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格致余论 -- 疟论

疟论

书名:《格致余论》  作者:朱震亨

《内经》谓夏伤于暑,秋伤于风,必有 疟。 疟,老疟也。以其隔两日一作,缠绵不休,故有是名。前贤具有治法,然皆峻剂。有非禀受性弱,与居养所移者所宜用也。惟许学士方有用参、 等补剂,而又不曾深论,后学难于推测。

因见近年以来,五十岁以下之人,多是怯弱者,况嗜欲纵恣,十倍于前。以弱质而得深病,最难为药。始悟常山、乌梅、砒丹等为劫痰之剂,若误用之,轻病为重,重病必死。何者?夫三日一作,阴受病也。作于子、午、卯、酉日,少阴疟也;作于寅、申、巳、亥日,厥阴疟也;作于辰、戌、丑、未日,太阴疟也。疟得于暑,当以汗解。或凉台水阁,阴木冷地,他人挥扇,泉水澡浴,汗不得泄,郁而成痰。其初感也,胃气尚强,全不自觉。至于再感,懵然无知,又复恣意饮食,过分劳动,竭力房事,胃气大伤,其病乃作。深根固蒂,宜其难愈。病者欲速愈,甘辛峻剂,医者欲急利,遽便将投。殊不知感风、感暑,皆外邪也,当以汗解。所感既深,决非一二升汗可除。亦有胃气少回,已自得汗,不守禁忌,又复触冒,旧邪未去,新邪又感,展转沉滞,其病愈深。况来求治者,率皆轻试速效。劫病之药,胃气重伤,吾知其难免于祸矣。由是甘为迟钝,范我驰驱,必先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辅以本经之药,惟其取汗。若得汗而体虚,又须重用补剂以助之,俟汗出通身,下过委中,方是佳兆。仍教以淡饮食,省出外,避风就温,远去帷薄,谨密调养,无有不安。若感病极深,虽有大汗,所感之邪,必自脏传出至腑,其发也必乱而失期,亦岂是佳兆?故治此病,春夏为易,秋冬为难,非有他也,以汗之难易为优劣也。或曰∶古方用砒丹、乌梅、常山得效者不为少,子以为不可用乎?予曰∶腑受病者浅,一日一作。间一日一作者,是胃气尚强,犹可与也。彼三日一作者,病已在脏矣,在脏者难治。以其外感犹可治也,而可用劫药以求速效乎?

前岁宪佥詹公,禀甚壮、形甚强,色甚苍,年近六十,二月得 疟,召我视之。知其饫于 肥者,告之曰∶须远色食淡,调理浃月,得大汗乃安。公不悦。一人从旁曰∶此易耳,数日可安。与劫药三五帖病退,旬日后又作,又与又退,绵延至冬,病犹未除,又来求治。予知其久得药,痰亦少,惟胃气未完,又天寒汗未透。遂以白术粥和丸与二斤,令其遇饥时且未食,取一二百丸以热汤下,只与白粥调养,尽此药,当大汗而安。已而果然。如此者甚多,但药略有加减,不必尽述。

 

tags: 疟疾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格致余论 总目录
慈幼论
慈幼论
夏月伏阴在内论
夏月伏阴在内论
豆疮陈氏方论
豆疮陈氏方论
痛风论
痛风论
疟论
疟论 (当前页面)
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
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
大病不守禁忌论
大病不守禁忌论
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
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
面鼻得冷则黑论
面鼻得冷则黑论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房中补益论
  2. 大病不守禁忌论
  3. 难产论
  4. 春宣论
  5. 夏月伏阴在内论
  6. 人迎气口论
  7. 乳硬论
  8. 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
  9. 豆疮陈氏方论
  10. 疝气论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