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余某某,女,36岁。2012年5月27日初诊,因“经期呕吐4年余”入院。
患者自诉,2008年3月因情志不畅引发当月经行恶心剧烈呕吐,此后每月经行,呕吐均有发作。
每于经前数日,自觉疲惫,胸胁不适,饮食无味,夜寐不安。月经来潮日两胁作胀,自觉胃中有气上冲,恶心阵作,随即发作呕吐,其质初为食物,继为清水痰涎,直至吐出痰涎方觉为轻。其间虽胃中空虚,但不得食,心中嘈杂难忍,头痛眩晕,倦怠难支,月经干净则呕吐自止。每月都需住院,靠点滴维持。非行经期一切正常。月经周期、行经期及月经量均正常,无痛经。胃镜、妇科B超,肿标系列等未见异常。
观其患者形体偏胖,颜面萎黄不泽,精神萎靡不振,腹部柔软不拒按,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患者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笔者仔细琢磨证情,反复翻看既往方药,均按冲气上逆调治,代赭石、旋覆花方方必有,着眼于“呕吐”一症,而忽略了引起呕吐的原因,或许是“罔效”所在。笔者认为,治疗应在“枢、疏”二字上下工夫,病在枢纽,其治在于疏解,遂开方,以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
柴胡12克,黄芩9克,党参6克,姜半夏9克,陈皮9克,枳实9克,茯苓12克,姜竹茹9克,生甘草3克。
但问题在于,患者难以服下汤药,第一剂勉强服下100毫升后,随即又完全吐出。患者告之,之前所开汤药,大多都未服下。或许,这也是不效的另一原因。该如何是好?在旁一同学不经意提到,你不是针灸专业的研究生吗?是啊,针刺效果立竿见影,针刺止呕也多有临床报道,不妨一试。于是,取合谷、曲池、足三里、中脘,浅刺,平补平泻,留针10分钟。每次服药前,先针灸后喝药,以求暂且止呕,再进药液,嘱其少量频饮。不料这次患者服5剂药后,症状明显好转,这个月顺利度过。又按本法给患者调治两个周期,病告痊愈。
按本案主诉“呕吐”,治疗极易以和胃、降胃为法。但治胃仅为治标,非为治本,前医不效原因就在于入此误区。
本例呕吐之特点为周期性发作,得呕吐痰涎反快。据其舌脉症象,本案辨证关键在于痰与气,因痰浊积聚,阻遏肝气升发,则两胁作胀;肝气挟痰浊上逆,则自觉胃中有气上冲,恶心阵作,直至呕吐痰涎使邪有了去路,全身不适症状才得以缓解。其病每月一发,乃系痰涎吐后复积之故。因气滞则痰凝,痰凝则气机阻滞。故方选小柴胡合温胆汤加味,取小柴胡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二防合用,使气顺痰降,气化痰消,病根除而病自愈。同时,针灸在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提示临床医者:针药不可偏执一方。
虽属一例见证,足以戒人,治病必求其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