮食如故,以病属下焦肾,而不属中焦脾故也。询其所以得之之由,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伤之也,是以腰下冷痛寒胜也。腹重,湿胜也。如带五千钱,形容重着之甚也。以甘姜苓术汤补土以制水,散寒以渗湿也。 【集注】 尤怡曰:其病不在肾之中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也。 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 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注】 肾中风寒之邪,若见浮之极坚,按之乱动有如转丸,及下入尺中,通然乱动,皆肾死真藏之脉也。 【集注】 程林曰:肾藏死,浮之坚,与『内经』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同意,皆坚之象也。按之则乱如转丸,下入尺中者,此阴阳离决之状也,故死。以上真藏与『内经』互有异同。 总之脉无胃气,现于三部中,脉象形容不一也。 □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注】 三焦竭部者,谓三焦因虚竭而不各归其部,不相为用也。上焦受气于中焦,下焦生气于中焦,互相为用则为和也。若中焦虚竭,不能消化水谷,谷气不受,则上焦不相为用而失和也,失和则谷气郁而不宣,故善噫也。下焦虚竭,不能供升生之气于中焦,则失和也。失和则肾气独沉,自不能禁,故前遗溺而后失便也。不须治,久则愈,在善噫可也。若遗溺失便,未有不治能愈者,恐是错简。 【集注】 程林曰:竭虚也。『本经』云: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上焦胃上口也,中焦脾也,脾善噫,脾不和,则食息迫逆于胃口而为噫也。经云,膀胱不约为遗溺,因气不和则溲便不约。故遗失而不能自禁制也。 □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注】 热在上焦者,篇中所谓肺痿吐涎沫也;热在中焦者,篇中所谓腹满坚痛也;热在下焦者,篇中所谓小便淋沥也。其外大肠有寒者,多清澈鹜溏,即下利溏泻也。有热者,便稠粘肠垢,即下利脓血也。小肠有寒者,下重便血,即结阴便血也。有热者,热流于大肠,蓄于肛门必病痔也。 【集注】 徐彬曰:小肠为受盛之官,与心为表里。丙,小肠也。挟火以济阴,而阴不滞,挟气以化血,而血归经,有寒则气不上通而下重,血无主气而妄行矣。直肠者,大肠之头也,门为肛,小肠有热,则大肠传导其热,而气结于肛门故痔。痔者,滞其丙小肠之热于此也。 □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气者,□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傍,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 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作 解见首篇) 【注】 病有积、有聚、有 气,当别之也。积者藏病,无时不有,不移其处也。聚者府病,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也。为可治,谓府病易治也。 深者,饮积□下痛也,按之则止,不按复痛。以水气得按暂散,故痛暂止也,此即其证而言之。然诸积大法,尤当以诊候之也,脉来沉伏附骨而细者,乃诸积之诊也。若见两寸,积在胸中也;微出近鱼际,积在喉中也;两关,积在脐傍也;上关近寸,积在心下也;微下近尺,积在少腹也;尺中,积在气冲也;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谓左右俱见,积在中央也。各以其部之处,而诊积之所在也。 【集注】 徐彬曰:积者迹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之处,而无迁改也。聚则如市井之物,偶聚而已,病气之属阳者也。府属阳,两阳相比,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否则已。所谓有时也,既无定□,则痛无常处,故展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也。 李□曰:积为藏病,深入在里,故脉细而附骨也。寸、关、尺、上下、左右,别积病之所在,皆指细而附骨之部分,即『内经』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