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功能军事应用可能性的研究
应用可能性的研究是特异功能存在性研究之后的后续性研究。经过多次反复的论证,确定了三个课题。即:特大容器突破空间障碍功能可能性研究;特异功能干扰计算机功能可能性的研究;特异功能透视地下物体可能性的研究。在时间上,这是与生理功能的研究穿插进行的。这三项课题分别由我和其他两位同志负责。
我所设计的大容器乃是一个实验室使用的大立柜,厚: 60厘米,宽: 120厘米,高:180厘米,双开门。在门的上中下三处用金属丝将右侧门拴紧,并用穿钉在下方将右侧门固定。然后用两把锁把左侧门锁好。使门缝小于1.5毫米。里面有两层隔板。并放置微光摄像机监视内容物。
当时的实验室环境如下图:左侧为实验用大立柜。右侧为实验台。实验台的后墙距离大立柜的后墙为7米。
把有十人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签名的科研任务委托书放在中间作为移出目标物,还准备了各种试样有特殊标记的木板或纸板作为移入或移出的目标物。这类目标物的厚度必须大于2毫米。在大立柜的上方安放一个15x15x15厘米3木盒,用于大容器移出移入目标物之前练习或热身。大立柜靠墙放置。实验的时候,功能人来实验室之前,放置并检查立柜中的目标物,或者开启微光摄像机监视其中的目标物。锁好立柜门。然后把设在大立柜前面的摄像机打开,连续摄像。实验人员也不得离开实验室。以观察功能人功能的发挥。下图即为实验用的两个目标物:任务委托书(正面、内容、相当于A4的面积)、木板:
1988年到1989年,不计算功能人不愿意或拒绝做实验的情况,只计算表示愿意做实验的实验例数,共做了21次实验。成功的只有7次,不成功的8次,有疑问的为6次。全部实验结果列于下表中。
这样的结果证明,张宝胜可以从大立柜中移出目标物,也可以移入目标物。具体的就是把有十人签名的协作任务书移出,并有清楚地录像资料;也移入移出了多块有特殊标记的木板和纸板。但是成功率非常低,仅约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还没有计入大量的不愿意做的情况。即使是成功的试验也非常的困难。张宝胜也特别不愿意做。他说:这个实验成功了以后,谁家丢东西怀疑我怎么办?这也确实是特异功能研究中的一个社会问题。总之,两年的试验结果证明,虽然张宝胜具有这样的功能,但是并不具备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干扰计算机的实验是由另一位同志设计的,他把一个386计算机整个跟在一个铁皮柜中,透过一个玻璃窗可以看到计算机。多次试验没有取得成功的结果。也就是说,张宝胜不能干扰他所设计的这样的计算机设备,但是在生活中,确实出现过多次干扰电子装置的现象。那一段时间,我到张宝胜卧室里,他经常给我表演干扰电视机的功能。他在门口用嘴一吹他的电视机,彩色的就可以变成黑白的,也可以一下子使其图像消失。但是,因为这是在他的屋子,我无法确定它的真实性质,直到后来有一次他来到我家,一进门,看到我家的电视机正开着,他一吹,彩色变黑白了,再一吹,图像没有了,再一吹又恢复了。这时的电视机至少离他有4-5米远。而且,电视机是放在屋中靠窗户的角落,而他是站在门口。当时,我们有一台美国得克萨斯州生产的一种联有打印机的小型计算器。我在其上编了一个打印正弦波的程序,张宝胜居然有一次使其中的一个正弦波变成平顶。另外,经常看到,别人打电话时,它离很远一吹,电话断了。所有这些现象,是偶然的吗?这是否意味着存在一种什么性质的功能?没有得到实验室实验的揭示。总之,因为我没有负责该项课题,不可能有精力在此领域做大量的深入的实验。但是,我认为对于张宝胜能否干扰计算机这个问题上,我们实验室还没有做出充分的研究,尚不能给出肯定性的结论,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可以很简单的证明,这个运动员不能举起上千公斤,但不能就此否定他可以举起200公斤;我们也可以很简单的证明这个运动员不能跳过3米高,但不能就此否定他可能跳过2米高。
特异功能透视地下物功能可能性的研究,由张林福同志负责。没有让张宝胜来承担功能人的任务,因为根据当时对他的了解,他没有这方面的功能。所以就进行了全国性的调研。不是采用户外随机调查的方法,而是采用比较严格的实验室实验方法。在实验室中摆放数个花盆,然后,把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目标物埋入其中的土中,令找来的功能人“透视”。结果大多数人的“透视”结果和对照人员的猜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少数人有一定统计学上的差异,也很不稳定。也不具备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我们实验室,没有得到证明此种功能存在的充分证据。
但是,在此实验中却发现了另外两种特异功能。一个就是隔墙透视功能,另一个就是远距离思维传感功能,隔墙透视功能,是侯书礼等人在辽宁省赵颖小姑娘身上证明的。实验是在脑电屏蔽室中进行的。本来的一个观察窗用包感光相纸用的黑纸粘贴起来。而且,室内还放着一个2.4x3.2平方米的双层钢网屏蔽笼,实验时,赵颖坐在屏蔽笼中。待赵颖表示已经准备好了之后,和她一起在室内的实验人员A敲敲门,门外的另一名实验人员C随即敲敲另外方向的门,于是这个门外主试人员B就按计算机给出的随机系列,举起设计好的五种测试板中的一种,即国际通用的测试板:方形、圆形、三角形、半圆形和空白,直径18厘米。然后,赵颗就在室内透视,待透视完毕,并将透视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后,通知室内的实验人员A,该实验人员敲门通知第二位实验人员C,这第二位实验人员再敲门通知主试人员B,主试者B按随机系列再举起另一个测试板,赵颖再进行透视。每一组实验,共进行20次测试,有一天上午进行了3组60次测试,竟无一次错误。而午饭后,因为没有很好地休息,主诉有些头痛,仍旧按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结果,下午的1组20次测试中,只认对了6次,正确率仅为30%,与对照者的概率相近。说明,功能人过于疲劳,可以直接影响成功率。经过多次的实验,都证明她的这种功能的客观存在。1988年实验的平均成功率为76.3%,1990年在实验室共进行160次实验,平均成功率为82.5%。只是因为它是一名高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后来就没有再维续下去。
而远距离思维传感功能则是以黄文尧为主的几个实验人员和上海复旦大学邵来圣等人合作证明的。实验时,信息发送者坐在室内,门窗关闭,也不通电话。信息接收者被另外的实验人员带到室外其他的地方。然后,实验人员在实验室中向每个人分发实验样品:带有准备发送的字、词、图形等的纸条,按约定好的时间,发送和接收。实验结束后,受试者将发送的纸条和接收者的记录纸条即刻交给主试人员,核对接收的准确率。统计结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别。尽管如此,也不具备军事应用的可能性,因为,这种功能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不可能达到100%的准确,功能又受到功能人状态的限制。而军事任务恰恰要求,情报和效果都必须十分准确。
总之,想把特异功能应用到军事任务上,目前看,是不可能的。
而且,现在看来,这样的实验设计,超出了研究的现实,既不可能达到实验设计的目的,又经常使功能人的功能处于很高的尤奋状态。精神高度紧张,又经常不成功,大大挫伤他的信心和积极性,功能人有他自己的意识和人际环境。在此种情况下,很容易受到周围的消极因素的影响。有的人跟他说: “不要给他们(指实验人员)做实验,做完了,他们该不要你了。自己在外面多赚些钱比什么都强。”所以,在后来的实验中,功能人非常疲沓,每次完成任务,都非常困难。
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