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盖因风温袭肺,引动心包之火上逆,故治法仍宜宣散肺经风邪,参入宁心缓火之品。仲景方法,略示其端,但语焉而未详,后人未细审耳。 前胡 杏仁 象贝 桔梗 射干 远志(甘草汤制) 麦冬 沙参 小麦一两煎汤代水。(微妙在此一味。) 渊按∶非深入仲景堂奥不能道。用宣散肺金风温之方,加小麦一两,清心热,即补心虚,何等灵敏。 □ 胡 咳嗽呕吐,痰浓头痛,风热上蕴,肺胃失降。 前胡 杏仁 苏子 橘红 款冬花 桑白皮 防风 桑叶 冬瓜子 □ 丁 形寒饮冷则伤肺,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为咳嗽。自秋冬历春夏,每每夜甚,气升不得卧。 近来吐血数口,是伏寒化热,而阳络受伤矣。祛其伏寒,退其伏热,必兼降气化痰。 紫菀 杏仁 款冬花 橘红 川贝 茯苓 桂枝 淡黄芩 桔梗 半夏 桑白皮 枇杷叶 □ 胡 肺有风邪则咳,胃有湿痰则满。肾虚则腰痛,肝虚则目花。既不可徒散,亦未可徒补,拟两顾法。 苏子降气汤去桂枝,加茯苓、玉竹、 豆衣、桑叶、胡桃肉、枇杷叶。 □ 某 素有寒嗽,时发时止。上年岁底发时,寒热六七日方止。至春初,喉痛三日,声音遂哑,而咳嗽作。总因风温袭于肺部。宜宣邪降气,冀免喘急。 旋复花 荆芥 杏仁 款冬花 前胡 苏子 枳壳 川贝 川芎 桔梗 蛤壳 枇杷叶 □ 许 寒嗽交冬则发,兼患颈项强急。 大熟地(六钱,麻黄一钱煎汁浸,炒松) 茯苓(三钱,细辛五分煎汁浸,炒)胡桃肉(四钱) 五味子(八分,淡姜一钱同炒) 陈皮(二钱,盐水炒) 半夏(钱半,炒) 川贝(三钱) 款冬花(三钱) 苡仁(四钱) 杏仁霜(三钱) 归身(三钱,酒炒) 党参(三钱,元米炒)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晨开水送下三钱。 渊按∶久嗽宜此方。若颈项强急,未免有外风袭三阳经也,何不以汤剂兼治之。 □ 僧 咳嗽七八年,咳甚必汗出。近半年以来痰中见血两次,肺气肾阴亏损矣。虑加内热,延成劳怯。 大熟地 归身 蛤壳 北沙参 麦冬 川贝 甜杏仁 苏子 桑白皮 炙甘草 枇杷叶 又 久嗽肺肾交虚,犹幸胃气尚旺。法以金水同治,冀精气渐生。 大熟地 归身 炙甘草 潞党参 桂枝 款冬花 炮姜 麦冬 半夏 阿胶 蛤壳 此方炙甘草合麦门冬汤。病由寒伏肺底,致成咳嗽,日久伤及精气,故于滋补中兼化痰。 又 久嗽汗出,诸药不效。用宁肺散。 粟壳(一两六钱,醋炒) 炙乌梅肉(四钱) 共研末,每服三钱,下午开水调服。朝服金水六君子丸四钱,开水送下。 □ 张 十年前三疟之后,盗汗常出,阴津大伤。去秋咳嗽气升,痰中带血。至今行动气喘,内热多汗,食少无力,脉虚细数,劳损根深。 四君子汤加五味子、熟地、焦六曲、粟壳、紫石英、熟附子、黄 、白芍、麦冬。 又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肾虚不能纳气,气反上逆而喘。 痰饮留中,加以汗出阳虚,咳血阴虚,内热食少,肺肾虚劳之候。 四君子汤加麦冬、紫石英、熟附子、丹皮、大熟地、半夏、白芍、沉香、五味子、粟壳、乌梅。 渊按∶夺血毋汗,夺汗毋血。血,阴也;汗,亦阴也。何以言阴虚阳虚?盖汗出为阳气失卫,咳血为阴火所迫,故有阴阳之分。 又 盗汗气喘,咳嗽脉细。精气两虚,舍补摄肺肾之外,更将何法以治!景岳云∶大虚之症即微补尚难见效,而况于不补乎? 前方加归身、牡蛎、龙骨、黄 。 □ 姚 咳嗽将及一年,阴阳之气各造其偏。阳虚则外寒,阴虚生内热。夏令湿热用事,迩日寒暄不调,脾胃伤戕,恐致成劳,毋忽! 沙参 茯苓 五味子 麦冬 黄 川贝 苡仁 沙苑子 玉竹 枇杷叶 又 脉数未退,阴虚未复。咳嗽不止,肺气日虚。夏暑将临,病尚未稳,仍宜小心安养为要。 大生地 生洋参 麦冬 川贝 玉竹 五味子 黄 沙参 茯苓 枇杷露 □ 唐 七旬有六之年,面色红润,脉形坚搏,外似有余,里实不足。屡患咳嗽,娇脏暗伤。本月初旬微感风温,咳嗽又作。舌苔薄白,底有裂纹,饮食略减。风温久恋,劫胃津,灼肺阴。不可再投辛散,当以甘润生津。 花粉 沙参 玉竹 麦冬 苡仁 杏仁 川贝 桑叶 □ 李 咳嗽喉痒,痰或稀或浓,浓则腥臭。脉象右弦而滑,左弦小数。肝经有郁勃之热,肺家有胶粘之痰。 此痰为火郁而臭,并非肺痈可比。当以平肝开郁,参清金化痰。 沙参 橘红 苏子 杏仁 石决明 川贝 茯苓 丹皮 蛤壳 枇杷叶 陈海蜇(漂淡) 地栗 □ 许 咳嗽面白为金伤,脉数而洪属虚火,是脉克色而火胜金也。夏至一阴生,正属火令,为剥极则复之际。倘若剥而不复,颇有火灼金销之虑。 党参 黄 炙甘草 茯苓 怀山药 麦冬 沙参 五味子 紫菀 陈皮 此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紫菀。夫四君去术加黄 、山药、陈皮,亦名六君,在《医方集解》中。 □ 王 暑风从背俞而内薄于肺,湿热从胃脉而上注于肺,外内合邪,其气并于胸中,气不得通,因而上逆,气升作咳。舌苔薄白,口腻不渴,治属饮家。 半夏 陈皮 枳壳 马兜铃 杏仁 射干 通草 冬瓜子 枇杷叶 渊按∶宜佐开泄暑风之药一二味,如香薷、苏梗之类。 □ 阙 体弱素亏,频年屡患咳嗽。今春产后悲伤,咳嗽复作,背寒内热,气逆痰多,脉虚数,大便溏。延今百日,病成蓐劳。按产后血舍空虚,八脉之气先伤于下,加以悲哀伤肺,咳嗽震动,冲脉之气上逆。经云∶冲脉为病,逆气里急。阳维为病苦寒热。频进疏风清热,脾胃再伤,以致腹痛便溏,食减无味,斯皆见咳治咳之弊。越人谓上损及脾,下损过胃,俱属难治。姑拟通补奇经,镇摄冲脉,复入扶脾理肺。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大熟地(砂仁炒炭) 当归(小茴三分拌炒) 紫石英 白芍(桂枝三分拌炒) 白茯苓 川贝 牛膝(盐水炒) □ 张 稚龄形瘦色黄,痰多食少,昼日微咳,夜寐则喉中 吼有声。病已半载,性畏服药。此脾虚湿热蒸痰阻肺也。商用药枣法。 人参 炙甘草 冬术 茯苓 制川朴 苍术 宋半夏 陈皮 川贝 榧子 上药各研末,和一处。用好大枣一百枚,去核,将药末纳入枣中,以线扎好。每枣一枚大约纳药二分为准。再用甜葶苈一两,河水两大碗,用枣煮,候枣软熟,不可太烂,取出,晒干。 候饥时,将枣细嚼一枚。一日可用五、六枚。余枣汤去葶苈,将汤煎浓至一茶杯,分三次先温服。 此平胃、六君子汤加川贝、榧子也。制法极好。治脾虚湿热蒸痰阻肺,喉中痰多者,从葛可久白凤膏化出,颇有巧意。服之遂愈。 渊按∶心思巧妙,触发后学不少。 □ 毕 劳心苦志,耗损营阴。阴虚生内热,热胜则风动,由是心悸少寐,头眩咳嗽,晡热朝凉,种种病情,相因而至。前议甘凉生津,微苦泄热,服后热减咳稀,原得小效。而或谓外感,改投辛散,杂入消导苦寒,以致咳频汗多。犹云邪未尽达,再欲发汗。大言不惭,岂非痴人说梦耶!余今仍用甘凉,窃恐见此方者,又訾议于后也。呵呵! 沙参 玉竹 麦冬 地骨皮 茯苓 川贝 豆衣 茯神 钟乳石 悉尼肉 红枣 □ 奚 风邪袭肺,肺气失宣。一月以来咳嗽,上引头痛,乃振动肝胆之阳也。幸胃旺能食,邪未延及于中。第久恋于肺者,势必渐化为热。乃咳而喉痛、音哑,肺阴为热耗矣。宣风散热,润肺化痰,是其治法。然非数剂所能治。盖风入肺系,祛之亦不易也。 牛蒡子 马兜铃 川贝 桔梗 杏仁 生甘草 海浮石 蛤壳 阿胶 桑叶 枇杷叶 另∶蛤粉一两,青黛二钱,蝉蜕七分,共三味,研为细末。分七服,药汁调下,每日一服。 肺阴已伤,引动肝阳,咳作头痛,青蛤散颇合。皂荚子不可用,恐劫液也。 □ 戴 五脏皆有咳,总不离乎肺。肺为娇脏,不耐邪侵,感寒则咳,受热则咳,初起微有寒热,必夹表邪。邪恋肺虚,脉形空大。前方降气化痰,保肺涤饮,俱无少效。据云得汗则身体轻快,想由肺气虽虚,留邪未尽。补虚而兼化邪,亦一法也。用钱氏法。 牛蒡子(元米炒) 马兜铃 杏仁 阿胶(蛤粉炒) 苏子 桑白皮 款冬花 炙甘草 茯苓 桑叶 枇杷叶 □ 沈 脉虚软而似数,内伤虚弱奚疑!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则实。咳嗽虽由外感,而实则因于气虚。以为风寒固不可,以为虚损未必可。玉竹饮子主之。 玉竹 杏仁 苏子 桑白皮 款冬花 旋复花 沙参(元米炒) 象贝 橘红 枇杷叶 □ 岑 烦劳疲极则伤肝,肝伤则气逆而上迫,为胁痛,为咳嗽。 秦氏所谓先胁痛而后咳者,肝伤肺也。治法不在肺而在于肝。夏令将临,恐有失血之虞。 旋复花 桃仁炭 杏仁 川贝 苏子 冬瓜子 黑山栀 丹皮 郁金 苡仁 枇杷露 □ 祝 咳嗽夜重,风寒伤于肺,劳碌伤于肾。肾气上逆,故重咳于夜也。 前胡 杏仁 象贝 橘红 半夏 旋复花 紫菀 茯苓 沉香 沙苑子 渊按∶治风寒则可矣,治肾虚则未也。 □ 某 咳嗽白痰味咸,是肾虚水泛为痰也。小便黄,阴虚内热。 初起虽有风寒,日久亦从热化,而元气渐虚矣。今从肺肾图治。 沙参 玉竹 橘红 甜杏仁 茯苓 川贝 紫菀 蛤壳 金狗脊 十大功劳 □ 平 病起伤风咳嗽,邪留肺系。久咳伤阴,火起于肾,上冲于心,心中热痒则咳甚而肤热,迨火降则热亦退而稍平。其所以发热者,由于阴虚也。惟胃纳甚少,滋阴之药不宜过,当以金土水三脏皆调。立夏在前,冀其热减为妙。 大生地(蛤粉拌捣) 阿胶(米粉拌炒) 怀山药 炙甘草 川贝 五味子 茯苓 牛蒡子 丹皮(炒焦) 橘红 紫菀 枇杷叶 仁渊曰∶咳嗽一证,最为难治。外感固不可擅用清滋,即内伤之咳,亦未可擅用冬、地,须察其病因在何脏腑而施治。疗久咳必先顾其胃气,未有胃不顺而咳可愈者。经谓∶十二经皆有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此言外感之咳,从感寒饮寒而起,邪由皮毛而内合于肺,或散或温或凉,从肺主治。其饮热受热者,亦可隅反。若内伤之咳,则五脏十二经皆有,断不可专治其肺。 盖咳在肺,所以致咳不在肺。五脏六腑苟有一气之逆,触动肺气,即能作咳。医经旨“聚于胃、关于肺”二语,深得咳嗽要言。夫胃有五窍,如闾里门户。水谷入胃,渣滓由下脘传小肠,水液即从旁窍而出,传布三焦,由中焦蒸化,至上焦为津液,渗下焦为便溺。今脏腑之气失顺,逆击于肺作咳,胃窍之水饮不能尽化津液,聚于上脘而为痰涎,寒则痰稀,热则痰浓。前人论脾乃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今读西国医书,谓咳痰不从肺出,即从胃脘而来。证以经文“聚于胃、关于肺”二语,始知前人所论非是。按前贤论咳嗽者甚多,至“聚于胃”三字,从未论及,岂《内经》此言漫无着落耶?今得西医剖视之书,益见《内经》之精。至何脏何腑之逆,虚实之辨,当详参脉证。经文于此尤为精细,不难按证用药。 兹集外感内伤为一编,读者宜细绎之,勿混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