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教科书 > 中医内科学 -- 第四章 脾胃肠病证

第二节 痞满

书名:《中医内科学》  作者:

痞满是由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本证按部位可划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又可称为胃痞。本节主要讨论胃痞。

胃痞是脾胃肠病证中较为常见的病证,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胃痞在《内经》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的“脏寒生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的“备化之纪,……其病痞”,以及“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等都是这方面的论述。《伤寒论》对本病证的理法方药论述颇详,如谓“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心下痞,按之濡”,提出了痞的基本概念,;并指出该病病机是正虚邪陷,升降失调,并拟定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其所创诸泻心汤乃治痞满之祖方,一直为后世医家所赏用。《诸病源候论·痞噎病诸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包含了胃痞在内,论其病因有风邪外人,忧恚气积,坠堕内损,概基病机有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血气壅塞,不得宣通。并对痞作了初步的解释:“痞者,塞也。言腑脏痞塞不宣通也。”东垣所倡脾胃内伤之说,及其理法方药多为后世医家所借鉴,尤其是《兰室秘藏·卷二》之辛开苦降,消补兼施的消痞丸、枳实消痞丸更是后世治痞的名方。《丹溪心法·痞》将痞满与胀满作了区分:“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在治疗上丹溪特别反对一见痞满便滥用利药攻下,认为中气重伤,痞满更甚。《景岳全书·痞满》对本病的辨证颇为明晰:“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类证治裁·痞满》将痞满分为伤寒之痞和杂病之痞,把杂病之痞又分作胃口寒滞停痰,饮食寒凉伤胃,脾胃阳微,中气久虚,精微不化,脾虚失运,胃虚气滞等若干证型,分寒热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当出现以胃脘部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共司水谷的纳运和吸收,清升浊降,纳运如常,则胃气调畅。若因表邪内陷入里,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等各种原因导致脾胃损伤,升降失司,胃气壅塞,即可发生痞满。

1.表邪入里外邪侵袭肌表,治疗不得其法,滥施攻里泻下,脾胃受损,外邪乘虚内陷入里,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胃气壅塞,遂成痞满。如《伤寒论》所云:“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人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2.食滞中阻或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粗硬,或偏嗜肥甘厚味,或嗜浓茶烈酒及辛辣过烫饮食,损伤脾胃,以致食谷不化,阻滞胃脘,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痞满。如《类证治裁·痞满》云:“饮食寒凉,伤胃致痞者,温中化滞。”

3.痰湿阻滞脾胃失健,水湿不化,酿生痰浊,痰气交阻于胃脘,则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痞满。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曰:“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

4.情志失调多思则气结,暴怒则气逆,悲忧则气郁,惊恐则气乱等等,造成气机逆乱,升降失职,形成痞满。其中尤以肝郁气滞,横犯脾胃,致胃气阻滞而成之痞满为多见。即如《景岳全书·痞满》所谓:“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

5.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饥饱不匀,饮食不节,或久病损及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调,胃气壅塞,而生痞满。此正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所论述的因虚生痞满:“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

胃痞的病机有虚实之分,实即实邪内阻,包括外邪人里,饮食停滞,痰湿阻滞,肝郁气滞等;虚即中虚不运,责之脾胃虚弱。实邪之所以内阻,多与中虚不运,升降无力有关;反之,中焦转运无力,最易招致实邪的侵扰,两者常常互为因果。如脾胃虚弱,健运失司,既可停湿生饮,又可食滞内停;而实邪内阻,又会进一步损伤脾胃,终至虚实并见。另外,各种病邪之间,各种病机之间,亦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形成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病理变化,为痞证的病机特点。总之,胃痞的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密切关系。基本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

【临床表现】

本病证以自觉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痞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五胀大之形。常伴有胸膈满闷,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稍舒,大便不调,消瘦等症。发病和加重常与诸如暴饮暴食,恣食生冷粗硬,嗜饮浓茶烈酒,过食辛辣等饮食因素,以及情志、起居、冷暖失调等诱因有关。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诊断】

1.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痞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

2.常伴有胸膈满闷,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

3.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冷暖失调等诱因有关。

4.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5.纤维胃镜检查、上消化道K线检查、胃液分析等的异常,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1.胃痛胃痛与胃痞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胃痞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胃痞者则无压痛。

2.鼓胀鼓胀与胃痞同为腹部病证,且均有胀满之苦,鼓胀早期易与胃痞混淆。鼓胀腹部胀大膨隆,胀大之形外现;胃痞则自觉满闷痞塞,外无胀大之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胃脘部按之柔软。鼓胀有胁痛、黄疽、积聚等疾病病史;胃痞可有胃痛、嘈杂、吞酸等胃病病史。B型超声波和纤维胃镜等检查,有助于二病证的鉴别。

3.胸痹心痛胸痹心痛可有脘腹满闷不舒,胃痞常伴有胸膈满闷,但二者有病在心胸和病在胃脘之不同,应予区别。胸痹心痛属胸阳痹阻,心脉瘀阻,心脉失养为患,以胸痛,胸闷,短气为主症,伴有心悸、脉结代等症状;胃痞系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致,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多伴饮食减少,得食则胀,嗳气则舒等症状。心电图和纤维胃镜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寒热虚实痞满绵绵,得热则舒,遇寒则甚,口淡不渴,苔白,脉沉者,多为寒;痞满势急,胃脘灼热,得凉则舒,口苦便秘,口渴喜冷饮,苔黄,脉数者,多为热;痞满时减复如故,喜揉喜按,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溏薄,久病体虚者,多属虚;痞满持续不减,按之满甚或硬,能食便秘,新病邪滞者,多属实。痞满寒热虚实的辨证,还应与胃痛互参。

治疗原则

胃痞的基本病机是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因此,其治疗原则是调理脾胃,理气消痞。实者分别施以泻热、消食、化痰、理气,虚者则重在补益脾胃。对于虚实并见之候,治疗宜攻补兼施,补消并用。治疗中应注意理气不可过用香燥,以免耗津伤液,对于虚证,尤当慎重。

分证论治

『实痞』

·邪热内陷

症状:胃脘痞满,灼热急迫,按之满甚,心中烦热,咽干口燥,渴喜饮冷,身热汗出,大便于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泻热消痞,理气开结。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

方中大黄泻热消痞开结,黄连清泻胃火,使邪热得除,痞气自消。可酌加银花、蒲公英以助泻热,加枳实、厚朴、木香等以助行气消痞之力。若便秘心烦者,可加全瓜蒌、栀子以宽中开结,清心除烦;口渴欲饮者,可加花粉、连翘以清热生津。

·饮食停滞

症状:胃脘痞满,按之尤甚,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厌食,大便不调,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行气消痞。

方药:保和丸。

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半夏、陈皮行气开结,茯苓健脾利湿,连翘清热散结,全方共奏消食导滞,·行气消痞之效。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者,可加枳实、厚朴以行气消积;若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槟榔以清热导滞通便;若脾虚食积,大便溏薄者,可加白术、黄芪以健脾益气。;;

·痰湿内阻

症状:脘腹痞满,闷塞不舒,胸膈满闷,头重如裹,身重肢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宽中。

方药:二陈汤合平胃散。

方中苍术、半夏燥湿化痰,厚朴、陈皮宽中理气,茯苓、甘草健脾和胃,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宽中之功。可加前胡、桔梗、枳实以助其化痰理气。若气逆不降,噫气不除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化痰降逆;胸膈满闷较甚者,可加薤白、菖蒲、枳实、瓜蒌以理气宽中;咯痰黄稠,心烦口干者,可加黄芩、栀子以清热化痰。

·肝郁气滞

症状:胃脘痞满闷塞,脘腹不舒,胸膈胀满,心烦易怒,喜太息,恶心嗳气,大便不爽,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消痞。

方药:越鞠丸。

方中香附、川芎疏肝理气,活血解郁;苍术、神曲燥湿健脾,消食除痞;栀子泻火解郁。本方为通治气、血、痰、火、湿、食诸郁痞满之剂。若气郁较甚,胀满明显者,可加柴胡、郁金、枳壳,或合四逆散以助疏肝理气;若气郁化火,口苦咽干者,可加龙胆草、川栋子,或合左金丸,以清肝泻火;若气虚明显,神疲乏力者,可加党参、·黄芪等以健脾益气。

『虚痞』

·脾胃虚弱

症状:胃脘痞闷,胀满时减,喜温喜按,食少不饥,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或虚大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降浊。

方药:补中益气汤。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补中益气,升麻、柴胡升举阳气,当归、陈皮理气化滞,使脾气得复,清阳得升,胃浊得降,气机得顺,虚痞自除。若痞满较甚,可加木香、砂仁、枳实以理气消痞,或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以消补兼施。若脾阳虚弱,畏寒怕冷者,可加肉桂、附子、吴茱萸以温阳散寒;湿浊内盛,苔厚纳呆者,可加茯苓、苡仁以淡渗利湿;若水饮停胃,泛吐清水痰涎,可加吴茱萸、生姜、半夏以温胃化饮。若属表邪内陷,与食、水、痰相合,或因胃热而过食寒凉,或因寒郁化热而致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而出现心下痞满,按之柔软,喜温喜按,呕恶欲吐,口渴心烦,肠鸣下利,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沉弦者,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若中虚较甚,则重用炙甘草以补中气,有甘草泻心汤之意;若水热互结,心下痞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则加生姜以化饮,则有生姜泻心汤之意。

【转归预后】

胃痞一般预后良好,只要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并坚持治疗,多能治愈。但胃痞多为慢性过程,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所以贵在坚持治疗。若久病失治,或治疗不当,常使病程迁延,并可渐渐发展为胃痛、胃癌等疾患。

【预防与调摄】

对胃痞患者,要重视生活调摄,尤其是饮食与精神方面的调摄。饮食以少食多餐,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不宜饮酒及过食生冷、辛辣食物,切忌粗硬饮食,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应保持精神愉快,避免忧思恼怒及情绪紧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病情较重时,需适当休息。

【结语】

痞满是由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病证。诊断中应强调排除胃癌,并与胃痛、胸痹相鉴别。病位在胃脘,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有虚实之异,且多虚实并见。基本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辨证以辨寒热虚实为要点,并应与胃痛的辨证要点互参。治疗原则是调理脾胃,理气消痞,并按虚实而治,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文献摘要】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夫八否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而风邪外人,与卫气相搏,血气壅塞不通而成否也。否者,塞也。言府藏滞塞不宣通也。由忧恚气积,或坠堕内损所致。其病腹内气结胀满,时时壮热是也。其名有八,故云八否。”

《丹溪心法·痞》:“痞与否同,不通泰也。”

《医学正传·痞满》:“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

《证治汇补·痞满》:“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浊气挟痰,不能运化为患。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二陈、越鞠、芩连之类;·久之固中气,参、术、苓、草之类,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治火,郁则兼化。若妄用克伐,祸不旋踵。又痞同湿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气,如果有内实之症,庶可疏导。”

《类证治裁·痞满》:“伤寒之痞,从外之内,故宜苦泄;杂病之痞,从内之外,故宜辛散。……痞虽虚邪,然表气人里,热郁于心胸之分,必用苦寒为泻,辛甘为散,诸泻心汤所以寒热互用也。杂病痞满,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现代研究】

·胃痞的临床研究

宋氏治疗胃痞,通常采用以下五法进行论治:

1.胃痞壅塞,平调升降症见胃脘滞塞,胸脘满闷,逆气上冲,恶心呕吐,嗳气噫臭,为实痞,投以旋覆代赭汤;症见胃脘痞满,纳呆,气短,自汗,腹中鸣响,大便溏,为虚痞,治用补中益气汤升发脾阳,胃气自转;痞满食后加剧,空腹则胃饥思食,大便时溏时秘,为虚实夹杂之痞,治用调中益气汤补脾健胃,升降并调。

2.久痞不愈,燮理阴阳温中补阳以健脾运,养阴和络以润胃,常从阴中求咱。症见胃脘痞满日久,烧灼,嘈杂,不知饥,身体瘦,舌红少苔之阴虚,用黄精伍党参、淮山药益脾润胃,山楂伍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佐黄芪、陈皮、砂仁启发脾阳,助运化;症见痞满悠悠,晨宽暮急,喜温喜按,面色萎黄,大便清溏,舌淡苔白,属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温运助阳。

3.痞满兼痛,调和气血胃痞一般是先痞不痛,发展才痛,因初起络脉尚通,后则瘀滞不通。气滞为主者,用砂仁、半夏、香附、枳壳、高良姜;血瘀为主,用五灵脂、乳香、没药、延胡索、草果等。

4.痞满纳呆,健脾悦胃病久常继发厌食纳呆,不知者常以消导为法,久治而不愈。此非尽是实证,多有因虚而发,虚者有在脾在胃之分。在脾者为脾虚不能“磨食”,无力为胃代行消化,每当进食脾运负荷加重,痞满餐后加重,此种胃肠钡餐造影时发现胃肠动力改变,张力低下,蠕动缓慢,排空迟缓。其特点为痞满而能食。治用香砂六君子汤加紫苏、厚朴,以理气消痞。在胃者多因胃津匮乏,致濡润顺降功能失常,空腹时尚能自全,而进餐后糜化濡和之力不胜,致中焦痞满。此类病人胃液分析,胃酸分泌水平及消化水平均较低。由于消化酶质量的变化而致食物消化过程延缓。临床特点是不知饥饿,食之无味。治之以沙参麦冬汤加炙枇杷叶、石斛、黄精,濡养胃腑,配枳实调气机,兼泛酸口苦,咽干,加大剂生山楂(30g以上),以酸制酸,兼可润胃敛阴。食停之痞,多见于胃痞之初。治用二陈汤加大黄、焦三仙、木香,行气除滞,消导和胃。大黄配木香可调整胃肠活动节律,促进胃肠排空。

5.寒热痞满,调理肠胃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很易导致亦寒亦热的病理变化,如湿伤脾阳,热伤胃阴,形成寒热错杂之痞满。其常在胃炎的基础上,伴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钡餐常示有肠道激惹现象。临床表现胃经有热,脾寒下移于肠的上热下寒证。如胸脘痞塞满闷与肠鸣漉漉并见;口苦,烦躁,苔黄腻与腹中冷痛,下利清稀互见;脘膈灼热,欲冷饮与腹中畏寒,遇冷即泻互见,属胃热肠寒。治宜辛开苦降,选半夏泻心汤,兼呕吐加吴茱萸;腹中雷鸣,呕吐加生姜;湿热未清,加白蔻仁、薏苡仁、厚朴·Cj匕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7(4):17)。

·慢性胃炎的研究

1.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大进展,甚至在防止癌变方面也显示出中药的许多优势。在论治方法上有的以辨证论治为主,如许氏等按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8例,脾胃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肝胃不和型用柴胡疏肝散合黄鹤丹加减,胃阴不足型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脾胃湿热型用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结果临床显效47例,有效3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gy.7%;胃镜显效12例,有效30例,无效34例,恶化12例,总有效率为47.7%;病理显效X例,有效32例,无效24例,恶化10例,总有效率为61.4%[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6):342)。

也有的学者以基础方为主加减治疗,如马氏根据3000余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统计,上腹部疼痛,胀满,嗳气,遇寒加重,得热则舒者占90%左右,齿龈及上下唇系带周围粘膜紫色或暗紫色或暗红色者共占90%左右,因此认为此病多数为虚寒夹瘀。以补气温中,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以黄芪、桂枝、细辛、吴茱萸、丹参、川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蒲黄、乌药、丹皮、水蛭、甘草等为基础方治疗,获得较好疗效[中医杂志1992;(2):46]。

张氏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偏重于脾胃不和,而呈气虚血瘀证候,气愈滞则热愈郁,气愈虚则血愈瘀,互为因果,逐步演变为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CAG辨为气虚血瘀者占70%左右,另30%有兼症,如肝郁、湿阻、里热、阴虚等,用萎胃安冲剂(太子参、柴胡、炒黄芩、丹参、制香附、徐长卿等)加味治疗,症状有效率为89.4%,病理有效率为78.8%,腺体萎缩逆转率为27%。并观察到治疗前CAG血清硒、铁含量降低,治疗后提高,接近于正常[中医杂志1992;(2):110]

殷氏认为CAG肝胃气滞占65%,结合胃的宜降宜和的生理特点,运用温中和胃,化湿消食理气的胃炎冲剂(檀香、肉桂、细辛、山楂、鸡内金、薏苡仁、木香、乌梅等)治疗收到较好疗效[中医杂志1992;(3):59]。

2.利用慢性胃炎胃粘膜相进行辨证论治方面的研究

充分利用现代普遍开展的胃镜检查所获得的慢性胃炎胃粘膜相.,进行微观辨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以及相应的辨证论治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使辨证更为准确,而且为中医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提供了科学的客观依据。不少中医学者积极探索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粘膜病理变化的相应关系。如危氏指出中医各种证型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有一定规律性,肝胃不和型胃镜多见胃体红白相间,周窦粘膜皱襞粗乱,常伴有幽门舒缩不良和胆汁返流;气滞热郁型多见本病之急性发作期的急性炎证,如充血、水肿等病变较为明显,胃镜多见胃粘膜充血糜烂较重,胃窦分泌物多;脾胃虚寒型多见于本病慢性期或有明显的萎缩性改变者,胃镜多见胃窦苍白,血管透见,胃体粘膜出血和溃疡等;阴虚胃热型多见于萎缩性胃炎之急性期,胃酸分泌功能低下,伴有低酸或无酸,胃镜多见胃粘膜干燥而粗糙,常伴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陕西中医1987;8(7):296]。

詹氏等在对2000例脾胃病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结合胃镜下对胃粘膜的直接观察及病理活检组织学检查,在微观水平上探索了中医脾胃疾病各种辨证分型的基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初步建立了胃粘膜相微观辨证分型的标准,并就中医临床辨证与病程、西医疾病诊断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作了探讨。该组临床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肝胃气滞、胃络血瘀证等四型。胃粘膜相微观辨证分为四型,胃寒型粘膜:粘膜色泽淡红或苍白,充血区域呈斑片样,粘膜下血管纹灰蓝,粘膜反光减弱,粘膜液稀薄,溃疡表面有薄白苔覆盖,占27.4%;胃热型粘膜:粘膜呈樱桃色或绛色,充血区域弥漫,血管纹紫红色,呈网状样显露,粘膜表面干燥,脆性增加,粘膜粗糙或呈疣状增生,溃疡表面覆盖有黄白苔,周围肿胀明显,占29.8%;胃络瘀滞型粘膜:粘膜暗红色,充血区域局限或呈斑点样,血管纹暗红,呈树枝样显露,粘膜薄,可见瘀点或瘀斑,粘膜灰白或褐色,粘膜呈颗粒样或结节样增生,溃疡基底部不清洁,表面有黄白苔或有污垢物覆盖,占24.2%;胃烙灼伤型粘膜:粘膜暗红色,弥漫性充血,血管纹紫暗,粘膜脆性增加或僵硬,粘膜有点状或片状糜烂,有紫红色或鲜红色出血点,粘膜呈结节样增生,粘液黄稠或污秽,溃疡表面污垢,覆盖有黑褐厚苔,周围肿胀,占18.6%。在胃粘膜相微观辨证分型与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关系中,脾胃虚弱组病例中,胃寒型粘膜占55.1%,该证并占胃寒型粘膜组的73.3%;胃络血瘀证组则多见胃络损伤型粘膜,占51.8%,并占胃络灼伤型粘膜组的64.5%;胃阴不足证组以胃热型粘膜为多见,占34.8%;而肝胃气滞证组则以胃热型和胃络瘀滞型粘膜为多见,分别.占37.9%和37.7%。本组病例中以胃寒型和胃热型粘膜为多,占本组的57.2%,而上述两型的病理诊断以粘膜慢性炎症为多,占整个慢性炎症组的76.5%[中医杂志1989;(4):37]。

陈氏等将300例萎缩性胃炎的粘膜相分为七类。以“胃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丝状血管网可见”为基本病变,其对应的临床证候属脾胃虚弱证。若病机转化为以热为主,出现湿热证候或虚中夹实时,则多见胃粘膜充血、肿胀明显,或局部糜烂,胃粘液粘稠等活动性炎症病变。若以寒化为主,转为虚寒或痰湿者,胃镜除见基本病变外,还见胃粘液量多而稀薄。若为阴液亏损,则多见胃粘膜分泌量少,呈龟裂样改变。若为肝胃不和,则多见胆汁返流,胃蠕动快,胃气上逆等。若属瘀血内阻,胃热伤络者,则可见胃粘膜充血、肿胀,有出血点等[中医杂志1990;(1):27)。

·实验研究

柯氏对2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虚实证进行了多方面的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虚证表现为:胃酸分泌功能、造血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合成代谢能力减弱,其中脾肾虚红细胞、血红蛋白、尿17-羟类固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T淋巴细胞亚群(CD3)、HP感染率、不典型增生程度和花生素(PNA)着色程度均较脾虚证低,而U10水平及血沉又较之增高、加快。实证表现为: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体液免疫功能亢进,血液呈高粘、浓、凝、聚状态,分解代谢增强,·其中气滞血瘀型较气滞型胃粘膜的萎缩程度重,血沉快;胃酸分泌功能表现热郁<湿热<湿阻,LPO水平以热郁型最高。虚实证之间关系是以虚证为本,实证为标;本虚导致标实,标实加重本虚;虚愈甚,实愈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0):600]。

汪氏等通过温胃舒(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对慢性胃炎大鼠消化酶和胃酸影响的观察,结果显示温胃舒可显著增加慢性胃炎大鼠消化酶活性和胃酸分泌并能不同程度改善慢性胃炎大鼠胃粘膜糜烂,炎细胞浸润,上皮不典型增生等病理变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3(3):170]。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中医内科学 总目录
第三章 心脑病证
第七节 痫病
第八节 癫病
第九节 狂病
第四章 脾胃肠病证
第四章 脾胃肠病证
第二节 痞满 (当前页面)
第三节 腹痛
第四节 呕吐
第五节 呃逆
第六节 噎膈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第三节 胃癌
  2. 第九节 蛔虫病
  3. 第二节 胁痛
  4. 第一节 胃痛
  5. 第一节 心悸
  6. 第六节 痴呆
  7. 第二节 肝癌
  8. 第十节 钩虫病
  9. 第二节 痞满
  10. 第五节 失眠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