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掌门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院长柏正平每天都有大小院务要处理;作为一名中医呼吸内科专家,柏正平对肺部疾病的诊治更是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每周两个半天的专家门诊,总是挤满了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临床之余,柏正平还先后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6项,现有在研课题8项。3月初的一天上午,柏正平和我们分享了他30年中医临床科研的经验和体会,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医的独特疗效和魅力。 A 咳嗽年余10剂中药消除 咳嗽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不过要是咳上几个月,甚至一年,那就是相当痛苦的事了。在临床中,柏正平经常碰到这样久咳不愈的患者。 2011年10月,柏正平接诊了一位38岁的患者王某,他在一年多前吸烟后出现咳嗽、咯少量白痰、口干、咽痒不适,后服用多种止咳化痰药、抗生素以及利咽药,均未好转,王某痛苦不堪。半个月前,王某在几次打通宵牌后出现咽痒如蚁行、咳嗽阵作、欲语即呛咳连作、晨起咯粘稠痰、夜间手足心发热等症状。 柏正平接诊后,检查发现患者咽部充血明显,咽后壁可见大量增生性淋巴滤泡,考虑到患者长期吸烟,烟毒灼肺伤喉,致肺阴亏虚,此次通宵熬夜,复感风热之邪,遂诊断为喉源性咳嗽(阴虚兼外感风热型)。予以散邪利咽、滋阴生津之剂,以桑白皮、黄芩为主药,配以桔梗、薄荷、杏仁、沙参、木蝴蝶等药。服药当天,患者觉口干、咽痒、呛咳明显缓解,服完5剂,咳止痰消。二诊在原方基础上去薄荷、黄芩、桔梗,加麦冬、百合、玉竹,连服5剂,诸症全消。饱受咳嗽之苦的王某连呼效果神奇。 “有的人一咳嗽就用消炎药、止咳药,甚至用上抗生素,根本不辨病辨证,当然效果不好。”多年的临床,柏正平对治疗咳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首先辨证求因,分表里。其次调理脏腑,尤重“气、痰”。在此基础上,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分部用药”的观点,即诊疗必查患者咽喉部有无红肿充血、咽后壁有无淋巴滤泡增生,以辨别鼻源性与喉源性咳嗽。前者因鼻后滴漏引起,药物以苍耳子、辛夷、薄荷等宣通鼻窍为主;后者类似于慢性咽炎,临床多用知母、生地、麦冬、玄参等清润之品。 “只有通过全面的辨证,治疗才会有好的效果。在临床上中医对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作用特别显著,见效很快。” 柏正平深有体会地说。 B 研制首个治肺心病心衰中成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危急重症,病死率高达10%-15%。该病急性发作期多伴有心衰,常用强心药洋地黄治疗,但该药有效量和中毒量接近,易出现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有没有一种中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呢? 1996年开始,柏正平大量查阅经典著作,并根据临床实际,首次提出该病病机为“痰瘀互结,本虚标实”,并确立了“泻肺逐饮 、祛瘀通络治其标,温阳化气治其本”的治疗原则。他通过反复实践,形成了以葶苈子、黄芩、矮地茶等为主的经验方复方葶苈汤。1998年在该方基础上,研制成复方葶苈子胶囊,并被批准为医院制剂使用。随后他又进行了90例临床对照实验,治疗组45例中,显效25例,有效14例,显效率55.56%,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组)中,显效21例,有效19例,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88.89%。两组比较,疗效相当,而中药复方完全没有常规西药的诸多副作用。 柏正平在这个课题上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研究,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调整,完善,再调整。如今,复方葶苈子胶囊已完成药学、药理和毒理研究,并获新药临床研究批件,这将填补目前中药市场上尚无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中成药的空白。 C 改写肺癌“死刑”判决 早在10多年前,柏正平即已开始关注肿瘤的中医治疗。通过多年的努力,他在多种癌症特别是肺癌晚期疗效、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郴州市原物资局的一位老干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咳痰,65岁时出现气促、咯血、胸痛、胸闷等症状,查出有肺癌,并发骨转移,在几家肿瘤医院检查,都预言其存活不超过2个月,建议回家休养。面对多家医院开出的“死刑”宣判,患者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柏正平。柏正平接诊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开出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中药方,并辅以黄芪、太子参等扶正之品,经过2个月的调理,患者咯血、胸痛减轻了,胸闷、气促改善了。随后,老人居住家中,其女儿每月来一次长沙,柏正平听她介绍症状调整药方。老人病情保持长期稳定,存活7年之久。 “晚期癌症患者身体一般都比较虚弱,而且肿瘤大多已经转移,失去了手术的时机,身体也难以承受放化疗,这时用中药治疗具有优势。”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就是要善于把中医的长处用好,才会有好的疗效。”柏正平所言,既是其临床成就取得的印证和写照,也是中医发展的精髓所在。 1982年即从事临床工作的柏正平,30年来从未放缓脚下的步伐,如今,他又在忙于“肺心病缓解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与评价”以及“心可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其对炎症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等多项课题,朝着新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