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中行二十七,长强腰俞阳关密,命门悬枢接脊中,筋缩至阳灵台逸,神道身柱陶道长,大椎平肩二十一,哑门风府脑户深,强间后顶百会率,前顶 会上星圆,神庭素 水沟窟,兑端开口唇中央,龈交唇内任督毕(二十七穴)。 此经不取井荥俞合也。 脉起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则为之都纲,故名曰海焉。用药难拘定法,针灸贵察病源。 要知任督二脉一功,先将四门外闭,两目内观。默想黍米之珠,权作黄庭之主。却乃徐徐咽气一口,缓缓纳入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闾,而上升泥丸;追动性元,引任脉降重楼,而下返气海。二脉上下,旋转如圆;前降后升,络绎不绝。心如止水,身似空壶,即将谷道轻提,鼻息渐闭。倘或气急,徐徐咽之;若仍神昏,勤加注想。意倦放参。久而行之,关窍自开,脉络流通,百病不作。广成子曰:『丹灶河车休 。』此之谓也。督任原是通真路,丹经设作许多言,余今指出玄机理,但愿人人寿万年! 长强(一名气之阴邪,一名橛骨):脊骶骨端计三分,伏地取之。足少阴、少阳之会。督脉络,别走任脉。《铜人》针三分,转针以大痛为度。灸不及针,日灸三十壮,止二百壮,此痔根本。《甲乙》针二分,留七呼。《明堂》灸五壮。 主肠风下血,久痔瘘,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难,头重,洞泄,五淋,疳蚀下部,小儿囟陷,惊痫瘛 ,呕血,惊恐失精,瞻视不正。慎冷食,房劳。 腰俞(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柱,一名腰户):二十一椎下宛宛中,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穴。《铜人》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七壮,至七七壮。慎房劳、举重强力。《明堂》灸三壮。 主腰髋腰脊痛,不得俯仰,温疟汗不出,足痹不仁,伤寒四肢热不已,妇人月水闭,溺赤。 阳关:十六椎下,坐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膝外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命门(一名属累):十四椎下,伏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寒热 疟,腰脊相引痛,骨蒸五脏热,小儿发痫,张口摇头,身反折角弓。 悬枢:十三椎下,伏而取之。《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主腰脊强不得屈伸,积气上下行,水谷不化,下利,腹中留积。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十一椎下,俯而取之。《铜人》针五分,得气即泻。禁灸,灸之令人腰伛偻。 主风痫癫邪,黄疸,腹满,不嗜食,五痔便血,温病,积聚,下利,小儿脱肛。 筋缩:九椎下,俯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明下》灸七壮。 主癫疾狂走,脊急强,目转反戴,上视,目瞪,痫病多言,心痛。 至阳:七椎下,俯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明下》灸七壮。 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解 ,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 灵台:六椎下,俯而取之。《铜人》缺治病。见《素问》。今俗灸之,以治气喘不能卧,火到便愈。禁针。 神道:五椎下,俯而取之。《铜人》灸七七壮,止百壮,禁针。《明下》灸三壮,针五分。《千金》灸五壮。 主伤寒发热,头痛,进退往来, 疟,恍惚,悲愁健忘,惊悸。失欠、牙车蹉,张口不合。小儿风 ,瘛 ,可灸七壮。 身柱:三椎下,俯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七七壮,止百壮,《明堂》灸五壮。《下经》灸三壮。 主腰脊痛,癫病狂走,瘛 ,怒欲杀人。身热,妄言见鬼,小儿惊痫。 《难经》云:『治洪长伏三脉。风痫发狂,恶人与火,灸三椎,九椎。』 陶道:一椎下,俯而取之。足太阳、督脉之会。《铜人》灸五壮,针五分。 主 疟寒热,洒淅脊强,烦满,汗不出,头重,目瞑,瘛 ,恍惚不乐。 大椎:一椎上,陷者宛宛中。手足三阳、督脉之会。《铜人》针五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以年为壮。 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温疟 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 仲景曰:『太阳与少阳并病,颈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 哑门(一名舌厌,一名舌横,一名喑门):项后入发际五分,项中央宛宛中,仰头取之。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素注》针四分;《铜人》针二分,可绕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泻尽更留针取之。禁灸,灸之令人哑。 主舌急不语,重舌,诸阳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瘛 癫疾,头重风汗不出。 风府(一名舌本):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铜人》针三分,禁灸,灸之使人失音。《明堂》针四分,留三呼。《素注》针四分。 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疸。 疟论曰:『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夜大会于风府,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晏。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故日作益晏也。』 昔魏武帝患伤风项急,华佗治此穴得效。 脑户(一名合颅):枕骨上,强间后一寸半。足太阳、督脉之会。《铜人》禁灸,灸之令人哑。《明堂》针三分。《素注》针四分。《素问》刺脑户,入脑立死。 主面赤目黄,面痛,头重肿痛,瘿瘤。此穴针灸俱不宜。 强间(一名大羽):后顶后一寸半。《铜人》针二分,灸七壮。《明堂》灸五壮。 主头痛目眩。脑旋烦心,呕吐涎沫。项强左右不得回顾,狂走不卧。 后顶(一名交冲):百会后一寸半,枕骨上。《铜人》灸五壮,针二分,《明堂》针四分。《素注》针三分。 主头项强急,恶风寒,风眩,目佴佴,额颅上痛,历节汗出,狂走癫疾不卧,痫发瘛 ,头偏痛。 百会(一名三阳,一名五会,一名巅上,一名天满):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直两耳尖。性理北溪陈氏曰:『略退些子,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素注》针二分。《铜人》灸七壮,止七七壮。凡灸头顶,不得过七壮,缘头顶皮薄,灸不宜多。针二分,得气即泻。又《素注》针四分。 主头风中风,言语謇涩,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心烦闷,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无心力, 疟,脱肛,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语言不择,发时即死,吐沫,汗出而呕,饮酒面赤,脑重鼻塞,头痛目眩,食无味,百病皆治。 虢太子尸厥,扁鹊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唐高宗头痛,秦鸣鹤曰:『宜刺百会出血。』武后曰:『岂有至尊头上出血之理。已而刺之,微出血,立愈。』 前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