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首 脉一首 方二十四首) (灸法十五首) 夫吐家,脉来形状如新卧起,阳紧阴数。其人食已即吐,阳浮而数亦为吐。寸口脉紧而芤,紧即为寒,芤即为虚,寒虚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即噎。关上数,其人则吐。趺阳脉微而涩,微即下利,涩即吐逆,谷不得入。趺阳脉浮者,胃气虚也。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其人即呕而不能食,恐怖如死,宽缓即瘥。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难治。 论曰∶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两,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后服余汤,即流利更不吐也。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治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气上方(一名小茯苓汤)。 半夏(一升) 生姜(一斤) 茯苓 桂心(各五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少气加甘草二两。 治诸呕哕,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悸(方见后十八卷,大肠腑痰 治寒热呕逆少气,心下坚聚膨 满不得食,寒热消渴补不足方。 前胡 生姜(各二两) 甘草 朴硝(汤成下) 大黄(别浸,各三两) 茯苓 半夏 麦冬 当?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四服。 治呕吐,四肢痹冷,上气腹热,三焦不调方∶ 前胡 川芎 甘草 当归 石膏 人参 桂心 橘皮(各二两) 芍药(三两) 半夏(四两) 生姜(五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下黄芩三两合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不用黄芩。 治呕吐不止方。 小麦(一升) 人参 浓朴(各四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 青竹茹(二两)姜汁(三合)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治呕而膈上寒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三两) 上三味治下筛,以饮服方寸匕,日三。渴者多饮水。 治呕逆胃气虚邪,风热,不下食并皆治之方。 犀角 人参(各三两) 薤白(五两) 粟米(一合)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至二升下米,煮令米熟,分四服,相去人行七里久,进一服。 治呕哕方∶ 人参(一两) 大麻子(八合,一作胡麻仁) 橘皮(一分) 枇杷叶(八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枇杷叶,取五升下药,煮取三升纳麻仁,稍饮之。 治气厥呕哕不得息方∶ 豉(一升) 半夏(八两) 生姜(二两) 人参 前胡 桂心 甘草(各一两) 上七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又方 豉(一升) 橘皮(二两) 生姜 甘草(各一两) 附子(一枚)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 橘皮汤治干呕哕若手足厥冷者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更合服之。 治干呕吐逆,吐涎沫者方。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温服之,日三。 治食已即吐方。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春夏时行伤寒,寒伤于胃,胃冷变 方∶ 橘皮 桂心 葛根(各二两) 白茅根(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数进,服尽更合。有热去桂。 治伤寒后哕,干呕,不下食方∶ 生芦根 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 生姜(一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不止,服三剂。 又方 芦根(切一升) 橘皮 通草(各三两) 粳米(三合) 上四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病患干呕方∶ 取羊乳汁,饮一杯。 治哕方∶ 煮豉三升,饮汁佳。 又方 空腹服姜汁一升。 又方 煮芦根浓汁,饮之。 治恶心方∶ 苦瓠 并子一升碎,以酒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须臾吐,并下如虾蟆衣三升。 又方 服童子小便百日,佳。 又方 麻子一升,熬令香熟,捣,取酒三升,熟研,滤取一升,饮尽,日二服。服尽一石瘥。 治食饮辄吐方∶ 顿服生熟汤三升,即止。 干呕不止,粥食汤药皆吐,灸手间使三十壮。若四厥,脉沉绝不至者,灸之便通病患干呕,灸心主尺泽佳。 又法,灸乳下一寸,三十壮。 治哕,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 又灸脐下四指七壮。 吐逆呕不得食,灸心俞百壮。 吐呕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者,灸膈俞百壮。 吐变不得下食,灸胸堂百壮。 吐逆不得食,灸巨阙五十壮。 吐逆食不止,灸胃脘百壮,三报。 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三报(章门穴也)。吐呕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胆募百壮,三 吐逆霍乱吐血,灸心主五十壮。噫哕膈中气闭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壮。 噫哕呕逆,灸石关百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