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一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末梢暴露部位皮肤的局限性、郁血性、红斑性疾病。好发于颜面、鼻尖、耳廓、手指、足趾和足跟等处,典型表现为紫红色肿块,重时引起水疱和溃疡,常有瘙痒,灼热或刺痛的感觉。长期暴露于寒冷(10℃以下)、潮湿的空气中,加上患者末梢血液循环较差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平时缺乏运动、手足多汗、鞋袜过紧、营养不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为发病的诱因。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有些家族中几代人同患冻疮。 生了冻疮,首先应加强保暖,避免进一步受冻。易受冻的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耳套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冻疮应及早治疗,治疗原则是改善患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防止继发感染,一般以局部治疗为主,重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内服治疗。 有的人生了冻疮以后,马上用热水浸泡或在火上烤,这样做很不妥当!因为受冻以后,皮肤已经缺氧了,如果温度突然升高,患部细胞就更需要氧气,而深部的小动脉尚未恢复正常,还不能供应足够的氧气和养料,使细胞缺氧更厉害,从而促进变性和坏死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有了冻疮,千万不要马上烤火或用热水浸泡,以免发生更糟的后果。 每年生冻疮的人自我保健措施主要为: 1.在天转冷时,穿戴要注意保暖,还应该多吃一些脂肪性食物,以增加身体的热量,衣裤鞋帽要宽大,免得影响血液循环。在每年生冻疮部位,尤应注意保暖。儿童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受冷后也容易生冻疮,所以要更加注意保暖。 2.经常参加体育锻练,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血流量增加,保持氧气和营养的供给,体育锻练还可以增加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可以避免或减少生冻疮的机会。 3.平时多洗冷水澡,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并逐步增加冷水接触时间,这样持之以恒,可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是一种预防冻疮的好方法。早期冻疮病人试用冷温水交替浴可能有效,将患冻疮之手、足浸入温水中2~3分钟或更久,再浸入冷水中半分~1分钟,每天2次,浸的时间可逐步增加,此法可逐渐提高患者对寒冷的耐受力。 4.对患有慢性病的人,如贫血、营养不良等,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还应适当增加营养,保持足够的热量供应,以增强抵抗力。 5.局部按摩或做音频电疗等理疗,对防治冻疮也是极好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