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肝病 > 乙肝

慢性病毒性乙肝首选方剂:犀角地黄汤

手机端链接    来源:中药方大全  作者:中药方大全

病案 

徐某,男,40岁,家住雨花区板桥镇。

初诊:2008年6月11日。

患者于1990年体检时发现乙肝,当时肝功正常。1月前因肝区隐痛住院,发现肝功异常,具体数值不详,经治疗肝功有所改善,查:AST75U/L,ALT85U/L,TBIL22umol/L,r-GT140U/L。但AFP居高不下,为930ug/L。B超示:肝脏可疑占位,肝脏光点增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上腹核磁示:肝右叶异常信号影,考虑血管瘤可能,胆囊结石。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未用降糖药,血糖高低不稳定,血压用西药控制尚可。

刻诊:患者形体肥胖,面部潮红,诉肝胆区时有隐疼,面部有烘热感,手足时麻,两下肢冷,大便量少,晨尿色黄。苔黄薄腻,质暗红,中有裂纹,脉濡滑。中医辨证属湿热瘀毒,营血伏热。

处方:熟大黄6克,茵陈15克,黑山栀10克,水牛角片(先煎)15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大生地15克,蛇舌草20克,石打穿20克,半枝莲20克,紫草10克,垂盆草30克,蒲公英20克。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2008年9月10日):患者服药后,症情略有缓解,但由于出差久居外地,一直未来复诊,故长期服初诊药方。今诉胆区不舒,但无疼痛,面色晦黯,面部时有烘热感,心慌,疲劳乏力,腿软,寐差,大便不畅。苔薄黄腻,质暗紫,中有裂纹,脉濡滑。近查:AFP34.3ug/L,AST50U/L,AKP132。中医辨证属湿热瘀结,营血伏毒。 

处方:茵陈15克,黑山栀10克,熟大黄10克,水牛角片(先煎)15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大生地15克,蛇舌草20克,石打穿20克,半枝莲20克,紫草10克,垂盆草30克,地骨皮15克,酢浆草20,老鹳草20克,虎杖15克,鸡血藤15克。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后以本方加减续服近4月,肝功能、AFP、血糖均恢复正常,肝区偶有隐痛,肢麻不显,余无明显不适,仍守方善后,2009年4月13日查乙肝病毒DNA<1.0E+03。嘱其继续服汤药善后,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临证体悟

慢性病毒性乙肝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欠佳、恶心、腹胀、胁痛、倦怠乏力等,该疾病到了后期严重阶段会出现齿衄、腹水等症状,其中病毒携带者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治疗起来相当棘手。目前西医对该病治疗效果不满意。

周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探索出,慢性病毒性乙肝的病理基础为湿热瘀毒。疾病初期多为湿热之邪侵袭肝脏,郁久化毒,化热,致使湿热瘀毒蕴结于肝脏,邪毒久羁,热伤阴血,湿伤阳气,临床表现为邪实与正虚错杂,最终导致肝脾两伤,病及于肾。

本案患者年纪尚轻,形体壮实,但基础疾病较多。初诊时即表现面部潮红,有烘热感,晨尿色黄,苔黄薄腻,脉濡滑,一派湿热之象,从其舌苔中有裂纹、质暗红不难判断有轻度的伤阴。肝胆区时有隐疼,手足时麻,乃瘀热阻滞于胁肋,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两下肢冷乃疾病迁延日久损伤肾阳所致,大便量少乃肝脾不调所引起。周老立即辨证其病机属湿热瘀毒,营血伏热,治以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化裁。

犀角地黄汤乃周老治疗瘀热证型营血伏热的首选方剂,该方含水牛角片、赤芍、丹皮、生地,主要清热凉血,另加熟大黄、紫草以加强清热凉血之功。茵陈、山栀子、大黄又组成茵陈蒿汤,为清利中焦湿热的首选方剂,蛇舌草、石打穿、半枝莲、垂盆草、蒲公英、酢浆草、老鹳草、虎杖、鸡血藤均为清热利湿常用药,其中垂盆草、蒲公英经现代药理研究可以降转氨酶,因患者面部烘热,考虑阴虚内热,用地骨皮以养阴退热。

本患者历经10年的病痛折磨,在周老精准的辨证用药下,病情逐步康复,可见周老的医术精湛。

tags: 病毒 地黄  慢性病 乙肝 慢性 性病
返回顶部
下载慢性病毒性乙肝首选方剂:犀角地黄汤word格式文档
下载慢性病毒性乙肝首选方剂:犀角地黄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乙肝治疗中药方
  2. 猪肉茄子根治乙肝方
  3.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4. 慢性乙肝的中医调理
  5. 治疗乙肝的中医偏方两则
  6. 乙肝治疗四方
  7. 慢性乙型肝炎中药方剂
  8. 治乙型肝炎中药验方
  9. 乙肝何以变肝癌?发现“肝癌基因”
  10. 中药方治疗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