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的“话疗”,是植根于中国农民智慧的很奇怪的“性理讲病”方式,它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王凤仪如何替病人“讲”病呢?他是先看这个病人心里面的“邪气”,如果能够把心里的那个邪气逼出来,病就会痊愈,所谓“邪气”,就是相对于为人应该做到的“孝、悌、忠、信”,换句话说邪气就是为人不孝、不悌、不忠、不信。这一脉传下来的“性理讲病”尤其耐人寻味。王凤仪解放前就有“善人”之称,一生的功绩就是讲病、兴学、劝善、度人、化世,垂四十年之久。他与人治病之法与众不同,不施丸药、不施针石,只是苦口婆心地说“伦常道”。王凤仪认为,父亲有父亲道,妻子有妻子道,婆婆有婆婆道,姑娘有姑娘道,各守其道,一心向善,必定身体安泰、邪症自灭。曾有很多人找他来看病,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症状的病。他也不看病症,就是给人家讲人伦,劝动人家恻隐向善之心。很多人说,只要真的动心,身体自会有反应,或是“大汗”或是“呕吐”或是“下利”,几下一来,邪毒排出,身体就康复了。无论什么病症都有奇效。
其实张仲景的治病八法中就有“攻邪三法”:汗、吐、下。王善人不通医道,却能够从讲述人伦讲述道理,直取本心,取得同样效果。以讲道而治病,这也正是医学的极高境界了。
这里的“性”指人的气质与性格,“理”是规律或法则。“性理”是运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的气质与性格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及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性理疗病”便是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分析其致病的内在情志因素,通过语言为人劝病或用以自我治疗。从中医角度来看,此“性”由心所发,心乃君主之官,人身之主宰,其余脏腑都在心的统帅下协调运作,《素问·灵兰秘典论》曰:“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此疗法即从心入手,直指病因。
凤仪先生指出人际交往中,尤其家庭生活中最易产生矛盾,而此过程中所生成的五毒情志是人体产生疾病的最主要因素。《大学》日:“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古人强调修身为性命双修即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修行,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大学》中阐发的“四不正”指出了二者的内在关系。“身有所忿嚏,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忿惶、恐惧、好乐、忧患都是由心所生之情志,其影响到心,使心不能正常发挥统帅五藏六腑的功效,致疾病的产生,即心不正则身不正。心者,本也,身者,末也,凤仪先生据此经义对病患采用调心之法,通过语言帮助患者找到引发病患产生消极情志,进而导致疾病的对象及事件缘由,并通过言语劝说,解开患者的心结,并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生气是一种错误行为,通过反省自己的内心,在心中真正的悔过,则心神得明,内心得安,脏腑气机恢复正常功能,机体自身会通过汗、吐、下3种渠道将病邪排出体外,使疾病顿愈。
——看完这个“话疗”,难免不想到心理咨询。除了开宗明义职业道德角度的“保密”原则之外,心理咨询在实际操作中另有两条特别重要的原则,却是“自助助人”和“非批判性”原则。咨询员不会对来访者的问题、困惑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或替来访者出谋划策,而是与来访者一起共同分析、讨论,帮助来访者缓解消极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改善认知结构,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原则
助人自助原则有两层意思:首先,咨询师的咨询不是为来访者出主意、想办法,而是帮助来访者自己想清楚问题的所在,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因此,助人自助原则指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来访者增强自己帮助自己的能力,给他“渔”而不是“鱼”;其次,咨询师的咨询不仅可以帮助来访者增强自己帮助自己的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也可以使自身的咨询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非批评性原则
非批评性原则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咨询原则之一,同时也是一些咨询师容易忽略的。非批评性原则主要指对求助者所暴露的思想、行为表现不给予任何批评和是非评价,而是鼓励求助者去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己判断自己的思想、行为表现。这里特别要强调 ,咨询师一定切忌不可教训人,亦不以自己对事物的主观立场、态度影响求助者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变化 ,而只是着力加强与求助者的情感沟通。无论来访者说什么,咨询师都不要以道德的观念去评判事情的对错,来访者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他的理由的,咨询师应当对来访者抱着积极、关注的态度,不冷漠,不攻击 ,充分地尊重来访者。
东西方的这两点传统,真是旗帜鲜明地相左呀!瞧瞧、瞧瞧:“咨询师都不要以道德的观念去评判事情的对错,来访者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他的理由的”!
最近刚接触到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这个概念,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或者为我们所了解的,是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这两种差别。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需要和成就,倾向于把自己看做独立的、独特的人。但是,我们的习惯却是集体主义文化,一直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家庭、宗族和国家,从群体成就中获得的满足,胜过从个人成就中获得的满足。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评价很少考虑自己的情感。
这是一对一对的矛盾,也是我们自己时而摇摆不定的矛盾。受到千百年来的集体无意识的遗传基因的影响,与生俱来的集体归属感带来的道德规范却时时与自己个体的需要发生冲突,现在用以为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的眼光时而看到传统,时而看到来自西方的“发展”,究竟应该倾向于哪一条路,这种心理冲突难免不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和焦虑。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由本能引起,并指向紧张的减轻。使我们感到愉快的许多笑话,不是靠它们的聪明和机智,而是靠它们能减轻紧张和焦虑。
性理讲病的基础是“善人”可以理直气壮地用这个集体无意识里大家公认的道德来申斥不遵循这个标准的人,病人自己也恍然大悟,涕泪交下。来自西方的、现代的心理咨询的原则却告诫从业者不得“指责”、甚至不得明言“指导性”的答案和方法,缓和地在旁边试图用那套必须经过理科统计啦、实验啦验证过的“科学”技巧,来帮你自己想明白,自己能感觉到多少就是多少,决不肯越雷池半步的“拔苗助长”。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中长大的我们,面对这样的“放任自流”,却往往让人感觉更加地焦虑和无所适从。许多咨询师死板依照这套西方人的原则,一点不懂得融合变通,生搬硬套来自个体主义文化背景土壤里生根发芽的心理咨询,一定会有许多让中国人难以接受的硬伤。体现着我们的传统和文化,融进了我们的遗传和血液的集体无意识(下意识、不假思索的心理习惯)的土壤上发出来的芽、开出来的花,才能结出抚慰我们的甜美果实。
——心理的焦虑,是伤害我们的一大杀手。从一个小习惯开始练习,坐在长途跋涉奔波的车上,学习注意到飞驰而过往往让人遗忘的绿灯,欣赏它,微笑;遗忘那些阻止我们赶路、让我们的焦虑一秒一秒窜出火苗的红灯,知道它是正常的、不得不面对的。这样的做法成为习惯,就能慢慢移植到生活中的其它小事中,慢慢学会放慢我们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却不知目的的习惯性焦虑。当然,让红灯、绿灯的比喻性说法,扩及人生中更重大沉重的命题,我们也许能够更加轻松地笑对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