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证类本草 -- 卷第八

贝母

书名:《证类本草》  作者:唐慎微

(贝母_图缺)

味辛、苦,平、微寒,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一名空草,一名药实,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勤母。生晋地。十月采根,曝干。(浓朴、白薇为之使,恶桃花,畏秦艽、 石、莽草,反乌头。)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断谷服之不饥。唐本注云∶此叶似大蒜。

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

味甘、苦、不辛。按《尔雅》一名KT (忙庚切)也。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KT ,贝母。注∶根如小贝,圆而白华,叶似韭。疏引陆机云∶其叶如栝蒌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也。药性论云∶贝母,臣,微寒。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胆。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日华子云∶消痰,润心肺。末和沙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调敷人畜恶疮。

图经曰∶贝母生晋地,今河中、江陵府、郢、寿、随、郑、蔡、润、滁州皆有之。根有瓣子,黄白色,如聚贝子,故名贝母。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花碧绿色,形如鼓子花。八月采根,晒干。又云∶四月蒜熟时采之良。此有数种。《 诗》言采其KT (音虻)。陆机疏云∶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今近道出者正类此。郭璞注《尔雅》云∶白花,叶似韭,此种罕复见之。此药亦治恶疮。唐人记其事云;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它苦。商人戏滴酒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食多则觉膊内肉胀起。或不食之,则一臂痹。有善医者,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之类,悉试之无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商人喜曰∶此药可治也。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谨按《本经》主金疮,此岂金疮之类欤!

雷公云∶凡使,先于柳木灰中炮令黄。擘破。去内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后拌糯米于鏊上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出。其中有独颗团,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丹龙精。不入用。

若误服,令人筋脉永不收。用黄精、小蓝汁合服,立愈。别说云谨按贝母能散心胸郁结之气,殊有功。则《诗》所谓言采其虻者是也。盖作诗者,本以不得志而言之,今用以治心中气不快多愁郁者,殊有功信矣!

 

tags: 贝母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证类本草 总目录
卷第八
玄参
瞿(音劬)麦
百合
秦艽(胶字)
贝母 (当前页面)
黄芩
狗脊
石龙芮
茅根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白花蛇
  2. 鹿茸
  3. 缩沙蜜
  4. 菊花
  5. 蜀漆
  6. 松脂
  7. 头垢
  8. 人屎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