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寄四季之末,四时皆有湿气。经谓:"秋伤于湿"。盖以大暑至白露,正值湿土司权故也。湿之为病有六,即:伤湿、中湿、冒湿、湿热、寒湿、湿温是也。伤湿有表里之分。表湿,由于居湿涉水,雨露沾衣,从外而受。里湿,由于多食生冷瓜果,湿邪从内而生。中湿,卒然昏倒,形如中风。冒湿,因早晨冒雾露之气或云瘴山岚。湿热,夏末秋初感受为多,他时较少。寒湿,先伤于湿,后伤生冷。湿温,湿酿成温,温未化热,最难速愈,非比寒湿之症辛温可化,湿热之症清利可平也。 (总括) 土寄季末皆有湿,大暑白露湿权司。 湿病有六伤中冒,湿热寒湿湿温是。 伤湿之症分表里:表由居湿雨浸衣, 里由湿伤冷饮过,多食瓜果自内起。 中湿卒倒类中风,冒湿雾露岚瘴气。 湿热多在夏秋交,寒湿伤湿复伤冷。 湿温由湿酿成温,温未化热最难已。 (一)伤湿伤湿有表里之分,伤于表者,因于居湿涉水,雨露沾衣,其湿从外而受,束于肌壳。症见头胀而痛,胸闷,苔白滑,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 ,小便清长,脉浮缓或濡,此皆湿伤于表之症也。治以辛散太阳法去桂枝、豆豉,加苍朴,俾其在表之湿,从微汗而解也。伤于里者,由于多食瓜果茶酒冷饮之物,其湿从内而生,踞于脾脏。症见肌肉隐黄,脘闷不畅,舌苔黄腻,口渴不欲饮水,身体倦怠,微热汗少,小便短赤,脉沉而缓者,此皆湿伤于里之见症也。治以通利州都法,俾其在里之湿,从小便而出也。 (歌括) 伤湿之症表里分,表湿涉水雨露浸, 湿从外受束躯壳,白滑胸痞头胀疼, 口不作渴身重痛,发热身疲溺长清, 浮缓濡小湿伤表,辛散太阳去桂豉, 加苍厚朴微汗解,风以胜湿仿时珍(注)。 里湿饮冷过瓜果,湿从内生踞太阴。 舌苔黄腻渴不饮,肌肉隐黄中脘闷, 微热汗少溺短赤,身肢倦怠脉缓沉, 通利州都从溲去,加减之法各本因。 (注释) 李时珍曰:"凡风药可以胜湿;利小便可以引湿。此为治表里湿邪之大法也。" 附:倪松亭治湿总则 治湿之道非止一端,如湿在皮肤者,宜用麻、桂二术之属以表其汗,亦有羌防白芷之风药以胜之者,譬如清风荐爽(1),湿气自消也。水湿积于肠胃,肚腹肿胀者,宜用遂戟芫牵之属以攻其下,譬如水满沟渠,非导之不去也。寒湿在于肌肉筋骨之间,拘挛作痛或麻木不仁者,宜用姜附丁桂之属以温其经,譬如太阳中天,则湿自干也。湿气在脏腑之内,肌肤之外,微而不甚者,宜用苍术朴夏之属以健脾燥湿,譬如些微之湿,以灰土掺之,则湿自燥也。湿气在于小肠膀胱,或肿或渴,或小便不通,宜用二苓车泽之属以渗利之,譬如水溢沟浍,非疏通其道不达也。均按其病因而分治之。 (歌括) 治湿之道非一式,细察其因辨症治。 皮湿桂麻二术汗,或羌防芷以胜之。 湿积胃肠腹肿胀,遂戟芫牵攻下施。 寒湿肌肉筋骨犯,拘挛作痛麻不知, 姜附丁桂温经用,太阳中天湿自除。 内湿脏腑外肌肤,微而不重朴二术。 湿在膀胱尿涩渴,或肿二苓车泽适。 (二)中湿中湿者,即类中门之湿中也。盖湿为阴邪,发病一般徐缓。今忽中者,必因脾胃素亏之体,宿有痰饮内停,偶被湿气所侵,与痰相持而上冲,令人涎潮壅塞,忽然昏倒,神识昏迷。此与中风之症亦颇相似。但其脉有沉缓、沉细、沉涩之不同,且无口眼 斜、不仁不用之各异,此即丹溪所谓湿热生痰。感冒之症也。宜以增损胃苓法去猪苓、泽泻、滑石,加苏子、制半夏、远志、菖蒲治之。倘痰阻喉间,声如鼎沸,此为危重之象,可加苏合香冲服,望其有效。 (歌括) 中湿脾胃素亏因,痰饮内留被湿侵。 湿痰相持上冲逆,涎潮壅塞倒神昏。 状如中风无 斜,肢无不用或不仁。 脉沉或缓细涩异,增损胃(苓)减滑泽苓。 加入苏子半远蒲,喉痰鼎沸苏合增。 (三)冒湿冒湿之病,得之于晨冒雾露,云瘴山岚,或天阴淫雨,睛后湿蒸。初受其气者,首蒙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脉象濡缓,此邪在表也。宜用宣疏表邪法取其微汗,勿使由表入里。倘或脘中痞闷,微热汗少,小便短赤,是湿邪已入于里也。宣疏之剂又不相宜。宜用通利之方,参照伤湿门治之可也。 (歌括) 冒湿得之雾露晨,瘴岚淫雨及天阴。 初晴湿蒸新感受,首蒙如裹肢懈沉。 遍体不舒脉濡缓,宣疏表湿微汗行。 入里微热而汗少,小便短赤脘中闷。 宣疏之剂不宜用,通利须参伤湿门。 (四)湿热立秋处暑之令,炎蒸如夏,患者非秋湿即为秋暑。其实秋令之湿热亦必夹有秋暑也。湿热之见症:身热有汗,苔黄而泽,烦渴溺赤,脉来洪数是也。当用通利州都法治之。如大便秘结加瓜蒌、薤白,开其上以润其下。如大便未下,脉形实大有力者,是湿热夹有积滞也。宜本法加元明粉、制熟军治之。 (歌括) 湿热秋令秋暑并,身热有汗苔黄润。 烦渴溺赤脉洪数,通利州都法可遵。 便秘加入瓜蒌薤,开上润下症自轻。 倘便未下脉实力,湿热夹滞加元军。 (五)寒湿伤湿又兼伤寒,名曰寒湿。盖因先伤于湿,又伤生冷也。寒湿之症,头有汗而身无汗,遍身拘急而痛,不能转侧,近之则痛剧,脉缓近迟,小便清白,宜以辛热燥湿法治之,勿使其久酿成温,而成湿温之病,温甚成热而成湿热之病。又勿令变为痰饮,伏而不发,交冬发为咳嗽之病。寒湿之病,患于阳虚体寒者为多,宜用辛热燥湿之法。湿热之症,患于阴虚火体者为多,此法又不可浪用也。慎之慎之。 (歌括) 寒湿伤寒又生冷,拘急难转遍身疼。 头部有汗身无汗,脉缓近迟小便清。 辛热燥湿法可进,勿使久酿成湿温。 温盛成热为湿热,若变痰饮冬咳生。 阳虚寒体辛燥用,阴虚火体慎沾唇。 (六)湿温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名曰湿温。考其致病之因,乃由湿邪踞于气分,酝酿成温,尚未化热,不比寒湿之病辛散可瘳,湿热之病清利即解耳。此病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故难以一定之脉可以印证也。其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苔白或黄,渴不引饮,宜用清宣温化法去连翘,加厚朴、豆卷治之。倘头痛无汗,恶寒身重,有邪在表,宜用宣疏表湿法加葛、羌、神曲治之。倘口渴自利,是湿流下焦,宜本法去半夏,加苡仁、泽泻治之。倘有胫冷腹满,是湿邪抑遏阳气,宜用宣阳透伏法去草果、蜀漆,加陈皮、腹皮治之。如寒热似疟,舌苔白滑,是为邪遏膜原,宜用宣透膜原法治之。如或失治,变为神昏谵语,或笑或痉,是为邪逼心包,营分被扰,宜用祛热宣窍法加羚角、钩腾、元参、生地治之。如撮空理线,苔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此湿热化燥,闭结胃腑,宜用润下救津法以生军代替熟军,加枳壳,望其攻下有力耳。倘苔不起刺又不焦黄,此法又不可乱投也。 (歌括) 湿温夏霜末初症,湿邪盘踞气分成。 酝酿为温未化热,脉无定体难印凭。 开始恶寒后但热,苔白或黄汗痞闷。 口渴不饮清宣化(湿),去翘加朴豆卷行。 头痛无汗寒身重,宣疏表湿羌葛神。 口渴自利湿流下,宣疏去夏加泽仁。 湿遏阳气胫逆冷,腹满宣阳透伏斟。 减去蜀漆与草果,再加腹皮和广陈。 寒热似疟舌滑白,邪遏膜原宣透能。 失治变昏谵痉笑,宣窍加羚钩地参。 撮空理线黄刺黑,化燥腑结便不通。 急以润下救津法,加枳熟军代生军。 倘苔无刺不焦黄,润下救津不可行。 (七)秋燥六气之中,燥金主气,自秋分而至立冬。盖秋燥之气,初客于表,头微痛,畏寒咳嗽,无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用苦温平燥法治之。若热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凉气已化为火。宜本法内除去苏、荆、桂、芍,加玄参、牛蒡、象贝治之。如咳嗽胸痛,痰中兼血,是肺络被燥火所劫。宜用金水相生法去东参、五味加西洋参、旱莲草治之。如诸症一无,惟腹作胀,大便不行,此燥结盘踞于里。宜用松柏通幽法治之。总之,燥气侵表,病在于肺;入里,病在胃肠;其余肝燥、肾燥,血虚枯燥,皆属内伤之病也。 (歌括) 秋燥秋分至立冬,燥金主气肺应从。 初客于表畏寒咳,无汗鼻塞头微疼。 舌苔薄白无热渴,苦温平燥法可遵。 倘热有汗渴咽痛,燥气凉气化火成。 本法去苏荆桂芍,加麦牛蒡贝玄参。 咳嗽胸痛痰带血,肺络被劫嗽伤阴。 金水相生去东味,加入旱莲西洋参。 诸症一无惟腹胀,燥结盘里便不行。 治宜松柏通幽法,肝肾血燥内伤论。 选按经云:"秋伤于湿"。喻嘉言谓:"秋伤于燥"。学者屡有争议。雷氏本立秋至白露主气湿土,秋分至霜降主气燥金,前者始于暑气之末,后者终于寒冬之前,既言湿,又言燥,各得其宜。盖取《内经》备化之纪……其令湿,审平之纪……其令燥之义耳。湿之为病,雷氏已分论之,并举倪松亭治湿原则,誉为治湿之纲领。湿病总论言之亦详,谓湿为重浊有形之邪,有从内而生者,有从外而感者,外感者为轻,内生者为重。然其甚也,外感之湿,必渐入于脏腑,内生之湿,必渐传于经络。治则总以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主。在上者宜发汗,在里者宜渗利,里虚宜实脾,挟风宜解肌,阳虚者补火,阴虚者壮水,湿而有热以苦寒燥之,湿而有寒以辛热除之等等。随症应变,此亦治湿之要道也(参阅《中国医学大辞典》湿条)。尚有湿温一症,亦众说纷纭,有言温病复感于湿者;有言湿盛之体,复中于暑,暑湿相搏者;有言长夏初秋湿中生热,暑病之兼于湿者。雷氏则谓湿邪遏于气分,酝酿成温,尚未化热,故以湿温名之。又谓湿温之脉或洪或缓,或细或伏,无一定体例,未足印证,此亦经验之谈。必须验之于舌,结合具体症象而明辨之,庶不致误。 (一)宣疏表湿法 (方歌) 宣疏表湿首如裹,遍体不舒肢懈堕。 秦艽防风苍术草,藿香陈皮姜砂壳。 (药物) 苍术、防风、秦艽、藿香、陈皮、砂仁壳、甘草、加生姜。 (方解) 此治冒湿之法。君以苍术、防、秦,宣疏肌表之湿;臣以藿、陈、砂壳,通畅不舒之气;佐甘草以润燥;使生姜以温湿。肌表疏,表湿去,病自霍然矣。 (二)辛热燥湿法 (方歌) 辛热燥湿寒湿堪,拘急头汗身无汗。 苍术白芷二活草,干姜防风草蔻赞。 (药物) 苍术、防风、甘草、羌活、独活、白芷、草豆蔻、干姜。 (方解) 此治寒湿为病,头有汗而身无汗,周身拘急而痛之法。苍、防、甘草即海藏神术散方,治外感寒湿甚为中的。更加二活白芷,透湿于表;草蔻、干姜,燥湿于里。但要注意,阴虚火旺之体,不可浪用,因此方皆辛散温热之药也。 (三)苦温平燥法 (方歌) 苦温平燥治燥胜,畏寒无汗头微疼。 鼻塞咳嗽前桔芥,桂芍紫苏陈杏仁。 (药物) 杏仁、陈皮、紫苏、荆芥、桂枝、白芍、前胡、桔梗。 (方解) 此治燥气侵表,头微疼,畏寒无汗,鼻塞咳嗽之法。凡感燥之胜气,宜苦温为主。故以陈、杏、苏、荆以解之,加白芍之酸,桂枝之辛,取其"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是也。秋燥之症,每多咳嗽,故佐前、桔以宣其肺,肺得宣畅,则燥气自解。 (四)松柏通幽法 (方歌) 松柏通幽燥结症,腹胀便闭松柏仁, 冬葵火麻瓜蒌壳,腹皮薤白桔蜜冲。 (药物) 松子仁、柏子仁、冬葵子、火麻仁、桔梗、瓜蒌壳、薤白、大腹皮,加蜂蜜冲服。 (方解) 此仿五仁丸方。治燥结盘踞于里,腹胀便闭之法。松、柏、葵、麻,皆滑利润肠之品,较硝、黄之推荡为稳妥;桔梗、蒌、薤,为开上润下之药;更佐腹皮宽肠,蜂蜜润燥。 (五)辛散太阳法 同卷五{三---(二)} (六)清宣温化法 同卷五{三---(十)} (七)宣透膜原法。 同卷五{三---(三)} (八)宣阳透伏法 同卷五{三---(六)} (九)通利州都法 同卷三{三---(五)} (十)增损胃苓法 同卷三{三---(九)} (十一)金水相生法 同卷四{三---(十六)} (十二)祛热宣窍法 同卷一{三---(五)} (十三)润下救津法 同卷一{三---(十)} 四、备用成方(计十二方)桂苓甘露饮: (主治)统治湿温湿热。 (药物)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肉桂、滑石、石膏、寒水石。 (服法)煎服。 松峰达原饮: 又叫达原饮。有知母、黄芩、无黄柏、栀子、茯苓。 (主治)治湿热盘踞膜原。 (药物)槟榔、草果、厚朴、白芍、甘草、黄柏、栀子、茯苓。 (服法)煎服。 苍苓白虎汤: (主治)湿温身重,胸满头痛,妄言多汗,两胫逆冷。 (药物)苍术、茯苓、石膏、知母、甘草。 (服法)煎服。 三仁汤: (主治)湿温胸闷不肌,舌白不渴,午后身热,状若阴暑等。 (药物)杏仁、蔻仁、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厚朴、制夏。 (服法)煎服。 清燥救肺汤: (主治)治诸气 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 (药物)麦冬、阿胶、杏仁、麻仁、桑叶、枇杷叶、人参、甘草、石膏。 (服法)煎服。 杏苏散: (主治)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脉弦无汗。 (药物)杏仁、苏梗、茯苓、半夏、陈皮、甘草、枳壳、桔梗、前胡,加姜枣。 (服法)煎服。 滋燥养营汤: (主治)火灼肺金,血虚外燥,皮肤皱揭,筋急爪枯或便秘等。 (药物)当归、黄芩、生地、熟地、白芍、甘草、秦艽、防风。 (服法)煎温服。 金匮肾着汤: (主治)伤湿身重,腹痛腰冷。 (药物)干姜、茯苓、白术、甘草。 (服法)煎服。 羌活胜湿汤: (主治)湿气在表,头痛头重,或腰脊得痛,或一身尽痛,微热昏倦等。 (药物)羌活、独法、川芎、藁本、蔓荆子、防风、甘草。 (服法)煎服。 平胃散: (主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者。 (药物)苍术、陈皮、厚朴、甘草。 (服法)煎服。 蜜煎导法: (主治)阳明症,自汗,小便利,大便秘结等。 (药物)蜂蜜。 (服法)微火热,勿令焦,捻作挺子,糁皂角末,插谷道中。 除湿汤: (主治)伤湿腹痛,身重足软,大便溏泻。 (药物)苍术、陈皮、茯苓、制半夏、厚朴、甘草。 (服法)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