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神经内科 > 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药膳

手机端链接    来源:中药方大全  作者:中药方大全

中医学无相类似病名,一般将其归属于“偏头痛”、“面痛”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灵枢·经脉》篇提到颔痛、颊痛、目外附痛;《素问·缪刺论》有“齿唇寒痛”之症等。后世医家对本病的征候特点有较细致的描绘和较深入的认识。如《医林绳墨》谓:“亦有浮游之上,上攻头目或齿鼻不定而作痛者。”阐述了其病机与症状。《张氏医通》中云:“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证治准绳》还进一步加以分类口:“面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医学纲目》和《普济本事方》尚有面癌治验的记述,以上表明我国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证治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中医中药秘方网搜集整理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临床表现多见于一侧面部,剧痛往往骤然发作,持续数秒至1—2分钟,重者可出现面部抽搐。多在40岁以后发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至今不明,现代西医学亦缺乏有效而又无副作用的疗法。 

现代首篇以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见于1955年,而用中医中药证冶的临床文章则迟至60年代中期才出现油70年代起,开始有较大样本的观察资料公诸于世,对一些有效的中草药如七叶莲等进行了一系列发掘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是在80年代,这一时期所发表的有关论文达70余篇,为六、七十年代总数的10借以上。通过大量实践,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在治疗上,创制新方,改进剂型,产生了不少重复性强的有效专方,发现了活血化瘀之法对本病的作用,如活血与祛风并用,或突出活血,或加虫类药逐瘀,往往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中医中药秘方网值得一提的是针灸治疗,近十余年来、随道穴位刺激方法的不断增多和对针刺部位的反复探寻、筛选,其有效率亦获得迅速提高。21nx.com目前,还有一些单位重视中西药物协同增效途径的探索。

从已收集到的文献统计,中医药和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90%左右。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一是外感风寒或风热。二是内伤七情、饮食或劳倦。其病机可归纳如下:

风寒外袭风寒侵犯阳明,凤阳升发,易犯头面,而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致血脉收引,气血闭塞,而产生疼痛。

胃热上攻过食炙搏辛热之物,胃热偏盛,或外感风热,邪热犯胃,胃火熏蒸,循经上攻头面。

肝火上炎多因内伤七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因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肝胆之火升腾。肝火循胃络上扰面颊而发病。

痰瘀阻络多因病程长久,脾虚运化失常,痰浊内盛,阻塞脉络;或久病人络人血,瘀血内阻,络脉不通,不通则痛。

 

[辨证分型]

1.风寒外袭常因冷天或感风寒而发作或加重,痛时面肌有紧缩感,呈阵发性短暂抽搐样剧痛,局部喜热敷,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或沉迟。

2.冒火上攻面颊呈阵发性剧痛。遇热诱发,痛如火燎肉裂,龈肿口臭,烦躁不安,口渴喜饮,大便于结,小便赤黄,或有胃脘隐痛。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

3.肝火上炎患侧频发电击样疼痛,痛时面红目赤,烦躁易怒,怒则发作,胁肋作胀,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弦。如为虚火上炎.则抽搐剧痛,午后加重,颧红烦热,失眠健忘;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4.疲瘀阻络经久不愈,时作时止,剧痛时如锥刺刀割;如为痰阻,胸腔满闷,呕吐痰涎,便溏面晦,舌质暗淡,苔滑腻,脉沉滑;如为血瘀,痛处固定不移,午后加剧,舌质偏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

页首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疗法

(1)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

①体针

取穴:主穴:鱼腰、四白、下关。配穴:夹承浆。夹承浆穴位置:前正中线左右各旁开2.5厘米,口角下一横指凹陷处。

操作:Ⅰ支痛,取鱼腰。从鱼腰斜向下方刺入0.3-0.5寸,待有触电感传至眼及前额时,提插20-50次。Ⅰ支痛;取四白。从四白斜向上方约45度角进针,刺入0.5-0.8寸,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上唇与上牙等处时,反复提插20--50下。Ⅱ与Ⅲ支或Ⅲ支痛,取关。针法:直刺进针1.5寸深左右,当有触电样针感传至舌或下颌等处时,提插20--50次。效果不显加取夹承浆。外法:从夹承浆斜向前下方约30度角进针,刺入0.5寸左右,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下唇时,提插20-50次。均针患侧,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1nx.com症情重者每日1次。

疗效;共治疗1000例,痛止率54%,显效率29.2%,总有效率为99.2%。其中540例,随访半年至5年,复发率为39.4%。

②穴位注射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工支痛加鱼腰、阳白;Ⅱ支痛加四白、迎香、翳风;Ⅲ支痛加地仓、颊车、迎香。

阿是穴位置:扳机点。

操作:用:654—2注射液或注射用水。每次取阿是穴及2-3个配穴。以4号针头刺人皮内,注入0.1毫升注射用水或5-10毫克654—2注射蔽。每日1次,发作不频繁者,隔日1次。

疗效:共治疗89例,总有效率为96%-100%。

③电针

取穴:主穴:Ⅰ支痛:鱼腰,Ⅱ支痛:四白,下关,Ⅲ支痛:地仓;配穴:阳白、水沟、承浆、迎香。

操作:据疼痛之神经支选穴,加取1一2个配穴,均取患侧。针刺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采用可调波,频率150-600次/分,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21nx.com留针通电10--20分钟。留针期间,根据病人感应,略增大电流量1-2次。每日治疗1次,重者每日2次。

疗效:共治疗126例,总有效率为92.4%-96.9%。

 

(2)单方验方治疗三叉神经痛

①七叶莲制剂

组成:以七叶莲配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相当于原生药5-10克)或片剂(每片含干浸膏0.4克,相当于生药5克)。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1-2次;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日4次。

疗效:共观察82例。缓解2例,显效30例,有效2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4.4%。

②桑椹煎剂

组成:桑椹子150克。

用法:将桑椹子清洗后水煎,分3次口服。 

疗效:以本药治疗6例,疗效颇好。适用于阴虚内热者。

③蓝根僵蚕丸

组成:板蓝根60克。僵蚕60克。

用法;将二药共为细木,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瓶装60克。日服2次,每服10克。温开水送服。

疗效;以本方治疗4例,均有效。适于风热外袭所致者。

 

其他措施:

疼痛剧烈者,可适当配合某些止痛镇静的西药(痛痉宁、苯妥英钠等)。久治无效者,可试用纯酒精注于疼痛的神经支或其分支上,但本法有一定并发症。21nx.com对顽固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页首

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分型治疗

1.疗效标准

目前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级尚不一致,有分三级,有分四级。且本病可以出现较长的缓解期,故应包含一定随访期。据多数医家的意见,综合如下:

缓解:痛止,请症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者。

显效:痛止,诸症基本消失,随访时间不足半年,或在3-6个月内复发,但症状较前轻,中医中药秘方网再治仍有效者。

有效:疼痛减轻,发作间歇期明显延长,症状改善者。

无效:疼痛程度及发作次数减轻不明显或症状元改善者。

 

2.分型治疗

(1)风寒外袭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处方:川芎、白芷各30克,制川乌、藁本各9克,细辛3克,荜拨翅克,甘草6克。

加减:疼痛剧烈加麻黄、制附子;久治不愈,配合外治,其法为:细辛10克,胡椒或川椒10克,干姜6克,白酒15-30毫升,加水适量,置于锅内煎煮,煮沸后用二喇叭形纸筒,一端罩在药锅上,另一端对准鼻孔,令病人吸人药气,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常用成方:川芎茶调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等。

(2)胃火上攻

治法:清胃泻火祛痛。

处方:川芎10克,生大黄12克(后下),芒硝10克(分冲),板蓝根10克,银花10克,枳壳10克,僵蚕6克,全蝎粉3克(分冲)。

加减:火烙样痛加石膏、黄芩;第一、二支痛为主加葛根,第三支痛为主加升麻、丹皮。

常用成方:清胃散、白虎汤合泻心汤。

(3)肝火上炎

治法:泻肝降化止痛。

处方:川芎30克,龙胆草15克,生地10克,当归、白芍、丹参各12克,黄芩、白芷、全蝎、蝉蜕、地龙各9克。

加减:便秘加大黄;血压高加钩藤、夏枯草;阴虚加女贞子、石决明、知母。

常用成方:清肝散加减。 

(4)痰瘀阻络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

处方:川芎、羌活、僵蚕、秦艽各10克,细辛5克,鸡血藤30克;蜈蚣2条,全蝎、甘草各6克,桃仁9克,红花10克,姜半厦6克,胆南星5克。

加减:瘀重加赤芍、丹参;寒重加制川乌。 

常用成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疗效:上述四型,按以上方药共治疗456例,缓解及显效220例,有效156例,无效80例,总有效率为82.5%。

 

3.专方治疗

(1)川芎止痛汤

组成:川芎20-30克,荆芥、防风、全蝎各10-12克,地龙15-25克,细辛3-6克。

加减:寒重加炙附子(先煎1小时至无辣味,再纳入余药)、荜拨;热重扣生石膏、黄芩、黄连;瘀重加赤芍、丹参、五灵脂;阴虚加生地、天麻、龟版、黄柏、知母。 

用法:每日1剂,水煎,重者每日2剂。

疗效:共治86例,缓解44例,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

(2)止痛汤

组成:生地30克,玄参20克,生石膏(打碎先煎)30克,细辛3克,没药15克,麦冬15克,牛膝6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

加减:寒重加赤芍、红花;便秘加大黄或火麻六;痛剧加珍珠母;反射性抽搐加钩藤、蝶蚣。

用法:每日1剂,水煎,剧痛可口服2剂,分4次服。

疗效:共治疗56例,缓解15例,显效3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

(3)三叉工号片

组成:川芎、桃仁、红花、蔓荆子各9克,菊花、地龙、白芍各12克,细辛9克。

用法:先将细辛、菊花提取挥发油备用,再将已提过挥发油的细辛、菊花同余药(白芍用半量)煎制成膏状,加等量的95%,乙醇过滤,再浓缩至膏状,再以半量白芍细粉与煎膏制成颗粒,喷人挥发油,加润滑剂压片。每片重0.35克(含生药8.2克)。每次服8片,每日3次。大剂量,每次可眼16-20片。中医中药秘方网

疗效:共治疗100例,缓解18例,显效22例,有效韶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为邱%。

(4)颅痛宁

组成:川芎2份,荜拨1份。

用法:上药用水醇法提取,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每次肌肉注射4毫升,每日2次,缓解后减半量。

疗效:共治疗82例,显效52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7%。与与西药治疗相比,发现本法疗效较佳。

(5)龙蝎饼

组成:地龙5克,全蝎20个,路路通10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克,细辛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木,加一半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太阳穴,以敷料固定,每天1次。 

疗效:以上法治疗45例,显效4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

 

4.老中医经验

黄文东医案

史XX,女,38岁。初诊日期为1964年1月24日。患者自,1961年起左侧面部及头部剧烈疼痛,类似触电。经中西药治疗3年,未见显效。最近—月发作尤甚,头面剧痛并引起呕吐。曾流产5次,失血较多。夜寐不安,舌尖红,苔根厚腻,脉细。治拟养血柔肝,和络熄风。

处方:煨天麻3克,钩藤12克(后下),生石决15克,丹皮4.5克,赤芍9克,丹参9克,炙甘草3克,陈木瓜45克,忍冬藤12克,制胆星9克,茯神9克。

2月21日二诊,前方服后症减,近日头痛较轻,夜寐尚安,胃痛时作。舌尖红刺,苔薄白,脉细弦。再拟平肝理气,佐化痰瘀。

处方:石决明15克,白蒺藜9克,桑寄生9克,钩藤9克(后下),陈胆星6克,赤芍9克,丹参9克,木瓜45克,云苓9克,炙甘草45克。之后,以前法出入加减。 

2月12日五诊。头痛已减,胃中不舒,经脉窜痛,肝胃不和,肝火易动,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弦。再予清肝调气,和胃畅中之法。

处方:白蒺藜9克,蔓荆子9克,生石决18克,稆豆衣6克,甘菊花9克,陈皮45克,香附9克,赤芍9克,木瓜4.5克,嫩桑枝30克,面部抽痛消失,再以丸药调理而愈。

按:本例头面疼痛已有3年病史,痛势剧烈,引起呕吐。5次流产,失血过多,以致防血不足。风阳扶痰瘀上执,导致头面疼痛时作,乃本虚标实之症。各诊选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等以平肝炼风,丹参、赤芍、木瓜等化瘀通络。最后以丸药调理,三年宿恙,得以治愈。

 

5.用药规律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本病治疗用药已取得一定经验。现将所收集的观察人数在30例以上的18首专方归纳统计,其用药情况如下:

上表明,请药中以川芎、细辛两药的使用频度最高。在药理上,川芎有解控镇静扩张血管的作用,能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细辛亦有明显的镇静镇痛、局部麻醉作用,能祛风散寒,温经止痛。故成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首选药物。其次是散风胜湿解痉之防风和搜风逐瘀之全蝎、地龙等。这是由于本病病程多久长,久病必瘀。在王清任头痛从瘀血证治经验的启示下;联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在临床上活血逐瘀药和冶风药同时并用,故这两类药物在本病治疗中有相当大的比重。

tags: 三叉神经痛 药膳  神经痛
返回顶部
下载三叉神经痛药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叉神经痛药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坐骨神经痛(中医名方:15)
  2. 坐骨神经痛 颈椎痛 2偏方
  3. 三叉神经痛治疗偏方
  4. 三叉神经痛(名方:4)
  5. 治坐骨神经痛
  6. 蜂针毒液擅治神经痛
  7. 治疗坐骨神经痛中草药经验方
  8. 舌咽神经痛 中医张邦福供方
  9. 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瘀型)方
  10. 治疗三叉神经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