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同样讲究心理养生,而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一些养生功法,其实也是重在心理养生。这点与外国的一些养生功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源自于印度的瑜伽,其本质也是重在养心调情志。
功法养生的中医原理
在古代文献中,功法养生常被称为养生之道或性命之学。性命,就是指一个人的神和气,《类经·摄生类》中说的“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就是对神与气,性与命,也就是心理和生理之间关系的简要说明。所以,功法养生主要就在于养气,养气又在于调神。
如何调神?
调神的内容主要有凝神和宁神。凝神是关键环节之一,无论何种功法,都必须要从凝神入手。为此,古人创造了调息法、数息法、存想法、默诵法等等。比如我们练太极拳、瑜伽时,都会发现老师很讲究呼吸的运用。其实,呼吸就是进入凝神的一种方法。而功法养生中,最常用的也就是调息法。调息,就是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逐渐让呼吸慢、深、细、匀,同时要把神与呼吸、守窍协调地结合在一起,使神息相依,注于守窍。当凝神做到凝而不驰,就是很专注,不开小差的时候,就进入“入静”了,这时候你会感觉到胃气旺盛、津液(唾液)充足、卫气坚实(自我感觉抵抗力变强了)、神清气爽。
其次就是宁神。宁神主要是加强个人修养,避免心理障碍,保持心神安宁,做到宁神,就必须“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尔不倦”,如此方能“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家多主张“性命双修”,所以必须做到凝神与宁神并重,否则只会徒劳无功。
养生更要养心
养生功法的修习,更取决于练习者的心理品质,而必备的心理品质有信心、恒心、耐心等三个方面。
养生气功也有“心诚则灵”的说法,过去信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神话传说,如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等,现在我们应该让养生功法的练习者明白强身健体的科学道理,让信心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其次,养生本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功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身体恢复健康同样也需要一个长期、良好的习惯。我的建议是贵在持之以恒,浅尝辄止频繁换功法,势必一无所成。
再次,练功要有耐心,要有磨性。《养性延命录》中说:“静着寿,躁者夭”,可见性情在养生中甚为重要。在国家推荐的养生功法中,大家都可以选择练习,这不仅在于它是保养身体的好方法,也是涵养性情的好方法。
(本报记者 梁莹实习生刘舒曼/整理)
闵范忠广西名老中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带头人,《中医药临床杂志》特邀编委、《中华现代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多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并出版学术专著三本,科研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临床医疗主诊外感疾病和各种内伤杂病,尤擅诊治肝、胆、脾胃、肠等消化系统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