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医药经过秦汉、唐宋及明清几个主要发展时期,到了近代苗族医药学从理论到临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苗族医药初现理论框架 如苗医临床分为内、外、妇、儿四大临床学科;在治疗方法上,分内治法与外治法两大疗法;在药物应用上主张用当地鲜药;注重治疗时辰学,“苗医问病首先注重发病时辰”;在苗医学临床应用中总结出有效验方、单方,这些都为苗医方剂学奠定了基础。
●对临床疾病名称进行分科 如内科有咳嗽、蛊病症、红砂症、乌鸦症、疝气、红便、伤力劳、青蛙症、霍乱、疟疾、飞蛾症等;妇科有奶痛、乳蛾、月经不对、白带、妇女不孕等;外科有黄瓜瘤、羊瘤、吹口疮、吊肛、痨疮、九子痒、虫疮、耳烂、水毒、火疤、痔疮、外风、牙虫、蛇伤等;儿科有小儿麻痘、胎毒、小儿惊风、走胎等。
●苗医外治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苗医传统外治法有手推疗法(也称推拿疗法)、铜钱刮法(刮痧疗法)、挑刺疗法、外敷疗法、热熨疗法、烧灯火疗法、麻刮法、碗针放血疗法、外洗法、药浴法等。
●苗医用药用鲜不用陈 苗医用苗药治病,主张用新鲜药,而不用药店存放过久的陈药,说是药物“治难见效”。
●用药方法独特 在内服苗药的加工上多用煨药法、煎煮熬药法,对慢性风湿腰腿痛多用酒泡法,对外用苗药多用鲜药捣汁外洗或外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