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直肠部位及其周围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痔(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瘘、脱肛、息肉等。中医古代统称为“痔”、“痔瘘”等。 一、解剖生理概要 肛门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是通于体外的出口,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直肠起源于内胚层,而肛管起源于外胚层,由于两者起源不同,所以其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内衬组织等也各不相同。两者以齿线为分界,因此齿线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 (一)直肠 直肠上端在第2―3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全长12an。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因此,在行肠镜检查时应注意此解剖特点。肠管上1/3前面和两侧为腹膜所遮盖,中1/3前面腹膜向前反折成为直肠膀胱凹陷或直肠子宫凹陷,此凹陷为直立位腹腔最低点。直肠下1/3完全在腹腔外。直肠壁肌层与结肠相同,直肠肌层在其下部肥厚成为肛门内括约肌。直肠内表面是一层较厚的粘膜,直肠粘膜有三个呈半月形的横皱襞,又称直肠办。上皱襞在齿线上12en处,是直肠与乙状结肠的分界皱襞。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下皱襞位于左前壁,在齿线上5cm处。 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隐窝底部有肛腺体的导管开口,肛腺分布于粘膜下呈分支状,部分分支可穿透肛管周围组织。肛腺分泌的粘液有润滑直肠下端的作用。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6个米粒大小、黄白色的乳头状突起,称肛乳头。肛窦炎时,肛乳头可肿大,反复炎性刺激时,肛乳头可呈纤维性增生,或呈乳头瘤样改变。 (二)肛管 肛管是消化道的最末端,长约3an,其外端为肛门缘,上端与直肠相连接,齿线为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肛管有解剖肛管与外科肛管之分。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an,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 (三)齿线 肛门办与肛管皮肤之间相连接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界线,叫齿线或齿状线。齿线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四)肛管直肠周围肌肉 1.内括约肌 为直肠环肌在下端增厚的部分,围绕肛管上段,下缘伸入齿线以下肛管皮下约1―1.5cm,平肛门白线。属植物神经支配的不随意肌,被外括约肌深、浅两部分所包围。内括约肌有帮助排便的作用,但无括约功能。 2.外括约肌 外括约肌是围绕肛管外部呈椭圆形的横纹肌东,受体神经支配.有括约功能,收缩时肛门关闭,排便时则括约肌松弛。外括约肌有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个部分。皮下部是环状肌束,不附着于尾骨,围绕肛管下端,位于内括约肌的外下方,两括约肌之间有一沟,称为括约肌间沟,恰与肛门白线相当。皮下部外括约肌常在手术时切断,不会引起肛门失禁。浅部位于皮下部的外上方,后部与尾骨连接构成肛尾韧带,在内括约肌水平面分为两束,围绕肛管再合二为一,止于会阴。深部外括约肌位于浅部的外上侧,也是环形肌束,不附着于尾骨。 3.肛提肌 是一对薄而宽呈四边形的盆底肌肉。与尾骨及其筋膜一起构成盆膈,封闭骨盆下口。从肛管直肠部向外上方张开形成漏斗状。肛提肌分三部分,即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髋骨尾骨肌。其中耻骨直肠肌对肛门括约功能起重要作用。 4.肛管直肠环 肛管直肠环是由外括约肌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如手术切断此环,即可引起肛门失禁。 (五)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肛门直肠周围有五个间隙,?其间充满脂肪等疏松组织,容易感染发生脓肿。骨盆直肠间隙共两个,位于直肠左右两侧,腹膜反折以下,肛提肌以上;直肠后间隙,位于直肠后骶骨前,其上方为骶骨岬,下方为盆膈;两个坐骨直肠间隙位于肛管两旁,肛提肌以下,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感染严重时,脓液可从一个坐骨直肠窝流至对侧的坐骨直肠窝,形成蹄形肛周脓肿。 (六)肛门直肠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肛门直肠的血液供应来自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和骶中动脉四支动脉。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末段,在直肠上端后面分为两支沿直肠两侧下行,在齿线以上分出许多小支与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吻合。直肠下动脉为髂内动脉的分支,其大小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肛门动脉由阴部内动脉分出,在肛管分为数小支。骶中动脉是腹主动脉的连接分支,一般很小,与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吻合。 静脉的排列与动脉相似,主要来自两个静脉丛,以齿线为界,齿线上为痔内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主要分布在直肠末端的右前、右后和左侧,是内痔的好发部位。直肠上静脉丛向上,经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汇入门静脉。齿线下为痔外静脉丛(直肠下静脉丛),分布于齿线以下肛管周围皮下,经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流人髂内静脉。齿线以上的直肠上静脉丛曲张发生内痔,齿线以下直肠下静脉丛发生曲张形成外痔。两组静脉丛同时在同一方位曲张形成混和痔。直肠上静脉无办膜,血液可逆向流动,且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相互交通,使门静脉与体静脉相通。门静脉高压患者,此处是一侧支循环,所以,门静脉高压患者“痔出血”不宜结扎。 肛门直肠的淋巴组织分为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线以上,包括直肠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及肠壁外淋巴网。这些淋巴网的淋巴液主要有三个流向:向上至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最后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向旁至提肛肌上淋巴结,再经闭孔淋巴结,最后至髂内淋巴结;向下的至坐骨直肠窝淋巴结后,再流向髂内淋巴结。下组在齿线下,包括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下淋巴结:经会阴部流至腹股沟淋巴结。上下组淋巴网经吻合支相互沟通。 直肠受植物神经支配,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肛门的神经支配为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的分支。分布于肛提肌、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肤。齿线上的直肠粘膜对痛觉不敏感,而齿线下的肛管皮肤感觉异常敏锐,肛门部受到刺激后可反射性引起肛提肌和外括约肌收缩或痉挛。另外膀胱颈部的肌肉也受阴部内神经支配,因此,肛门疾病或手术可引起小便困难和尿潴留等。 (七)生理功能 肛门与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排便、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正常情况下,当储存于乙状结肠的粪便经肠蠕动下行到直肠内时,使直肠下端膨胀产生便意,同时外括约肌松弛,肛提肌收缩使粪便排出。 二、检查方法 肛门直肠疾病是一类特殊的疾病,临床必须结合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因此,掌握肛门直肠的检查方法非常重要。 (一)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先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让患者作好各项准备(如排空大小便),精神放松,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不要在患者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行,以免患者不合作。 进行检查时要根据疾病的不同性质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并瞩患者全身放松,作深呼吸或排便动作;指套和肛门镜上涂上润滑油,先在肛门口轻轻按摩,待肛门松弛后徐徐插入。 (二)常见体位 不同的肛门直肠疾病在检查和治疗时,需采取不同的体位,常见体位有以下几种: 1.侧卧位 患者向左或向右侧卧位,双腿充分向前屈曲,靠近腹部,使臀部及肛门充分暴露。是肛瘘、痔、肛痈等疾病检查与治疗的常用体位。 2.膝胸位 患者跪伏在检查床上,胸部贴近床面,臀部抬高使肛门充分露出。适用于检查直肠下部、直肠前壁和身材矮小肥胖患者以及乙状结肠镜检查时。 3.截石位 患者仰卧,两腿放在腿架上,将臀部移至手术台边缘,使肛门尽可能暴露,是肛门直肠手术时的常用体位。 4.蹲位 患者下蹲或向下用力增加腹压。是检查脱肛、直肠息肉及严重内痔的常用体位。 (三)常用的检查方法 1.肛门视诊 患者取侧卧位,医生用双手将患者臀部分开,首先检查肛门周围有无瘘管外口,肛门有无内外痔、肛裂,有无红肿等。如有异常情况,应观察清楚其位置、大小、形态、色泽、是否出血等。 2.直肠指检 患者取侧卧位,并作深呼吸放松肛门,医生以戴有手套或指套的右手食指涂上润滑油,轻轻插入肛门,进行触诊检查。可以发现肛管和直肠下端有无异常改变,如触痛、变硬、波动感、肿块、狭窄及括约肌紧张度等。若触及波动感并有触痛,多见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如触到柔软、光滑、活动的带蒂肿块,多为直肠息肉;若摸到凹凸不平的肿块,质地硬,推之不移,退出后指套有血性粘液者,多为直肠癌;若手指插入肛门时疼痛剧烈,可能为肛裂;脱肛病人的肛门特别松弛。指检后若指套带粘液、脓液或血性液体者,应送至实验室检;查。直肠指检在肛肠疾病检查中十分重要,特别是直肠下段及肛管直肠周围的病变,多在指检时发现。 3.肛门镜检 患者取侧卧位,先将肛门镜外套及塞芯装在一起,涂上润滑剂,嘱患者张口呼吸。然后慢慢插入肛门内;插入前先在肛门部轻轻按摩片刻,让患者慢慢适应,插入时先向病人腹侧推进,待通过肛管后,再向尾骶方向推进,待肛镜全部插人后拔出塞芯,在灯光照明下,边退镜边观察,注意是否有溃疡、息肉、肿块,齿线附近是否有内痔、肛乳头肥大,肛隐窝是否溢脓,肛管是否有裂口等。 4.乙状结肠镜检 除肛门狭窄和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外,怀疑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病变,而肛门镜不能除外时,都可进行乙状结肠镜检。特别是对直肠和乙状结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临床对原因不明的便血、粘液便、慢性腹泻、粪便变形等症,均应作乙状结肠镜检。操作方法是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用千分之一的肥皂水清洁灌肠,镜检时患者取膝胸位,在镜筒上涂润滑油,缓缓插入肛内,开始指向脐部,进入肛门5cm后拔掉闭孔器,开亮电灯,装上接目镜和橡皮球,打人空气,一边观察,一边缓缓前进,进人肛门15em时可见肠腔狭窄,即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此时宜小心调转方向,边打气边缓慢推进,切忌暴力推进,顺利时(约3/4的病人)可进入30cra深,然后边退镜边观察肠腔粘膜的颜色,有无溃疡、肿块、出血、分泌物等,对于肿块、溃疡应取组织作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5.球头银质探针检查 以球头银质探针自肛瘘外口徐徐插入,沿硬索方向轻轻探查,同时以左手食指插人肛内协助寻找内口,探针在肛管直肠内如能顺利通过的部位即为内口。以探针检查,可以探知肛瘘管道的方向、有五分支、内口与肛管直肠环的关系。操作时应轻柔有耐心,禁用暴力,以免人为引起新的内口。 6.X线检查 钡剂灌肠可观察直肠和乙状结肠形状、有无狭窄和梗阻、直肠和结肠的外部病变,如骶骨前畸胎瘤,可见直肠移位。复杂性肛瘘,瘘管管道不清、内口不明者可用15%碘化钠从外口注人进行造影。 7.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若需要手术治疗,需作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大小便常规、心电图、胸透及肝功能、B超等检查。现在纤维结肠镜已广泛用于临床。 三、辨证 (一)辨症状 肛门直肠疾病常见的症状有便血、肿痛、脱垂、流脓、便秘、小便不解、分泌物等。由于病因不同,表现的症状及轻重程度也有别。 1.便血 便血是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的共有症状。血不与大便相混,点滴而下,或一线如箭,出血较多且无疼痛者多为内痔;便血少,血附大便表面,或便纸印血,且肛门疼痛者,多为肛裂;儿童大便带血,色鲜红,大便次数和性质无明显改变者,多为直肠息肉;血与粘液相混,其色晦暗,肛门有重坠感或便意频繁者,多为直肠癌。若血色鲜红,血出如箭,并伴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脉数等症者,多属风热肠燥;便血色淡,伴有面色无华、心悸、神疲、乏力、舌淡、脉沉细等症者,多属血虚肠燥;便血色晦暗挟粘液,常伴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者,多为大肠湿热。 2.肿痛 常见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痔核嵌顿、外痔水肿、血栓外痔等病变。肿胀高突,疼痛剧烈,多为湿热毒盛;如按之应指,多为肛痈酿脓;外痔突发肿痛,其色紫暗者,多为血栓外痔;肿势平塌,发展缓慢,疼痛较轻,伴全身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多为痨性。(结核性)肛周脓肿。 3.脱垂 是Ⅱ、Ⅲ期内痔及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的常见症状。内痔脱出时,脱出物多呈草莓状,其色暗红,或紫暗;直肠息肉脱出时,肿物呈圆形带蒂;直肠脱垂时脱出物呈圆柱形或圆锥形。脱垂而不易回纳者,多因气血亏虚、中气下陷所致;内痔脱出,不能还纳,肿痛较甚,多为湿热下迫所致;若复染毒,则可出现肿物糜烂坏死。 4.流脓 常见于肛周脓肿或肛瘘。脓出黄稠者多为湿热壅盛,属实证。脓出稀薄不畅,或挟败絮样物者,多为阴虚湿热,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5.便秘 是肛裂、痔、肛周脓肿等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辨证,如便秘时大便带血者多为肛裂,便秘并肛周红肿热痛者多为肛周脓肿,便秘且便时滴较多鲜血者多为内痔。 6.分泌物 是指肛内或肛门周围有液体溢出。常见于内痔脱出、直肠脱垂、肛瘘等。分泌物的出现多为湿热下注或热毒蕴结所致。 (二)辨部位 不同的肛肠疾病各有其好发部位,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肛肠疾病。 内痔好发于齿线上3、7、11点处;赘皮外痔多发于肛缘6、12点处;肛裂好发于肛管6、12点处;血栓外痔好发于3、9点处;肛瘘外口在3、9点前面。 四、病因病机 肛门直肠疾病常见的发病因素有风、湿、热、燥、气虚、血虚等。现将其致病特点分述如下: (一)风 风邪可引起下血。下血多属内风,乃热极而生风。风性善行而数变,风热为患,损伤肠络,血不循经而外溢向下,故引起便血,其色泽较鲜红,下血较急或呈喷射状。 (二)湿 湿有内外之分,外湿多因久居潮湿之地,内湿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所致。湿性重着,常先伤于下,故肛门病中,因湿而发病者较多。湿与热结,蕴于肛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热胜肉腐,易形成肛痈;湿热注于大肠,气血凝滞,易发为直肠息肉,本有痔疮,复感湿热之邪,可引起痔核肿痛。 (三)热 凡热积肠道,耗伤津液,热结肠燥则大便秘结;大便努挣,则肛门撕裂,导致肛裂;热盛迫血妄行,则便血,或发生血栓外痔;热与湿结,蕴于肛门导致肛痈。 (四)燥 导致肛门直肠疾病者多为内燥。常因过食辛辣、炙博之晶,燥热内生,耗伤津液,肠失濡润,则大便秘结,便时努挣,则易擦破痔核或肛门引起内痔出血或肛裂出血和复发。 (五)气虚 气虚是肛门直肠疾病的常见病因。禀赋不足,素体气虚;或脾失健运,中气不足;或妇女生育过多,耗伤气血;或慢性病人,气血亏虚,或年老体弱,气血衰退,中气亏虚,摄纳无权,中气下陷,;引起直肠脱垂,或痔核脱出不收;气虚则行血无力,气血瘀滞,加之便时久蹲,则气血更加瘀滞不行,经脉横解,发为内外痔。 (六)血虚 血虚则生燥,燥邪内生,肠失潘润则便秘;血虚则新肉难生,故肛痿久不愈合,或术后伤口新肉生长缓慢。 以上病因既可单独致病,亦可合并致病,或互为因果,使病情复杂化。因此,审证求因时要全面分析。 五、治疗 肛门直肠疾病的治疗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但宜内外结合,尽量达到彻底根治、防止复发的目的。 (一)内治 1.清热凉血 适用于风热肠燥便血,或血栓外痔初起。方用凉血地黄汤或槐角丸加减。 2.清热利湿 适用于肛周脓肿实证,或痔核嵌顿,外痔肿痛,或肛瘘。方用草藓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3.清热解毒 适用于肛周脓肿实证,外痔肿痛。方用黄连解毒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4.清热通腑 适用于热结肠燥之便秘。方用大承气汤或麻仁丸加减。 5.生津润燥 适用于血虚津亏之便秘。方用润肠汤或麻仁丸加减。 6.补中益气 适用于少儿或年老体弱之直肠脱垂、痔核脱出。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7.补益气血 适用于素体虚弱、气血亏虚之疾病后期或术后。方用八珍汤加减。 (二)外治 外治适用于痔核脱出,二、三期内痔,外痔,肛痿,肛周脓肿,陈旧性肛裂等。 1.熏洗法 以药物加水煮沸或散剂用开水冲泡先熏后洗,或用毛巾蘸药汁湿敷患处。常用药物有芒硝(消肿止痛)、l/5000高锰酸钾溶液(术后泡洗)、五倍子扬(收敛止血)、苦参汤(除湿杀虫止痒)。 2.敷药法 将药物(药膏)敷于患处,一般于每日大便后,先熏洗再敷药。常用药物有金黄膏(清热解毒消肿)、马应龙痔疮膏(解毒消肿止痛)、生肌玉红膏、九华膏(生肌收口)。 3.手术 手术是肛门直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如内痔、息肉的结扎法,外痔的切除术,肛瘘的切除、挂线疗法,脱肛的注射疗法,肛裂的切除术,扩肛术等。各种治疗方法操作详见有关疾病。 六、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疼痛、出血、尿潴留、肛缘水肿、便秘、发热等。 (一)疼痛 1.一般内服颅通定60mg,或杜冷丁50一l00mg肌注。 2.2%的普鲁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封闭中 穴或下 穴,每次左右两穴各5ml。 (二)出血 肛门直肠术后出血有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两种,原发性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多由手术过度创伤,止血不彻底,或结扎线滑脱所致。继发性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5―15天,多因痔核坏死脱落期间,大便努挣,痔核残端较大血管出血所致。 少量出血如便纸印血或少量渗血,不需特殊处理;如果病人在排便时诽出全是鲜血或血块,或患者衣裤被鲜血渗透或伴头晕、冷汗、心慌,甚至昏厥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1.全身处理 宜快速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或抗休克治疗,静脉给止血药。 2.局部治疗 宜在局麻下清除肠道积血,寻找出血点,如出血点难以明确,可以用凡士林纱条卷于硬质橡皮管之上,长约10em,直径2―3em,塞于肛内。亦可用气囊袋插入肛内充气压迫止血。 (三)尿潴留 肛门直肠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手术创伤,麻药用量太大,疼痛,伤口敷料填塞太多,精神紧张等。出现尿潴留先应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紧张心理,适当改变体位或环境;或用热毛巾敷膀胱区;或针刺中极、关元、气海等穴;或适当放松伤口填塞敷料。 以上方法无效时宜行导尿术。 (四)肛门水肿 肛门水肿主要由于手术的刺激,使局部充血水肿所致,也可因局部感染而引起的炎性水肿所致。宜用芒硝溶液或33%的硫酸镁溶液湿敷,全身配合使用抗生素。 (五)发烧 术后体温均可升高,若不超过38℃,为手术创伤所致的吸收热,可自行消退,不必处理。如果体温超过38℃,且多日不退,宜口服清热解毒中药,或配合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六)便峦 可服用香蕉、蜂蜜、麻仁丸、果导片等。也可用温盐水灌肠。 七、肛门直肠疾病的预防 (一)保持大便通畅,不要久忍大便,临厕时不宜久蹲努挣。 (二)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助大便通畅。 (三)保持肛门清洁卫生,经常用冷水洗浴,便纸宜柔软。 (四)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全身血液流畅,每天坚持做提肛运动。 (五)及时治疗与肛门有关的疾病,如肠炎、痢疾、便秘等。 附:腰俞麻醉(低位骶管麻醉) 腰俞麻醉是将药物由骶裂孔穿刺注入骶管内进行麻醉,实际上是一种低位的硬脊膜外麻醉。因进针处相当于腰俞穴的部位,故常称腰俞麻醉。 (一)适应证 肛门直肠的各种手术,特别是较复杂的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效果不理想时,如复杂性肛痿、肛周脓肿、内外痔手术,肛门括约肌修补术,直肠固定术。 (二)禁忌证 骶尾骨畸形,腰俞穴局部感染。 (三)常用药物 2%的普鲁卡因,或1%~2%利多卡因10―30ml。如手术时间较长,可酌情加入0.1%肾上腺素(每lOOmL局麻药加4―6滴肾上腺素液)。 (四)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届曲双腿,尽量暴露腰骶部,寻找腰俞穴(骶裂孔)。其解剖标志是第4骶骨棘突和左右两骶骨角,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即骶裂孔的位置,也可先摸清尾骨尖,然后循此直线向上约4cm,有一三角形凹陷,两旁有骨隆起(即骶骨角),二个骨隆起之间即为骶裂孔。骶裂孔表面覆盖皮肤和韧带,肥胖者标志不易摸清。局部常规消毒铺巾,术者带无菌手套,摸清骶裂孔位置,垂直进针,针通过骶尾韧带后即有落空感,抽吸无回血,推药阻力不大,证实位置准确,可缓缓推药15―30ral,待3―5分钟后即发挥麻醉效果,一般可维持1.5小时。如果加用肾上腺素,可维持2小时左右。 (五)注意事项 先做普鲁卡因皮试;拄射麻药时速度不宜过快;针口斜面应向尾骨尖,使药液扩散范围尽量小,并增强麻醉效果;注射麻药时,应抽吸无回血方可推药;如遇麻醉药毒性反应,如心慌、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即令患者平卧数分钟,症状即可消失;病情严重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g,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