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症者在急性期主要有突起发热,畏寒,眼结膜充血,头痛,腰痛,全身酸痛和小腿部腓肠肌酸痛伴乏力和全身淋巴结肿大。重症者可并发黄疸、出血、肺出血、肾炎和脑膜脑炎等不同表现,可导致死亡。各种钩体病共同的早期症状可归结为“寒热、酸痛、全身乏力”,“眼红、腿痛、淋巴(结)大”,如能记住这两句话,就有助于对本病的早期诊断。 钩体病遍及世界各地,但以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发病为最多。我国除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外,其余27个省市区均发现有病人或带菌动物。本病主要的带菌动物有鼠类、家畜(猪、牛)及家养动物(犬)等,它们的粪尿排泄物污染水源后通过破损皮肤的接触而感染,也可经口腔粘膜而侵入。此外,也可经污染的饮食而感染。 本病多见于农民、野外工作者、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及饲养员等,外来人员进入疫区从事地质勘探、农业生产、水利建设、抗洪救灾或旅行,均有可能染上此病。因此,如在本病流行区居住或有过旅游,在夏秋流行季节,于起病前3周内有疫水接触史,有接触猪、鼠尿史或饮水食物被鼠尿污染后进食者,出现发热、畏寒、酸痛、乏力、眼红和腿痛等症状时应立即考虑钩体病的可能性,及早去医院就诊。 钩体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群众性的措施,以灭鼠和预防注射为主,是减少本病的暴发流行和减少发病的关健。 (1)消灭和管理传染源,大搞灭鼠防病,灭鼠保粮群众运动,结合“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良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不让畜尿粪直接流入阴沟、池塘、河流和稻田,防止雨水冲刷等。避免接触被污染了的水源,诸如涉足或游泳于家畜可接触的农村池塘。当进入污染的水域时,应穿防护衣着如皮靴,以及处理动物尸体时戴手套,都有助于防止感染。 (2)增强人体抵抗力,进行全程、足量、多价的钩体菌苗预防接种,是控制本病流行和降低发病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