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医学纲目 -- 卷之十五・肝胆部

头风痛

书名:《医学纲目》  作者:楼英

〔丹〕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亦有可下者。

〔垣〕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又诸阳会于头面,如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直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病冲头痛;又足少阳胆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病则头角额痛。夫风从上受之,风寒伤上,邪从外入,客经络,令人振寒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池、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汗之则愈,此伤寒头痛也。(治法见伤寒条。)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者,肠胃之所生,乃气虚头痛也。(治法见气虚条。)如气上不下,头痛巅疾者,下虚上实也,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寒湿头痛也。(治法见寒湿条。)有厥逆头痛者,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治见寒条。)有心烦头痛者,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乃湿热头痛也。(治见实条。)头痛,分三阴三阳。(见阴阳条。)诸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主之。诸气虚头痛,人参、黄 主之。主者,主治也,兼见何证,以佐使药治之,此立方之大法也。血气俱虚头痛者,于调中益气汤,加川芎、蔓荆子、细辛,其效如神。诸湿厥头痛,清空膏主之。(即风湿热头痛也,方见湿气条。)诸痰厥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方见脾土条。)诸厥逆头痛,羌活附子汤主之。(方见寒条。)如湿热在头者,以苦吐之,不可执方而治。(方见实条。)

〔海〕三阳头痛。

羌活 防风 荆芥 升麻 葛根 白芷 柴胡 川芎 芍药 细辛 葱白连须(分两旋加)

阴证头痛,只用温中药,如理中、姜附之类也。

〔垣〕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总其大体而言之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然亦有三阴三阳之异。太阳经头痛,恶风寒,脉浮紧,川芎、独活之类为主。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黄芩主之。阳明经头痛,自汗发热,不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主之。太阴经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脉沉缓者,苍术、半夏、南星主之。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厥阴经头疼,项痛,或吐痰沫冷厥,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方见伤寒。)

清空膏 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者,及疗风湿热头痛上壅损目,及脑痛年深不止。

羌活 防风(各一两) 柴胡(七钱) 川芎(五钱) 甘草(炙,一两半) 黄连(炒,一两) 黄芩(三两,一半酒制,一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如苦头痛,每服中加细辛二钱。如太阴脉缓有痰,名曰痰厥头痛,加羌活、防风、川芎、甘草,又加半夏一两半。如偏正头痛,服之不愈,减羌活、防风、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如发热、恶热而渴,正阳明头痛,只与白虎汤加白芷。

东垣云∶诸湿热头痛,清空膏主之。丹溪云∶东垣清空膏,诸般头痛皆治,惟血虚头痛从鱼尾相连痛者不治。又云∶治少阳头痛,如痛在太阳厥阴者勿用,盖谓头巅痛也。

〔丹〕小清空膏 治诸般头痛,惟血虚头痛不治。用片芩细切,酒拌匀,晒干,为末,茶清调下,酒亦可。

〔垣〕清上泻火汤 昔有人年少时气弱,于气海、三里节次,约灸五七百壮,至年老添热厥头痛,虽冬天大寒,犹喜风寒,其头痛便愈,微来暖处,或见烟火,其痛复作,五七年不愈,皆灸之过也。

羌活(三钱) 防风(七分) 升麻(七分) 柴胡(五分) 本(半钱) 细辛(少许) 川芎(二分) 荆芥(二分) 苍术(三分) 蔓荆子(二分) 黄芩(酒制,一钱半) 黄连(酒制,半钱)黄柏(酒制,一钱) 甘草(五分) 知母(酒制,一钱半) 当归(三分) 生地(半钱) 黄 (一钱) 红花(少许)

上锉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

补气汤 服前药之后,服此药。

黄 (八分) 甘草(炙) 归身(各二钱) 柴胡 升麻(各二分) 细辛(少许) 麻黄(炒) 苦丁香(各半钱)

水煎服。

安神散 治头旋眼黑头痛。

羌活(一两) 防风(二钱半) 柴胡(五钱) 升麻(五分) 酒黄柏(一两) 酒知母(五钱) 酒生地(半两) 黄 (一两) 甘草(炙,三钱) 生甘草(三钱)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半,加蔓荆子半钱,川芎三分,再煎至一盏,临卧去渣热服。

上东垣丹溪治虚热头痛,大率皆以酒芩、酒连、酒柏加风剂也。

〔罗〕川芎散 治头风,偏正头痛,昏眩。

川芎 细辛 羌活 槐花 甘草(炙) 香附子 石膏(炙,半两) 荆芥 薄荷 菊花 防风 茵陈(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日三服。

石膏散 治头疼不可忍。

麻黄(去根节) 石膏(各一两) 何首乌(半两) 葛根(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煎稍热服。

石膏散 治头疼。

川芎 石膏(乱纹好者) 白芷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服四钱,热茶清调下。

〔《本》〕荆芥散 治头风。(王太医方。)

荆芥 石膏( 存性,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三片,葱白三寸,和须,使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服。

治丈夫妇人,风虚头疼,气虚头疼,妇人胎前产后伤风头疼,一切头疼,并皆治之。

茵陈(拣净,五两) 麻黄 石膏( 存性。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食后服,服毕仰卧霎时。

玉真丸 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疼不可忍,谓之肾厥,其脉举之则弦,按之则坚。

硫黄(二两) 石膏( 通赤,研) 半夏(汤洗) 硝石(研。各一两)

上为细末,研匀,生姜汁糊为丸,如桐子大,阴干。每服二十丸,姜汤或米饮下,更灸关元百壮。良方中黄丸子亦佳。虚寒甚者,去石膏,用钟乳粉一两。

《素问》云∶头疼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眩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下虚者肾虚也,故肾虚则头痛。上虚者肝虚也,故肝虚则头晕。徇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摇不定,目眩耳聋,皆晕之状也。故肝厥头晕,肾厥巅痛,不同如此。(治肝厥。钩藤散见眩门。)

神妙丸 治头疼及脑风。

食盐 硫黄(各等分)

上为末,水调生面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用薄荷茶,食前,下荆芥酒亦得。

〔丹〕孙兆口诀。治头疼,附子炮,石膏 ,等分为末,入脑麝少许,酒茶下半钱,妙。

上硫、附中加石膏之剂。

治头风如神。附子一枚,生去皮脐,用绿豆一协议煮,豆熟为度,去附子,只吃豆,立瘥。每附子一枚,可煮五次后,末服之。(《修真秘要》)

〔《本》〕治气虚头疼,用大附子一枚,剜去心,入全蝎二个在内,取前附子末,同钟乳一分,面少许,水和裹炮熟,却研为末,以焦黄为度,葱茶调下,一钱或半钱。

又方 用大附子(一枚,和皮脐生为末) 大川芎(一个,锉作四片)

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剂,裹川芎,作四处,如附子末少,入少面裹毕,以针穿数孔子,用真脑麝熏其穴内,觉附香再捻合穴子。如未觉内有香,即再熏一炷。细罗成灰,用铫子内热灰,炮熟末之,每服半钱,葱茶调下,不拘时候。(上泗医杨吉老二方,神效。)

上附子纯热例。

〔《素》〕帝曰∶人有病头痛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奇病论)

〔垣〕羌活附子汤 治冬月大寒犯脑,令人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出奇病论中。

防风(二分) 黄 (一钱) 麻黄(一钱) 苍术(半钱) 升麻(二分) 甘草(二分) 黑附子(一分) 羌活(半钱) 白芷 白僵蚕 黄柏(各三分)

上 咀,水煎去渣,温服,食后。若有寒嗽,加佛耳草三分。

〔罗〕川芎神功散 治风热上攻,偏正头痛,无问微甚久新,并皆治之。

川芎(一两) 甘草(二钱半) 川乌(生,去皮脐) 白芷 天南星 麻黄(去根。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投清酒半盏,和渣温服,密室避风,如人行五七里,再服,汗出为度,其病立愈。

救苦神白散 治男子妇人,偏正头痛,眉骨两太阳穴痛,及热上攻头目,目赤不已,项筋拘急,耳作蝉鸣。

川芎 甘草(炙。各八钱) 甘松(去土) 赤芍药 白芷 两头尖 川乌头(去皮脐。各六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茶调下,服药后,饮熟水半盏。

〔《本》〕治一切头疼,黑龙丸

天南星(洗) 川乌(各半斤。黑豆拌,蒸三次) 石膏(半两) 麻黄 薄荷(各四两) 本 白芷(各二两) 京墨(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杵丸弹子大,每服一丸,薄荷茶汤调下。

治伤寒头疼,太阳头疼,及一切头疼。

川乌(炮) 草乌(各半两) 麻黄 川芎 防风 羌活(各一两半) 地龙(去土) 全蝎(一个)雄黄(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食后茶清调下。

〔垣〕麻黄吴茱萸汤 治头痛胸中痛,食减少,咽嗌不利,寒冷,脉左寸弦急。

麻黄(半钱) 吴茱萸(三分) 黄芩(二分) 川乌(一分) 羌活(五分) 细辛(少许) 蔓荆子(一分) 本 柴胡 黄 (各二分) 苍术(一钱) 黄连(二分) 半夏(一分) 黄柏 升麻(各二分) 红花(少许) 当归(二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后。

〔丹〕东阳陈兄,露筋骨,体稍长,患体虚而劳,头痛甚,至有诀别之言。予察其脉,弦大而带数。以人参为君,川芎、陈皮为佐,至五六日未减,众皆讶之,以药之不对也。予曰∶药力有次第,更少俟一二宿,当自安。忽其季来问曰∶何不少加黄 。予不答。又经一宿,忽自言病顿愈。予脉之,觉指下稍盛。又半日,病者言,胸上满,不觉饥。视其腹纹已隐矣。予曰∶药中莫加黄 否?曰∶然。止与三帖。遂连与二陈汤,加浓朴、枳壳、黄连以泻其卫,三帖而安。

血虚头痛,自鱼尾上攻头痛,必用川芎当归汤。(眉尖后近发际曰鱼尾。)

〔《大》〕一奇散 治血虚头痛神妙。(即芎归汤也,方见产头痛。)

又方 用川芎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腊茶调下甚效。曾有产后头痛者,一服即愈。

〔《外》〕治头痛欲裂,当归一两,酒一升,煮取六合,饮至醉,效。

〔《素》〕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通评虚实论东垣云∶此气虚头痛也,用人参、黄 主之。)

〔《罗》〕气虚头痛治验参谋柏仲实,年六十一岁,二月间患头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邀往视之。其人云∶近在燕京,患头昏闷微痛,医作伤寒解之,汗出后痛转加,复汗解,病转加而头愈痛,遂归,每召医用药雷同,到今痛甚,不得安卧,恶风寒而不喜饮食。诊其脉弦细而微,气短而促,懒言语。《内经》曰∶春气者,病在头,今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面故昏闷,此病本无表邪,因发汗数四清阳之气愈亏损,不能上荣,亦不能外固,所以头苦痛而恶风寒,不喜饮食,气短弱。宜升阳补气,头痛自愈。名之曰顺气和中汤

黄 (钱半) 人参(一钱) 白术(五分) 陈皮(三分) 当归(五分) 芍药(五分) 甘草(炙,三分) 升麻(三分) 蔓荆子(二分) 柴胡(三分) 川芎(二分) 细辛(二分)

《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今年高气弱,又加发汗,卫外之气愈损。故黄 甘温,补卫实表为君。人参甘温,当归辛温,补气补血,芍药味酸,收卫气为臣。白术、陈皮、炙甘草苦甘,温养卫气,生发阳气,上实皮毛腠理为佐。柴胡、升麻苦辛,引少阳阳明之气上升,通百脉,灌溉周身者也。川芎、蔓荆子、细辛辛温,体轻浮,清利空窍为使。

上件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服之减半,再服而愈。

〔垣〕调中益气汤加川芎、蔓荆子、细辛,治气血俱虚头痛。(方见治法门。)

〔子和〕青黛散 治头风。

猪牙皂角 玄胡索(一分) 青黛(少许)

上为细末,水调豆许,鼻内灌之,其涎自出。先仰卧灌鼻,俟喉中酸味,即起身涎出,口咬铜钱一文,任流下。

〔丹〕头痛搐鼻取涎。

荜茇 川芎 薄荷 白芷 细辛(各等分)

为末,入猪胆内,与汁拌匀,阴干,再为末。用无根水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每一丸,茶清化灌鼻中,口噙铜钱三文,其涎来如泉。一方有玄胡索、 本、青黛,无薄荷、细辛。

〔《本》〕治偏正头风,夹脑风,并一切头风,不问年深日近,克日取效,名透顶散

细辛(表白者,三茎) 瓜蒂(七个) 丁香(三粒) 糯米(七粒) 脑子 麝香(各一,黑豆大。)

上将脑麝,乳钵内研极细,却将前四味研匀,另自治为末,然后入乳钵内,荡起脑麝令匀,用瓦罐子盛之,谨闭罐口,患人随左右搐之,一大豆许,良久出涎一升许,则安。

东垣云∶湿热在头而头痛者,必以苦吐之。若用上项搐鼻药而涎少者,必兼下项吐法治之。

〔《圣》〕治痰厥头痛。以乌梅十个取肉,盐二钱,酒半盏,合水煎至七分去渣,非时温服,吐即住。

〔丹〕头痛难忍支,风痰所致。栀子末蜜和浓,涂舌上,吐即止。(《兵部集》)

头痛非冷非风,此膈有痰也。浓煎茶啜一二升,探吐之,吐而又吐,候苦汁出乃止,不损人,待渴自止妙。(《外台秘要》)

〔子和〕茶调散

瓜蒂、好茶二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齑汁调下,空心用之。

丹霞僧,病头痛,常居暗室,不敢见明,其头热痛,以布围其巅,上置冰于其中,日易数次,热不能已。

诸医莫识其证,求见戴人。戴人曰∶此三阳蓄热故也。乃置炭火于暖室中,出汗涌吐,三法并行,七日方愈。

常仲明之子,自四岁得风痰疾,至十五岁转甚,每月发一二次,发必头痛,痛则击数百拳,出黄绿涎一二盏方愈。此年发益频,目见黑花,昏不知人,三四日方省,诸医皆用南星、半夏化痰之药,终无一效。戴人以双解散发汗,以苦剂吐痰,病去八九,续以分剂平调,自春至秋,如此数次,方获全瘥。

邪在胃而头痛者,必下之,其证必兼隔痞,或动作则痛甚,或右手脉滑盛者是也。治法并见脾胃条。

东风生于春,病在头,俞在颈项。(全文五脏。)春气者,病在头。(恶风为胃风。)

〔河〕新沐中风为首风,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至其风日则少愈,大川芎丸主之。

大川芎丸 治首风旋晕弦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体拘蜷。

川芎(一斤) 天麻(四两,用郓州者)

上为末,炼蜜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服。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项背怯寒,脑户极冷,神圣散主之。

神圣散 治脑风,邪气留饮不散,项背怯寒,头痛不可忍者。

麻黄(去节) 细辛(去苗) 干葛(生一半,炒一半) 藿香叶(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煮荆芥、薄荷,酒调下,茶亦得。并治血风证。

又方 治脑风邪气留饮,头疼不可忍者。用远志末,不以多少,于鼻中搐,于痛处揉之,相兼前药可用也。

〔丹〕头疼连眼痛,此风痰上攻,须用白芷开之。

雨前茶 川芎 白芷 防风 台乌 细辛 当归

为末,汤调服。

〔世〕偏正头风,川芎、细辛、防风、白芷、乌头尖、全蝎梢、南星姜制、麝香少许,为末,每一字,温酒调服。

〔丹〕头风方

羌活(三钱) 细辛(一钱) 川芎(二钱) 干葛(二钱) 甘草(一钱半) 防风(二钱) 半夏(一钱)

上除川芎、细辛二味外,研为末,用酒和炒,晒干,入川、细二味末和匀,每服一钱,茶清调下。

又方

荆芥 草乌尖(七片) 防风 甘草 台芎 蔓荆子 桔梗 麻黄

上为末,茶调服。

〔《本》〕治头疼,面赤,烦闷咽干,上膈风痰,头目晕昏,百节疼痛,背项拘急,芎辛丸

川芎 防风 僵蚕 独活(各一两) 桔梗(三两) 麻黄 细辛 白附子 羌活 甘草(各四两) 薄荷荆芥(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茶酒吞下,食后。

〔垣〕彻清膏

川芎(三钱) 蔓荆子(一钱) 细辛(一分) 本(一钱) 薄荷(三分) 生甘草(半钱) 炙甘草梢(半钱)

上为细末,食后,茶清调下一钱,或半钱。

〔《本》〕治头目风。荆芥穗、细辛、川芎等分为末,饭后汤点二钱。

凡治头痛,皆用芎、芷、羌、防、辛等温气药升散者,由风木虚,不能升散,而土寡于畏,得以壅塞而痛,故用此助肝木,散其壅塞也。若风盛,疏散太过而痛,服辛散药反甚者,则宜用酸涩收而降之,乃愈。

后乳香盏落散是也。

〔罗〕乳香盏落散 治男子妇人偏正头疼不可忍,大有神效。

御米壳(去蒂,四两) 陈皮 甘草(炙) 桔梗(去芦) 柴胡(去苗。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入灯心十茎,长四指,同煎七分,去渣,食后温服。

〔垣〕半夏白术天麻汤 治太阴痰厥头痛,眼黑头旋,恶心烦乱。(方见眩门。)

东垣先生,壮岁病头痛,每发时两颊青黄,眩运目不欲开,懒于言语,身沉体重,兀兀欲吐,数日方过。

洁古老人曰∶此厥阴太阴合而为病,名曰风痰,宜以局方玉壶丸治之。少风湿药二味,可加雄黄、白术,以治风湿。更有水煮金花丸,更灸侠溪二穴,各二七壮,不旬日愈。是知方者体也,法者用也,徒知体而不知用者弊。体用不失,可谓上工,信矣哉。(金花丸方见咳嗽。)

〔丹〕徐舍人因作劳,头与目眶痛,足冷身热,脉大而不甚数,作劳痰治之。

半夏(二钱) 川芎 黄芩 白术 陈皮(各一钱半) 木通(一钱) 甘草(少许)

分二帖煎,姜一片,下保和丸三十丸。

〔罗〕茯苓半夏汤 治风热痰逆呕吐,或眩运头痛。

半夏(三个,稍大者制) 赤茯苓(一钱) 陈皮(一钱,汤洗) 黄芩(一钱) 甘草(一钱)

上用水二钟,生姜三片,煎一盏,分三服作一日,温服无时。

〔丹〕又治湿痰头痛。

黄芩(酒炒,三钱) 苍术(酒炒,一两) 川芎 细辛(各二钱) 甘草(一钱)

为末,擂生姜一片,和匀,茶清调服。

贾孺人,脉沉,有痰头痛。

川芎(一钱) 泽泻(一钱,酒炒) 白术(一钱半,酒)

煎下茯苓丸三十粒。(茯苓丸方见痰饮门。)

〔《圣》〕治偏正头疼,并夹脑风,连两太阳头痛。以白僵蚕细研为末,用葱茶调服方寸匕。

上湿痰头痛,用半夏、南星及酒术、酒芩,燥其痰也,风痰头痛,用风药,余者并见风头痛条。

〔《素》〕阳明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脉解篇)

〔孙〕馆职学士张居易,嗜酒散诞,不为名利拘束,忽发热头疼,俾翰林医官治之,十日愈甚。诸学士共议召孙,孙至脉之。曰∶余人皆曰伤寒,故作此疾也。张学士好酒多,痰食所伤也,今疾非伤寒,而右手脉甚数,左手脉平和,此必伤酒食而作头痛,宜吃食药五七丸,俟之半日,进退决矣。孙遂用食药,经食久,膈渐宽,头痛遂减,再进利膈药,遂获安。大凡阳邪头疼,经十日,岂得不变发热而狂乱,故知非伤寒,乃食病之过也。

〔丹〕胡孺人因吃冷粉与肉,头痛自汗,膈痞,小便赤。

白术(二钱半) 陈皮(一钱半) 木通 川芎 黄芩(各半钱)

姜水煎熟,吞下草豆蔻丸、阿魏丸、保和丸各五十粒。

脉动作头重痛,热气潮者,属胃。(谓胃有酒食及痰疾之类也。)

〔丹〕头痛如破,酒炒大黄半两,茶煎服。

上以酒炒大黄下头痛,盖病在胃而头痛者,必下之方愈也。如孙兆以利膈药,下张学士伤食头痛,详见本条。郭茂恂以黑龙丹,下其嫂金华君产后污血头痛,详见产后头痛,皆下咽即安是也。

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东垣清空膏之类治之。(全文见治虚实后法。)

头痛巅病,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头痛。(全文见治虚实法。)

许学士谓之肾厥头疼也,用玉真丸治之。东垣云∶此寒湿头痛,气上而不下也。(玉真丸方见寒热条。)

运气 头痛有四∶

一曰火郁于上而痛。经云∶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风胜乃摇,候乃大湿,其病气怫于上头痛;二之气,火反郁,白埃四起,其病热郁于上头痛。又云∶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治以寒剂为君也。

二曰寒气逐热气上行而痛。经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延及脑顶发热。又云∶太阳之胜,热反上行,头项顶巅脑户中痛,目如脱。又云∶太阳之复,心痛痞满头痛,治以热剂为君也。

三曰湿邪伤肾膀胱而痛。经云∶太阴司天,湿淫所胜,腰脊头项痛,时眩。又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又云∶太阴之复,头顶痛重而掉 尤甚,亦治以热剂为君也。

四曰阳明复气,兼非位之心病而痛。经曰∶阳明之复,咳哕烦心,病在膈中,头痛,治以温剂也。

〔垣〕白芷散 治风头痛,搐鼻。

石膏(二钱) 薄荷(三钱) 芒硝(二钱) 郁金(一钱) 香白芷(二钱)

上细末,口噙水搐鼻,若症在太阳加羌活二钱,防风一钱,红豆二粒,为末搐之。

川芎散 搐鼻。

青黛(二钱半) 蔓荆子 川芎(各一钱二分) 郁金 芒硝(各一钱) 石膏(一钱三分) 细辛根(一钱) 薄荷叶(二钱) 红豆(一粒)

上为末,搐鼻。

〔丹〕瘦人搐鼻药。

软石膏 朴硝(各半钱) 脑子 檀香皮 荆芥 薄荷叶(各一钱) 白芷 细辛(各三钱)

〔罗〕如圣散 治眼目偏痛头风。

麻黄(烧灰,半两) 盆硝(二钱半) 麝香 脑子(各少许)

上件为细末,搐之神效。

又方

杨梅青 硝石 伏龙肝(等分)

上为末,搐鼻立效。

〔河〕瓜蒂神妙散 治偏正头目昏眩,及偏正头痛。

焰硝 雄黄 川芎 薄荷叶 道人头(即苍耳子) 藜芦(各一分) 天竺黄(一钱半)

上为细末,含水,鼻中搐一字,神验。

上六方,搐鼻,治头痛属热者也。

〔《本》〕治八般头风。

草乌尖 细辛(等分) 黄丹(少许)

上为细末,苇管搐入鼻中,立效。

〔丹〕治卒头上痛。皂荚末吹鼻,嚏则止。(《斗门方》。)

〔世〕火筒散 治头风应验方。

蚯蚓粪(四钱) 乳香(二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用纸筒自下烧上,吸烟搐鼻内,神效。

〔仲〕头痛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 食盐(等分)

上二味,为末,以方寸匕,摩疹上,令药力行。

〔《圣》〕治风头痛,每天欲阴风雨先发者。用桂心一两为末,以酒调如膏,用敷顶上并额角。

治头风饼子

五倍子 全蝎 土狗(七个)

上为末,醋糊作如钱大饼子,发时再用醋润透,贴太阳穴上,炙热贴之验甚,仍用帕子缚之,啜浓茶,睡觉即愈。

〔《圣》〕治时气头痛不止。用朴硝二两为末,生油调涂于顶上。

〔《经》〕患头风,山豆根,捣末,油调涂之。

〔《食》〕治热风头痛,烧杏仁令烟尽,去皮尖,以乱发裹之,咬于所患处齿下,其痛便止。

〔世〕偏正头痛风,醉头风,以蓖麻子九粒,先用米调成膏,涂茶碗底,却用火烧蓖麻仁烟出,以茶碗覆熏烟上,候烟尽,用少汤冲开服之,觉额上痒是效。

〔丹〕头内如虫蛀响,名天白蚁。用茶子细末吹鼻中。(《周氏方》。)

〔《灵》〕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病篇下同)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头痛项胛盛者,取血与厥阴。)厥头痛,贞贞(都耕切。)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阴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经云∶头目苦痛取之项中两筋间,盖风府穴也。又云∶足太阳脉是动则冲头痛,目如脱,项似拔。所生病者头囟项痛,故应头痛,取足太阳也。)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经云∶足少阳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所生病者头痛,故耳前后脉涌热者,取足太阳也。)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头痛不可取于 者,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侧刺,不可远取也。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阳迎头痛脑满,不得息,取之人迎。(阳迎,即阳逆也。又云∶肝气逆头则痛耳聋颊肿,取血者,是瘀血肿满处取之也。)

〔《摘》〕偏正头风∶丝竹空(沿皮向外透率谷。) 风池(横针入寸半,透风府。) 合谷(半寸以上穴未愈,再取。) 解溪 三里 中脘(中脘一穴,灸五十壮。)

〔《集》〕正头风∶百会(一分,灸七壮。) 上星(二分,灸七壮,三棱针出血亦得。) 合谷(不愈,再取。)神庭(灸七壮。) 太阳(在两额角眉后紫脉上,三棱针出血亦得。)

醉头风∶(内攒竹一穴,《通玄》同) 印堂(一分,灸五壮) 攒竹(一分,沿皮横透鱼腰) 三里 膻中(灸)风门(沿皮向外一寸)

〔《摘》〕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天牖(五分,留七呼,不宜补,亦不宜灸,若灸之则面肿胀,合当取下穴。 (六分,留三呼,泻五吸,后取天牖、风池即瘥,此古流注之法。)

〔洁〕头风∶后溪 京骨

上手足太阳。

〔《玉》〕头痛呕吐∶神庭(一分。)印堂(在两眉中,沿皮透左攒竹,补三吸,转归元穴,退针沿皮透右攒竹,补三吸。)

〔《摘》〕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肾厥头痛∶涌泉(三分,弹针出血。)

尝治一老妇人头痛,久岁不已,因视其手足有血络,皆紫黑,遂用三棱针尽刺出其血,如墨汁者数盏,后视其受病之经灸刺之,而得全愈。即经所谓大痹为恶,及头痛,久痹不去身,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是也。

〔《甲》〕脑风头痛,恶见风寒,鼽衄鼻窒,喘息不通,承灵主之。头痛身热,引两颔急(一作痛),脑空主之。

头痛,目窗、天冲、风池主之。(以上诸穴在头部第三行也。)善嚏头痛,身热,颔厌主之。热病头痛,引目外而急,烦满汗不出,引颔齿面赤皮疼,悬厘主之。热病,偏头痛,引目外 ,悬厘主之。醉酒风热,发两角眩(一云两目)痛,不能饮食,烦满呕吐,率谷主之。(《千金》云∶此条在风篇。)颈额 满,引牙齿口噤不开,急痛不能言,曲鬓主之。(以上诸穴皆在耳前也。)头痛引颈,窍阴主之。头风耳后痛,烦心及足不收,失履,口 僻,颈顶摇 ,牙车急,完骨主之。(以上诸穴皆在耳后也。)头目瞳子痛,不可以视,侠项强急,不可以顾,阳白主之。头痛目眩,颈项强急,胸胁相引,不得倾侧,本神主之。(以上诸穴皆在面部也。)头痛振寒,清冷渊主之。头痛项背急,消泺主之。

头风痛,鼻鼽衄,眉头痛,善嚏,目如欲脱,汗出寒热,面赤颊中痛,项强不可左右顾,目系急,螈,攒竹主之。头眩痛重,目如脱,项似拔,狂见鬼,目上反,项直不可顾,暴挛足不任身,痛欲拆,天柱主之。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暴病头痛,身热痛,肌肉动,耳聋恶风,目 烂赤,项不可以顾,髀枢痛,泄肠 ,束骨主之。风眩头痛,少海主之。厥头痛,面浮肿,烦心,狂见鬼,喜笑不休,发于外,有所大喜,喉痹不能言,丰隆主之。阳厥凄凄而寒,少腹坚,头痛,胫股腹痛,消中,小便不利,善呕,三里主之。厥头痛,面肿起,商丘主之。厥头痛,孔最主之。头重顶痛目不明,风到脑中寒,重衣不热,汗出,头中,恶风,刺脑户主之。头重目瞑,厥,寒热,项强难以顾,汗不出,陶道主之。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螈 ,里急,腰股相引痛,命门主之。

〔《素》〕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平人气象论)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

〔《脉》〕诊头痛目痛,久视无所见者死。(久视不见,见诸脉病杂法。下而不上,《甲乙经》作卒视上而不下者是。)病若头痛目痛,脉急短涩死。(未详其义。)

 

产后头痛

〔《大》〕一奇散治产后头疼,用当归、川芎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丹〕产妇年三十余,身热头痛肚痛。

陈皮 白术 白芍(各二钱) 黄芩(二钱半) 川芎(一钱) 干姜 牡丹皮 甘草(各一钱半)

荆芥(半钱)

分四帖煎服。

〔《保》〕治产后头痛,血虚、痰癖、寒厥、皆令头痛,加减四物汤

苍术(一两六钱) 羌活 川芎 防风 香附(炒) 白芷(各一两) 石膏(二两半) 细辛(一两半)当归 甘草(各五钱)

上粗末,每一两水煎,服无时。如有汗者,知气弱头痛也,方中加芍药三两,桂一两半,生姜煎。如痰癖头痛,加半夏三两,茯苓一两,生姜煎。如热痰头痛,加白芷三两,石膏三两,知母一两。如寒厥头痛,加天麻三两,附子一两半,生姜三片,煎服。

〔《大》〕芎附散治产后败血作梗,头痛,诸药不效。

上大附子一枚,酽醋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醋令尽,去皮脐,加川芎一两,并为细末,每服一钱,茶清下。

郭茂恂嫂金华君,产七日不食,始言头痛,头痛已,又心痛作,既而目睛痛,如割如刺,更作更止,相去无瞬息间。每头痛甚,欲取大石压,良久渐定,心痛作,则以十指抓壁,血流满掌,痛定目复痛,又以两手自剜取之,如是十日不已,众医无计。进黑龙丹半粒,疾少间,中夜再服下,瞑目寝如平昔,至平旦下一行,约三升许,如蝗虫子,三疾减半,巳刻又行如前,则顿愈矣。(黑龙丹方见产后血不下条。)

 

偏头风

头半边痛者是也,当与前头痛相参用之。

〔丹〕偏头风。有痰者多。

左属风∶荆芥 薄荷。左属血虚∶川芎 当归。

右属痰∶苍术 半夏。右属热∶黄芩。

〔罗〕川芎散治偏头痛,神效。

甘菊 石膏 川芎 白僵蚕(生。各六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

〔洁〕治头痛连睛痛。

石膏 鼠粘子(炒)

上为末,茶清食前调下。

〔垣〕细辛散治偏头风。

细辛(二分) 川芎(七分) 柴胡(二钱) 黄芩(酒炒,一钱) 生黄芩(五分) 瓦粉(二分)甘草(炙,一钱半) 黄连(酒炒,七分) 芍药(半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煎,食后温服之。

〔《经》〕 治偏头痛绝妙。荜茇为末一两,于食前用清粥饮调半钱服。

〔《本》〕 治风寒客于头中,无时疼痛,牵引两目,遂至失明,宜白附散

白附子(一两) 麻黄(不去节) 川乌 南星(各半两) 全蝎(五个) 干姜 朱砂 麝香(各一分)

上为细末,酒调一字服,略睡少时效。

一族人患头痛不可忍,一服瘥。

治偏头风。

猪牙皂角(去皮筋) 香白芷 白附子(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右疼右边卧,左疼左边卧,皆疼仰卧,食后服。

〔丹〕偏头风,荜茇、猪胆搐鼻中。

〔《本》〕治偏头风,用好萝卜自然汁一蚬壳许,令患人仰卧,左疼注左,右疼注右,或两边皆疼皆注之,虽十年患者亦效。王荆公患十二年,用之立效。后医数人皆愈,此禁中秘方。

〔《灵》〕 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厥病篇)

 

雷头风

头痛而起核块者,是也。

〔子和〕凡雷头懒于俗呼之,谬名也。可用茶调散吐之,次用神芎丸下之,然后服乌荆丸及愈风饼子之类。衰者,可用凉膈散消风散热。

茶调散方(见上下部,即二仙散是也。)

神芎丸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温水下十五丸,每服加十丸,以利为度,日三服。

愈风饼子

川乌(炮,半两) 川芎 甘菊 白芷 防风 细辛 天麻 羌活 荆芥 薄荷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剂,捏作饼子。每服三五饼,细嚼茶酒送下,不计时候。

凉膈散(方见前寒热条。)

〔《保》〕夫治雷头风者,诸药不效,为与证不相对也。盖雷头风者,震卦主之,震仰盂,故予制药内加荷叶者,象震之形,其色又青,乃述类象形,当煎《局方》中升麻汤主之。

升麻汤治头面疙瘩,憎寒拘急,发热,状如伤寒,升麻 苍术 荷叶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食前后。或烧全荷叶一个,研细调药,服之妙。

〔子和〕雷头风者,是头上有赤肿结核,或如酸枣状,可用 针出血则愈矣。

〔《素》〕雷头风∶上囟 百会 风池。

 

大头痛

头痛如肿,大如斗是也,大率多是天行时疫病。

〔垣〕泰和年,东垣以监纳济源税,时长夏多疫疠,初觉憎寒体重,次传面目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如染之多不救。张县丞亦得此证,至五六日,医以承气汤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或曰李明之存心于医,可以请治,遂命诊视,具说其由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

此虽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而为肿盛,以承气下之,泻胃中之实热,是诛罚无过,殊不知适其病所为故。遂处方用黄连、黄芩,味苦寒,泻心肺间热以为君。橘红、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以为臣。连翘、鼠粘子、薄荷叶苦辛平,板蓝根味甘寒,马屁勃、白僵蚕味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以为佐。新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不得伸,桔梗味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共为细末,用汤调,时时服之,拌蜜为丸,噙化之,服尽良愈。因叹曰∶往者不可追,来者尤可及。凡他所有是病者,皆书方以帖之,全治甚众。

普济消毒饮子

黄芩 黄连(各半两) 人参(三钱) 橘红 玄参 甘草(生。各二钱) 连翘 鼠粘子 板蓝根 马屁勃(各一钱) 白僵蚕(炒,七分) 升麻(七分) 柴胡 桔梗(各二钱)

上为细末,服如前法,或加防风、薄荷、川芎、当归身,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煎去渣,热服之,食后时时服之。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黄一钱,或二钱,以利之。肿热甚者,宜砭刺之。

〔海〕大头病者,虽在身半以上,热伏于经,以感天地四时非节瘟疫之气所着,以成此疾。至于溃裂脓出,而又染他人,所以谓之疫疠也。大抵足阳明邪热太甚,实资少阳相火为之炽,多在少阳,或在阳明,甚则逆传。视其肿势在何部分,随其经而取之,湿热为肿,木盛为痛,此邪发于首,多在两耳前后,所先见出者,为主为根,治之宜早,药不宜速,恐过其病。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已作,有伤人命矣。此疾是自外而之内者,是为血病,况头部分受邪,见于无形之处,至高之分,当先缓而后急。先缓者,谓邪气在上,着无形之部分,既着无形,所传无定,若用重剂大泻之,则其邪不去,反过其病矣。虽用缓药,若又急服之,或食前,或顿服,咸失缓体,则药不能除病矣。当徐徐渍无形之邪,或药性味形体据象服饵,皆须不离缓体及寒药,或酒炒浸之类皆是也。后急者,谓前缓剂已经高分,泻邪气入于中,是到阴部,染于有形质之所,若不速去,反损阴也。此却为客邪,当急去之,是治客以急也。且治主当缓者,谓阳邪在上,阴邪在下,各为本家病也。若急治之,不惟不能解其纷,而反致其乱矣,此所以治主当缓也。治客当急者,谓阳分受阳邪,阴分受阴邪,主也。阴分受阳邪,阳分受阴邪,客也。凡所谓客者当急去之,此治急以客也。假令少阳阳明之为病,少阳为邪者,出于耳前后也。

阳明者,首面大肿也。先以黄芩、黄连、甘草,通炒过,锉煎少少不住服呷之,或服毕,再用大黄或酒浸或煨,又以鼠粘子新瓦上炒香, 咀煎去渣,纳芒硝各等分,亦细细呷之。当食后用,徐得微利。及邪气已,只服前药。如不已,再服后药,根据前次第用之,取大便利,邪已即止。如阳明渴者,加石膏。少阳渴者,加栝蒌根汤。阳明行经,加升麻、葛根、芍药之类。太阳行经,加羌活、防风、荆芥之类。选而加之,并与上药均合,不可独用散也。

〔洁〕黑白散治大头病如神。

乌黑蛇(酒浸) 白花蛇(去头尾,酒浸) 雄黄(二钱) 大黄(煨,半两)

上为极细末,每服一二钱,白汤调无时。

〔海〕疫毒头肿者,甘桔汤加鼠粘子、大黄、芒硝。

〔丹〕大头天行病。

羌活 酒芩 酒蒸大黄

〔《素》〕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全文见厥。)

〔《山》〕大头风,用井底泥调大黄、芒硝涂之。(此方若在表者忌之,在里者宜之。)

运气 大头病皆属火,盖经所谓上肿者,即其属也。经云∶少阳司天之政,风热参布,太阴横流,寒乃时至,民病上,怫肿色变。又云∶少阴司天之政,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民病嗌干肿上,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其治方,东垣普济消毒饮子得之矣。

 

眉痛

〔丹〕眉痛,属风热与痰,作风痰治。类头风,用白芷、酒黄芩末,酒调下。

又方

川乌 草乌(二味为君,童便浸炒) 细辛 羌活 黄芩 甘草(各等分,为佐)

〔垣〕选奇汤眉骨痛不可忍。

防风 羌活(各三钱) 酒黄芩(一钱,冬不用,如能食热痛者加之) 甘草(三钱,夏生冬炙用)

上 咀,每服三钱水煎,稍热服,食后时时。

《撮要》、《摘英》眉攒内痛∶解溪

〔《玉》〕眉间痛∶攒竹(泻出血,沿皮透鱼腹。) 头维(一分,沿皮斜向下透悬颅,选而用之,不必尽取。)眉棱骨痛∶攒竹 合谷 神庭

 

头重

〔垣〕红豆散治头重如山,此湿气在头也。

麻黄根(炒,半钱) 苦丁香(半钱) 红豆(十粒) 羌活(烧) 连翘(各三钱)

上五味为细末,鼻内搐之。

又方

羌活根(烧) 连翘(各三钱) 红豆(半钱)

上为末,搐鼻。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全文见针灸。长强穴在脊 ,即尾骨端也。)

〔《撮》〕头重如石∶印堂(一分,沿皮透攒竹,先左后右,弹针出血。)

 

头风屑

〔罗〕肝经风盛,木自摇动。《尚书》云∶满招损。老子云∶物壮则老。故木凌脾土,金来克之,是子来为母复仇也。使梳头有屑皮,见肺之证也,谓肺主皮毛。大便实,泻青丸主之;虚则消风散主之。(泻青丸方见治虚实法。)

消风散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痛,肌肉蠕动,目眩旋运,耳箫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燥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骨疼,旋欲倒,痰逆恶心。

芎 羌活 人参 茯苓(去皮) 白僵蚕 藿香(去土) 荆芥 甘草(炒) 蝉壳(去土。各二两) 浓朴(去皮,姜制)陈皮(去白。各半两) 防风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如久病偏头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如脱着沐浴,暴感风寒,头痛身重,寒热倦疼,用荆芥茶清调下半盏,不拘服之。小儿虚风,目涩昏倦,及急慢惊风,用乳香荆芥汤调下亦得。

〔丹〕 头痒风屑发黄,用酒炒大黄茶调服。

〔海〕万病紫菀丸 治头多白屑,每服三丸至五七丸,姜汤下。(方见积块条。)

〔《本》〕治风屑极燥痒无时,此乃气虚,风邪侵于皮表而生。用藜芦不拘多少为末,先洗头,须避风,候未至十分干时,用末糁之。须用入发至皮方得,紧缚之两日夜,次日即不燥痒。如尚有些少,可再用一次立效。

禹锡按陈藏器云∶盐麸子,主头风白屑,效。(俗名麸盐桃,其末结五倍子。)

〔《经》〕患头上白屑极多,山豆根油浸涂,以孩儿乳汁调涂效。

〔《本》〕又方

白芷 零陵香(各等分)

上为末,如前法用之,候三五日篦去,敷三二次,终始不生。

 

tags: 头风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医学纲目 总目录
卷之十四・肝胆部
胁痛
诸疝
闭癃遗溺
前阴诸疾
卷之十五・肝胆部
头风痛 (当前页面)
多卧、不得卧
咽喉
卷之十六・心小肠部
心痛
胸痛胸满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少阴病
  2. 太阴病
  3. 厥阴病
  4. 梦遗
  5. 发黄白
  6. 痈疽
  7. 太阳病
  8. 烦躁
  9. 谵妄
  10. 少阳病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