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篇萧本未收,今依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补入。此篇见于《灵枢・官针第七》,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二。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节,约也。 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脊,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病心痹者,心背痛。傍刺之,故曰偶刺。傍刺者,恶伤心也。 编者按:“心”字,仁和寺本残,据盛文堂本补。“脊”《灵枢》、《甲乙经》均作“背”。“治”《甲乙经》作“刺”。注“心背痛。傍刺之”,“痛”、“傍”二字仁和寺本缺,据盛文堂本补。 二曰报刺。报刺者,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刺痛无常处之病,出针复刺,故曰报也。 编者按:“内无”二字,仁和寺本残缺,今据盛文堂本补。“痛无常处”《灵枢》作“刺痛无常处也”,《甲乙经》有“刺”字,无“也”字。“无拔针”《甲乙经》作“拔针”。注“痛无常”三字,仁和寺本残甚难辨,依盛文堂本补。 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者也。 恢,宽也。筋痹病者,以针直刺,傍举之前后,以宽筋急之病,故曰恢刺也。 编者按:“恢刺者”《灵枢》无“者”字。“者也”《灵枢》、《甲乙经》均无“者”字。注“筋痹病者”,仁和寺本缺“筋”、“者”二字,今据盛文堂本补。 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参刺,参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寒气病者,刺之直一傍二,深浅齐同,故曰齐刺。直一傍二,故曰参刺。 编者按:“齐”字,盛文堂本均误作“斋”(注同)。“寒气”《甲乙经》作“寒热气”。“参刺”《灵枢》作“三气”。 五曰阳刺。阳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气之博大者也。 寒气博大之病,正一傍四,内针浮而留之使温,故曰阳刺。有作“极刺”,错也。 编者按:二“阳刺”《灵枢》、《甲乙经》均作“扬刺”。“寒气”《甲乙经》作“寒热”。二“气”字《灵枢》不重;《甲乙经》均无。注“极”字,仁和寺本残,观其剩余,似“极”字,盛文堂本作“极”。 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寒气病者,可引其皮,不当其穴,然后当穴刺而补已,出针放皮闭门,不令气泄。下针时直,故曰直刺也。 编者按:注“引”字及后“当”字,仁和寺本残缺,今据盛文堂本补。 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希发针而深之,此治气盛而热者也。 气盛热病者,直入直出,希发于针,以刺于输,故曰输刺也。 编者按:“希”《灵枢》、《甲乙经》均作“稀”;“此”均作“以”。注“以刺”二字仁和寺本残缺,今据盛文堂本补。 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痛,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骨痛病者,刺之至骨,摇针摩骨,使病浅而即愈,故曰短刺也。 编者按:痛《灵枢》、《甲乙经》均作痹。注“浅”字,盛文堂本作“役”。 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此治肌急而寒者也。 肌急寒病者,傍入浮之,故曰浮刺也。 编者按:注“浮刺也”,仁和寺本原缺“刺”字,盛文堂本作“浮刺之”,今以盛文堂本“刺”字补入,弃其“之”字。 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卒刺之,此治寒厥,中寒厥,取踝后少阴也。 少阴,踝后足少阴脉也。病寒厥者,卒刺于阴,故曰阴刺也。 编者按:“卒”《灵枢》、《甲乙经》均作“率”。“中寒厥”《甲乙经》作“中寒者”。注“踝”字,仁和寺本缺;“卒刺于阴”,“阴”字亦缺,皆据盛文堂本补。 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此治留痹久居者也。 留痹久居病者,直一刺之,傍更一刺,故曰傍刺也。 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此治痈肿也。 痈肿未成病者浅刺,数发于气,出□相助以愈于病,故曰赞刺。赞,助也。 编者按:此治《灵枢》作是谓治。也字前《甲乙经》有者字。注“数发于气,出□相助”,“气”字,仁和寺本残,所剩上半部,似“气”字;“出”后所缺一字,残存“三”形,左上似有一小撇。盛文堂本作“数发于针,出血调助”,似有误。“于病”,仁和寺本无,今据盛文堂本补入。 脉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 凡刺经脉之节,经脉深者久留于针,以致空穴脉气,然后出针也。 编者按:“脉所居”,“居”字仁和寺本误作“若”,今据盛文堂本改。“脉”字后,《灵枢》、《甲乙经》均有“之”字。《甲乙经》“致”前无“以”字。“空脉”后,《灵枢》有“也”字。注“节”,盛文堂本作“邪”。“深”,仁和寺本残,据盛文堂本补。 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 刺其脉者,恐其精出,故按脉令绝,然后刺之,使邪气独出耳。 编者按:“脉浅”《甲乙经》作“脉气之浅”;“令”字前,无“乃”字。
|