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教科书 > 中国医学通史 -- 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篇

近代西医书刊的出版及医药学术团体

书名:《中国医学通史》  作者:

 

近代西医书籍的出版

我国近代西医学书刊的出版和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是中西医学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近代西医学在我国发展的轨迹。我国出版的近代西医学书籍,最初以来华外国传教医师的译述为主。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我国赴日留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近代西医药学书籍的翻译和编著。20世纪初期,近代医药学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医药学术团体和期刊相继产生,促进了我国近代医学的发展。

汉文译述的近代西方医学书籍,一般认为始自19世纪初叶。英国医生皮尔逊(PearsonA.)将所著《种痘奇法》一书由斯坦顿(StanntonGT.)译成中文,于1815年出版。皮氏的学生邱(浩川)将该书加以诠释改名为《引痘略》,于1817年印行,这是流行我国最早的西医痘症专著译述。这时译述的书籍很少,也没有系统,19世纪50年代,合信与嘉约翰来华后相继开创了较有系统的译述近代西医学书籍的先河。

合信在与中国助手协作下,他所译的书籍计有:《全体新论》1851年在广州出版。该书给中国人对人体及生理一个全新的认识,出版后中国知识界震动很大,几年间再版多次。《西医略论》1857年在上海出版,该书是第一部介绍到中国的西医外科临床经验著作。《内科新说》1858年在上海出版。《妇婴新说》1858年在上海出版,该书扼要阐述正确处理各种妇儿疾病法则,并对产妇的顺产和难产附有图解说明。《博物新编》1855年在上海出版,该书简要介绍生物学的一般常识,以及西方发现的56种元素及一些化合物。后人将以上五种书合编统称《合信氏医书五种》。这是一套较系统的近代西医学启蒙教材,是西医学理论传入中国的发端,曾一版再版,对我国近代西医初期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嘉约翰自1859年他开始翻译西医书籍作为授课教材,自第一部译著《论发热和疝》出版,至1886年共译医书20余种。其中主要的有:《化学初阶》、《西药略释》、《皮肤新篇》、《内科阐微》、《花柳指迷》、《眼科撮要》、《割症全书》等。

此外,博济医院助理医师中国人尹端模、相继翻译出版西医基础理论,临床治疗之类的书籍,到1894年译成的书有:《体质穷源》、《医理略述》、《病理撮要》、《儿科撮要》、《胎产举要》等5种。以上各书均由博济医院出版。

英国人德贞,1864年来华,曾受聘为京师同文馆首任生理学和医学教习。他翻译、编著了大量西医的医学理论、基础医学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书籍,主要的有:《西医举隅》,是汇集自1873年以来德贞陆续发表在《中西闻见录》中介绍西医学基础知识的通俗性读物。《续西医举隅》,是1881年至1882年刊载在《万国公报》介绍西医学解剖生理知识的汇编。

《全体通考》18卷,分为正文9册,附图谱3册计356幅图。1886年同文馆出版。该书是根据当时英国著名医学家和解剖学家的最新著作编译而成,是一部完整、严谨的当代解剖学巨著,并附有图解说明。此外,他编译的还有《身体骨骼部位及脏腑血脉全图》、《全体功用》、《西医汇抄》、《英国官药方》及《医学语汇》等。

英国人傅兰雅,1861年来华任香港圣保罗书院院长。1865年他应聘参加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工作,翻译介绍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书籍。经他与中国助手,主要是赵元益合作翻译的医药书籍主要有:《儒门医学》1876年出版,是一部卫生普及性读物。《西药大成》该书全面介绍西药及其规模,有附图200余幅,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西方药物学的发展状况。《西药大成补编》增补了药物学的基础知识,很具临床应用价值。1904年出版。《西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专为查阅《西药大成》而编译,是一本我国早期的医药专业双语工具书。《法律医学》又名《英国洗冤录》,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法医学的书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伟伦忽塔著、英国医师梅滕更口译、中国人刘廷桢笔述而成的《医方汇编》。该书未按药方分类,而以病症汇编药方。编译者采用中医术语并注重表意准确,在保持中医理论基础上吸收西医知识,体现了试图汇通中西医的苦心。据徐维则和顾燮光二人的统计,我国早期西医学译著自1899年前至1904年,全体学、医学译著共计111种。

由学术团体系统编译西医书籍始自博医会,1890年该会成立了名词委员会着手医学名词和术语的统一和规范工作。1905年又成立了编译委员会。1926年这两个委员会合并为出版委员会。据1918年出版的《中国基督教中文图书分类目录》统计,用中文著译的西医书籍和小册子共103种。1932年博医会并入中华医学会,合并后的中华医学会1932年至1949年出版的西医书籍,多被当时医学院校采用为教本,总计有近70种。

同仁会是日本对中国宣传其医药兼有经济、政治、文化三种力量侵略的机构,所属医药汉译书籍刊行委员会,于1927年成立,出版有由中国留日学生翻译的日本各科西医学名著。

丁福保致力于通过日文转译西医书籍。1906年他在家乡无锡组织了译书公会,1910年自设“上海医书局”印刷出版他所编的书籍。至1914年由日文译编成的医书共68种,以及他自纂的医书10多种,总计80余种,合编成《丁氏医学丛书》。这套丛书囊括了西医基础医学和临床各科,富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丁福保自1900年刊行通俗西医常识读物《卫生问答》开始,截至1933年,译述和编著的医书达160余种。他选译的西医书籍大都是当时著名医家的最新著作,代表各科学术发展的新成就。他更结合中国当时流行猖獗的传染病,编译了《肺病最经济之疗养法》、《传染病之警告》、《疟疾新论》、《霍乱新论》、《喉痧新论》等。丁福保所编译的医书较之早期传教医师的译述不仅内容新、学术水平高,也更有系统而且全面,在普及近代西医知识,沟通中西医学、促进中医了解西医学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出版商出版的西医书籍的商务印书馆为最多。1902年张元济在该馆创建编译所,开始编纂学校用书和翻译出版外国著作。其出版谢洪赍编译的《生理学》,销行很广。《医学小丛书》,全部依据西医书籍翻译编辑,是我国翻译和编著出版西医书籍以来比较最完整的计划之一。中华书局自开业以来至1949年出版的西医书籍约有104种。大多数属一般性医药卫生知识读物,编入各类丛书和文库者即达52种之多,但具有专业性学术较高的书籍不多。

此外,由政府行政部门主持编辑出版的有:1930年5月颁布的《中华药典》。1935年卫生部成立编审委员会,从事编审医学图书工作,出版有:《理学实习指导》、《组织学实习大纲》、《内科诊疗须知》、《公共卫生学》等书。1930年教育部编审处译名委员会编订成《药学名辞》,并于1932年公布,书内载生药名词、化学药品及制剂名词共约1400个。

 

主要西医药期刊的创办和发行

医药期刊是传播医药科学知识、传递医药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对医药学科研、医疗、预防、医药教育和卫生行政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海关医报》(Customs Medical Reports)是我国西医药期刊的篙矢。1871年,在上海由海关医务官贾米森(JamiesonRA.)主编,半年刊,刊载海关医务官及其他医师在中国所作的疾病调查报告和医学论文,1904年休刊,1911年改为小册子出版了1期而终刊。该刊是研究近代我国医学发展概况和流行病学的宝贵资料。

现在公认最早在我国由医学机构编辑出版的现代函义的西医药期刊是1880年创刊,由美国传教医师嘉约翰主编,广洲博济医院出版的《西医新报》,该刊历时两年仅出刊了8期即停止。1886年博济医院助理医师尹端模主编《医学报》在广州出版。这是国人自办最早的西医期刊,可惜仅出刊2期,国内未见藏本。英国不列颠图书馆藏有该刊第一期。1887年“中国医学传教会”又称博医会,在上海编辑出版MedicalMissionary Journal(《博医会报》),季刊、英文出版,1905年改为双月刊,1923年改为月刊。1907年5月改名为China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中国博医会报》)。1923年1月与《中华医学杂志》英文部分合并,《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单独出版,《中国博医会报》改名(Chinese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会英文杂志》(今名《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抗日战争期间在成都和华盛顿两地出版。该刊为医学学术期刊,至今仍在出版,已达百年以上。是我国最悠久的医刊,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对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早期创办的医药期刊还有1907年我国留日学生在日本创刊有中国医药学社编辑出版的《医药学》、中国国民卫生会编辑出版的《卫生世界》。1908年在上海创刊的《卫生白话报》、汪惕予编辑的《医学世界》;广州梁慎余编辑的《医学卫生报》。1910年创刊的有上海顾实秋主编的《上海医报》,中西医学研究会主编的《中西医学报》;广州粱培基、陈垣、潘达微创办的《光华医事卫生杂志》等。辛亥革命以前我国西医药期刊处于萌芽时期,除《博医会报》和《中西医学报》历时较久外,其他各刊仅出版数期即不能继续。

1912~1937年,民国建元至抗日战争爆发是我国西医药期刊发展成长时期。辛亥革命后,西医医院和西医学校日趋增多,西医药期刊也如雨后春笋勃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1912~1937年25年间出版西医药期刊237种,仅1928~1937年这10年间出版即达169种之多,几乎是此前15年的2.5倍。出版地区由8处发展到25处,并由沿海向内陆扩展。同时刊物由综合性向专科和校刊方面发展。

出版历时20年以上者有《广济医报》(1914年)、《中华医学杂志》(1915年)、《中华护士季报》(1920年)、《民国医学杂志》(1923年)、《卫生月刊》(1920年)、《医药学》(1924年)、《麻风季刊》(1927年)、《医药评论》(1929年)等多种。其中《中华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的机关刊物、于1915年11月在上海创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至1949年《中华医学杂志》共出刊35卷,对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刊至今仍在出版,是我国历史最久、影响深远,名闻中外的医刊。

此外,在50余种卫生类刊物中,政府部门创办的有15种,以广州卫生局于1923年主办的《卫生年刊》为最早,可惜仅出版1期。上海市创办的《卫生月刊》出版历时10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被迫停刊。这时还相继创刊了牙科、护理、精神、麻风、眼科、药科、法医、产科、生理、妇科、性科学等10余类专科刊物。其历时较久、影响较大的有由中华护士会于1920年在汉口创办的《中华护士季报》,是我国最早的护理综合性刊物,此后几度更改刊名,至今仍在出版,对我国的护理工作贡献颇深远。值得提出的还有由中华麻风救济协会于1927年在上海创办的《麻风季刊》,这是我国研究麻风的最早刊物,其创刊早于现在继续刊行的国外主要的麻风专业杂志。该刊出版历时17年,为我国麻风病防治作出一定的贡献。

这一时期创刊的医学期刊237种,几乎都是国人自办,也是我国医药学进步的表征,但不少刊物因资金,或稿源,或质量不高等问题,步履维艰,出版不久即停刊。

1938~1949年战争期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这期间处于战争非常时期,医药书刊编辑出版困难重重,1938~1945年8年抗战期间国统区新创办的西医药期刊不足40种。这屈指可数的刊物中出版历时5年以上者仅有《战时医政》、《云南卫生》、《现代医学》、《西南医学杂志》、《军医通讯》等数种。沦陷区新创办的西医药刊寥寥可数,仅上海有15种、北平有2种。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1949年新创办的西医药期刊50余种,战后复刊的四、五种,这期间出版发行的医学期刊总计有百十来种,至1948年底仍在出版的现期期刊只剩30种左右。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一向重视卫生建设工作,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前敌委员会军医处就出版了《健康报》(1931年)。向苏区军民宣传卫生常识,进行卫生防病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有八路军军医处出版的《国防卫生》(1940年)、山东医务社出版的《医务生活》(1941年)、二野卫生部出版的《医务文摘》(1944年)、晋绥军区卫生部出版的《卫生通讯》。解放战争时期有八路军总卫生部出版的《药学摘要》、新四军华中区卫生部出版的《华中医务杂志》(1946年)、华东解放军总部卫生部出版的《活叶医刊》(1947年)、华东军区卫生部材料处出版的《药学生活》(1947年)、胶东医疗文辑社出版的《医疗文辑》、华北军区卫生部出版的《卫生月刊》(1948年)、哈尔滨卫生月刊编委会出版的《卫生月刊》(1948年)、陕甘宁边区卫生署出版的《医药介绍》(1948)、长春大学医学会出版的《长春大学医学院杂志》(1948年)等等。这些刊物对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医药卫生工作的发展,保障军民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医药学术团体及其活动

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传教会随之大量涌入中国,医学传教事业也不断的扩展,为巩固既得的成绩,传教医师郭雷枢(ColledgeTP.)传教医师伯驾(Packer P.)和传教士稗治文(BridgeC.)发起,于1838年2月21日在广州成立了一个“在华医学传教会”(Medical Missionarysociaty in China)的协会性组织。它以鼓励医界人士来华,免费为中国人治疗,提供医院的医药、人员及通常必要的帮助。这是中国成立医学学术团体的嚆矢。

国人创立西医学团体较早者当推“上海医学会”,19世纪末在国内维新思潮的背景下,身居观察的孙直斋和太史的王仁俊以及沈敬学等,1897年秋,在上海创立的。其宗旨:以探讨西医原理,变革传统医学,主要活动为,延请名医举办义诊,附设医学堂以培养人才、创办《医学报》,并广购书籍及西医各种器具,备入会者随时取阅试演。1898年5月苏州仿设“医学会”之后,该会改称“上海医学总会”。该会虽非纯居西医的团体,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此团体对我国的西医发展不无贡献。此后,国内陆续组成一些医药学术团体,对中国医学的进步发展、医药队伍的团结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公共卫生的普及,都做出了贡献。现将其中影响较大的团体分述于后。

一、中国博医会

在上海的美国圣公会传教医师文恒理(BooneHW.)鉴于传道医学活动范围日广,各教会来华的传教医师与日俱增,分散各地,素乏沟通交流,需要组织起来协调活动,广州虽有“在华医学传教会”的设立,但只局限广东一隅之地,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恒理在《教务杂志》(ChineseRecord)上倡议组织成立“中国教会医学会”(China Medical MissionaryAssociation),中文简称“博医会”,并推荐嘉约翰(KerrJ.)医师为主席组成筹备委员会。倡议获得响应,“中国教会医学会”遂于1887年宣告成立,并在华北、上海、武昌、汉口、广州、福建、台湾等地设立分会。初期有会员30名,至1913年会员达500多人。此后数十年间,不属教会团体的西医师入会者日益增多,1925年改组为“中国博医会”(ChinaMedical Association),凡符合入会资格的医师,不分国籍都可参加。

中国博医会设有出版及翻译、公共卫生、医学教育、研究、与护士会、医院行政等专业委员会。主要活动包括编译重要医书、倡导并推行中译医学名词的统一、提倡公共卫生、推广医学教育、举行医学学术会议、出版《博医会报》杂志等。这些活动对于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多有贡献。

二、中国护士学会

在福州工作的美国护士信宝珠(Simpson C.E.)倡议下,1909年8月在庐山牯岭集会筹建“中国中部护士联合会”后改名为“中国护士会”,于8月31日正式成立。这时有会员13人,名誉会友5人,都是在华工作的外籍护士。该会主要工作是制定统一护士学校的课程和编译教材、办理护士学校注册、组织毕业生会考和颁发毕业证书等。翌年又增设专题研究委员会,负责护士教育的策划和管理实施,为以后中国护士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中国护士钟茂芳在1914年召开的第1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会长,从而改变了由外籍护士统管中国护士会的局面。她将Nurse贴切地译为“护士”,并经大会通过认定,尚用至今。1920年创刊出版《中国护士季报》。1922年,国际护士会接纳中国护士会为会员国。1923年改名为“中华护士会”,1936年又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上海后,总干事信宝珠由南京赴汉口设临时办事处,但1938年又撤回南京,1940年中华护士学会在重庆再次组建办事处,政府的以留守在沦陷区为由撤消该会的原立案未准建立。此后,以“中国护士学会”之名重新登记立案,开展活动。由于当时缺乏人力和经费,学会未能正常开展工作。“中华护士学会延安分会”于1941年宣告成立,为解放区军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三、中国药学会

1907年冬在日本学习药学的留学生王绝文、伍晟、曾贞等发起成立“中华药学会”,1909年,学会在东京召开第一次年会,当时会员有27人。辛亥革命后,多数会员学成归国,1912年药学会迁至北京,并向北京政府内务、教育、实业三部以“中华民国药学会”之名立案。这时会员增至百余人,及至1914年由于诸多原因,会务中断。此后1917年,留学日本的药学会会员在东京组织了“留日中华药学会”,继续“中华药学会”的工作,并编辑出版《中华药学杂志》。“留日中华药学会”的会务,由于留日会员逐渐回国而停顿。在北京的会员经多方努力,于1920年恢复了会务活动,浙江的部分会员组建了《药报》社,每月发刊一大张《药报》。1926年会址移设上海。1929年分别向国民政府民政、教育、卫生三部登记立案。1935年在上海的会员积极努力下,会务工作得以恢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会工作再次停顿。总会留沪未撤退的部分负责人与上海分会联合继续进行会务活动,在重庆直到1942年才准以“中国药学会”的名称重新登记立案。1947年成立了出版与教育两个委员会,分别主持出版与教育事宜。

中国药学会自1907年创立42年间共举行年会12次,编辑出版学术期刊《中华药学杂志》,后改名为《中国药学杂志》,还曾进行一些社会工作,如药典的编修、药学名词的译定、与有关药厂合作设立药学奖学金。此外,学会曾就药学教育、药品生产、国药研究整理、药品检验、药政管理、药师职称、药学名词、药典改版等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议。

四、中华医学会

伍连德医师1910年在上海筹组全国性西医学术团体,后因故暂时被搁置,1914年,颜福庆、俞凤宾、伍连德等21位医师趁出席博医学会年会之际,于1915年2月5日在上海集会,宣布“中华医学会”成立,英文名主NationalMedical Association of China。选举颜福庆为会长,伍连德为书记,会所暂设在俞凤宾医师诊所。同年7月获当时北京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学会以“巩固医家交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为宗旨。会员分特别会员、普通会员、名誉会员三种。1916年第1次大会选举伍连德为会长,并成立编辑部、会员部、医学名词部,公众卫生部,分别开展工作。此后除每二年召开大会一次,并刊行《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医界指南》,参加医学名词审查委员会,举办医药福利事业及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管理事项向政府提供建议,均有相当成绩。

中华医学会组织不断扩大,至1931年在广东、上海、北京、香港、湖南、汉口、济南等地,先后成立了支会,全国会员发展到775人。中华医学会在国内外已逐步替代博医会,成为当时中国医学界的代表。博医会提出与中华医学会合并的意向,经两会协商,于1933年合并,沿用中华医学会之名,英文名改称ChineseMedical Association,选举牛惠生为会长。两会出版的杂志也同时合并,《博医会报》和《齐鲁医刊》分别并入《中华医学杂志》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出刊。两会合并后实力大增,中外会员达2767人,并允许牙科医师加入学会为会员,至1937年4月已成立专科学会和专业委员会12个。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会随政府内迁,设总办事处于重庆,在昆明、上海、华盛顿设分办事处。在战时困难条件下,继续维持《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发行,分别在成都、华盛顿出版英文版,重庆出版中文版。抗战胜利后,总会迁回上海。1947年学会加入了世界医学会这一国际医学组织。这一时期学会拥有外科、公共卫生、儿科、眼科、妇产科、医史和病理微生物等7个专科学会及出版、防痨、医院标准、医学教育、业务保障、防癌、麻风等7个专业委员会。自学会成立历年来编辑出版期刊5种、年鉴2种、重要书籍约130种。

自1915~1949年,学会在全国各地共设立分会33个,其中包括香港、澳门和纽约,会员总数达4000余人,为我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五、中国红十字会

1864年成立了国际性救护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以红十字为标志,以尊重和救护交战双方的伤亡士兵,给予同样的人道主义待遇为基本方针。我国孙实甫、鲰生等人自1888年起积极宣传红十字会的历史、性质、宗旨和任务,以唤起国人仿效。

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在我东北大地上爆发,有人兴办“东北三省红十字普善会”,未被国际红十字会认可。同年5月,沈敦和等,约集上海官绅及各国驻沪机构代表协商,由中、英、美、德、法五个中立国建成“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前往东北战地救济难民和伤兵。1907年,清廷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派吕海寰为会长,并拨款补助,是民办的慈善机构。

辛亥革命胜利后,“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1912年被接纳为国际红十字会会员国。至1922年我国已成立地方分会217处。北伐成功后,1928年中国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1933年,总会设于上海。至1937年抗战前,地方分会已达464处,医疗机构262处,会员13.8万多人。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开展了大量的战地救护工作,1937年8月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下设37个医疗队。随着战火的蔓延,医疗队陆续扩展到150个。1938年还曾派出医疗队赴江西和延安,协助新四军、八路军为伤兵及民众进行医疗。中国红十字会出版有1913年创刊的《中国红十字会杂志》、1921年创刊的《中国红十字会月报》,以后又有《会务通讯》和《救护通讯》1946年将上述两刊合并为《红十字月刊》发行。从1904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在救灾和卫生救护工作作出巨大贡献。

六、中华民国医药学会

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为归国的留日学习医药和国内医药专家组成,创始人为汤尔和、侯希民等,成立于1915年8月。学会设理事部、医学部、药学部及评议员若干人,每年召开常会一次。总事务所设在北京。1930年总事务所迁至上海,改称总会。北平、南京、苏州、南昌、汉口、杭州、上海等地设有分会。会员达800余人,其中不少著名医家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主要活动有:出版年刊《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会报》,1917年10月创刊于北京;举行学术研讨会;参加医学名词审查委员会推行医药名词统一;调查寄生虫病;研究中医中药;向政府提供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议等,北洋政府时代,该会对政府的卫生方针影响大于中华医学会。

七、中国生理学会

中国生理学会为我国生理学家与相关学种专家组成,创始人为林可胜、吴宪、伊博恩(RaedBE.)等,1926年2月在北京成立,选出林可胜为会长。会员分为名誉会员、永久会员、普通会员三种。凡其兴趣或研究工作与生理学有关联者,不分国籍,都可为会员。每年召开一次大会,有时与中华医学会年会联合举行,以加强与临床学科的交流。平时常举办小型的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和实验示范等活动。此外,学会对生理学研究项目和人才培植,提供奖金给予经济支持。1927年1月创刊《中国生理学杂志》(The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用英文出版。抗日战争爆发后,学会活动陷于停顿。1941年北平协和医院及医学院被日军接管关闭,《中国生理学杂志》也被迫停刊。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蔡翘和KilbonLG.成立并领导了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开展学术活动。1941年创刊英文版《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简报》四月刊。刊载较简短的研究论文,由蔡翘主编,1945年抗战胜利后停刊。

八、中华卫生教育会

1916年3月,博医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基督教育青年会全国协会共同组织中华公共卫生教育联合会(JointCounilon Pubilid Health Education)。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派毕德辉博士(PeterWW.)为该会总干事。1917年胡宣明被聘为副总干事。此后,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中华护士会也参加了该会,成为会员。该会下设总务组、编辑组、婴儿卫生组、学校卫生组、社会卫生组、牙齿卫生组。1922年将会名改为中华卫生教育会。1930年,国民政府设立卫生部,该会董事会认为提倡公共卫生的目的已达到,决议结束该会。中华卫生教育会是我国最早提倡公共卫生的机构,主要活动是进行公共卫生教育、举办卫生展览、报纸宣传、卫生讲演等公共卫生宣传。该会对我国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对人民的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九、中国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成立之前,1920年2月曾成立“中国解剖学会及人类学会”,当时有会员50人。由于学术活动不多,实际处于停顿状态。抗战胜利后,北平的一些解剖学家和相关学科的学者曾组织了解剖学和人类学学会,当时活动限于北平一地,范围很小。1947年6月,中国科学社在上海组成中国解剖学会筹备会,并于同年8月,中国科学社、中国天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动物学会在上海联合召开年会之际,正式成立了中国解剖学会。会章规定“本会以联合国内解剖学者(包括凡与解剖学有关联学科,例如比较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实验形态学以及体质人类学等)共谋解剖学之发展为宗旨。”第一届理事会由7人组成,卢于道任理事长,有会员73人。

十、中国防痨协会

中国防痨协会,全称中国预防痨病协会。中国防痨协会是1933年由上海市卫生局发起,吴铁城出面组织官方、医界人士和社会名流,以及红十字会、扶轮社、青年社、基督教男女青年会、慈幼会等机关团体所成立,中国防痨协会以健康民众体魄预防痨病发生为宗旨。会员不分国籍,分为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两种,团体会员以合法团体为限。中国防痨协会下设医务委员会,至1936年先后在上海设立了3个诊疗所。此外,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痨宣传活动,又于1934年11月创刊《防痨月刊》,登载结核病病理和预防方法等,以普及防痨知识。

中国防痨协会虽是全国性组织,然而当时的各项活动仅局限在上海一隅,就全国而言,影响不大。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些大城市陆续成立了地方性防痨协会,至1947年已有11处之多,1948年1月改组了中国防痨协会。1948年创刊《防痨通讯》,主要报道各地防痨协会的动态和工作情况,对推动防痨协会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十一、全国医师联合会

1928年末,卫生部颁布“开业医师登记法”遭到开业医师普遍不满。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他们在1929年11月成立了全国医师联合会。它的宗旨是:(1)促进医药研究;(2)会员之间在权益受侵害时互相支持,保护开业医师;(3)提倡成立促进卫生设备的组织;(4)协助政府制定关于管理医师业务的法规。1934年在执委会下组织了专业委员会,其中“助产士教育研究委员会”,为我国最早的妇产科学术团体。出版的刊物为《医事汇刊》。

上述团体之外,还有1921年胡宣明创立的中华卫生学会,以开展卫生运动唤起民众。1921年成立的上海医学联合会、1926年成立的中国麻风协会、1935年成立的中国预防花柳病协会、1935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国卫生教育社、1937年成立的中华麻风救济协会、1938年成立的中华天主教医师协会、1946年成立的中华营养促进会等。在革命根据地成立的学术团体有:1933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生研究会”,1940年成立的“医务研究会”,抗日战争时期在太岳军区成立的“中西医药协会”,1945年在陕甘宁边区成立的“边区中西药研究总会”及其分会、支会等,这些团体对开展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中国医学通史 总目录
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篇
近代公共卫生与防疫
近代药学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医近代学教育
近代西医书刊的出版及医药学术团体 (当前页面)
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中医篇
近代中药学、方剂学的新成就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
近代中医药界的抗争与革新运动
近代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近代临床医学的发展
  2. 现代药学的发展
  3. 两宋时期医学著作
  4. 台湾医学
  5. 隋唐五代临床医学的发展
  6. 民族医学的发展
  7. 现代中医临床科学的研究
  8.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
  9.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
  10.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理论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