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建院三十年回眸

手机端链接    来源:未知   作者:中药方大全

  四川泸州,这个依水而建、绕山而起的城市,不仅是座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美酒飘香的酒城。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有一所驰名川南,大力弘扬祖国医学的中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泸医中医院)。2013年10月19日,泸医中医院迎来了建院30年华诞。30年来,一代又一代泸医中医院人克服困难,不懈奋斗,医院规模明显扩大,医疗水平持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创造了医院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绩,谱写出一曲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杏林华章。

  30年艰苦拼搏,几代人励精图治,泸医中医院已从建院之初的三星街门诊部发展成为拥有城北新院、水井沟门诊部、忠山住院部及驾驶员体检中心一院四地的办院格局,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先后获得了“全国重点建设中医医院”、“中国百强品牌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冬病夏治先进单位”、“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名老中医师承工作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单位”、“全国中医电子病历示范单位”、“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共8次荣获“泸州市110社会服务应急联动一等奖”等殊荣。

  泸医中医院传承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继承与发扬中不断铸就辉煌,成为川南一朵绚丽的奇葩。如今正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以勃勃生机迎来科学发展的春天。

  披荆斩棘办医院  艰苦创业谋发展

  展开泸医中医院发展历程的画卷,就是一部泸医中医院人努力弘扬中医药国粹的历史,一部泸医中医院人奋力开拓中医药事业的历史。

  从小规模到大发展

  1983年,泸医中医院从创建伊始,编制床位150张,职工180余人,三家人挤在一套60平方米的套间里。就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泸医中医院人怀着传承中医、造福人民的赤诚之心,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1984年,泸医中医院选址在泸州忠山,置地12亩开始兴建医院住院部。

  1985年,泸医中医院在泸州市三星街购置的683平方米商品房建设成为门诊部并开诊。

  1986年11月,建筑面积6751平方米住院部竣工,1987年正式开诊收治病人。

  1991年,建筑面积2787余平方米的泸医中医院水井沟门诊正式开诊。

  1992年,医院编制床位200张。

  2002年,医院在城北新区购置67.76亩地拟建新院。

  2004年,医院编制床位400张。

  2007年9月,城北新院一期建设工程破土动工,医院编制床位600张。

  2010年7月24日,人们企盼已久的城北新院门、急诊和住院医技楼先行开诊投入使用,医院编制床位1200张。

  2011年7月19日,城北新院一期工程建设竣工后全面整体开诊。一座人文景观优美、功能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人才队伍精锐、中医文化浓厚的中医医院在中国酒城泸州巍然矗立。

  2012年9月,医院编制床位2000张。

  2013年,将于2014年底投入使用的6万余平方米的城北新院二期工程综合楼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届时,独具特色的治未病中心区域,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肿瘤防治中心,将为广大患者提供独立、规范的就诊空间和优质、舒适的就医环境。

  迄今,泸医中医院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拥有临床科室40余个,在职职工1000余人。

  从“三乙”到“三甲”

  1995年,泸医中医院正式提出创建“三乙”目标。按照“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全院动员,真抓实干,苦战两年,争上‘三乙’”的口号。以分级管理为主线,以专科专病为重点,以发挥医院整体功能,提高两个效益为目的,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创三乙”的核心,始终抓住“两个基础”即病案管理和人才培养,“四个重点”即中医治疗率、中医急诊、重点专科和人才培养,“一条主线”即医疗护理三基训练这条主线不松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人才梯队。加强了重点专科的建设,突出专科专病的优势,建设了专科专病门诊49个。加强了中医急诊建设,设立急诊观察床15张,急诊患者的中医治疗率达到28.41%,中医参与治疗率达到80.53%,提供24小时的急诊服务。

  1996年12月25日,四川省中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一行来到中医院,经过查资料、看操作、考试问卷等全方位的检查评审和对医院管理、医疗、护理、药剂设备等各方面工作综合考察,专家组宣布:泸医中医院已达到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

  1997年5月28日,在隆重热烈的“三乙”授牌仪式上,四川省中医管理局向方远局长授予了泸医中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铜牌。这是医院建院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泸医中医院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对全体泸医中医院人来说这是一份肯定、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激励。

  2009年,泸医中医院召开了启动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动员大会。医院在全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筹备城北新院开诊的同时,医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员工迈着坚实的步伐,克服重重困难,信心百倍地向着“三甲”目标迈进。医院成立了“创建办”,全面负责组织创建工作的实施。根据评审标准,将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医院服务、医院绩效和技术水平等六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责任落实。经过紧张的准备、扎实的工作、反复的自查、认真的整改,2010年8月16日-19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莅临医院检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考核、访谈等多种形式,专家组对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督导,最终,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得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泸州医学院和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肯定,实现了全院教职员工自1996年成功创建“三乙”之后,追求了十四年、渴望了十四年、奋斗了十四年来的目标与梦想。

  2012年5月17日,泸医中医院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试评单位顺利通过了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为四川争了光,为医院添了彩,全体泸医中医院人为之激动,为之振奋,为之鼓舞。

  专科建设求创新  品牌特色树形象

  医院仅有规模是远远不够的,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就要不断地创新,在专科建设、创特色品牌上奋进。泸医中医院大力发展“三名”(名医、名科、名院)建设,专科特色日益彰显,医院品牌大力提升。

  特色医疗 服务大众

  先进的诊疗设备是医院步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高水平诊疗技术的根本保障。泸医中医院在办院理念中提出了“中医医院要姓‘中’、中医医院也要姓‘综’、中医人才要姓‘博’、现代科技要跟‘踪’”的理念。在医院建设中既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同时紧跟现代医疗技术。医院先后引进西门子AXIOM Artis高档DSA机、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Sensation16排螺旋CT、全功能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GE飞天6000 型DR等高精尖设备。今年9月,医院又斥资购进了四川省中医系统首台采用两套128排图像采集系统、有超高的旋转速度的德国西门子炫速双源CT。先进设备的引进,为内科诊疗、外科手术、科研创新、健康体检等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极大地增强了医院综合竞争实力。

  泸医中医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特色品牌,是立院之本。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才能发展壮大。医院依靠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技术力量,以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服务享誉川、滇、黔、渝。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高血压病和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技术,中药“浴热净”、中药贴脐止泻……颇具特色;采用中药微粉,让服用中药犹如“冲水泡茶”一般方便;采用膏方制剂,让患者在快乐中体会中医治病的“膏招”;率先推出了“天灸”诊疗、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和每年举办的膏方节;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膏方门诊、孕妇学校、儿保室、体检中心等科室;开通了预约挂号系统,开设了夜间门诊,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2002年,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胸外科、神经外科、血管乳腺外科、产科等系列外科的崛起,标志着泸医中医院中西医并举的发展格局已初具雏形。泸医中医院坚持“中医不落后,西医要领先”的理念,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先进医疗技术:心脏介入手术、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胶囊内镜、断指(断肢)再植、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盘术及射频靶点热凝术、术中血液回收技术、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关节镜手术、微创漏斗胸矫形术、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等技术。医院建有四川省首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四川省首家中医药制剂能力建设单位——3000余平方米的制剂大楼;四川省中医系统首家新生儿科等特色科室。

  专科建设 成效显著

  重点专科品牌,是构成“三甲医院”品牌的重要支撑。医院注重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引进现代先进技术,推进医院跨越发展。目前医院拥有2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5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及重点建设专科、12个省级重点专科及重点建设专科一批院级重点专科。拥有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四川省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治协作中心、四川省中医药“治未病”中心。泸医中医院对重点专科在设备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全面保障,让专科特色更突出,专科优势更明显,专科人才更优秀,专科设备更先进,专科管理更科学。同时,鼓励发展成熟的科室积极申报上一级的重点专科,在管理上实行层级管理,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动态考核制度,强力推进重点专科建设。

  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脑病科的针药并用治头痛、中西合璧降血压,临床效果有口皆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肾病科中医多途径联合给药治疗、辨证论治救治肾病患者,屡起沉疴;国家级重点专科耳鼻咽喉科的穴位注射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疗效独特;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肝胆病科中药制剂静脉滴注,配合肝病治疗仪、中药熏药、穴位贴敷、中药灌肠等治疗肝炎,疗效显著;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重症医学科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等技术,同行领先……

  勇挑重担 服务社会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泸医中医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各级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勇挑重担。医院开通了“120”急救绿色通道、“院前急救”、“社区应急联动救治”服务等急诊急救专线通道。“5.12”汶川地震灾害、“青海玉树地震”、“4.20”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医院迅即组织医疗队奔赴灾区参与救援,屡次获得好评。

  2006年开始,医院开展了“服务新农村,周末送健康”活动,坚持每月1次利用节假日走进农村、社区、家庭,开展送健康、送知识活动,组织医护专家深入全市四县三区、邻近的贵州省赤水市及毗邻泸州的云南、重庆等地,大力宣讲推介医院特色科室,展示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和保健养生方法,宣传传统中医在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的优势与作用,普及中医防病治病知识,强化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收到了团中央和省、市相关部门的表彰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泸医中医院共派出医务人员1000余人次,义诊21152人次,举行医务人员面对面交流50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281人次,疑难病会诊120人次,教学查房60次,开展专题讲座180次,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238500份。

  2011年,以泸医中医院为龙头的泸州市中医医疗集团成立,医院秉承“医院不分大小,发展不分先后,同行相互切磋,互助才是出路”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集团龙头引领作用,大力扶持中医医疗集团医院,为成员医院提供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支持。医疗集团成立之后泸医中医院先后免费接收了集团成员单位1000余人次来院培训和进修,并在108家成员单位中首批遴选了包括富顺县中医院在内的16家成员单位为远程会诊会员单位,免费安装了远程会诊系统。

  2013年4月,医院正式启动了“泸医中医院专家团队基层行”活动,首站活动在泸县中医医院举行,先后走进自贡市富顺县中医医院、叙永县中医医院、古蔺县中医医院,开展了免费义诊活动、专题讲座、疑难病例查房等活动,并于2013年6月先后成立了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叙永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泸县医院,为基层医院提供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支持与帮扶。

  泸医中医院还积极承担了各级部门下达的对口支援任务,近年来先后对口派出70余名医师对四川省白玉县人民医院、乐至县中医院、北川县中医院、泸县中医院、古蔺县中医院、叙永县水尾、马岭乡、古蔺县震东乡、丹桂乡等基层医院进行对口帮扶。

  以人为本重培养  教学科研添活力

  中医院以人为本,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合理构建人才梯队,对人才培养工程进行长远规划,先后培养和引进了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为培养合格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水平,泸医中医院成立了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开办了员工素质教育学校和健康教育学校,并采取 “批量引进、批量培养、个体化评估”的具体措施,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激励、评价力度,每年外出短期培训、进修学习达到200余人次,举办各级各类学术培训班和讲座,开展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学术研讨会议,大力提升医务人员技能,加快了人才成长的速度。积极开展全国和省级名老中医学术技术经验继承工作和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同时,积极探索“集体带、带集体”的传承新模式,通过学历教育、“三基三严”培训、《四部经典》培训、研究生论坛、“西学中”培训班、规范化培训等形式,加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泸医中医院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5人;国家级师承导师10人;四川省名中医1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9人;四川省优秀青年中医师2人;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0余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以上专家130余人。

  泸医中医院科研氛围浓厚,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973子课题等科研项目,获得省市各级科技奖5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各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泸医中医院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后与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及长期教学合作关系。医院特色医疗吸引了众多来自日本、美国、葡萄牙等国家留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文化建设促发展  同郊风范传后生

  医院领导班子将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抓手,不断丰富医院中医药文化内涵,引领医院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2009年起,泸医中医院制定和实施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为加快推进中医名院建设,医院率先导入VI形象识别系统,制作了院徽、院旗,创作了院歌,创办了院报《酒城国医》;总结凝练出了医院精神、宗旨、院训、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医院使命等核心价值文化理念。

  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泸医中医院重视挖掘整理优秀中医药文化传统,对医院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四川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的孙同郊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专家教授在创业、治学、从医、育人中体现出的医德医风、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加以总结,提炼形成了“仁心仁术,佑护生命;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赤胆忠诚,甘于奉献”的“同郊风范”。在全院开展了学习“同郊风范”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以此为载体,进一步深化促进富有泸医中医院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每年进行“5.12”护士节的庆祝活动,开展护理礼仪风采大赛、护理技能大赛、《假如我是病人》演讲赛,《医患真情》情景剧表演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医护人员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医德医风和医院文化的教育。

  扬帆启航   一路征程再续辉煌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行。”十二·五伊始,泸医中医院高瞻远瞩地制定了医院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建设四川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中心,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发展目标。

  主要业务指标再创新高。业务收入翻番,开放床位达到2800张,年门诊人次达100万人次,年住院人次达50000万人次。

  名医建设更上台阶。大力实施“三名”战略,持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力争副教授以上人员300人以上,省市名中医30人以上,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0人以上,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0人以上,国家级和省级师承导师30人以上,硕士生、博士生导师60人以上。

  学科建设不断突破。加大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达4个以上,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0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20个以上。

  科学研究突飞猛进。医院获得各级课题资助1000万元以上,力争建成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医学教育蓬勃发展。医院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国家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和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权点。

  三十年励精图治,三十年大医精诚。站在今日的辉煌,深情回眸三十年。一幅幅珍贵图片,见证了医院三十年绚丽多彩的历史,展现了泸医中医院在历史沧桑中成长壮大,记录了泸医中医院人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与产业文化的平台上凝结的智慧与力量、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奉献的青春与年华。

  三秩芳华扬杏林春晖。三十年的光辉历程给泸医中医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在杨思进院长、王琳书记带领的班子领导下,泸医中医院全体师生员工又将目光投得更远,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谱写着泸医中医院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tags: 医学院 中医
    返回顶部
    下载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建院三十年回眸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建院三十年回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常文霞近况
    2. 【武卿专栏】索命麻醉——你不知道的关于一
    3. 多成中医
    4. 孙储琳近况
    5.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一位母亲与雾霾的
    6. 七年义诊,换得101个“百岁秘方”
    7. 生子秘方”靠谱?药方很普通 包生男没道理
    8. 向孙储琳先生学习什么
    9. 罗坤生的医学批判与建树(二)
    10. 越是高明的医生扎针越少 开药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