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喉舌备要秘旨 -- 卷八/外科

痈疽证六

书名:《喉舌备要秘旨》  作者:皇甫中

【歌】疽发恶深其状小,浅而大者是为痈。要看部位分虚实,薄处尤当大补荣。

【论】《原病式》云∶痈者,浅而大者也。疽者,深而恶者也。热盛血则为痈疽。丹溪云∶痈疽须看六阳经、六阴经,有多气少血者,有多血少气者,有血气俱多者,不可以一概论。若夫要害处,近虚怯处,如少阴、厥阴经生痈,以其气多血少,恐肌肉难长,疮口未合,必成大害。所以戒用驱毒利药以伐其阴分之血,当大补气血,方可收功。又如中年人生痈疽,才有痛处,参之脉症,但见虚弱,便与滋补血气,可保终吉。河间云∶肿掀于外,根盘不深,形证在表,其脉多浮,病在皮肉。非气盛必侵于内,急须内托以救里,宜复煎散除湿散郁,使胃气和平,或未已,再煎半料与之。如大便秘,烦者,少少与黄连汤。如微利而烦,热少退,却复与复煎散半料,如此使荣卫俱行,邪气不能内伤。世俗多用排脓内补十宣散,若用于些少疮及冬月则可,若溃疡于夏月用之,其桂、附辛热温散,佐以防风、白芷,吾恐虽有参、 ,难为倚仗,不若复煎散之愈也。学人临用斟酌,斯无弊也。

托裹复煎散

防风(三两,去芦) 地骨皮(二两) 白茯苓(二两) 黄芩(二两) 白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去芦) 白术(二两,炒) 黄 (二两,蜜炙) 肉桂(二两) 甘草(二两) 防己(二两) 当归(二两)

先以苍术一斤,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术,入前药煎至四盏,分四次饮之,术渣还可再煎。

背发发脾肚,在肩下脊上,因饮食而感其毒,广一尺,深一寸,溃虽在骨,不穿膜不死,急治脾肚之毒。

内当托里护心,外当拔毒散肿,内外夹攻之。若发于右脾中,恐其毒奔心,大要服药截住,不令攻心。如通脊背肿者,不可救也。

蜂窠发者,正当脊心,头在上,最不宜,乃为反证,全要托里生肌定痛,恐毒攻心难治,心火未发故也。

散走流注发,此毒瓦斯乘风热而走,急用疏风定热,则气自息。治之者流注于手、足、腿、膝者,必死无疑。

背发,两头小,四边散攻,乃因饮食所致而气食相关,合阴虚而成之。气虚而散者,所以开口而阔,急服内消药,亦宜补阳也。

肺痈发于左膊间,初可用灯火点破,追疔汤汗之而散。

右搭肩发,骨上生者,以动之处,可治。若串于左肩,难治。左搭肩发,骨上以动处,可治。串于右肩,难治。二证并用雄黄散,及絮,焙干为末,香油调,搽患处。

对心发,因心火盛而热气会,生于此,其毒壮盛走之,急用疏导心火药解之。

肾俞发,因受湿并怒气饮热酒而得之,伤于内肾之间,流毒在肾俞,宜解内肾之毒,若阴发伤肾膜者,不治。肾俞双发,阳发于外,可治。阴发伤肾膜,及脓稀者死。

疮久不痊,肾水虚惫,下流故也,可服苦参丸,外用隔纸膏贴之,红玉散敷之。

红丝疮,人多不识,无治法,害人甚速。其疮生于手、足间,有黄泡,其中忽紫黑色,即有一条红丝迤延血上而生,若致心腹则使人昏乱不救。或有生两、三条红者,以针横截红丝,所到之处刺之,使血出,以膏药贴之愈。此证得之喜怒不节,血气逆而生也。

内疳疮,生上 ,初发如莲花痔,根蒂小而下垂,及大,治法以勾刀决其根,烧铁烙之以止其血。次以雄黄、轻粉、粉霜、白芷、白蔹末之敷其上,以槐杖作枕支其牙颊间,毋使口合,一、两时疮瘢定合,口自便。

次日出脓,以生肌散敷之,仍以乳香膏护之。不支其牙则津液冲动,不能敷药,此劳气虚惫故也。

便痈,血疝也,俗呼为便毒,以其不便处生故也。乃足厥阴肝之经络及冲、任、督脉,亦属肝之旁络,是血气流行之道路也,今壅而为痈,当以玉烛散或桃仁承气汤下之。

乳痈,由忿怒所逆,郁闷所遏,浓味所酿。盖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厥阴之气不通而汁不出;阳明之热沸腾,故热甚而化脓。亦因乳子膈有痰滞,口气 热,含乳而睡,热气所吹,遂生结核。初起须忍痛,揉令稍软,吮令汁透,自可消散,失此必成痈。故用青皮疏厥阴之滞;石膏清阳明之热;当归、川芎、甘草节行污浊之血;栝蒌、没药、橘叶、皂角刺、金银花消肿导毒;少佐以酒,行药力也,更以艾灸两、三壮尤捷。

若有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者,忧怒郁闷,朝夕累积,遂成隐核如棋子,不痛不痒,数十年后为陷空,名曰乳癌,其疮形凹嵌如岩穴,难治。

蜂窠发于胸乳间,乃心热盛,急用疏导心火药,迟则不救。

颈后蜂窠发,宜急救,若初起 赤肿痛,可疗。痰发及流两肩者,难治。

两胁下痈疽,切不可用补阳药。盖虚中得,绝不可受热剂,虚甚,易于伤骨膜。

两边发际发,在颈后两边发际,如核发起,急宜取去病根。如脑心发,看热气上攻于脑四畔边, 赤肿硬,连于耳项,寒热疼痛,不急治,毒入于血肉,多腐为脓水,不治。

脑后发,名夭疽,其状大而紫黑色,若不急治,则毒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十余日死,急用化痰消肿托里散,及内托千金散。

耳后发,耳后一寸三分发之必死,名锐毒,不治。

胸发,名井疽,状如豆,三、四日起,不早治,入于腹,十日死,急服内固清心散。外发可治,内发必死无疑。

九发肺疽在募中。肝疽在期门;肾疽在中脘;脾疽在章门;胃疽在贲门;大肠疽在天枢;三焦疽在丹田;小肠疽在关元。其气穿溃在外可治,若发于内,伤膜者,流脓大肠出,不治。

外肾阴发,名肾痈,又名悬痈,阴囊上肿痛,乃膀胱与肾经及足厥阴肝经感寒湿邪,偏肾于阴之经络,致血气凝滞,寒湿气不散,而为此病。即服托里散加车前子、木通、淡竹叶、牵牛、何首乌,复用内消散及生肌定痛散敷之。此证外溃去子亦无害也。

下 HT ,秘传一味千金散立效,外以葱白炒热熨之,如冷再热,熨三、五次后,敷消毒消肿药加大黄、木鳖子、南星、草乌敷之。破用生肌散敷之。

人面疮,此证是冤业所致,可以善事解之,然后服流气饮。久不已,苦参丸,或用贝母研末敷之。

托里护心散

大黄(三钱) 牡蛎(三钱, ) 天花粉(三钱) 皂角刺(三钱) 朴硝(三钱) 连翘(三钱) 当归(一两五钱) 金银花(一两) 芍药(二钱,炒) 黄芩(二钱,炒)

每半两,水、酒煎。

托里十补散

黄 (二钱,蜜炙) 人参(二钱,去芦) 当归(二钱五分) 浓朴(一钱,炒) 桔梗(一钱,去芦)川芎(一钱二分) 防风(一钱,去芦) 桂心(一钱) 甘草(一钱,炙) 白芷(一钱五分)

锉一剂,水煎服。

内托千金散

白芷(一钱二分) 人参(二钱,去芦) 当归(二钱) 黄 (炙,二钱半) 川芎(一钱二分) 防风(一钱二分) 甘草(炙,一钱五分) 芍药(炒,二钱半) 花粉(一钱五分) 官桂(一钱二分) 桔梗(去芦,一钱二分) 金银花(三钱)

水煎,入酒半盏,再煎沸,温服。

内固清心散

辰砂(一钱) 白茯苓(一钱) 人参(一钱二分,去芦) 白豆蔻(一钱) 雄黄(一钱) 绿豆(一撮)朴硝(一钱) 甘草(一钱,炙) 片脑(一钱) 麝香(一钱) 皂角刺(八分)

末之,每服一钱,蜜汤调下。

一味千金散

用黑蜘蛛一个,过街者为妙,入杵钵中研烂,热酒搅匀,通口服。

雄黄散

雄黄(一钱) 巴豆(一粒)

同研如泥,入乳香、没药各少许,再研匀、细,少上,恶肉自去。

拔毒散

陈皮(一两) 甘遂(一两) 当归尾(一两五钱) 川芎(一两) 红花(酒洗,一两) 桃仁(去皮、尖,一百个)

水、酒煎服。

玉烛散

即大承气对四物汤。(二方一见伤食,一见血证。)

生肌散

枯白矾(一两) 槟榔(一两) 密陀僧(钱半) 黄丹(一钱) 血竭(一钱) 轻粉(五分)

末之,敷疮上。

乳香散

赤石脂(五钱) 白胶香(五钱) 枯白矾(五钱) 黄丹(二钱)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轻粉(二钱)

俱末之,敷疮上。

流气饮(方见耳证条下。)

苦参丸

苦参不拘多少,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薄荷煎汤送下。

红玉锭子

干胭脂(三钱) 枯白矾(三钱) 轻粉(三钱) 砒霜(一钱) 黄丹(三钱) 片脑(五分) 麝香(五分)

末之,糊为锭子,临用井花水磨,涂患处。

隔纸膏

龙骨( ,一两) 铅粉(一两) 铅丹(一两)

末之,香油或桐油调,油纸夹隔贴之,次日又翻过贴,须先以葱、椒煎汤洗净,然后粘贴。

乌龙膏

小粉(四两) 半夏(一两) 木鳖子(去壳,一两) 草乌(半两)

铁锅内炒焦,研细,出火毒,水调敷,日一换。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喉舌备要秘旨 总目录
卷七
癃闭遗溺证十三
卷八/杂科
喉痹证一(咽喉十八证 附)
鼻证三
目证四
卷八/外科
痈疽证六 (当前页面)
疔毒证七
瘿瘤证八
瘰马刀证九
疮疡疥癣证十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疟疾九
  2. 嘈杂证十
  3. 疟疾二
  4. 牙痈
  5. 阴毒证
  6. 少阴证
  7. 治羊须疮奇效方
  8. 痈疽证六
  9. 卷第三
  10. 可发汗证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