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为多种急、慢性病证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本节讨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儿科常见病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可伴有不同的兼证。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发热可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小儿形气末充、腠理疏薄、卫表不固,加之冷热不能自调,易为六淫之邪侵袭,其中尤以感受风寒、风热或暑热为多。邪气侵袭机体,正气奋起抗争,邪正相争于肺卫,卫外之阳被郁而致发热。内伤发热可因乳食积滞、环境改变等造成脾胃实热,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热病耗阴致使阴虚内热。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清退热邪。表证发热者发散外邪,清热解表;里证发热者辅以泻肺通腑,清解里热或滋阴清热。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仰卧位:开天门50次,推坎宫 50次,揉太阳100次,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 100次,退六腑100次,全运内八卦50次,分腕阴阳100次。
(2)患儿取俯卧位:先用摩法自上而下轻摩患儿脊柱3~5遍,再用食、中二指指腹自上而下直推脊柱穴3~5遍。
3.辨证施治
(1)风寒表证:开天门10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100次;按风池10次,拿肩井5~10次,按或拿耳后高骨15次;自上而下直推天柱骨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50次,掐揉二扇门50次。
(2)风热表证: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运太阳100次,运耳后高骨50次;分推迎香100次,分腹阴阳1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00次,分推肺俞50次。夹痰者加分推膻中30次,示、中二指同时揉双侧肺俞50次,揉丰隆50次;夹惊者加清肝木100次,掐揉小天心100次,掐揉五指节30次。
(3)暑热证:补脾土300次,清胃经100次,补肾水100次;揉扳门3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50次,全运内八卦100次;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捏脊3~5遍;自上而下直推脊柱3遍。
(4)里实热证:清胃经300次,清肺经300次,清大肠经100次,揉板门100次,揉内劳宫50次;打马过天河59次,退六腑300次,水底捞明月50次;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分腹阴阳1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下七节骨 100次。
(5)里虚热证:补肺经100次,补脾土300次,补肾水100次,揉肾顶100次,揉二人上马100次,运内劳宫50次;按揉足三里100次,推涌泉100次;捏脊3~5遍。·烦躁不眠者加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按揉百会100次。
适宜技术
(1)物理降温:高热病儿宜用物理降温,湿敷头部,酒精(35%)擦浴或微温盐水高位灌肠。亦可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若伴烦躁不安者,给予氯丙嗪与异丙嗪各0.5~1毫克/千克,或苯巴比妥每次5毫克/千克。
(2)针灸:印堂、风池、曲池、合谷、外关等穴,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留针或不留针;亦可在大椎处点刺放血或刺络拔罐。
注意事项
推拿治疗发热的临床疗效与患儿体温的高低无关,而与疾病的性质有关。若患儿经推拿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同时导致发热的因素也被去除,则显示出较好的疗效。若推拿治疗后,患儿的体温降至正常或比原来有所下降,但致热因素末被去除,则患儿的体温可能再度上升。此时,一方面可再行推拿,另一方面可配合中西药物治疗,特别是伴有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炎治疗;体液丧失过多者,适当配合液体疗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摘自《农村实用推拿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