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监测中心的消息表明,在近期对艾滋病的检测中,发现了两例特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是大学生。
该中心主任颜苹苹告诉记者,从近年来的监测情况来看,我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以性接触感染为主。同时,随着逐渐开放的性观念,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艾滋病传播的危险隐患。而这与淡薄的性安全意识是很有关系的。中心曾于2000年时做过一份关于青
年学生行为学的监测报告,在3050份的调查表中,有近5%的学生承认有过性生活经历,而第一次性生活的平均年龄为16~20岁之间,而初次性经历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仅为35%,对于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也仅为57%。另外,计生部门今年在对省8所大中专院校8000名青年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逾五成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
校园性安全教育的缺失
学生:为了避孕才用安全套
“在校谈恋爱是正常的事,不小心怀孕是偶有的事。”这是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一名16岁的高中女生说的话。不过,这名女生对记者说,她自己是绝对还没有过性行为的。而在记者对其他学生的采访中,有近半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并说“这很正常,但不要被家长和老师知道”。只是在关于“是否有过性经历”的问题面前,大部分中学生否认或拒绝回答。
而当记者提起艾滋病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表示知道。至于安全套,在学生中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样的:“安全套就是避孕套,主要是为了避孕才会用。”有极少数的高年级学生隐隐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性传染疾病的传播,不过也只是“听说过”。因为,没有人会明确告诉他们这一点,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他们都是通过网络或书籍得来的。而且,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男生明显比女生丰富一些。
在对几所大学学生的采访中,更多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成年,只要两情相悦,有性行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性传播疾病的传染,他们认为“只要保持惟一的两性关系”就可以了,即使用安全套也只是为了避孕而已。
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他们对性的各种知识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了解。但是,他们现在的了解多数只能是偷偷摸摸地看书。有学生认为,与其这样,还不如有老师明明白白地讲出来。
老师:“性”话由家长说更好
有专家指出,省内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健康性行为教育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一直偏少,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性的各种知识的不了解。现在,加强对学生性观念的正确引导,防止学生成为新的艾滋病高发群体,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记者在对延安中学、福州二中及福州一中等学校了解中发现,对于性知识的教育也仅为生理卫生课程中所提到的些许。至于相关的教育,学校表示有讨论过,但没有真正实施。延安中学校长王金石在采访中提到,不少学生虽然表示接受婚前性行为,但并不代表他一定会做,真正做的,也只有个别学生。对于在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性教育课程”,他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他担心,将“性”摆到课堂上讲,会不会让本来就处在青春萌动期的学生们有了萌发的念头?考虑到中国的实情,对于性教育,是不是由家庭来承担更为妥当?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将该成为“隐私”的问题在家庭内部有针对性地解决。
这种“家庭内部消化”的观点,不少老师是比较赞同的。
家长:“安全套”难以启齿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长大,你会不会主动教他:如果有发生非婚内性行为,那么请一定记得用安全套?”这个问题成为记者在采访家庭对孩子性教育程度的开场白,结果,事实证明这依旧是个敏感的话题。
记者昨日在对福州十几位已婚人士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父母表示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半数的高知家庭表示会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性安全教育,但如何开口去谈这些问题还真是件难事。
“父母将安全套作为孩子的成人礼物来赠送,是在美国影片中才有的镜头。我们目前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大部分的父母都比较赞同林先生的想法。因为他们虽然有考虑过孩子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有女儿的家庭,但也只是怕孩子受到性侵犯,因此对孩子强调的都是“保护自己要从小处做起,要洁身自好,在性问题上不能随便,对男女关系尤其要慎重”。对于安全性行为的问题,似乎有赞同孩子婚前性行为之意,因此不提也罢,还是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更安全。
不过也有少数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性教育应该主动。“其实现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获取知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越来越自主。”从事医学工作的黄女士非常注重对孩子性安全的教育,在孩子10岁左右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将一些相关书籍放在家里的显著位置,并进行适当的交流。她认为,现代社会也再不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母所教育的“这个不许、那个不许”就可以起效,也不是遇到问题父母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搪塞过去的,这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但有一些事情是家长所控制不了的,还是应该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专家:教学生学会使用安全套
颜苹苹主任告诉记者,保持对性伴侣的忠贞以及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可以避免感染的。“世界艾滋病日”所倡导的“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并非仅指向艾滋病人,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更多没有被感染的人。除了给艾滋病患者更多的关爱之外,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全面、先进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接受并认可婚前性行为,加上学校教育中对性教育的忽视,无疑加大了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不久前,监测人员就检测出了两名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
如何在新生代、青年人中普及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并且真正落实自我保护的意识?可这并不是仅仅靠高中及大学教育中粗略提到的一些知识能解决的,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到高等、全面的教育。如果有可能最好把这种教育从小学开展普及。
而面对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默认,除了教育他们从道德角度上尽量避免之外,还要教会他们认识一定要懂得学会使用安全套的必要性,这个问题已成为发展中社会家长们不可回避的一项内容。而这些也并不是仅仅靠学校与社会媒体的传播,更需要的是孩子家长的正确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