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中国医籍考 -- 卷六十二

方论(四十)

书名:《中国医籍考》  作者:丹波元胤

〔黄氏(承昊)折肱漫录〕七卷(明志作六卷)存

自小引曰。古人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意在济世也。予少年病羸。徽 一二十年。备尝诸苦。少不知医多误药。苦乃弥甚。当茹荼时。苦极而悔。侮极而恨。惝恍HT 。几滨于死。私自矢曰。吾病得愈。吾年得老。必揭此以告同患者。使毋蹈予之覆辙。有所苦随笔记之。久而成帙。迨后病得渐瘥。更得致身云路。碌碌世缘。未暇问此。且念吾年未老。阅历未深。恐识见尚有误以误人。姑笥而藏之。今归田无事。年已六十矣。阅历深。识见定矣。庶可灾黎以告同患乎。乃搜故簏所存。而益以近记。题曰折肱漫录。盖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一曰养神。一曰养形。一曰医药。非身所亲历。口所亲尝。目所亲亲。都不敢混载以欺人。盖予生平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夫岂剿陈言。拾道听。以侈观览者。予官虽不甚显。而宦辙所致。必孜孜以利济为事。今梓是编。亦一片婆心所使。上不能为良相。而颇存良相之心。下不能为良医。而略明良医之道云尔。崇祯乙亥菊月 。乐白道人黄承昊题于乐白轩。程永培跋曰。黄履素前明万历丙辰进士。幼而赋质虚弱。年至七十余岁。自云药品十尝四五。则一生无日不在病中矣。有妄投峻剂。为医误者。有调理不善。而自误者。历验亲切。遂着折肱漫录一书。一则曰养神篇。一则曰养形篇。一则曰医药篇。其意是惕病者之鉴戒。原非为医家立说也。曾收入杏林法海书目中。盖欲医与病者。皆不可粗忽也。沈存中有五难之说。此非二难乎。如阴亏质弱之人。或一流览。则病情不致于固结。医药不致于轻试。则此书之功。亦不浅矣。但养神篇。虽所采皆子史。傍及释道。其说颇杂。莫如案头置鹤林玉露等书更胜矣。故不刊木。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古吴瘦樵程永培跋于紫藤花下读书轩。四库全书提要曰。折肱漫录六卷。明黄承吴撰。承昊字履素。号暗斋。秀水人。黄洪宪之子也。万历丙辰进士。官至福建安察使。承昊体羸善病。因参究医理。疏其所得。以着是书。分养神养气医药三门。其论专主于补益。未免一偏。

〔聂氏(尚恒)奇效医述〕一卷 存

自序曰。医术肇自圣神。其效可以安危而起死。乃民生寿命之急需。而造化功用。所不及者。赖之以赞助也。古有达则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之语。盖谓其与燮理同功耳。然古今高明之士。多视为小技。而漫不究心。一旦身有病。与所亲之人有病。则悉付庸愚之手。使庸愚之陋识。反得以握贤智之生死。岂不谬哉。闻有涉猎斯术者。又自恃聪明。不肯究极精深。仅知粗浅。而即自信自用。反致误己误人。其害尤甚也。此二者。古今之通弊。余尝鉴之而思为身计。又思为身所亲者计。是以究心于斯术。数十年来博取而精研之。深思而透悟之。自觉有入于神妙者。因病制方。不胶于古方。得心应手。不拘于成说。其初聊以自为。久而有知。信者以躯命来托。不论亲疏贵残。皆尽心为之调治。是以每每取效。而其效又多奇也。效何以奇。凡病有易治者。皆求治于时医。不求余治也。其有病危难治。时医束手者。然后求救于予。余不计其危而治之。十尝治其八九。与寻常功效不同。此其所以奇也。或有一二不治者。则病已在膏肓。而入骨髓。扁鹊望之而走耳。然余且为之委曲求生。至于必无生意而后已。岂忍为扁鹊之走乎。余归休颇有暇日。因取从前医而效。效而奇。详述而录之。病情与治法俱备。令人可对勘也。俾览者咸知某病已危。用某药得宜而获安。某病滨死。用某药中 而回生。庶令后之病证。有相类者。可以触类而通。合宜而用。则于天下后世之疾苦沉 。未必无裨也。此余刻医述意也。兹刻仅录其往者。而来者犹可以续刻。用是引诸其首。时万历丙辰秋仲之吉。前知福建汀洲府宁化县事清江久吾聂尚恒识。

〔医学汇函〕十三卷 存

〔邹氏(元标)仁文书院集验方〕七卷 存

引曰。是书凡四种。其一为剑江李司马亲验方。其一为麻城刘司马彰赐堂集方。其一为焦翰撰墨宝斋集方。其一予所得贺大学所集海上奇方。侍御孙公刻以传者。盖诸公卿家奇人奇书多有。故足述也。是书大者如琼林武库。无所不载。单者如以短兵接战。取胜在人自择不耳。间常窥世之病道多涂。而不病病之方寡。方及寡又多庸医。虚实阴阳罔辨。立置人死地者。实可哀怜。予力既不能济人之生。又不忍视人之死。故托朱君侯仁者以广传。因忆古人杜门集方。良有以也。泰昌元年菊月吉旦。吉水邹元标。冯嘉会序曰。闻之医者意也。然则自轩岐来。所博取于洪纤。而详研于 腑者。尽意之云乎。夫天下意与法。原自相持。意缘法以行。而后驭之精。法传意以出。而后垂之永。凡事皆然。不独医已。若不措法内之意。而第骋意外之法。以之应事。未有不续堕。而以之用药。未有不人费者。今庸医辈病政坐此。余每谓天地好生。民生实难。世无善意之医。医无可守之法。 张就毙。累累而是。思欲掇拾诸方。传布宇内。以为调燮之大端。所不可废者。而苦无善本。会余当抚大梁。大中丞南皋邹公以所汇仁文书院方见示。余欣受而梓之。以广公志。时毗陵段生以儒术工医。从余使院。复取其肘后一册附于后。噫。是刻也。邹公所辑凡四种。余一种法。大略具是矣。亦俟夫善意者之取筏焉。而勿第曰医行意也。天启二年桂月吉旦。瀛海冯嘉会书。

〔卢氏(复)芷园覆余〕一卷 存

题词曰。覆余原名病呓。辛亥病中六月风雨之夕。偶拈者。皆平日见闻。及一二自得语。期就正有道。而未逮也。癸丑刻金 释文。暇将检校授剞劂。不意为门人覆瓿矣。仅从瓿上得数叶。聊付刻以竟予就正之志。因名覆余。癸丑仲夏自记。钱塘县志曰。卢复。字不远。习岐黄兼通大乘。与子之颐善疗奇疾。凡尸蹶 风。投剂无不立愈。

〔芷园臆草勘方〕一卷 存

题词曰。甲午学医。读诸方括。头昏心塞。求解不能。及见医方考。如儿方尝甘草。喜不自胜。久之转增懊闷。闻素社论仲景方有省。信手拈弄一二则。兴尽且止。虽披沥肺肝。多惭折袜。呈似博识。少佐解颐。壬戌长至日自记。

〔芷园臆草存案〕一卷 存

题词曰。辛酉病间。出寄紫芝禅室。忆自疾作案。它日反复展视。似觉有启于中。因思二十年作医。其昭着人耳目。真实得意处。颇有限量。因随记数则。其望古人一着不虚。岂不愧杀。普请博识大方。洞察一生败阙。癸亥夏孟自记。

〔曹氏(秉铉)杏园医案〕未见

武进县志曰。曹秉铉。字公辅。喜读书。有济世之志。因父病遂学医。曰。我姑寿此一方民。以延亲寿。庚申辛酉两年大疫。秉铉不避危险。治之不取其值。所到处赖全活。着杏园医案行世。

〔沈氏(应 )明医选要济世奇方〕十卷 存

〔张氏(鹤腾)伤暑全书〕二卷 存

自序曰。夫医九流一技也。而回夭札。与安乐。跻寿域而补造物之不逮。厥功博已。顾五行在手。则夭可延。阴阳未分。则延者促。已审之在跬步。而适之则燕越可畏哉。寒暑均天地之厉气。伤寒伤暑二病。均厉气之能生杀人者。素问因寒因暑之说。昭昭为万世的。顾伤寒书。创自张长沙。详于朱南阳也。反复精析于陶节庵。其全书若眉列然。学人类能据籍按方而施治。故往往取效。若伤暑一证。医书止勒小款中。世皆忽之。一遇是证。率目为伤寒。以发散等剂投之。间加衣被取汗。甚灸以致伤生者。累累不悟。可不悲欤。予诸生时。万历戊子夏患兹证。势极气索。瞀然自愦。庸医以为脾胃内伤。或以为劳役中折。几不自持。徽医汪韫石适在旁。蹙然曰。心烦面垢。此暑证也。何多指。闻之皆骇其名。予于瞀中微解。根据之服益元散二剂而苏。仍调以加味香薷饮。数剂而愈。遂着伤寒伤暑辨一篇。刊于暑月印布。兼施药饵。其捷效若谷响。乃发愿搜罗群书。着为全帙以济世。惧阅历未久。不中 期。五十以后。方就笔研。戊申自计部以目恙请告。杜门静摄。得毕志于性命黄老诸家。昕夕 。无逸晷暇。即焚香兀坐。间入圜内视。百日不佞目愈。后至天启壬戌。感仙师教就笔研。挟古诸名家。参考编集而成帙。拮据十余载。约二万余千言。分为上下两卷。议论皆常语。不敢钩深。以便医家览解。方多遵古无它奇。宜证则灵菽粟。岂珍惜而食。其时百骸理宜也。要在于燕越歧路处着力耳。平高贡除妒忌。澄心察理。审证投咀。医之上计乎。宁独医人一心耳。虚与实相反。拗与圆相仇。古今成败之大关也。秉国成者。与谋国计者。身系社稷安危。操万姓命脉。虚心圆智。盖可忽乎哉。予因医而广其说。天启三年。岁次癸亥。孟夏朔旦。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户部陕西司郎中颖郡张鹤腾撰。吴伟业曰。颖州之难。副使张公鹤腾骂贼死。(绥寇细略补遗)

〔李氏(盛春)病机要旨〕一卷 存

〔治杂证验方研悦〕一卷 存

〔张氏(介宾)景岳全书〕六十四卷 存

林日蔚纪略曰。先外祖张景岳公名介宾。字会卿。先世居四川绵竹县。明初以军功。世授绍兴卫指挥。卜室郡城会稽之东。生颖异。读书不屑章句。韬钤轩歧之学。尤所淹贯。壮岁游燕冀间。从戎幕府。出榆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居数年无所就。亲益老。家益贫。翻然而归。功名壮志消磨殆尽。尽弃所学。而肆力于轩岐。探隐研神。医日进。名日彰。时人比之仲景东垣云。苦志编缉内经。穷年缕析。汇成类经若干卷问世。世奉为金匮玉函者久矣。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得之玄微。以自成一家之书。首传忠录。统论阴阳六气。先贤可否。凡三卷。次脉神草。择诸家珍要精髓。以测病情。凡二卷。着伤寒为典。杂证为谟。妇人为规。小儿为则。痘疹为诠。外科为钤。凡四十卷。采药味三百种。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维。更推参地为良相。黄附为良将。凡二卷。创药方分八阵。曰补。曰和。曰寒。曰热。曰固。曰因。曰攻。曰散。名新方八阵。凡四十卷。集古方分八阵。名古方八阵。凡八卷。别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总皆出入古今八阵。以神其用。凡四卷。共六十四卷,名景岳全书。是书也。继往开来。功岂小补哉。以兵法部署方略者。古人用药如用兵也。或云。公生平善韬钤。不得遂其幼学壮行之志。而寓意于医。以发泄其五花八门之奇。余曰。此盖有天焉。特老其才救世。而接医统之精传。造物之意。夫岂其微欤。是编成于晚年。力不能梓。授先君。先君复授日蔚。余何人斯。而能继先人之遗志哉。是岁庚辰携走粤东。告方伯鲁公。公曰。此济世慈航也。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捐俸付剞劂。阅数月工竣。不肖得藉慰先人。以慰先外祖于九原。先外祖可不朽矣。外孙林日蔚汝辉敬跋。四库全书提要曰。景岳全书六十四卷。明张介宾撰。是书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草三卷。录诊家要语。次为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疹诠。外科钤。凡四十一卷。又本草正二卷。探药味三百种。以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维。更推人参地黄为良相。大黄附子为良将。次新方二卷。古方九卷。皆分八阵。曰补。曰和。曰寒。曰热。曰固。曰因。曰攻。曰散。又别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四卷终焉。其命名皆沿明末纤佻之习。至以伤寒为典。杂证为谟。既僭经名。且不符字义。尤为乖谬。其持论则谓金元以来。河间刘守真立诸病皆属于火之论。丹溪朱震亨立阳有余阴不足。及阴虚火动之论。后人拘守成方。不能审求虚实。寒凉攻伐。动辄贻害。是以力救其偏。谓人之生气。以阳为主。难得而易失者惟阳。既失而难复者亦惟阳。因专以温补为宗。颇足以纠卤莽灭裂之弊。于医术不为无功。至于颂其说者。不察证候之标本。不究气血之盛衰。概补概温。谓之王道。不知误施参桂。亦足戕人。则矫枉过直。其失与寒凉攻伐等矣。大抵病情万变。不主一途。用药者从病之宜。亦难拘一格。必欲先立一宗旨。以统括诸治。未有不至于偏者。元许衡鲁斋集。有论梁宽甫病证书曰。近世诸医。有主易州张氏者。有主河间刘氏者。张氏用药。根据准四时阴阳。而增损之。正内经四气调神之义。医而不知。此妄行也。刘氏用药。务在推陈致新。不使少有怫郁。正造化新新不停之义。医而不知。此无术也。然而主张氏者。或未尽张氏之妙。则瞑眩之剂。终不敢投。至失几后时。而不救者多矣。主刘氏者。或未悉刘氏之蕴。则劫效目前。阴损正气。贻祸于后日者多矣。能用二家之长。而无二家之弊。则治庶几乎。其言至为明切。夫扶阳抑阴,天之道也。然阴之极至于龙战。阳之极亦至于亢龙。使六阴盛于坤。而一阳不生于复。则造化息矣。使六阳盛于干。而一阴不生于 。则造化亦息矣。素问曰。亢则害。承乃制。圣人立训。其义至精。知阴阳不可偏重。攻补不可偏废。庶乎不至除一弊而生一弊也。

〔刘氏(奎)景岳全书节文〕未见

按上见于刘嗣宗温疫论类编序。

〔张氏(介宾)质疑录〕一卷 存

题词曰。医道肇于轩岐。而着书立言。以发明之者。莫如张刘李朱为最。以至陶王陈薛。各有阐述。然亦有不能无弊者。如一言之谬戾。每遗祸于后人。是不得不取而辨论之。以正其失。非敢妄訾乎前贤也。将以为质疑之一助云尔。

〔程氏(仑)医按〕五卷 存

自序曰。予先世尚文艺。广购异书。迨大父光禄公。筑园求志。益置藏书之所。于时若黄五岳沈石田文衡山方寒溪及海内诸名士。相率为之题咏。而丰考功南隅记之。从大父方伯萝山公留心坟典。其宦游东浙西滇。南闽北代。所至肆力搜索。多获异本。大父或为中分。或录其副皮阁中。累然签垂。几埒二酉。邺架无论矣。予生不辰.既不获侍我大父。又不幸甫四龄而失我先君,母氏慈爱。不令侪伍群儿。比就外传。亦不令接遇宾客。见人辄面 口讷。惟诵读课文是务。长而有知。稍遍阅诸子史。及舆图方外诸书。下帷篝灯。夜以继日。即愚钝无得。而向逞弥勤。弱冠遂病失血。然不辍读也。已而日呕数升,甚至口与鼻俱出。体几殆。于是遵母氏命。释博士业。已并一切典籍束高阁。日坐虚室。检药裹而已。体遂稍稍复。顾饮啄之余。无所事事。间对岐黄养生家言。辄有当于心。复自惟弱体不任读父书。藉令腐同草木。生奚贵焉。昔人良相良医之言。若将为予勖者。乃发箧。尽得素问难经。及越人仲景元化叔和巢氏滑氏东垣河间丹溪诸名家所论著。暨历代本草读之。悉务究其根宗。会其枝叶。其有不得者。思之至忘寝食。缘是颇知自卫。居七载而疾有寥。户外就医之履恒满。及母氏殁。始负笈以游。初三吴。既三楚。既梁宋。再后燕赵齐鲁。云中上谷,乐浪玄菟。足迹半天下。前后几二十载。而燕为最久。所至辱公卿折节。友朋纳交。虽固陋乏声称。而刀圭之役。苟幸免过。其间或扩古人之秘。或剖近代之疑,或集众思。或信己意。不必标奇。要于对证。不必循轨。要于奏功。于心得而术验者。役不律而藏之箧笥。然倥偬遗忘者。不下十之六七。丁巳冬。武选夷庚方君来京。携其伯兄天衢君书。索予曩所集伤寒杂证等书。付剞劂以广其传。嗟乎。仁人用心。固宜以是汲汲。第予井蛙夏虫。不为藏拙。抑亦以宋人不值周客。恐其什袭燕石。以终身乎。用是姑出旧所录藏百有余条。仿昔人题曰医按。求政大方。倘侥灵贶。得弹射斧斤之不弃。庶几入正鹄而就准绳则长公之大造乎哉。所集伤寒杂证。虽能仅窥一斑。兹当牛马逐逐。未获完帙。请俟异日。如谓予不能读祖父书。而借此薄技。以自解免。则予愧汗欲死。何敢言病。又何敢言医。时天启元年春正月。

〔卢氏(明铨)一万社草〕十二卷 存

堵颜序曰。夫医与政通。政除害以致理。医伐邪以葆真。其持危拯仆。而跻诸生养安全。功相埒也。岁甲子。余拜命来守湖。当妖讧之变。群情惊扰。而 涝频仍。苦饥者又苦疟疠。几不能保有其生。余触目恻心。援竭蹶以荒政属诸邑长吏。百方调剂。复创建药局。属卢生明铨金生德生陆生士龙董其事。盖三生精于医。民可倚以为命也。未几余亦步祷郊圻病疟。中州人婴此一疾遂惫。余之从政。无乃沦于拙乎。然身惫而民安。余固毋之。竟藉三生。在得无恙。因神其术。并欲叩其蕴。则卢生以一万社草进。盖生与金生陆生辈诸同志相社集。虚怀共质。发明医理。以诏后来。兹者公余览之。于治验。示已试之规。于箴世。严未疾之戒。于疑问,致辨晰之详。于运气。阐司天之奥。而俚言近而易明。食物切而宣慎。丹方简而效捷。究之则守一毕万。其要旨也。承学习之衍其传。 子倚之续其命。功在生人。讵曰小补。藉令卢生即神圣工功。擅绝于时。而不有是草以诏后。后何述焉。余于是深有当于心也。顾尤有感焉。今兹天时岁会。各愆其度。闾阎空匮。豪猾萌生。譬人色泽肤革。无异平时。而精已消亡。仓扁望之投针砭是已。当事者。审因革。酌疾徐。补泻标本。稍稍转呻吟而 泽。易慝恶而善良。若垂绝之夫。一旦得医。诊视摄理。遂使元气渐复。日履和豫。良亦足快。而继此者能常保乎。余因民致疾。复因疾念民。故于此特 也。深愿集同志者。相与共成治谱。偕此草并传。而以奏计行矣。乃述其意于简端。见医与政通。而上医医国。期共勖云。

〔钱氏(国宾)备急良方〕一卷 存

〔舒氏(元贵)医方启蒙〕十五卷 存

〔孙氏(志宏)简明医彀〕八卷 存

自序曰。盖闻吾儒民物胞与。 乃身。虽医艺乎。根据仁者所必游。以弘圣贤之德业。彻性命之渊微。然而医之人。与医之书。钧重而弗可偏废。世专托命于人。不窥其书。其失非鲜。夫古医精者。谓身所暨有尽。书所讫无穷。故各以其所得笔诸书。政欲令天下万世。人人得而读焉。以偕脱凶疾之极。而绥寿康之福。岂徒为业医者训乎哉。第书绪纷 。猝难领会。间有纂本。辄多挂漏。或门类未备。或置方而不疏病源。不析致病异同。或未经信验。或方论未尽协古。皆于济世不能无憾。先君桂岩翁尝拟精辑一书行世。非徒欲医者归博于约。兼虑游宦行商。及僻居贫窭。仓卒感疾。延医不给。颠连罔措者。俾得仿书修救。坐收良医之功。厥志殷殷而未竟。不佞宏幼业制举。长乃颛医。迄今五十余载。恒以所佩庭训。及所验心得。视人疾懔懔。勿敢凭臆。勿敢徇俗。一摹古人成法。遂兴念缵绪。并酬夙愿。搜网古今群书。反复演互。几换星霜。始成斯集。卷首先弁一十六篇。乃修德HT 行。尊生慎疾之要。及医药得失。吃紧之纲。其次门类胪方。必溯致病所由。与其同异。确有征信。程古而不私创。博采而不隅执。务宣先人救世之恳衷。弥彰于人心目间。即诸阅之久。而于载籍外。别有证悟。可补往哲未发者。亦必公诸世。毋敢私秘。其书备而不冗。约而不漏。义类浅显。人人可解。若射必有彀。故命曰简明医彀云。人人宜手一册。晨夕览绎。以为未然之防。偶或遘疾。有医则可据以参同。无医亦可恃以弭患。既免受误于 见。复能默契于名手。捷取守约之益。浸为淹博之阶。可以自利。可以利人。宁直天涯游旅之宝函。实亦家居卫生之灵铨也。可谩曰吾疾自有医之人在。而书可阁弗窥耶。则古所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其谓之何。夫开卷有益。非医者尚尔。而医者益可知矣。嗟乎。弗自欺乃能孚世。惟自慎乃能益人。幼诵孔子已知斯人徒与。迨归竺教。逾觉同体亲切。我人苦乐痒 。胡忍二亲。即于此道。未敢自谓入微。其或不慎以欺世。实未有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踵事增华。俟后之君子。祟祯己巳阳生日。武林孙志宏序。钟祖保序略曰。孙君名志宏。字克容。台石其别号。家世钱塘人。厥考桂岩公以医卫着嘉隆间。君仍其业。而阐绎之。尝采药三山。遇异人得龙宫秘诀。所至辄活人。侨寓我盐良久。盐人倚为司命。低徊留之不能舍。且与吾友松日玄海两沈君仲修则梁两陈君相善。于是以识荆云。四库全书提要曰。简明医设八卷。明孙志宏撰。志宏字台石。杭州人。是书卷首。冠要言一十六则。议论亦平正。其余案门列方。浅显易解。然未能尽医道之变化也。

〔陈氏(澈)雪潭居医约〕八卷 存

〔王氏(象晋)简便验方〕六卷 存

自序曰。予性最懒。而耽披阅。生平素鲜疾病。而好蓄药饵。不谙医术。而喜集成方。弱冠以来。一切稗官野史。断简残编。见一方靡弗录也。高贤续论。卑夫俚谈。闻一方靡弗识也。间以授人多奇中。人有求者。辄录而畀之。相知者。怜予之仆仆也。曰。曷梓之乎。予谢未博。曰。举尔所知。前所不知。人其舍诸。予豁然有当于心。会春曹事简。春日多暇。乃略为简汰。而付之剞劂。随所探先后。第为甲乙。无论次便续增也。方多单简。药多寻常。便穷乡也。己尝验者。人共称者。亟收之。否者暂置之。便应用也。其他伤害物命者。虽效弗录。倘此帙行。而方因病投。病随方愈。共食天和。无羁患苦。庶几诸君之意不虚哉。若夫分门别类。厘为成书。此予夙志。而今未能也。请俟异日。

〔樊氏(如柏)简易验方〕十卷 存

自序略曰。易传言。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至终之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又曰。易以知险,简以知阻。其旨□互相发云。自今观之。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医者乎。医主生人。而天地之大德曰生。乾坤之易简是也。验方合刻竣。取此命名。翻旧刻之名。以易代便。与其沾沾为穷乡。为应用计也。何如令一人见千人亦见。一人得千人亦得。况究之以验取效则一也。此余稍更其名。未更其所载之方。虽间参以已验者。续貂于宗子子之袖珍。而转原本为新城王康公所辑者。殊示正实也。无奈其携之东归。已乃更以合刻者何。保产保婴痘疹三要诀。一便于产妇。一便于婴儿。诚以其方言简而意尽。使人得按如指掌。得若神明。今而知产为生育之门。痘多夭扎之患。人世之至险至阻者。莫此若矣。得干之易以知险。坤之简以知阻。讵云要诀。而验方有二乎。合之天地大德之生。则谓是刻为生生篇亦可。甲戌中秋日。寄庵居士樊如柏书。

〔李氏(维麟)医宗要略〕未见

按上见于苏州府志。

〔芮氏(养仁)医经原始〕未见

太平府志曰。芮养仁。字六吉。医有别解。为人悃 广闻见。士大夫多与之游。着医经原始。五方宜范等书十余卷。行于世。

〔五方宜范〕未见

〔刘氏(邦永)惠济方〕四卷 未见

广东通志曰。刘邦永。从化水东人。宋翰林权直刘褒然之后。生有异质。少孤贫。樵于山中。遇异人呼与俱去。授以岐黄之术。及上池刀圭之法。久之尽其秘归。遂以医行世。一时号称国手。视病多望形察色。或以一指按脉。即知吉凶。可治者辄喜。用药不问资财。不治者不与药。泣问之。则以指数示曰。某日去矣。无不如言。其用药不拘古方。卒以己意变通。人多莫测。尤精太素脉。以断修短。无不中者。人皆以为神。迎治殆无虚日。然为人狂脱。恒垢衣敝履。笑谑自喜。或侧弁蓬首。袒裼扪虱。见尊贵人弗恤。尤好谈仙家上升事。人以为颠废。因自号废翁。卒。着药方甚富。人得其方者辄取效。今所传惠济方四卷。

〔霍氏(应兆)杂证全书〕未见

按上见于武进县志。

〔余氏(绍宁)元宗司命〕二十卷 未见

新城县志曰。余绍宁。字义同。祖籍南城。移居新城南机拗。幼读书。二十学医术。遍访明师得异授。精通唐宋朱刘各家。及素问针经诸书。能预决人死生。往住奇中。其用药不循旧方。但对证发单。邑绅士感服其小心精笃。又赋性慈爱。尤肯赈恤贫民。常制万病无忧丸施布。赖全活者甚众。各上台嘉其精笃。给送官带。巡道莫可期服药取效。亦赐旌表。着医书二十卷。名元宗司命。其伤寒男妇。内外针灸。及小儿诸方。皆精备无遗。

〔岳氏(甫嘉)男科全编〕未见

〔家居慎疾良方〕未见

〔旅邸便易良方〕未见

〔读书辛苦良方〕未见

〔仕宦勤劳良方〕未见

〔行军济变良方〕未见

〔急救危 良方〕未见

按上七书。见于医学正印种子编附记。

〔传氏(懋光)医宗正脉〕未见

〔医学集要经验良方〕八卷 存

〔吴氏(鼎铨)医案〕二卷 存

淳安县志曰。昊鼎铨字六长。号逸樵。云峰诸生。少时慕朱家郭解之为人。嗜六韬书籍武备。尤善治诸疡。预订痊可期。予膏剂不爽晷刻。却赇谢弗受。曰。吾以此活人。初不图阿堵物也。时称国手。宋中丞又希先生以奇士目之。所着医案二卷。今得其方书者。犹足以活人。

〔邓氏(景仪)医经会解〕八卷 存

〔孙氏(光裕)血证全集〕一卷 存

小引曰。夫血证之难言也久矣。患此而死者。十有六七。治此而生者。十无二三。岂不诚难矣哉。是何以故。良繇或冒风寒暑湿燥火六象之外感。或由喜怒忧思悲恐惊。兼之饮食虏劳七情之内伤。而又每患于读书攻苦之辈。淫欲好色之人。何也。气血。人身之二仪。性命之根蒂。形神之根据附者也。故血随气行。气随血转。昼夜循环。生生不息。正经所谓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霄壤判矣。况此又皆起于火。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焉。请试言。夫心君主也。百体所听命者也。君主一摇。则五志之火。触于怒则为肝火。动于气则为肺火。耗于思则为脾火。捍于惊则为胆火。过于食则为胃火。竭于精则为阴火。虽有肾水。不胜燎原之势。所谓一水不胜五火者。此也。肾天一水也。相火寄于其中。脏腑赖以滋养者也。故肾水足。则肝得之。有子母相生之益。肺得之。无子富母贫之虞。心得之。有水火既济之功。脾得之。有滋荣润泽之绩。水源一亏。则肾间惟有此一点炎上之火。凌于心则为吐血。人于肺则为嗽血。动于肝则为喷血。出于脾则为呕血。若夫咯血唾血咳血。皆从肾家来。而为虚损之血。日渐煎熬。迁延不起。而去生便远矣。斯时也。病者安心静坐。却虑凝神。药食调洽。医者究其虚实。辨其血色脏腑。用药温养。使水足火平。阳生阴长。各归其位。又何病之不痊。而医之不效乎。无奈病者在先。不善调理。一遇此证。见其势之凶涌。遂欲延医以求速止。医人又根据病家之欲急。以能止为功。以为捷法。不知此证之发。其来久矣。瘀积胸中。必尽得吐出。才住虽延三五日。亦复要吐。其逆行之势。亦不能顿止。不惟不能止。且以寒凉之物塞之。而中其根矣。故必延之岁月。勿妄想。勿妄动。勿多言。勿暴怒。勿嗜酒房劳。勿过饱损胃。静坐养神。缄嘿自持。饮食有节。调理无间。药饵和平。闲心葆摄。则五火平复。而不能为害。阴血自生。而内火不炽。自得万全。若欲扬汤止沸。则一杯水。难救车薪之火。又何怪乎血证之难为也。故集失血病机方脉本草一部。虽不能百发百中。亦聊以寓生生之意。以冀万分中之一得耳。书以求同志者斧政焉。禹航浮碧主人孙光裕书于醉古居。

〔匏庵延道人淮南昭阳李氏家藏奇验秘方〕七卷 存

〔亡名氏医宗三法〕二卷 存

〔谢氏(以闻)医学要义〕未见

于潜县志曰。谢以闻。字克庵。邑庠生。安贫笃学。守志不阿。尤精于医。崇祯乙亥。年八十余。犹手不释卷。所着医学要义。未行于世。

〔孙氏(文胤)丹台玉案〕六卷 存

〔欧氏(士海)山谷便方〕一卷 存

自序曰。曩愚行山谷间多病患。问何以不治。答以市远无医。而求药复不易。故束手以待。愚心怜之。未有以处也。会择术而居。披阅方书。见姜蒜葱韭之类。先辈每用单行收功。而危迫仓卒之际。丸散无灵。标本易混。亦多以单方出奇。有捷于影响者。由是知寻常菜果草卉之微。皆有补疾病生死之大。人特不察耳。以此一片热肠。辄不自量。选诸经验良方。用物不弘。而特有奇效。便于山谷者。汇成一帙。梓之以附旧刻保婴录之后。名之曰山谷便方。成曩志也。丹溪曰。吾既穷而在下。求有可以及人者。非医安务。海非敢谓以及人。然世或不鄙其易而试之。其不至于如乌喙鸩毒之杀人也明矣。况其载在简册者。皆先辈仁心仁闻。所随试辄验。而不可诬者乎。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然则此书或亦不可少之一道也欤。时崇祯己卯之正人日士海书。

〔施氏(沛)说疗〕一卷 存

题词曰。盖闻医者意也。药者养也。有所资于意。不知无意之为愈也。有所待于养。不如无待之为愈也。故枚叔曰。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妙道说而去也。辑说疗十二章。

〔医医〕一卷 存

题词曰。太史公云。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夫欲奏起疾之功。必光明道少之患。辑医医十章。

〔祖剂〕四卷 存

自序曰。玄晏先生云。仲景广伊芳尹汤液。用之多验。成聊摄谓自古诸方。历岁浸远。难可考详。惟仲景之书。最为群方之祖。要之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农之经。轩岐灵素。大圣之所作也。其于处剂之法。则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四。制之大也。经中如麋衔术泽泻汤。乌 鱼散。半夏汤。鸡屎醴等方。多不过三四味。即后许胤宗亦谓古人用药,简要精专。故仲景之方。其药品甚少。后至洁古东垣。立方有多至三十余味者。说者谓东垣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他人效之。则未免广络原野之讥矣。兹所集。首冠素灵二方。次载伊芳尹汤液一方。以为宗。而后悉以仲景之方为祖。其局方二陈四物四君子等汤。以类附焉。若东垣之补中益气。丹溪之越鞠等剂。诚发前人之所未发。虽曰自我作古。可也。近代医书。如戴元礼之证治要诀。薛新甫之明医杂着。方皆简略。与仲景之意。不大纰缪。故多探之。要之方者仿也。医者意也。而上溯轩农。其于方剂之道。庶几焉近之矣。崇祯庚辰岁重阳日。元元子施沛题。

〔云起堂诊籍〕一卷 存

〔朱氏(天璧)医准〕未见

海宁县志曰。朱天璧。字蘧庵。仁和人。明崇祯壬午孝廉也。谢公车。贫无旧业。以素工青囊术。因卖药海上。时兵荒荐瘥。璧行药济之。全活者万人。不计值。人至于今称之。馆于乌鹊桥。酆氏亦长者。所着医准数十卷。传新安程氏吴氏云。

〔萧氏(京)轩岐救正论〕六卷 存

自序曰。夫医之为道也。总君父师相之权。而其学也。究天人性命之微。故君子取其精以治身。推其余以济世。斯仁术也。乃后世以方技目之。缙绅名士。多所弗讲。司马公不云乎。达则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其可以贱简为哉。予髫龄弱禀。质钝志劳。穷猎简编。苦心诵着。婴疾梦遗。百治莫瘳。继因从宦。游楚慈阳。邀学博黄州胡慎庵先生于衙斋。治之三月获痊。先生盖明医李濒湖公甥孙也。因授轩岐秘典。脉旨病机。药性方法。一一精详。先生又私淑于立斋者也。嗣入蜀。复参印群贤。颇得肯綮。沉酣于斯。二十余载矣。归里后。有请诊视者。目击时师治病。昧本从标。枉毙生灵。莫胜悲怛。此无他。盖以习医之人。半属匪人。而所习之法。全非正法。经书不识。旁径乐趋。于是专伤寒者。忽于杂病。主脾胃者。惮于攻伐。明湿热者暗乎温补。或执成□。而昧道灵变。或逞臆说。而架言出奇。或凭口给。而谀谄售奸。罔惜人命。颠倒妄行。不几为轩岐之乱臣贼子耶。嗟乎。医病实多。安能先救医。得医病愈。而人之病。无不愈也。予因是竭一得之愚。悉灵素之蕴。发挥真假。脉旨阐明。药性宜忌。昭揭病机。虚实朗县。医病两鉴。操要五气。归本一元。数月运腕。始成篇帙。计卷有六。仅字九万。低徊久之。而犹讶诸法未备也。会二三同志。偶见而读之曰。得乎一者。可以通乎万矣。未备云乎。令余亟梓。以救世之医病两家。复捐资鸠锓。将欲以公天下。嘉惠学人。而乃不覆瓿弃之。予维是书之作也。阐农黄之奥义。抒自苦念。纠时师之谬妄。激自热肠。万一寸管招尤。致使正道难明。谤吠日腾。将奈之何。韩退之先生云。其或闲居修史。不有人祸。必有天刑。昔越人世称神医。不免为同官李醯嫉杀东垣云。就令着述不已。精力衰耗。书成而死。不愈于无益而生乎。故从古豪杰作用。往往以身殉道。倘斯论可售。 斯世于寿域。而余戆拙无似。何惜一己之知罪乎。后之君子。抑亦谅余之所以为救为正也欤。崇祯甲申春二月上浣之吉。闽中通隐子萧京万舆甫撰。

〔庄氏(应蕙)医案〕二卷 存

按上附刻于轩岐救正论后。庄应蕙字汝元。温陵同人也。林应楷有庄隐几先生传。又附其末。

〔王氏(元标)医药正言〕未见

按上见于江宁府志。

〔王氏( )医学狐解〕六卷 未见

〔虞氏(洪春)医学须知〕未见

〔何氏(继高)轩岐新意〕一卷 未见

按上三书。见于浙江通志。

〔卢氏(之颐) 疟论疏〕一卷 存

自引曰。 疟因证。素问疟论。及刺疟法。最详而悉。后世守其偏承。致经义蒙晦。讹谬良多。审因者略证。局证者昧因。知常而不及变。循变而反舍常。殊不知有是因。方有是证。因证既显。常法已具。而始可与达变矣。乃或常法既迷。因证靡辨。以寒为热。热为寒。虚作实。实作虚。致微者剧。剧者危。展转变承。连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莫之能测也。偶方孺先生举问及此。聊纪数语以就正。(方孺先生姓潘名镖嘉定人)

王琦跋曰。伤寒之疾。本于风寒。而 疟本于风暑。寒暑相反。若风马牛不相及也。今之医者。有伤寒转疟疾。疟疾转伤寒之说。未详本自何书。而千口雷同。习焉不察。读晋公 疟论疏。其论风气独盛。绝无暑象一则。深辟世人谓伤寒转而成疟之谬。深切显明。真足以醒群蒙之聋瞽者矣。友人娄荆川深契是书之奥。有久疟未愈者。按其六经脏腑所属而治之。应手取效。盖信此书足珍也。或者訾其抄撮灵素陈言。金匮旧方。无一新奇创获之快论妙剂者。此直睡人 呓语耳。乌足与之深论耶。乾隆甲申七月辛亥朔。钱江王琦书。四库全书提要曰。 疟论疏一卷。明卢之颐撰。之颐。字子繇。钱塘人。是书论 疟证治。于虚实寒热四者。最为详尽。足以发明素问疟论刺疟论诸篇微意。大旨谓疟属阳。 属阴。日作者属阳。间数日作者属阴。而曰温。曰寒。曰瘅。曰牝。皆可以 疟该之。其主方多取王肯堂证治准绳。其余所列诸方。亦多简当。虽书不过一卷。然治疟之法。约略尽乎是矣。杭世骏道古堂集。有之颐小传。称所着初有金匮要略摸象。为其父所焚。续着有本草乘偈。今行于世。后着有摩索金匮九卷。又有伤寒金HT 钞。医难析疑二书。今未见传本。独无此书之名。或世骏作传之时。未见其本。故亦疏漏欤。

〔医难析疑〕未见

〔李氏(德孝)医学正蒙〕未见

浙江通志曰。李德孝。字时慕。

〔陈氏(樵)群书纂集〕未见

浙江通志曰。陈樵。字时彩。

〔董氏(一麟)医学问世编〕未见

浙江通志曰。董一麟。字时野。

〔金氏(忠)广忠集方〕一卷 未见

浙江通志曰。金忠。字尚义。丽水人。

〔张氏(琳)医说妙方〕十卷 未见

浙江通志曰。明巡抚保定副都御史勾余张琳删定。

〔伍氏(翕)医书会要〕未见

〔沈氏(宏)医筌〕未见

〔陆氏(长庚)体仁汇编〕未见

〔昊氏(延龄)医学质疑〕未见

〔金氏(孔贤)丹山心术〕未见

〔赵氏(金)医学经略〕未见

〔邵氏(继稷)经验良方〕未见

按上七书。见于浙江通志。

〔陈氏(时荣)三难一览〕未见

〔病机提要〕未见

接二书。见于松江府志。

〔钱氏(宝)医案〕未见

镇江府志曰。钱宝。字文善。原浚曾孙。号复斋。诗多藻思。工小楷行书。精于医。拯危济困。恒孜孜焉。所着有医案。运气说。

〔王氏(章祖)橘井元珠〕未见

兰溪县志曰。王子英孙。章祖字叔贞。纂有橘井元珠。

〔释氏(住想)慎柔五书〕五卷 存

石震小传曰。师毗陵人。胡姓。本儒家子。生而敏慧。稚年寄育僧舍。长寻剃发。法名住想。字慎柔。性喜读书。凡一切宗乘。以及儒书经史子诸编。无不究览。心血耗疲。得瘵疾几不起。时查了吾先生寓医荆溪。师往求治。岁余获痊。了吾先生泾县人。为太平周慎斋先生高座。师颖悟沉静。了吾先生深器之。欲授以己学。师繇是执贽。事先生十余年。先生惧其学识过己。乃令往从慎斋先生。与薛理还偕行。理还亦毗陵人。予于己卯春。曾识荆于嘉水。时年已逾七十。因出了吾生平所验案及禁方赠予。予自此益尽窥了吾之学。慎斋先生名满海内。从游弟子日众。师随侍。每得其口授语。辄笔之。先生初无着述。今有语录数种行世。多师所诠次也。师自是归里。治病辄应。履日盈户外。然性好施。虽日入不下数金。而贫如昔。岁庚午。吴江宰熊鱼山先生夫人。抱奇恙六七年矣。延师至。以六剂奏效。一时荐绅士大夫。咸服其神明。因往来吴会间。里居之日少。岁壬申。予时习岐黄家十余年。雅慕师。每相过从谈论。辄达曙忘倦。师每忾生平所学。嗣者寥寥。言之惋然。然窃谓师貌古神暗。当得永年。亡何丙子仲夏忽示疾。以手札招予。授生平所着书。凡虚损一。痨瘵一。所札记师训一。治病历例一。医案一。又数日竟脱然去。年六十五。距今又十年矣。予将以其书。寿之于梓。因为之传。张氏(延登)悬袖便方〕四卷 存

〔徐氏(韫奇)医略〕未见

按上见于兰台轨范附洄溪府君自序。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中国医籍考 总目录
卷五十七
方论(三十五)
卷五十八
方论(三十六)
卷五十九
方论(三十七)
卷六十
方论(三十八)
卷六十二
方论(四十) (当前页面)
卷六十三
方论(四十一)
卷六十四
方论(四十二)
卷六十五
方论(四十三)
卷六十六
方论(四十四)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本草(一)
  2. 本草(三)
  3. 方论(四)
  4. 运气
  5. 方论(四十)
  6. 方论(十七)
  7. 方论(四十六)
  8. 医经(八)
  9. 食治
  10. 方论(二十二)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