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八《口问篇》。又自“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至末,见《甲乙经》卷十二第一,惟编次小异。 黄帝间居,避左右而问岐伯曰:余以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岐伯避席再拜对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口传也。 间居,晏也。避,去也。六经,阴阳各有三阴三阳之脉也。口传者,文传得粗,口传得妙,谓口决其理也。 平按:《灵枢》“避左右”作“辟左右”;“以闻”作“已闻”;“再拜”下无“对”字。 黄帝曰:愿闻口传。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食饮居处,大惊卒恐。 风雨、寒暑、居处,外邪也。阴阳、喜怒、饮食、惊恐,内邪也。 平按:“愿闻”,袁刻作“愿问”。“食饮”《灵枢》作“饮食”。 血气分离, 此内外邪生病所由,凡有五别。一,令血之与气不相合也。 阴阳破散, 二,令脏腑阴阳分散也。 经络决绝,脉道不通, 三,令经脉及诸络不相通也。 平按:《灵枢》“决”作“厥”。 阴阳相逆,卫气稽留, 四,令阴阳之气乖和,卫气不行。 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五,令诸经诸络虚竭,营血卫气行无次第。 平按:《灵枢》“空虚”作“虚空”。 论不在经者,请道其方。 如上所说,论在经者,余已知之。有所生病不在经者,请言其法也。 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而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阳气主昼在上,阴气主夜在下。阴气尽,阳气盛,则寤;阳气尽,阴气盛,则瞑。今阳气未尽,故引阴而上,阴气已起,则引阳而下,阴阳相引上下,故数欠也。 平按:《甲乙》“昼”下无“日”字;“夜则行于阴”,无“则”字。《灵枢》“夜”下有“半”字。又《甲乙》“阳引”作“阳气”;“阴引”作“阴行”;“则寤”下有“肾主欠”三字。 泻足少阴,补足太阳。 泻于肾脉足少阴实,补于膀胱脉足太阳虚,令阴阳气和,故欠愈也。有本作“足太阴”。 黄帝曰:人之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并相逆,复于胃,故为哕。 谷入胃已,清气上注于肺,浊气下留于胃,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入于肾,新故真邪在于胃中相攻相逆,复从胃出,故为之哕。 平按:“并相逆”,《灵枢》“并”上有“气”字,《甲乙》无“并”字。“复于胃”,《灵枢》、《甲乙》“复”下有“出”字。 补手太阴,泻足少阴。 宜补肺脉手太阴,泻肾脉足少阴。以足少阴主寒,故须泻之,手太阴主气,故先补之。 平按:《甲乙》“补”上有“肺主哕”三字;“足少阴”作“足太阴”,下有“亦可以草刺其鼻,嚏而已;无息而疾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二十四字。 黄帝曰:人之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阳气绝,故为唏。 唏,火几反,笑也。阴气盛而行疾,阳气虚而行徐,是以阳气绝为唏也。 补足太阳,泻足少阴。 以腑膀胱太阳气绝,故须补之。肾脏少阴气盛,故须泻之。 黄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振寒寒栗,补诸阳。 以阳虚阴盛,阳虚故皮肤虚,阴盛故寒客皮肤,故振寒寒栗,宜补三阳之脉。 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 寒气先客于胃,厥而逆上消散,复从胃中出,故为噫。 补足太阴、阳明。一曰补眉本。 脾胃腑脏皆虚,故补斯二脉。眉本是眉端攒竹穴,足太阳脉气所发也。 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 阳之和气利,满于心中,上冲出于鼻,故为嚏也。 补足太阳荣①、眉本。一曰眉上。 阳虚而利,故补阳脉。太阳起鼻上两箱,发于攒竹。太阳荣在通谷,足指外侧本节前陷中。 ①“荣”,人卫本注曰:据杨注当作“荥”,注同。 黄帝曰:人之掸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肉懈惰,筋肉懈惰,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掸。 胃气不实,谷气少也。谷气既少,脉及筋肉并虚懈惰,因此行阴。行阴,入房也。此又入房用力,气不得复,四肢缓纵,故名为掸。掸,云②干反,牵引也,谓身体懈惰,牵引不收也。 平按:“掸”《灵枢》作“ ”,音妥,下垂也,《甲乙》作“ ”,乃“ ”字之讹。袁刻“诸脉虚”下,脱“诸脉虚”三字;注“谷气少”误作“谷少气”。 ②“云”,人卫本注曰:疑当作“市”。 补③分肉间。 筋脉皆虚,故取病所在分肉间补之。 ③“补”,人卫本注曰:此前《灵枢・口问篇》及《甲乙》卷十二第一均有“因其所在”四字,详杨注似 黄帝曰:人之哀而涕泣者,何气使然? 涕泣多,目无所见,何气使然也? 岐伯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 涕泣出之所以有三,心者神用,脏腑之主,一也。 目者,宗脉之所聚,上液之道也; 手足六阳及手少阴、足厥阴等诸脉凑目,故曰宗脉所聚。大小便为下液之道,涕泣以为上液之道,二也。 平按:注“以为上液之道”,袁刻脱“以”字。 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目者,惟是液之道也;口鼻二窍气液之道,三也。 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盛,宗脉盛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 有物相盛,遂即心动;以其心动,即心脏及余四脏并六腑亦皆动摇;脏腑既动,脏腑之脉皆动;脏腑宗脉摇动,则目鼻液道并开。以液道开,故涕泣出也。 平按:“宗脉盛”《灵枢》、《甲乙》“盛”作“感”。又:注“有物相盛”,“盛”疑系“感”字传写之误。 液者,所以灌精而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泣出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 五谷液以灌目,五谷之精润于七窍;今但从目鼻而出不止,则竭也。诸精不得其液,则目眼无精,故目无所见,以夺精也。 平按:“泣出不止”《灵枢》、《甲乙》作“则泣,泣不止”。 补天柱经侠项。 天柱经,足太阳也。天柱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故补之。 平按:“项”《灵枢》、《甲乙》作“颈”。《甲乙》“颈”下有“侠颈者,头中分也”七字,本书在后。 黄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气道约则不利,故太息以申出之。 忧思劳神,故心系急。心系连肺,其脉上迫肺系,肺系为喉通气之道,既其被迫,故气道约不得通也,故太息取气以申出之。 平按:“申”《灵枢》、《甲乙》作“伸”。 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 手少阴、手心主二经皆是心经,足少阳胆经,以心系急引于肝胆,故二阴一阳并须留针以缓。 黄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 虫者,谷虫在于胃中也。廉泉,舌下孔,通涎道也。人神守,则其道不开;若为好味所感,神者失守,则其孔开涎出也。亦因胃热虫动,故廉泉开,涎因出也。 平按:“涎”《甲乙》作“□”。 补足少阴。 肾足少阴脉,上侠舌本,主于津涎,今虚,故涎下是也。 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 人耳有手足少阳、太阳及手阳明等五络脉皆入耳中,故曰宗脉所聚也。溜脉,入耳之脉溜行之者也。有竭不通,虚故耳鸣也。 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手阳明入耳,过客主人也。手大指爪甲上手太阴脉,是手阳明之里,此阴阳皆虚,所以耳鸣,故并补之。 平按:《甲乙》无“爪”字。 黄帝曰:人之自 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厥逆走上,脉气辈至也, 辈,类也。厥逆之气上走于头,故上头类脉所至之处,即自 舌也。 平按:《甲乙》“ ”作“啮”;“辈”作“皆”。 少阴气至则 舌,少阳气至则 颊,阳明气至则 唇矣。视主病者则补之。 肾足少阴脉厥逆,至于舌下则便 舌。手足少阳脉厥逆,行至于颊即便 颊。手足阳明厥逆,行至于唇即便 唇。此辈诸脉以虚厥逆,故视其所病之脉补也。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故邪之所在,皆为之不足。 此十二邪皆令人虚,故曰奇邪。空窍,谓是输窍者也。此之邪气所至之处,损于正气,故令人不足为病也。 平按:《甲乙》“十二”作“十四”。 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善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瞑; 头为上也。邪气至头,耳鸣,头不能正,目暗者也。 平按:《灵枢》“善鸣”作“苦鸣”;“倾”上有“苦”字;“瞑”作“眩”。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喜鸣; 肠及膀胱为中也。邪至于中,则大小便色皆变于常,及肠鸣也。 平按:“喜”《灵枢》作“苦”,《甲乙》作“善”,袁刻亦作“善”。 下气不足,则为痿厥足闷,补足外踝下留之。 邪气至足,则足厥掸缓,其足又闷,可补之外踝之下。一本,刺足大指间上二寸留之。 平按:《灵枢》“为”上有“乃”字;“足闷”作“心 ”。《甲乙》作“心闷”;“急”下有“刺足大指上二寸留之”,本书在后。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肾主为欠,取足少阴;肺主为哕,取手太阴、足少阴;唏者,阴盛阳绝,故补足太阳,泻足少阴;振寒,补诸阳;噫,补足太阴、阳明;嚏,补足太阳、眉本;掸,因其所在,补分肉间;泣出,补天柱经侠项,侠项者,头中分也;[平按:《灵枢》“项”作“颈”。]太息,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涎下,补足少阴;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自 颊,[平按:《灵枢》“颊”作“舌”。]视主病者则补之;目瞑项强,足外踝下留之;痿厥足闷,刺足大指间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留之。 以下委言疗方。与阳者,阴盛不绝不①可泻,不得言与,可为盛也。头中分者,取宗脉所行头中之分。掸、痿厥同为一病,名字有异,此文信之也。 平按:“目瞑项强”《灵枢》作“目眩头倾”;“足”上有“补”字;“足闷”作“心 ”。 ①“不”,人卫本注曰:疑“乃”之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