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中医院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中医院的发展目标,以推进科研条件平台建设为载体,大力提高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以人才兴院战略为核心,积极加强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以医疗质量管理为基础,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医院的医教研服务工作成绩显著。 加强平台建设 提升科研能力 建设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创新型综合性中医院,离不开科研的支撑。医院要发展,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提高科研质量与水平,从而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经过客观总结医院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冷静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江苏省中医院制定了《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明确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本着科研着眼临床需求,努力开展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研究,力争在发展中医药核心技术、产出重大成果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 2013年,在江苏省政府和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增挂“江苏省中医临床研究院”,立足于中医,运用现代科技和大数据,积极与多学科新技术接纳融合,搭建中医药更高研究平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名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创新中医药科学理论,整合优化医院优质资源,认真研究创新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实现医院发展模式由临床服务型向临床研究型的根本转变。医院始终坚持科学研究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反馈于临床,坚持在提高临床疗效上下力气、在促进中医理论创新上做文章,在成果梳理与转化上下工夫。设立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著名妇科专家夏桂成“中医学术研究基金”,重点资助本院中青年医师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为培育医院科研人才提供坚实基础。 由于对科研的重视与投入,医院2013年度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立项22项,获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2项、南京市科技进步奖1项;申请并受理专利14项,获专利授权4项;成功转让给江苏省康缘药业有限公司临床前药物研发项目2项。 树立人才兴院战略 大力建设人才“高峰” 人才是医院核心竞争力之一。江苏省中医院大力强化“人才兴院”战略,以高峰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为医院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医院制定了《高峰学术人才培养工程规划》,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卓著、引领作用突出、国内著名的临床医学研究型高峰学术人才。通过高峰学术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对医院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支撑作用。此外,大力实施人才培养“省中333工程”,聘请哈佛大学3位医学教授为特聘医学专家,确定本院20名第一批高峰学术人才培养对象,培养一批既有雄厚中医理论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又能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中医人才,尤其是高峰人才。 医院十分重视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临证跟师”“青苗培养”等中医学术传承工作进展顺利,名老中医专家临证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 医院现有江苏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江苏省中医领军人才13人,省“333工程”重点人才42人,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重点人才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74人。 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增强中医服务能力 医院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努力转变医院发展模式,由追求数量型向有质量的数量型转变、由传统中医服务向现代中医服务转变。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年”具体实施办法,严格落实核心医疗制度,积极运用新技术新疗法,加强质量控制,提升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强化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制订《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意见和实施方法》,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门诊,扩大中医药特色诊疗和技术运用。 为方便患者就医看病,针对群众反映名医挂号难、中药取药难等问题,开通“12580”电话,完善“银医一卡通”自助挂号缴费系统,建设江苏首家网上3D虚拟医院,积极开展“健康江苏、服务百姓”和“服务百姓健康、回报社会厚爱”等主题义诊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服务群众健康方面的优势,缓解人民群众看名中医难问题。组织开展“学习身边典型”活动和“争创诚信科室、争做服务标兵”百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弘扬“仁人爱院”医院核心价值观,树立诚信服务理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通过努力,中医药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得到加强,2013年医院门急诊量达402万人次,连续13年位居江苏省首位。 面对日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社会需求,医院将努力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为驱动,肩负中医药发展历史使命,不断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运用最新科技,适应当今需求,引领未来发展,促进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创新。通过加快内涵建设,促进医院发展模式的转变,为人民健康、为中医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