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

让中医科普姓“普”

手机端链接    来源:未知   作者:中药方大全

  近日读《名老中医马有度趣谈养生保健》,职业病发作,眼睛盯的不是书中知识,却研究怎样写科普才能得到读者认可。《名老中医马有度趣谈养生保健》无疑是一本受读者认可的书,听说即将第3次重印。

  中医科普面向的是普通群众,一定要先姓“普”,可惜很多中医作品首先姓了“医”。姓“医”当然不错,而且应该是作品的根基,但不能是表现形式。不然,辨证论治一绕,“之乎者也”一引,就把很多姓“普”的读者吓跑了。

  张悟本类的所谓养生书,只抓住了一个“普”字,把“医”扔得远远的,却空前畅销。可见普通读者首先看中的、能够接受的是什么。

  可是,要让中医科普姓“普”,还不能忘了“医”的名儿,谈何容易。马老的新书看似轻巧地摆好了两者的位置,其实台前幕后下了很大的工夫!

  说“台前”,是因为这本书的很多内容和框架来自重庆电视台一个养生栏目的访谈节目。好的养生访谈从策划到录制、后期制作,投入非一朝一夕。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本畅销书《家庭真验方——小药方大健康》,也策划过电视访谈节目,却无法如愿。上电视台说养生,这专家首先要会说,但又不能会说到离谱,这其实还是姓“普”和姓“医”的关系。《大众医学》的作者靠谱,但他们大多不会说,或者说起来不姓“普”,这节目就不好看了。

  马老的“说”功可非同一般,书中很多段子,我在中医科普研讨会上听过“现场版”。我用了“段子”这词儿,实在是觉得马老作报告像在说相声。看到《不气歌》里“倘若气病中他计,气下病时无人替”这段,马上想起当时全场笑翻的场景。能把中医科普说到“好笑”境界的人,才做得出“趣谈养生保健”这样“有趣”的书。

  说“幕后”,是因为深知要把融哲学、医学于一体的中医学,以通俗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融会贯通的理论基础、深切的临床体会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不可能做到。那些俗到了家的打油诗、小故事,实际上蕴含了多少深刻的中医基础知识!这种“普”,由半个多世纪的专业和人文锤炼而来,是中医科普先驱精神的深刻体现。

  我们杂志做的中医科普,离“趣”的境界还差十万八千里。读我们编辑的作品,读者要正襟危坐,最好手边再备本《实用中医学》。我们很苦恼,读者也很遗憾。但是编辑功夫不到家,学也学不像;有“小马哥”那样搞笑精神的专业作者太少,只能干眼馋。

  不过,我还是从书里看到了可以现学现卖的东西。我们的很多作者反映写科普比写论文还难,不知道怎么写才能多快好省,我也一直苦于无法精确表达。看到马老“凤头、猪肚、豹尾”的写作经验之谈,不由拍案叫好。

  马老说,文章开头要小巧、俊美,像凤头一样。多精辟的比喻!我们编辑在审稿的时候,看到嗦、沉重的开头,可以砍、删、改;读者如果读到半天不入题或者上来就理论说教的文章,难保他不直接扔开。

  说到底,科普就是要先姓“普”,让普通读者觉得这确实是为他而写的东西,然后才有可能入眼、入心。

    tags: 中医
    返回顶部
    下载让中医科普姓“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中医科普姓“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常文霞近况
    2. 【武卿专栏】索命麻醉——你不知道的关于一
    3. 多成中医
    4. 孙储琳近况
    5.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一位母亲与雾霾的
    6. 七年义诊,换得101个“百岁秘方”
    7. 生子秘方”靠谱?药方很普通 包生男没道理
    8. 越是高明的医生扎针越少 开药越少
    9. 罗坤生的医学批判与建树(二)
    10. 向孙储琳先生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