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茎汤出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治肺痈咳嗽脓血,臭痰,胸痛。王孟英所著的《温热经纬》收载此方,加以阐释并推广其用。他说:“苇茎形如肺管,甘凉清肺。且有节之物生于水中,能不为津液阂隔者,于津液阂隔而生患者,尤能使之通行。薏苡仁色白味淡,气凉性降,秉秋金全体,养肺气以清肃,凡湿热之邪客于肺者,非此不为功也。瓜瓣即冬瓜子,冬瓜子依于瓤内,瓤易溃烂,子不能浥,则其能于腐败之中自全生气,即善于气血凝败之中,全人生气。故善治腹中结败诸痈,而涤脓血浊痰也。桃仁入血分而通气。合而成剂,不仅为治肺痈妙药,竟可瘳肺痹之危疴。”
“肺痹”一词出于《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风者,百病之长也,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热上气。”《痹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可知古人所说肺痹,乃外感风邪犯肺,发热烦躁,胸满,咳嗽,气逆,喘促等症,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各种肺感染病。
苇茎汤由苇茎、冬瓜仁、薏苡仁、桃仁等四味药组成,看似平淡无奇,但有实效。
笔者导师何炎燊乃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医60多年来运用苇茎汤为主方,随证加味,治疗各种感染不同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如细菌性肺感染、病毒性肺感染、支原体肺感染等),皆有良效,这是中医异病同治的特色。现在运用苇茎汤为主方,随证加味,治疗甲型H1N1肺炎亦收良效。
2009年6月,东莞市“甲流”流行,当地卫生部门请何炎燊拟定防治“甲流”的系列中药方。其中治疗肺炎的有二首。两方的药物味数较多,因为“甲流”肺炎来势凶,传变速,必须步步为营,全面调治,故应用复方。即《内经》所说的“奇之不去则偶之,一方不去则复之”的治法。
两方药物组成如下:(药量乃何炎燊常用者)
一方,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风热壅肺、肺失肃降的实证。
苇茎30g,冬瓜仁20g,薏苡仁20g,桃仁15g,麻黄5g,杏仁15g,石膏20g,甘草5g,鱼腥草20g,黄芩12g,浙贝母12g,桑白皮12g,瓜蒌仁15g
此方用苇茎汤肃肺化浊为君,麻杏石甘汤宣肺平喘为臣,鱼腥草、黄芩清热解毒为佐,浙贝母、桑白皮、瓜蒌仁除痰止咳为使。治疗肺炎早期发热,咳嗽,气促,胸闷,排痰不畅,舌苔白黄相兼欠润,脉浮滑数,邪盛正未虚者。
二方,苇茎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热邪稽留、气阴两伤之虚实互见证。
苇茎30g,冬瓜仁20g,薏苡仁20g,桃仁15g,桑叶12g,枇杷叶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5g,西洋参6g,麦冬15g火麻仁20g,阿胶10g(烊化服),川贝母12g。
此方即上方之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变法。去麻黄之辛温,加桑叶、枇杷叶之清降,西洋参、麦冬、火麻仁益气生津,阿胶保肺养阴,川贝母除痰止咳。治疗热邪稽留,伤津耗气,发热持续,气怯神倦,喘促咳频,呼长吸短,排痰不易,咽干口渴,舌苔燥如沙子,脉虚大数。□ 叶立昌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