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证治汇补 -- 卷之五/胸膈门

消渴

书名:《证治汇补》  作者:李用粹

大意

二阳结.谓之消渴.(内经)二阳者.手阳明大肠.主津液.足阳明胃.主血气.津血不足.发为消渴.(入门)

内因

水之本在肾.末在肺.(内经)真水不竭.何渴之有.人惟酒色是耽.辛热太过.或以甘肥爆炙适其口.或以丹砂玉石济其私.于是火炎上熏.津液干枯而病生焉.

外候

上消者.心也.多饮少食.大便如常.溺多而频.中消者.脾也.善渴善饥.能食而瘦.溺赤便闭.下消者.肾也.精枯髓竭.引水自救.随即溺下.稠浊如膏.(医鉴)

三消移热

上消于心.移热于肺.中消于脾.移热于胃.下消于肾.移热于膀胱.传染既久.肠胃合消.五脏干燥.(辨疑)故上轻中重下危.(入门)

三消传变

凡消病火炎日久.气血凝滞.能食者.末传脑疽背痈.不能食者.末传噎膈鼓胀.皆不治之症也.(总录)

死症

上消心火亢极.肺金受囚.饮一溲二者死.中消胃阳独旺.脾阴困败.下利而厥.食已善饥者死.下消肾阴枯涸.邪火煎熬.精溺时泄.如油如脂者死.

脉法

胃脉浮数者消谷.肺脉滑数者消渴.大率数大者生.细微者死.沉小者生.牢实者死.

治法

治宜补肾水.泻心火.除肠胃燥热.济身中津液.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自已矣.(玉机)

血分气分

气分渴者.因外感传里.或过食香燥.热耗津液.喜饮冷水.当与寒凉渗利以清其热.热去则阴生.而渴自止.血分渴者.因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病后亡津.或余热在肺.口干作渴.喜饮热汤.当与甘温酸剂以滋其阴.阴生则燥除而渴自止.(入门)

治宜滋补

初起宜养肺清心.久病宜滋肾养脾.盖五脏之津液.皆本乎肾.故肾缓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枯.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又五脏之精华.悉运乎脾.脾旺则心肾相交.脾健而津液自化.故参苓白术散为收功神药也.(汇补)

治无太峻

如上消中消.治之太急.久成中满之症.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起也.

用药

上消初起.人参竹叶汤.久则麦冬饮子.中消初起.加减甘露饮.久则钱氏白术散.下消初起.生地饮子.久则小八味丸.若心肾不交.水下火上.无以蒸气而消者.桂附八味丸.若脾胃虚衰.不能交媾水火.变化津液而渴者.参苓白术散.夏月伏暑心胞.患消渴者.香薷散主之.其他如缲丝汤、天花粉、芦根汁、淡竹叶、麦冬、知母、牛乳.皆消渴之神药也.不可不审.

消渴选方

人参竹叶汤 治上消属实者.

人参 淡竹叶 炙甘草 麦门冬 栀子 黄连 黄芩麦冬饮子 治上消属虚者.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茯神 生地 干葛 炙甘草 花粉 知母(各等分) 竹叶(十四片)

水煎服生津甘露饮(加减) 治中消属实.

石膏(二钱半) 甘草 升麻 人参(各一钱) 知母(二钱) 桔梗 山栀(各一钱) 兰叶 麦冬当归(各五分) 白豆蔻 白芷 连翘(各一钱) 黄连 木香 藿香(各三分) 柴胡(三分)

为末.浸饼捏作饼子.晒干.每服杵碎二钱末.随津咽下.此方制治之缓.不惟不成中满.亦不作痈疽下消矣.

钱氏白术散 治中消属虚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藿香 甘草(各一两) 干葛(二两)

桔梗(五钱) 白蜜(十匙)

生地黄饮子 治下焦虚炎者.

人参 生地 熟地 麦冬 天冬 石斛 五味子 枇杷叶 甘草 茯苓磁石荠 丸 治强中消渴.不交精泄者.

荠 大豆 茯苓 磁石 玄参 石斛 花粉 地骨皮 鹿茸(各一两)

沉香 人参(各五钱) 熟地(四两)

猪肾一具.煮烂.捣和蜜丸.空心盐汤下.

加味地黄丸即六味丸加麦冬、五味.

一方 水梨取汁.和蜜熬成.不时调服.或藕汁亦妙.

一方 消渴能食.防其将生痈疽.用忍冬不拘根茎花叶.酒浸火煨晒干.入甘草、花粉为末.蜜丸服.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证治汇补 总目录
卷之五/胸膈门
反胃
吞酸
嘈杂
恶心
消渴 (当前页面)
痫病
惊悸怔仲
健忘
卷之六/腹胁门
心痛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痹症
  2. 癃闭
  3. 痞满
  4. 便浊
  5. 泄泻
  6. 吞酸
  7. 呃逆
  8. 淋病
  9. 鼻病
  10. 嘈杂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