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 治肝胆症,寒热往来,或日晡发热,或湿热身热,默默不欲食;或怒火口苦,耳聋,咳嗽发热,胁下作痛,甚者转侧不便,两祛痞满;或泄泻咳嗽,或吐酸食苦水,或因怒而患疟、痢等症。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人参 半夏(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上姜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 治血虚大劳,大怒火动,热入血室,或妇女经行,感冒发热,寒热如疟,夜间热甚或谵语,即前方加生地黄一钱。 黄芩半夏生姜汤 治胆腑发咳,呕苦水如胆汁。 黄芩(炒) 生姜(各三钱) 甘草(炙) 半夏(各二钱) 上姜水煎服。 桔梗汤 治心脏发咳,咳而喉中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苦梗(三钱) 甘草(六钱) 上水煎服。 芍药甘草汤 治小肠腑发咳,咳而失气。 芍药 甘草(炙,各四钱) 上水煎服。 升麻汤 治脾脏发咳,咳而右胁下痛,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 升麻 白芍药 甘草(各二钱) 葛根(三钱) 上水煎服。 乌梅丸 治胃腑发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乌梅(三十个) 细辛 附子 桂枝 人参 黄柏(各六钱) 干姜(一两) 黄连(一两五钱) 当归 蜀椒(各四两) 上为末,用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与米饭捣如泥,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麻黄汤 治肺脏发咳,咳而喘急有声,甚则唾血。 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 甘草(一钱) 杏仁(二十个) 上水煎服。 赤石脂禹余粮汤 治大肠腑发咳,咳而遗屎。 赤石脂 禹余粮(各二两,并打碎) 上水煎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肾脏发咳,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又治寒邪犯齿,致脑齿痛,宜急用之,缓则不救。 麻黄 细辛(各二钱) 附子(一钱) 上水煎服。 茯苓甘草汤 治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 茯苓(二钱) 桂枝(二钱半) 生姜(五大片) 甘草(炙,一钱) 上水煎服。 异功散 治久咳不已,或腹痛少食而肿,气逆。又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等症。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陈皮(各等分) 上每服三五钱,姜、枣、水煎。 法制清气化痰丸 顺气快脾,化痰消食。 半夏 南星(去皮尖) 白矾 皂角(切) 干姜(各四两) 上先将白矾等三味,用水五碗,煎取水三碗,却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度,晒干。 陈皮 青皮(去 ) 紫苏子(炒) 萝卜子(炒另研) 杏仁(去皮尖,炒、研) 葛根 神曲(炒) 麦(炒) 山楂子 香附子(各二两) 上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临卧、食后,茶汤下。 升阳益胃汤 治脾胃虚弱,肢体怠惰,或体重节痛,口舌干渴,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饮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凄惨不乐,乃阳不和也。 羌活 独活 防风(各五钱) 柴胡 白术 茯苓(渴者不用) 泽泻(各三钱) 人参 半夏 甘草(炙,各一两) 黄 (二两) 芍药 黄连 陈皮(各四钱) 上每服三、五钱,姜、枣水煎,早温服。如小便愈而病益加,是不宜利小便也,当少减茯苓、泽泻。 生脉散 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大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最宜服之。 人参(五钱) 五味子 麦门冬(各三钱) 上水煎服。 清燥汤 治元气虚,湿热乘之,遍身酸软;或肺金受邪,绝寒水生化之源,肾无所养,小便赤少,大便不调,腿腰痿软;或口干作渴,体重麻木,头目眩晕,饮食少思;或自汗盗汗,肢体倦怠,胸满气促。 黄 (一钱五分) 五味子(九粒,杵炒) 黄连 神曲(炒) 猪苓 柴胡 甘草(炙,各二分) 苍术白术 麦门冬 陈皮 生地黄 泽泻(各五分) 白茯苓 人参 当归 升麻(各三分) 黄柏(酒拌,一分) 上水煎服。 清暑益气汤 治元气弱,暑热乘之,精神困倦,胸满气促,肢节疼痛;或小便黄数,大便溏频。又暑热泻痢疟疾之良剂。 升麻 黄 (炒,去汗,各一钱) 苍术(一钱五分) 人参 白术 陈皮 神曲(炒,各五分) 甘草(炙) 干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杵炒) 上水煎服。 香薷饮(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 治一切暑毒,腹痛,霍乱吐泻,或头痛昏愦。 香薷 茯苓 白扁豆 浓朴 甘草(各二钱) 上水煎服。 麦门冬汤 治火热乘肺,咳唾有血。 麦门冬(去心) 防风 白茯苓(各二钱) 人参(一钱) 上水煎服。 二神丸 治脾肾虚弱,侵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神效。 破故纸(四两,炒) 肉豆蔻(二两,生用) 上为末,用大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碎,用水煮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五味子散 治肾泄,在侵晨五更泻,饮食不进,或大便不实,不时去后,为丸尤效。 五味子(炒,二两) 吴茱萸(炒,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 四神丸 治脾肾虚弱,大便不实,饮食不思。 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吴茱萸(各为末) 生姜(四两) 红枣(五十枚) 上用水一碗,煮姜枣,去姜,水干取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日前服。 保和丸 治饮食停滞,胸膈痞满,或吞酸腹胀。 山楂(取肉,二两,蒸) 神曲(炒) 半夏 茯苓(各一两) 萝卜子(炒) 陈皮 连翘(各五钱) 上为末,粥丸。加白术二两,名大安丸。 越鞠丸 治六郁,胸膈痞满,或吞酸呕吐,饮食不化。 苍术 神曲(炒) 抚芎 麦芽(炒) 香附 山楂 山栀(各等分) 上为末,水调神曲、麦芽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滚汤下。 茵陈五苓散 治酒积,分利其湿。 茵陈 白术 猪苓(各一钱) 桂(三分) 泽泻(一钱五分) 上水煎服。 葛花解酲汤 治酒积,上下分消。 白豆蔻 砂仁 葛花(各半两) 木香(五分) 青皮(三钱) 陈皮 白茯苓 猪苓 人参(各一钱半)白术 神曲(炒) 泽泻 干姜(各二钱) 上为末,每服五钱,白汤调,得微汗,酒病去矣。 益黄散 治脾土虚寒,寒水反来侮土,而呕吐不食,或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手足逆冷等症。 陈皮(一两) 青皮 诃子肉 甘草(炙) 丁香(各二钱) 上每服四钱,水煎服。 人参安胃散 治脾胃虚热,呕吐,或泄泻不食。 人参(一钱) 黄 (二钱)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白芍药(七分) 白茯苓(四分) 陈皮(三分) 黄连(二分) 上水煎服。 人参养胃汤 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寒热头疼,或作疟疾。 半夏 浓朴(姜制) 橘红(各八分) 藿香叶 草果茯苓 人参(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苍术(三分) 上姜七斤,乌梅一个,水煎服。 藿香正气散 治外感风寒,内停饮食,头疼寒热,或霍乱泄泻,或作疟疾。 桔梗 大腹皮 紫苏 茯苓 浓朴(制。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藿香(一钱五分) 上姜、枣水煎,热服。 白虎汤 治胃热作渴,暑热尤效。 知母 石膏(各二钱) 粳米(半合) 上水煎服。 竹叶黄 汤 治胃虚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二钱) 黄 生地黄 麦门冬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芩(炒) 石膏(煨) 芍药 人参(各一钱) 上水煎服。 竹叶石膏汤 治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 石膏( ) 桔梗 木通 薄荷叶 甘草(各一钱) 上水煎服。 四七汤 治七情郁结,心腹绞痛,或为膨胀。 人参 官桂 半夏(洗七次,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姜水煎服。 青州白丸子 治风痰咳嗽,或牙关紧急,或痰喘体麻。 南星(三两) 半夏(七两) 白附子(二两) 川乌(半两,各生用) 上为末,绢袋盛,井水摆浸,仍换水浸三五日,晒干,糯米粉丸。如急用,以姜汁糊丸亦可。 左金丸(一名四金丸) 治肝火胁刺痛,或发寒热,或头目作痛,或大便不实,或小便淋秘,或小腹疼痛,一切肝火之症。 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汤煮片时用) 上为末,粥丸,白术、陈皮汤下。 当归龙荟丸 治肝经实火,大便秘结,小便涩滞,或胸膈作痛,阴囊肿胀。凡属肝经实火,皆宜用之。 当归 龙胆草 栀子仁 黄连 黄芩(各一两) 大黄 芦荟 青黛(各五钱) 木香(二钱五分) 麝香(另研,五分) 上为末,炒神曲糊丸,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神效黄 汤 治浑身或头面手足麻木不仁,目紧缩小,及羞明畏日,或视物不明。 黄 (二两) 人参(八钱) 甘草(炙) 白芍药 蔓荆子(各一两) 陈皮(五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临卧热服。如麻木不仁,虽有热症,不用黄柏,加黄 。 益气聪明汤 治久病或因克伐,脾胃伤损,眼目昏暗,或饮食失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之患,或多年眼目昏暗,视物不明。此药能令广大聪明,久服无内障、外障、耳鸣、耳黄 甘草 人参(各五钱) 升麻 葛根(各三钱) 蔓荆子(一钱五分) 芍药 黄柏(酒炒,各一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临卧并五更服。 芍药清肝散 治眵多 燥,紧涩羞明,赤脉贯睛,脏腑秘结。 白术 甘草 川芎 防风 荆芥 桔梗 羌活(各三分) 芍药 柴胡 前胡 薄荷 黄芩(各二分半) 山栀 知母 滑石 石膏(各二分) 大黄(四分) 芒硝(二分半) 上水煎,食后热服。 黄连天花粉丸 治症同上。 黄连 菊花 川芎 薄荷(各一两) 天花粉 连翘 黄芩 栀子(各四两) 黄柏(六两) 上为末,滴水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食后临卧,茶汤下。 鼻通气散 治眼肿胀赤,昏暗羞明,瘾涩疼痛,或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 鹅不食草(二钱) 青黛 川芎(各一钱) 上为末,含水满口,每用如米许 鼻内,泪出为度。 选奇汤 治风热上壅,眉棱骨痛,或头目眩晕。 羌活 防风(各三钱) 甘草(二钱,夏生冬炒) 黄芩(酒制,冬去之,热甚用) 上每服三钱,水煎,时时服。 助阳活血汤 治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余治同上。 黄 甘草(炙) 防风 当归(各五分) 白芷 蔓荆子(各四分) 升麻(七分) 上水煎,食后热服。 益阴肾气丸 治症同上。 熟地黄(三两) 当归(酒洗) 柴胡 五味子 干山药 山茱萸(去核,各半两) 茯苓泽泻(各二钱半) 生地黄(酒炒,四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茶汤下,日三服。 连翘饮 治目中溜火,恶日与火,瘾涩小角紧,久视昏花,迎风有泪。 蔓荆子 生甘草 连翘(各三钱) 柴胡(五钱) 黄芩(酒制,五分) 生地黄 当归 红葵花 人参(各三钱) 黄 (五分) 升麻(一钱) 防风 羌活(各二分) 上水煎服。 地芝丸 治目不能远视,能近视,或妨近视。 生地黄(焙干,四两) 天门冬(去心) 枳壳(麸炒) 真甘菊花(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清茶或温酒下。 定志丸 治目不能近视,反能远视。 白茯苓 人参(各一两) 远志(去心) 菖蒲(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以朱砂为衣。每十丸至三十丸,米饮食后下,日三服。 大芦荟丸(一名九味芦荟丸) 治大人小儿下疳溃烂,或作痛。又治肝疳食积,口鼻生疮,牙龈蚀烂。 胡黄连 黄连 芦荟 木香 白芜荑(炒) 青皮 白雷丸 鹤虱草(各一两) 麝香(三钱) 上为末,蒸饼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米饮下。 四味肥儿丸(一名小肥儿丸) 治诸疳发热,目生云翳,口舌生疮,或牙龈腐烂,肌肉消瘦,遍身生疮等症,与地黄丸兼服。 黄连(炒) 芜荑(炒) 神曲(炒) 麦芽(炒,各等分) 上为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白汤下。 阿魏膏 治一切痞块,更服胡连丸。 羌活 独活 玄参 官桂 赤芍药 穿山甲 生地黄 两头尖 大黄 白芷 天麻(各五钱) 槐、柳、桃枝(各二钱) 红花(四钱) 木鳖子(二十枚,去壳) 乱发(如鸡子大,一块) 上用香油二斤四两,煎黑去渣,入发煎,发化乃去渣,徐下黄丹煎,软硬得中,入芒硝、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五钱,麝香三钱,调匀,即成膏矣,摊贴患处,内服丸药。黄丹须用真正者效。凡贴膏药,先用朴硝,随患处铺半指浓,以纸盖,用热熨斗熨,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若是肝积,加芦荟末同熨。 桃仁承气汤 治血结胸中,手足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善忘,昏迷,其人如狂。 桃仁(半两) 大黄(一两) 甘草(二钱) 桂(三钱) 芒硝(三钱) 上每服一两,姜、水煎。 抵当汤 治下部蓄血,腹内作痛,手不可近,或发狂,少腹满硬,小便自利,大便反黑,如狂者在中,发狂者在下也。 大黄 水蛭(炒,各半两) 虻虫(去翅足) 桃仁(各三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如作丸,炼蜜和之。 花蕊石散 硫黄(上色明净者,四两) 花蕊石(一两) 上各为末拌匀,先用纸筋和盐泥瓦罐一个,泥干入药,仍用泥封口,候干,用炭周叠赤,罐冷取出,为细末。每服一钱,童便酒下。 搜风顺气丸 治痔漏风热闭结。 车前子(一两五钱) 大麻子(微炒) 大黄(五钱,半生半熟) 牛膝(酒浸) 郁李仁 菟丝子(酒浸) 枳壳山药(各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五淋散 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涩不出,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汁,或热怫便血。 赤茯苓(一钱五分) 赤芍药 山栀(各一钱) 当归 甘草(各一钱二分) 上入灯芯,水煎服。 加味逍遥散 治肝脾血虚发热,或潮热,晡热,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怔忡不宁,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肚腹作痛,或小腹重坠,水道涩痛,或肿痛出脓,内热作渴等症。 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炒) 柴胡(各一钱)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煎服。 逍遥散 即前方去山栀、牡丹皮。 还少丹 治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又治真气亏损,肌体瘦弱等症。 肉苁蓉 远志(去心) 茴香 巴戟 干山药 枸杞子 熟地黄 石菖蒲 山茱萸(去核) 牛膝 杜仲(去皮姜制) 楮实子 五味子 白茯苓(各一两) 上各另为末,和匀,用枣肉百枚,并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日三服。 交加散 治食疟神效。 肉豆蔻(二个,一生一煨) 草豆蔻(二个,一生一煨) 浓朴(二钱,半制用,半生用) 甘草(二钱,半炙,半生用) 生姜(一两,煨五钱生五钱) 上姜水煎,发日五更服。 仲景白虎加桂枝汤 治温疟。 知母(六钱) 甘草(炙,二钱) 石膏(五钱) 桂枝(一钱) 粳米(一合) 上水煎服。此太阳、阳明经药也。 柴胡桂姜汤 治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名曰牝疟。 桂枝 黄芩 牡蛎 甘草(炙) 干姜(各一钱) 栝蒌根 柴胡(各二钱) 上水煎服。汗出即愈,此少阳经药也。 桂枝羌活汤 治疟。处暑以前发,头项痛,脉浮,恶风,有汗。 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各一钱五分) 上水煎,发而服,如吐,加半夏曲。 麻黄羌活汤 治症如前,但恶风而无汗。 麻黄(去节) 羌活 防风 甘草(各半两) 上如前服,加法同。以上二方,太阳经药也。 白芷汤 治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脉长,先以大柴胡下之,余热不尽,当服此药。 白芷(一两) 知母(一两七钱) 石膏(四两) 上根据前服,此阳明经药也。 桂枝芍药汤 治疟寒热大作,不论先后,此太阳、阳明合病,寒热作则必战栗。经曰∶热胜而动也。发热汗出不愈,内热也,此汤主之。 桂枝(五分) 黄 知母 石膏 芍药(各二钱) 上水煎,此太阳、阳明经药也。 桂枝黄芩汤 如服前药转剧,三阳合病也,宜此和之。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 人参 甘草(各八分) 半夏 石膏 知母(各五分) 桂枝(二分) 上根据前服。如外邪已解,而内邪未已,从卯至午发者,宜大柴胡下之;从午至酉发者,邪气在内也,宜大承气下之;从酉至子发者,或至寅发者,邪气在血也。 桂枝石膏汤 治疟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 桂枝(五钱) 黄芩(一两) 石膏 知母(各一两五钱) 上水煎,分三服。此太阳、阳明经药也。 麻黄黄芩汤 治疟发如前而夜发者。 麻黄(一两,去节) 甘草(炙,三钱) 桃仁(三十个,去皮尖) 黄芩(五钱) 桂(二钱) 上根据前服,桃仁味苦、甘、辛,肝者血之海,血骤则肝气燥,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桃仁散血缓肝,谓邪气深远而入血,故夜发。此汤散血中风寒,乃三阴经药也。 香连丸 治痢疾并水泻、暑泻甚效。 黄连(净,二十两) 吴茱萸(去枝梗,十两) 上先将二味用热水拌和,入瓷器内,置热汤炖一日同炒至黄连紫黄色,去茱用连,为末,四两,入木香末一两,淡醋米饮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滚汤下。久痢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下。中气虚者,用四君子下。中气虚寒者,加姜、桂。 三黄丸 治热痢腹痛,或口、舌、咽、喉、齿痛,及一切实火症。 黄芩 黄连 黄柏(各等分) 上各另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汤下。 芍药汤 治便血后重。经曰∶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芍药(一两) 当归 黄连(各半两) 槟榔 木香 甘草(炙,各二钱) 桂(二钱五分) 黄芩(五钱) 上每服半两,水煎。如痢不减,加大黄。 加减济生肾气丸 治脾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或喘急痰盛,已成蛊疳,其效如神。 白茯苓(三两) 附子(半两) 川牛膝 肉桂(去皮) 泽泻 车前子 山茱萸 山药 牡丹皮(各一钱)熟地黄(四两,酒拌杵膏) 上为末,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服,白汤下。 三因当归散 治脾土不能制水,水气盈溢,渗透经络,发为水肿。 木香 赤茯苓 当归 桂 木通 赤芍药 牡丹皮 槟榔 陈皮 白术(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不换金正气散 治脾气虚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发寒热,或作疟疾。 浓朴(去皮,姜制) 藿香 半夏(姜制) 苍术(米泔浸)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七味白术散 治中气亏损,津液短少,口舌干渴,或口舌生疮,不喜饮冷,或吐泻后口干,最宜服。 人参 白术 木香 白茯苓 甘草 藿香(各五分) 干葛(一钱) 上水煎服。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不和,饮食少进,或呕吐泄泻,凡病后宜此调理。 人参 茯苓 白扁豆(去皮,姜汁拌炒) 白术 莲肉(去心皮) 砂仁(炒) 薏苡仁(炒) 桔梗(炒 山药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用石菖蒲汤下,或作丸。 半夏汤 治胆腑实热,精神恍惚,寒热泄泻,或寝寒憎风,善太息。 半夏(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远志(一钱) 生地黄(二钱) 秫米(一合) 酸枣仁(三钱,炒) 宿姜(一钱五分) 上长流水煎服。 犀角地黄丸 治血虚火盛,血妄行,吐衄便下,若因忿怒而致,加山栀、柴胡。 犀角镑末 生地黄 白芍药 牡丹皮(各一钱半) 上水煎,倾出,入犀角末服之。 人参平肺散 治心火刑肺金,患肺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 人参(四分) 青皮(四分) 茯苓(七分) 天门冬(四分) 陈皮(五分) 地骨皮(五分) 甘草(炙,五分) 知母(七分) 五味子(十粒,杵碎) 桑皮(一钱) 上姜水煎服。 清凉饮 治实热便秘,或喉中肿痛。 当归 赤芍药 甘草(炙) 大黄(蒸,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清胃散 治醇酒浓味,唇齿作痛,或齿龈溃烂,或连头面颈项作痛。 黄连(炒,一钱五分) 当归 生地黄 牡丹皮(各一钱) 升麻(二钱) 上水煎服。 加味清胃散 即前方加犀角、连翘、甘草。 凉膈散 治实热喉舌肿痛,便溺秘结。 大黄 朴硝 甘草 栀子仁 黄芩 薄荷叶(各一两) 连翘(四两) 上为末,每服四、五钱,竹叶,蜜少许煎服,仍量加减。 润肠丸 治伏火风热,大肠干燥。若因失血,或因肾不足,当滋肾,最忌此丸。 麻子仁 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一两)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 皂角仁 秦艽(各五钱) 上另研为末,炼蜜丸,猪胆汁丸尤妙。每服三十丸,食前滚汤下。若燥在直肠,用猪胆汁导之,亦忌前药。 滋肾丸 治热在血分,不渴而小便不利,或肾虚足热,腿膝无力,不能履地。 知母(酒炒) 黄柏(酒炒,各二两) 肉桂(二钱) 上各另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空心白滚汤下。 黄芩清肺饮 治肺热小便不利,宜用此药清之。 黄芩(一钱) 山栀(二钱) 上水煎服。不利,加盐豉二十粒。 清心莲子饮 治热在气分,口干作渴,小便白浊,夜安昼热,或口舌生疮,咽干烦躁作渴,小便赤淋。 黄芩(炒) 麦门冬 地骨皮 车前子(炒) 甘草(各一钱半) 石莲肉 茯苓 黄 柴胡 人参(各一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调中益气汤 治湿热所伤,体重烦闷,口失滋味,二便清数,或痰嗽稠粘,热壅头目,体倦,少食等症。 黄 (一钱) 人参(去芦) 甘草 苍术(各五分) 柴胡 橘皮 升麻 木香(各二分) 上水煎,空心服。 三生饮 治卒中昏愦不知人,口眼 斜,半身不遂,并痰厥、气厥。 南星(一两,生用) 川乌(去皮,生用) 附子(去皮生用,各半两) 木香(二钱) 上每服五钱,姜、水煎。 秦艽升麻汤 治风寒客手足阳明经,口眼 斜,恶见风寒,四肢拘急,脉浮紧。 升麻 干葛 甘草 芍药 人参 秦艽 白芷 防风 桂枝(各三钱) 上每服一两,葱白二根,水煎。 愈风丹 治诸风肢体麻木,手足不随等症。 天麻 牛膝(同酒浸焙干) 萆 (另研细) 玄参(各六两) 杜仲(七两) 羌活(十四两) 当归 熟地黄(自制) 生地黄(各一斤) 独活(五两) 肉桂(三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常服五、七十丸,病大至百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白汤下。 地黄饮子 治肾气虚弱,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 熟地黄 巴戟(去心) 山茱萸(去核) 肉苁蓉(酒浸焙) 附子(炮) 五味子 石斛 白茯苓 石菖蒲 远志(去心) 官桂 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上每服三钱,入薄荷少许,姜、枣水煎服。 余方见上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