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

花甲子沧桑巨变 集名家杏林春暖

手机端链接    来源:未知   作者:中药方大全

  九曲黄河淌身过,金城古道汤药香。

  风雨兼程六十载,悬壶济世除病痒。

  特色优势惠民生,天使大爱铸医魂。

  杏林儿女挥臂膀,满腔热血谱辉煌。

  60年春秋相依,60年砥砺奋进,60年欣欣向荣。从1953年12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卫生厅中医门诊部宣告正式成立至今,甘肃省中医院用一个甲子的发展铸就了一座甘肃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丰碑,甘肃省中医院用60年的光辉岁月谱写着它治病救人的仁医之歌。

  花甲子沧桑巨变  集名家杏林春暖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甘肃省中医院始建于1953年,1956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1959年7月迁入现址。回首往事,医院成立之初,设备简陋,人员短缺等困难重重。但就是在那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中,以张汉祥、张涛清等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中医人,擎起了大爱仁医的猎猎帅旗,在几间简陋的平房里,在一排挺拔的白杨旁,掀开了医院历史的第一个篇章。

  有陇原“伤寒大家”之称的医院首任院长张汉祥,精通《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潜心研究中医学,积极创办这所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北地区的权威中医院。医院创建者之一,曾任院长、陇原“针灸神手”的张涛清倡导成立了甘肃皇甫谧针灸研究所。在他们的号召和影响下,医院名医荟萃,杏林高人云集,先后有于己百、柯与参、窦伯清、席梁丞、郭均甫、李少波、尚坦之、金品三、姜润芝、周子、马凤图、张忠选、高涵九、王静山、张子明、刘星元、师德一、张巨清、黄蕴生、刘培德、任治平、李鸣岐等一大批医术精湛、各具专长的名老中医,使医院成为以内科、针灸科、骨伤科、痔瘘科为代表的具有显著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机构。

  六十年风雨激荡变化,六十年峥嵘砥砺前行。六十年辉煌发展路是甘肃省中医院在医院十任院长、书记和数千名医务人员与时俱进、励精图治的奋斗下,走出的符合时代特色、切合医院实际的中医药特色发展道路。

  如今医院占地面积115亩,现有职工1415人,副高以上职称221人,博士26人,硕士21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甘肃省名中医18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5人,省卫生厅领军人才24人。医院目前编制床位1150张,设有59个临床医技科室、19个病区、23个研究所、1个中心实验室、22个职能管理处室。

  六十年励精图治,六十载誉满陇原。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创建单位、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无烟中医院、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甘肃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甘肃省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甘肃省诚信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急诊科被原卫生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并连年通过复审。也涌现出了十三大代表金文,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沈为众,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盛华、李研怡、赵继荣,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张洪涛等先进典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骨伤科、脑病科现已成为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科,骨伤科还是甘肃省骨伤科临床医学中心;脾胃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药剂科、老年病科、内分泌科、中医护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医痹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临床中药学、中医文化学四个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药剂科、脑病科、脾胃病科、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药科技信息研究所为省级重点专科。

  近年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维忠等多次来医院考察指导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医院秉承“严谨、仁爱、传承、创新”的院训,坚持“大综合、强专科、多特色”的发展思路,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名技”的发展战略,贯彻“突出中医特色、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探索出了一条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的办院之路。

  争朝夕传承创新  多特色全面发展

  回顾甘肃省中医院六十年的发展之路,一条坚持发展中医的特色之路,一条以弘扬中医药文化、壮大中医治疗队伍与体系建设之路。

  甘肃省中医院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一个“中”字。在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开宗明义第一点,就是明确中医院姓“中”的发展方向,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纳入年度工作规划中,长期坚持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开展中医技能比武和岗位练兵。制定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激励与考核制度,鼓励中药饮片、自制药品及非药物特色治疗技术使用的特色补贴激励措施。在具体的诊疗方案当中,医院各临床科室均制订了至少3个以上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为临床科室配备了88种217台中医诊疗设备。医院通过各种诊疗措施,不断完善和强化中医优势病种,达到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突出特色优势、推动专科建设的目的。

  建院初期,骨科只是一个小小的门诊诊室,没有病房,仅仅能够处理一些轻微性的骨折。在骨科创始人郭均甫的带领下,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骨科学科带头人、院长李盛华,以及李兴勇、赵继荣、王承祥的带领下,骨科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骨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甘肃省骨伤科临床医学中心,设有1个研究所,4个亚专业,14个二级科室。科室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卫生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级领军人才3人。

  骨科在应用传统特色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独特的治疗体系,该体系以陇中正骨手法和陇中牌系列药物最具代表性。

  一个集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中每一个人的贡献,甘肃中医院能有今天的发展成果,正是全院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结果。

  以科教创新发展  重人才薪火相传

  中医要发展,医院要壮大,仅仅依靠学习老祖宗的东西是不够的,加大中医科研力度,挖掘中医发展潜力,科研是关键,人才是保障。“以医促研,以研助医,双轮驱动,共同发展”这十六个字揭示甘肃省中医院和甘肃省中研院的发展思路。

  自2007年医院托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以来,借助研究院科研能力,坚持科研兴院,推动继承与创新,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确立了临床医学研究、中药新药开发、中医文献信息研究等为重点研究领域,先后设立骨伤病研究所、中医药科技信息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医史文献研究所等23个研究所及1个实验中心。

  五年来,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以医院为依托,不断发展壮大,查新检索咨询中心为甘肃省中医药查新检索中心;文献所于2011年完成了国家级大型文献丛书《皇甫谧研究集成》;中药所在研究开发道地中药的同时,还涉足藏药研究。信息所编辑出版的《西部中医药》杂志发展成为国家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骨伤所创办的院内学术交流杂志《骨伤论坛》,为院内进行新技术、新业务交流提供平台。2011年经卫生厅批准成立了“甘肃省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现该中心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单位。

  2002年以来,全院中医药科研立项累计411项,资助经费达76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部委级项目155项,基础研究类项目224项、临床研究类项目217项、综合研究类项目67项、中药研发类项目213项,社科类研究项目4项;其中骨伤科类研究项目113项,药学类研究项目213项;通过鉴定187项,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8项、国内领先139项、国内先进28项、省内先进6项。研究成果获得科技奖励125项,获国家级奖励12项,省部级奖励11项,市厅级奖励97项,专项奖励2项,院级奖励3项。两院职工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64篇,出版医学专著219部。

  作为甘肃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院还要承担中医药临床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任务。目前医院主要承担了4所大中专院校9个专业、3个层次的毕业生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系的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承担了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工作。目前,医院有30名兼职硕士生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承担了全省县级骨干医师中医临床进修培训教学工作、全省“西学中”培训班、全省中医护理临床培训教学工作和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教育教育项目班的教学工作。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理五个教研室。

  人才是发展之本,这是甘肃省中医院最为核心的人才观。医院领导把建立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和人才梯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近几年,医院加大力度引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多次在北京、天津、广东、四川、福建等地举行招聘会,先后引进博士26名,硕士211名。自2009年起,医院认真选派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赴美国、德国、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医院还积极举办全省陇中正骨手法培训班、骨伤科手法技能大赛、经典名方背诵大赛、中医护理技能大赛、针刀技术推广应用学习班等大型专业赛事和活动,大力弘扬和推广中医药特色疗法,积极培养中药临床技术骨干。目前,医院开展国家级及省级师承教育5批,确定指导老师57人,培养继承人111人。

  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中医院已经锻造了四支过硬的队伍:一支团结进取、群策群力的领导班子队伍;一支承上启下,有战斗力的中层干部队伍;一支在学科上有创新、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队伍;一支高学历、有活力的博士、硕士生队伍。

  重文化铸造医魂  济苍生享誉陇原

  用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吸引人,用高尚的中医药文化鼓舞人,用仁爱之心的中医药情操塑造人。把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建设渗透到中医院发展的每一步。将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院建设发展的灵魂,贯穿于医院发展全过程中。医院核心理念、服务宗旨、院歌、院训都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医院先后创办了院报,开通了网络宣传平台,设计制作了院史展览室,以及反映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宣传展板。医院积极邀请书画名家、两院院士书写院训、医院精神、医院理念、医工论、大医精诚论等体现中医特色的对联,创作了中医药题材的系列国画,多次举办中医文化节活动,组织了灾难救治书画摄影展、中草药标本展、中医药技能大赛。

  在环境体系建设中,医院建造了体现中医传统文化的四个主题雕塑广场,由黄帝问道、皇甫行针、封衡、神农、伏羲雕塑组成的“陇上医杰”主题广场;由悬壶济世、张仲景、李时珍等雕塑组成的“医药之圣”主题广场;由华佗、郭均甫雕像组成的“骨伤鼻祖”主题广场;由医院首任院长张汉祥和曾任院长张涛清及院歌墙和医务人员誓词碑组成的“传承文化”主题广场。编印了《陇中杏林撷英》《精诚至善》《守望相助》《大爱无疆》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文化宣传册。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使医院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得到空前的彰显,医院形象和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喜迎祖国60华诞和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等文艺演出中,医院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批反映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和精神风貌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生动地诠释了医院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面前,作为一个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中医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担当。在灾难面前,省中医院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急赴灾区一线。他们充分利用中医药优势,全力救治受伤群众。在历次灾难救治中,所有经过他们救治的伤员,无一例伤残、无一例死亡。特别是在救治舟曲一例面临截肢的伤员过程中,医疗队员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保肢成功,受到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得到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中医院人用行动承担起了社会责任。

  从1955年开始,医院连续不断地派出医疗队赴农村开展卫生支农工作。2005年起,医院先后派出8批143名卫生支农队员参加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医疗队员根据各自专长,因地制宜开展工作。门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传授、巡回医疗、健康教育、卫生宣传,这些工作在受援地区开展得有声有色。

  从1975年开始,甘肃省卫生厅先后组织18批援外医疗队赴马达加斯加参加国际医疗救助,医院先后派遣36人参加了其中16批援外医疗队。

  瞻未来信心百倍  情激昂再谱华章

  发展是硬道理。怎样才能更好地谋发展,促发展成为每一中医院人共同的心声。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医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中医院发展的瓶颈,院领导班子提出了创建“中医药医疗集团”的发展新思路。

  2009年,医院购置28亩土地,使医院的总面积达到了88.9亩,针对发展需要,医院重新规划了医疗区、办公区、生活区。目前,新建的3.86万平方米门诊医技综合大楼即将落成,科研制剂大楼、骨外科大楼、康复大楼等医疗用房正在落实当中。医院还在白银市购置了100亩土地兴建中药制剂中心。这些大动作将彻底改变医院的医疗环境,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使医院各项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根据“甘肃省中医医疗集团”的发展规划,医院在托管了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后,联合相关市州医院相继成立了白银分院、临夏分院、通渭分院,还在兰州市区开设了省委和甘南路两个社区门诊,为辖区居民方便就医提供了保障。

  随着甘肃“中医人”的不断追求和探索,甘肃省中医院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声誉也与日俱增,2012年医院承办了“第八次全国整脊学术交流大会”、“全国中医药标志性文化内涵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全国中心城市中医院政研会十五次年会”、“2012中美(兰州)麻醉学术交流会”等国家级会议,得到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政府、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认可。

  甘肃省中医院60华诞,甘肃“中医人”以创造健康快乐为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人为本、关爱健康、中西并重、阳光医疗”的院风,努力实现“中医特色鲜明、医学平台先进、科教成绩显著、医院管理科学、行业服务优质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奋斗目标,着力将医院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走过关爱路,回首满径花。在经过60年风雨征程的洗礼之后,甘肃省中医院必将以更加高昂的姿态、更加宽广的情怀和更加豪迈的气慨,为甘肃2600多万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再谱华章。(陈春丽  郑访江  马永鹏)

    tags: 杏林 
    返回顶部
    下载花甲子沧桑巨变  集名家杏林春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花甲子沧桑巨变 集名家杏林春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常文霞近况
    2. 【武卿专栏】索命麻醉——你不知道的关于一
    3. 多成中医
    4. 孙储琳近况
    5.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一位母亲与雾霾的
    6. 七年义诊,换得101个“百岁秘方”
    7. 生子秘方”靠谱?药方很普通 包生男没道理
    8. 越是高明的医生扎针越少 开药越少
    9. 罗坤生的医学批判与建树(二)
    10. 向孙储琳先生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