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由结核杆菌侵犯肠道所致,多继发于肠外结核。一般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其可感染牛型结核杆菌而致病。 结核杆菌侵犯肠的主要途径为胃肠感染。病人往往有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由于经常吞下含有结核杆菌的痰液引起发病;和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共餐而忽视餐具消毒,也可发生本病。肠结核易发生在回盲部,也可侵犯升结肠、回肠和空肠等处。根据病人免疫反应不同可分为两型,即溃疡型和增生型肠结核。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本病多数起病缓慢,临床过程一般较长。典型表现如下: (1)腹痛。多起于右下腹,也可在上腹或脐周。一般为隐痛或钝痛,餐后加重。增生型或并发肠梗阻时,有腹绞痛,伴有腹胀、肠型与蠕动波。 (2)大便习惯异常,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每天2~4次不等,粪便多为糊状或水样。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增生型肠结核常有便秘。 (3)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常位于右下腹,一般比较固定,质地中等,有轻重不等的压痛。 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的表现在溃疡型结核多有结核毒血症,表现为轻重不等的低热、乏力、盗汗、消瘦以及血沉增快等活动性结核的表现。此外,也可有肠外结核特别是肺结核的有关表现。增生型肠结核常无结核毒血症,一般病程较长,但全身情况比较好,多不伴有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肠结核证据。 X线检查 溃疡型可见激惹征象,排空加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上下两端肠曲的钡剂则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粘膜皱襞粗乱、肠壁轮廓不整。增生型有充盈缺损、肠壁僵硬、狭窄及其近端肠管扩张。 纤维结肠镜检查 位于结肠及末端回肠病变处可见肠壁僵硬、粘膜充血、水肿、结节状或息肉样隆起,或有不规则潜行溃疡。活检如有结核结节,干酪坏死或查到抗酸杆菌可确诊。 肠结核疑似患者,可予足量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了解临床表现有无好转,以利判明诊断。 合理的休息与营养,应作为治疗的基础,以加强病人的抵抗力。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抗结核药物应早期使用。通常选2~3种药物联合治疗,如链霉素0.75克,肌肉注射,每天1次,加异烟肼0.1克,每天3次,再加对氨柳酸钠2克,每天4次;或乙胺丁醇0.75克,每天1次。也可选用利福平450毫克,每天1次;或利福定150毫克,每天1次,与异烟肼或乙胺丁醇联合治疗。一般连续治疗1~2个月,病情好转稳定后可以改为隔天用药,或每周2次间歇用药,维持时间应为1~1.5年。腹痛可用颠茄、阿托品等药物。摄入不足或腹泻严重者应补充体液与钾盐,保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除按上述对症治疗外,须进行胃肠减压,以缓解梗阻近端肠曲的膨胀与潴留。 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使结核病的预后大为改观,尤其是对粘膜结核,包括肠结核在内,疗效尤为显著。本病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合理选用抗结核药物,保证充分剂量、足够疗程,也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肠结核的预防重点在肠外结核,尤其是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要教育病人不要吞咽痰液,应保持大便通畅。 要加强卫生监督,提倡用公筷进餐,牛奶应经过灭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