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身体的“多事之秋”,秋天的衣食起居要在以下一些方面多加防范:
白露之后防秋寒 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如着凉使免疫力下降,容易患肺及呼吸道疾病,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气血阻痹,可出现四肢关节疼痛。
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而引发胃肠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初秋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证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证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滋补品包括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
秋季锻炼有三防 一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以防身体着凉。二防运动损伤。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低气温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组织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三防运动过度。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冻有益防过度 天气渐凉时加强防寒锻炼,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活动时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以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冷水浴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
拒绝秋膘防肥胖 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温适宜,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
晚秋初冬防心梗 晚秋时节,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障碍。此时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应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成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