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医学纲目 -- 卷之十・肝胆部

中分浅深

书名:《医学纲目》  作者:楼英

〔《灵》〕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故其邪气浅者,脉偏痛。(刺节真邪篇)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志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巨针取之”《千金》作“温卧取汗”)

上《内经》论中风之浅深也。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变,志不乱者,邪在分腠之间,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腑是也。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

〔仲〕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气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遂吐涎。

〔洁〕风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数变。行者,动也,风本为热,热胜则风动,宜以静胜其躁,养血是也,治须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则虚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汗下各得其宜,然后可治。其在经,虽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脏中腑之分。中腑者宜汗之,中脏者宜下之,此虽合汗下,亦不可过也。仲景云∶汗多则亡阳,下多则亡阴。亡阳则损气,亡阴则损形。故经言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所谓表里不和,须汗下之,表里已和,是宜治之在经也。其中腑者,面颜显五色,有表证而脉浮,恶风恶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侧,皆曰中腑也,其病多易治。其中脏者,唇吻不收,舌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臭,耳聋而眼瞀,大小便秘结,皆曰中脏也。其病多难治。若风中腑者,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发其表。如兼中脏,则大便多秘涩,宜以三化汤通其滞。表里证已定,别无变端,后以大药和而治之。大抵中腑者,多着四肢;中脏者,多滞九窍。虽中腑者,多兼中脏之证。至于舌强失音,久服大药,能自愈也。

〔垣〕中血脉则口眼 斜,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急,此三者治各不同。如中血脉,外有六经之形证,则从小续命汤加减,及疏风汤治之。如中腑,内有便溺之阻隔,宜三化汤或《局方》中麻仁丸通利之;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宜养血通气,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治之。中脏,痰涎昏冒,宜至宝丹之类镇坠。若中血脉中腑之病,初不宜用龙、麝、牛黄。为麝香入脾治肉,牛黄入肝治筋,龙脑入肾治骨,恐引风深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又不可一概用大戟、芫花、甘遂泻大便,损其阴血,则真气愈虚。(洁古言中脏者大小秘涩,东垣言中腑者有便溺阻隔,二说当以东垣为主,盖大小秘结不中脏者亦有之,中脏者亦有大小便不秘结者也)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医学纲目 总目录
卷之九・阴阳脏腑部
刺禁
灸禁
卷之十・肝胆部
诸风
中风
中分浅深 (当前页面)
中浅半身偏痛舌能言
中深半身不收舌难言
产后中风
口噤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少阴病
  2. 太阴病
  3. 厥阴病
  4. 梦遗
  5. 发黄白
  6. 痈疽
  7. 太阳病
  8. 烦躁
  9. 谵妄
  10. 少阳病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