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黄汤 麻黄(六钱) 桂枝(四钱) 甘草(二钱) 杏仁(七枚) 上作二帖,水二钟,煎八分取汁。麻黄性热,惟冬及春,兼病患素虚寒者乃用正方,夏至之后服之必发斑黄,须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黄芩一分、桂枝加减月令同。 二、桂枝汤 桂枝 芍药(各二钱半) 甘草(一钱半) 上作一帖,姜三片、枣一枚,煎服,取微汗。倍加芍药名桂枝芍药汤;加大黄名桂枝大黄汤。《金匮方》曰∶太阳病自汗而小便数者,不可与桂枝汤。 三、桂枝葛根汤 桂枝 芍药 甘草(各二钱半) 生姜(四钱) 大枣(二枚) 葛根(五钱二分) 上作二服,水煎,取微汗。 四、葛根汤 葛根(一两四钱) 麻黄(三钱) 生姜(三钱) 桂枝 甘草 芍药(各二钱) 枣(一枚) 上作二帖,水煎服。衣覆取汗为度。 五、升麻葛根汤 升麻 干葛 芍药 甘草(各三钱) 上作二服,水煎。若大段寒即热服;若热即温服,身凉为度。 六、大青龙汤 麻黄 石膏(各四钱半) 桂枝(一钱半) 甘草(同上) 杏仁(三枚) 上作二帖,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取微汗,不可太过,恐亡阳。以温粉扑之。 七、小青龙汤 半夏(六分) 北五味(一钱二分) 麻黄 芍药 细辛 甘草 干姜 桂枝(各一钱八分) 上作二帖,生姜四片,水煎。诸方皆不用生姜。 八、大柴胡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一钱半) 大黄(七钱) 芍药(钱半) 半夏(一钱) 枳实(二钱) 上作一帖,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大柴胡合三一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合大承气汤。 九、小柴胡汤 柴胡(八钱)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三钱) 半夏(二钱半) 上五钱,生姜五片,枣一枚,煎,温服。 一法本方合凉膈、天水。一法本方合凉膈散。一法本方合解毒汤。一法本方去枣子加牡蛎。一法本方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一法本方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 十、大承气汤 大黄 芒硝(各二钱) 浓朴(四钱) 枳实(三枚) 上作一帖,水二钟,先煎浓朴、枳实,次下大黄,煎取八分,去滓,入硝,煎一、二沸,放温服。一法本方加甘遂末一钱匕。 十一、调胃承气汤 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 甘草(一钱半) 上作一帖,水二钟煎,温服。 十二、小承气汤 大黄(三钱) 浓朴(一钱半) 枳实(一钱) 上作一帖,水二钟煎,温服。 十三、三一承气汤 大黄(二钱) 芒硝(一钱半) 浓朴(钱半) 枳实(一钱) 甘草(二钱) 上作一帖,水煎,温服。一法本方减硝加贯众、紫河车,入金银煎,名银煎散。一法本方加当归、姜、枣,名当归承气汤。 十四、桃仁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十枚) 芒硝(钱半) 大黄(二钱) 桂 甘草(各一钱半) 上作一帖,水煎,空心服。 十五、犀角地黄汤 犀角 白芍药 牡丹皮(各五分) 生地黄(四钱) 上作一帖,水煎。有热加黄芩一钱。发狂血证加大黄(本方无大黄血证内有)。 十六、大陷胸汤 大黄(二钱) 芒硝(二钱半) 甘遂(一分,些小便是) 上作一帖,水煎,温服。未快再服,势恶不利,以意加之。 十七、大陷胸丸 大黄(半两) 芒硝(二钱半) 葶苈(三钱炒另研) 杏仁(十二枚炒) 上大黄末,下葶苈杵罗,研杏仁、芒硝如泥,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入甘遂末三字、白蜜半匙,水一钟,煎至半钟,温服。当一宿,未利再服。 十八、小陷胸汤 半夏(四钱) 黄连(二钱) 栝蒌实(一枚四分用之二) 上作一帖,水煎,温服。未利再服,微利黄涎即愈。一法本方合小柴胡汤。 十九、抵当汤 水蛭(炒) 虻虫(各七个去足翅炒) 杏仁(七枚) 大黄(二钱半) 上作二帖,水煎,再服。 二十、抵当丸 水蛭(炒) 虻虫(各七个去足翅炒) 杏仁(七枚) 大黄(二钱半) 上细末,炼蜜作二丸,用水二钟,煎一丸,至六分,温服。 时血未下再服。 二十一、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 每服五钱,水煎,温服。本方合大承气汤。一法本方加枳壳。本方合三一承气汤。一法本方加甘遂末一钱匕。本方合调胃承气汤。一法本方合凉膈、天水散。 二十二、白虎汤 (《金匮方》云∶太阳病,无汗而渴者,不可服。) 知母(一两半) 甘草(一两) 粳米(一合) 石膏(四两) 上五钱,水煎,温服。一法本方加苍术。一法本方加人参、苍术。一法本方加半夏、橘皮。一法本方加半夏、桔梗。一法本方合解毒汤。一法本方加人参、白术。一法本方合凉膈散。一法本方加麻黄根、浮麦。 二十三、凉膈散 连翘(一两) 黄芩(半两) 栀子(半两) 甘草(半两) 朴硝(一分) 薄荷 大黄(各半两) 上五钱,水煎,入蜜少许。一法本方合解毒汤。一法本方加滑石。一法本方加桔梗、枳壳。一法本方合天水散。一法本方加滑石调五苓散。 二十四、五苓散 (《金匮方》云;阳明病汗多而渴者,不可服。) 猪苓 茯苓 白术(各五钱) 桂心(一分) 泽泻(一两) 上或调或煎。一法本方加生姜汁调服。 二十五、淡渗汤 (即五苓合益元是也) 二十六、瓜蒂散 瓜蒂(细锉炒) 赤小豆(等分) 又用茶少许 上为末,豆豉半合、水一盏半,煮汁半盏,调下一钱匕,不吐加服。头痛加郁金;胁痛加蝎梢。 二十七、三圣散 (见吐门) 食前先食齑汁半盏,后调药服一半,用鹅翎探引吐出,如吐少,更以热齑汁投之。不已,用麝香煎汤服半盏,立止。 二十八、栀子汤 大栀子(七枚) 豆豉(半合) 上以水煎栀子至一盏半,入豆豉煮至半盏,温服。 二十九、栀子柏皮汤 大栀子(十五枚) 黄柏(半两) 甘草(两钱半) 上 咀,水二钟煎。 三十、栀子浓朴汤 大栀子(七枚) 浓朴(半两) 枳实(二钱) 上 咀,水煎。 三十一、十枣汤 芫花 大戟 甘遂(等分) 上为末,水一盏,枣十枚劈开煮汁半盏,调药末半钱匕;实者一钱匕。 三十二、茵陈汤 茵陈(一两) 大黄(半两) 栀子(十枚) 上五钱,水煎。本方合陷胸汤。本方合大承气汤(本方五分、陷胸汤三分、大承气二分)。本方合解毒汤。 三十三、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 黄连 黄芩(等分) 上五钱,水煎。一法加生姜,甚良。 三十四、桂苓甘露饮 (即五苓散加寒水石、石膏) 上为末,或温汤、或新水、生姜汤调,或煎。一方不用猪苓。一方加甘草。一方有人参、藿香、木香、葛根、滑石、甘草共一十三味,一名桂苓白术散。 三十五、人参石膏汤 人参(二钱半) 白术(半两) 知母(半两) 黄芩(三钱) 川芎(半两) 茯苓(半两)半夏(二钱) 山栀(三钱) 甘草(一两) 石膏(三两) 上 咀,姜煎。 三十六、崔宣武人参石膏汤 人参(二钱) 石膏(一两) 川芎(二两) 黄芩(二钱) 茯苓 防风(各三钱) 甘草(五钱) 上五钱,水煎。 三十七、半夏橘皮汤 半夏 陈皮 甘草 人参 茯苓 浓朴(各三钱半) 葛根(半两) 上五钱,姜五片,水煎。 三十八、茯苓半夏汤 茯苓 半夏 生姜(各一钱取汁,素问药证用水一大盏,煎至四分,绞汁,却下生姜汁服。) 上,水煎。一方加黄芩、甘草、陈皮各一钱。 三十九、大橘皮汤 陈皮 甘草(各一两) 人参(二两) 上五钱,姜三片,水煎。 四十、赤茯苓汤 陈皮 甘草(各一两) 人参(二两) 半夏 白术 川芎 赤茯苓(各半两) 上五钱,姜五片,水煎。 四十一、槟榔散 槟榔 枳壳(等分) 上为末,三钱,黄连煎汤调下,或黄连解毒汤调下,或泻心汤调下。 四十二、白术散 白术 茯苓 人参 藿香(各半两) 甘草 葛根(各一两) 木香(二钱半) 上末,白汤调下二钱。热加滑石,或加生姜。 四十三、四逆汤 甘草(一钱) 干姜(一分) 附子(中者半个) 水煎,温服。 四十四、五味子汤 五味子(半两) 麦门冬 人参 杏仁 陈皮(各二钱) 上五钱,姜、枣煎。 四十五、不卧散 川芎(一两半) 石膏(七钱半) 藜芦(半两) 甘草 人参 细辛(各二钱半) 上为末,口噙水搐鼻,少时饮白汤半碗,汗出而解。一方无人参、细辛。 四十六、川芎汤 川芎 本 苍术(等分) 上为末,汤调三钱,须臾呕、汗便解。 四十七、柴胡饮子 柴胡 人参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上锉五钱,姜五片,水煎。崔宣武加半夏、五味子、桔梗。 四十八、刘庭瑞方 柴胡 甘草(各二两) 黄芩 当归 芍药(各一两) 人参 半夏 大黄(各半两) 大劳热,五、七分以为度。 四十九、比金散 荆芥 麻黄 白芷 细辛 何首乌 菊花 防风 石膏 川芎 薄荷 全蝎 草乌 上为末,各等分。每服一钱,煎服,或茶、酒送下。 五十、调胃散 水银 舶上硫黄 上研至黑、服一钱,米饮下。重者二钱。 五十一、通神散 (河间另有六神通解散,于此加麻黄发汗最佳。《和剂方》中葱白散,于此去黄芩、滑石,加川芎、白术、干葛,亦妙方也。) 苍术 石膏(各四两) 甘草 黄芩(各二两) 滑石(六两) 五十二、益元散 (即天水散或名六一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上为末,水调或加蜜,或葱豉汤调。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五十三、通圣散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一两)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一两) 甘草(二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 上锉五钱,姜五片,水煎。 五十四、双解散 益元散 通圣散(各半两) 上一两,姜、葱、豉,水煎。 五十五、黄连香薷饮 香薷(一两) 浓朴(半两) 白扁豆(二钱半) 黄连(三钱) 上锉,五钱,入酒少许,水煎,冷服。 五十六、治腰脚骨节痛不止 用威灵仙煎酒,食前温服极妙。 五十七、无忧丸 治一切食积、气积、茶积、酒积、泻痢、气蛊、腹胀膨闷、肚腹疼痛。 黑牵牛(一斤取末十三两) 槟榔(好者二两) 猪牙皂角(二两) 三棱(二两) 莪术(二两各用好醋浸,湿纸裹煨香熟,取出切碎。) 上同前药晒干为末,又用大皂角二两,煎汤打面糊为丸。每服二钱半,白汤送下,茶亦可,姜汤下。 五十八、太乙神针 羌活 独活 黄连(各四两为末) 麝香(二钱) 乳香(二钱) 上用三月三日艾(四月八日亦可),晒干打茸,入前药末和匀,用好白纸卷包前药如箸大。治风痹或在腿或在腰、在肱,灸七炷、二七炷、三七炷甚效。 五十九、治风虫牙疼方 防风(去芦) 草乌(去尖) 细辛(去叶) 巴豆(去壳油) 上各味等分为细末,擦牙痛处,涎出立止,切勿咽下。如食饮食,以盐汤灌漱,饮无碍。 六十、神效追虫取积感应丸 槟榔(半斤) 樟柳根(半斤) 贯众(半斤) 大黄(半斤) 三棱(四两醋煮) 雷丸(四两醋煮) 莪术(二两醋煮) 使君子(四两取肉) 木香(二两) 芫花(一两) 苦楝根皮(八两) 黑牵牛(二斤半) 取头末,十两为衣 皂角 茵陈 藿香自槟榔至牵牛为末外,用皂角等三味浓煎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重。 六十一、金刀如圣散 茅山苍术(六两米泔浸一日一夜) 白芷(二两) 川乌(四两去皮脐生用) 防风(四两净生用) 细辛(三两去土净) 白术(二两五钱) 草乌(四两) 本方用两头尖,无则以川芎四两 雄黄五两另研细末入药 上件俱各生用,晒干为末用,一切金疮及多年恶疮,用自己小便洗过,贴药立效。破伤风紧急用好酒调药半钱或一钱服之。蛇伤,入枯白矾少许,调药敷之。蝎蜇伤,用吐服,盖之汗也;如汗不出再服,或涎出亦验,伤处敷药可。疯狗咬伤处,口噙水洗净,将药贴伤处。汤火烫伤者,以新汲水调药敷之。雷头风并干湿癣、麻痹,每服半钱,服之立效。 六十二、芦荟丸 小儿痞疾、疳痨、肚大腹胀、面黄肌瘦、脾胃不和、惊积、食积,并皆治之。 芦荟 麦 胡黄连(各一两) 黄连(五钱) 芜荑 肉豆蔻 木香 龙胆草(各四钱)川楝子(五十个取肉) 三棱 蓬术(各六钱) 槟榔(八钱) 使君子(六十个) 陈皮 青皮(各八钱)麝香(一钱半) 神曲(一两半) 干虾蟆(一枚) 上为细末,薄荷、猪胆汁为丸粟米大。每服一钱,空心米汤下。 六十三、无价宝 (一名壮阳丹)专治五劳七伤、四肢无力、脚腿沉困、骨节酸疼、面目无光、阳痿不起、下元虚冷、梦失精液。服至十夜,面目光滑,二十夜老转少年;一月后阳道撤消;四十夜增进饮食;至一百日,万病皆除,冬不寒、夏不热、须发不白。妇人服之,强阴暖子宫,阴阳有益,最有功效。 川楝子(二两) 牛膝(一两酒浸) 槟榔(一两) 菟丝子(一两另研酒浸) 蛇床子(一两) 干姜(五钱) 穿山甲(一大片酥炙) 莲肉(一两不去心) 乳香(三钱另研) 沉香(五钱另研) 白檀香(五钱另研) 鹿茸(一两炙) 巴戟(一两) 大茴香(一两) 仙灵脾(三钱) 破故纸(五钱) 凤眼草(三钱) 葫芦巴(五钱) 人参(一两) 泽泻(一两) 山药(一两) 五味子(一两) 熟地黄(二两) 麦门冬肉苁蓉 茯苓(以上各一两) 白芍药(五钱) 上二十七味,除乳香、沉香、白檀香、菟丝子四味另研为细末,其余二十三味各捣烂为细末,同前四味炼蜜为剂,同捣一、二百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增至九十丸,好酒送下,以干物压之。 修合之日再加丁香一钱。 六十四、膏药方 松脂(三斤) 麻油(半斤) 穿山甲 白芨(二味各少许做点药) 蓖麻(四十九粒研细) 六十五、定子药 白矾(一两火 同信一处) 信(五钱)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辰砂(五分) 面糊为定。 六十六、生肌散 龙骨(火 ) 赤石脂(火 各半两) 乳香 没药 海螵蛸 轻粉 全蝎(洗焙干各一钱)血竭(二钱) 黄丹(一钱) 上为末,待疮头落尽,此药填满在疮口上,以膏药贴之。一日甘草汤洗二次,膏药一、二日一换。 六十七、追风托里散 甘草 黄 当归 芍药 白芷 防风 川芎 官桂 栝蒌仁 金银花 桔梗 每服水酒共二钟,煎至一钟,空心服。 六十八、象牙丸 象牙(五钱) 蜂房(三钱) 蝉蜕(三钱) 木香(三钱) 没药(一钱) 乳香(三钱)全蝎(一只) 僵蚕(三钱) 先将黄蜡半斤化开,待黑色过却,将前药为细末,入蜡内搅匀,倾入水内,取出冷定为丸,如枣大。每服空心一丸,滚酒化开,连三日三服,待药从漏痕出,隔三日再一服,第五日再服一丸,后下定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