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有疗效,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现实。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临床阵地在“萎缩”,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要实现复兴中医梦想,笔者临床30多年的体会是:中医学源自临床、服务于临床,只有顺应临床的中医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临床的中医师;只有直面临床的中医师,才能“占领”临床阵地;有了临床阵地,才能谈及复兴中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复兴中医靠教育,而中医教育应回归临床这个“源头活水”。 现代的中医教育以院校为主,传统的中医教育是师承形式,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勿需诟病和争论二者的孰是孰非,因为二者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培育中医理论思维,教导临床适易技术,培养临床适宜技能,一切为了临床工作,应是教学的首要目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通晓诸子百家固然重要,若以此“中医学家”的教学标准教导初学者,即使成为“家”,如果不能直面临床,再多这样的“家”也不能避免中医临床的“萎缩”。况且,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各行各业的“家”都离不开实践的不断锤炼。只有在临床“吃得开”的中医师,才能坚守住中医的“阵地”,才有中医的话语权,才能弘扬“传统文化”和“中医特色”。 所以说,中医教学的首要目的应该是服务临床。这就要求中医药院校的教师队伍在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教材内容编写上,更应不断扬弃,切实贴近和顺应临床,突出临床实用性,剔除过度藻饰及随意比附的言辞,力求使学生学得懂、用得上。现代医学的检验结果,也可用中医理论进行消化、吸收、整理、总结,赋予其中医学含义,充实中医四诊理论。同时,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课时,让学生对中医药治病有一个感性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用中医药治病的信心。(作者单位系河南省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